第三百一十章 貿易往返

不過在今天(2月20日)的士麥那港內,最吸引人眼球的既不是滿載貨物而來的荷蘭商船,也不是那些包攬了奧斯曼帝國近海航運業務的法蘭西商船,而是一支似乎剛剛從海戰中歸來的船隊。這支船隊的規模極大,看數量也許有30艘之多,全是大船,噸位最少的也在400噸以上——這在地中海已經算是不小的船了。

除了這些“小型”船隻外,最令人震撼的當屬那四艘高大的雙層甲板戰列艦了。這些戰艦的炮窗數量是如此之密密麻麻,讓人看了頓時爲之膽寒。這樣強大的戰艦,歐洲能有幾艘?即便是此時的航海第一大國荷蘭,當初唐斯海戰時的海軍艦船噸位也鮮有超過300噸的,更別提其他一些國家了。法蘭西是一艘都沒有,英格蘭或許有或許沒有,也許只有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西班牙能有極少數這種強大的船隻了。畢竟,如今歐洲流行的海戰理論還不是戰列線炮戰理論,很多國家的海軍將領仍然篤信西班牙的那一套跳幫作戰理論,這導致那些強大的戰列艦並不能夠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

這個船隊的船隻幾乎每艘都帶了一些傷痕,最嚴重的一艘運輸船似乎能航行到這裡都已經很勉強,急需更換破損的桅杆和船殼。在幾艘奧斯曼帝國引水船的指揮下,船隊船隻緩緩停靠在了一個專用泊區內,那裡有一座大型的修船廠。船隻停靠結束後,她們便先開始卸貨,卸完貨後就開進修船廠內進行一番緊急修理。

特別是那幾艘戰列艦,更是進行了重點修理,很多奧斯曼帝國的修船技師們拿着工具爬到船甲板上,然後用船上的滑輪吊車將很多沉重的船板吊上來,以便修理的時候進行更換。東岸海軍士兵們則在一旁監督着這些奧斯曼技師,以確保他們不會隨便亂逛,將船上一些不能見人的重點部位也逛個遍。

四艘戰列艦得到了優先照顧,她們將被安排在第一批進行修理。因爲東岸海軍軍官們提出,這四艘強大的戰艦馬上要再次出航,前往法國波爾多以及波羅的海執行任務,因此需要儘快完成出航前的準備,比如船舶修理、保養、補充食水煤炭彈藥等等。至於那些運輸船和護衛艦,那倒不是很急了。因爲按照計劃,她們將在奧斯曼帝國內各個通商口岸內將東岸貨物一一送到,然後再將需要採購的物資一一帶回,在這之後纔會啓程返回國內。

總而言之,她們需要等待西班牙王國的弗洛塔艦隊和加亞阿內斯艦隊分別從塞維利亞、加的斯出航後,纔會趁隙返回國內,因爲這個時候西班牙海軍主力已經前往美洲,沒什麼人能夠再來攔截她們。至於西班牙海軍出航的時間,這個可就是西班牙王國的頭號機密了,但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春夏季節。春季時從塞維利亞出發一批,夏季時再從加的斯出發一批,兩批艦隊在美洲交易完畢並收完稅收(白銀)後,再航行至哈瓦那匯合,做完維護保養後於第二年初返回西班牙國內。

因此,在這個西班牙王國海軍遭受毀滅性打擊且實力尚未恢復的年代,等到西班牙大帆船隊出航後,其本土必然缺少足夠的海軍艦船。這個時候東岸運輸船隊即便是明目張膽地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相信西班牙人也無力攔截。

不過商船隊可以等,四艘高航速、強火力的戰列艦卻不能等。護航艦隊司令陸銘將利用這四艘船隻有限的船艙裝載一批貨物(多數是染色布、印花布和金屬農具)前往波爾多,卸完貨並結清上一年度的貨款後再行前往波羅的海的里加、但澤。在這兩個港口,他們將卸下剩餘不多的一批棉布或金屬製品,然後裝上大批在東岸商站內等待多時的移民(立窩尼亞人)和僱傭兵(波蘭人),再行返回西地中海,並在奧斯曼帝國的******港內停泊。

而在此之前,由剩餘的七艘護衛炮艦(“大馬哈魚”號已於馬耳他島附近海域棄艦沉沒)護航的東岸運輸船隊已經滿載採購的物資和移民(主要是斯拉夫女奴)抵達這裡一段時間了。兩支船隊匯合完畢後,進行最後一番維護保養和物資補給,然後便會揚帆起航,利用乍起的南風與近岸洋流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然後利用北大西洋環流經北大西洋、加勒比海東部、巴西東北部返回本土東方港。

此番還有隨船而來的還有大量工程技術人員。他們一共百餘人,都是東岸本土選派的擁有一定技術經驗、同時政治上也合格的人才,甚至其中相當比例的是兵團堡35屆的工程技術類畢業生。他們將被分散安置到士麥那港和蘇伊士港(參與港口擴建)、伊斯坦布爾和埃迪爾內(指導修建公路)、卡法(修建礦區鐵路)。這些都是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的商業合同中的一部分,即東岸出部分奧斯曼無法生產的建築材料以及技術服務人員,奧斯曼出普通勞動力和可以自行生產的原材料,雙方一起在奧斯曼帝國內開展大規模的基建建設。

除了落實這些基建合同外,奧斯曼帝國原本已和莫三談妥的交通設備採購計劃也再次由雙方確認了一下,接着將由船隊將合同和定金帶回東岸本土,然後組織國內各大廠商進行生產。這個合同包括奧斯曼帝國追加訂購的五十輛重型公路貨運馬車(前後兩批計一百輛)、二十輛馬拉軌道貨車、十六艘笛型運輸船(載貨量450噸,其中政府訂貨十艘、民間訂貨六艘)以及大量的備品備件。

這些合同的利潤總額是驚人的,而且能帶動國內整條產業鏈一大批企業的高速發展,更別提今後還有大量的備件採購和維護服務了。可以預見,隨着東岸與奧斯曼帝國經濟合作程度的加深,東岸國內鋼鐵、機械加工與製造、建材生產、木材加工、造船等行業將迎來一個高速擴張期。畢竟,莫三從奧斯曼帝國整來的這些生意和東岸國內的產業契合程度實在是太高了,簡直就是爲東岸量身定做的。如今唯一能夠限制東岸工業蓬勃發展的,也許就是人口了。因此,戰列艦編隊前往波羅的海的行動勢在必行,因爲那裡有數量不少的立窩尼亞移民在等待着。

四艘戰列艦匆匆搶修完畢後,3月5日,知會了陪同的奧斯曼帝國海軍後,艦隊司令陸銘下令揚帆起航,前往法國波爾多港。這次他們沒從墨西拿海域前行,而是順着微弱的側風由西西里島南方的馬耳他海域向西進發,一路上航速極快,於10日晚間就抵達了西地中海的阿爾及爾港。

在這座被地方軍閥實際控制着、僅僅名義上隸屬於奧斯曼帝國的港口進行了一番食水補給後,東岸海軍戰列艦編隊於11日夜晚悄悄起航,離開了阿爾及爾港,朝直布羅陀海峽挺進。憑藉着蒸汽船的優良機動性和高航速,西班牙人遊弋在海峽兩側的船隻並沒有及時發現或者攔截住東岸這四艘強大的戰艦。反而他們倒有兩艘往加的斯運輸小麥的槳帆船被東岸俘獲後焚燬,這應當會令目前正處於饑荒狀態的西班牙王國更雪上加霜一些。

3月18日,克服了風向、洋流以及躲避可能出現的西班牙戰艦等不利因素後,東岸戰列艦編隊抵達了波爾多港外。港口內的法國人如臨大敵,拒絕讓這四艘強大的戰艦入港,不得已之下,城內的東岸商站只能僱傭了一些近岸駁船往來運輸棉布和貨款,整整忙活了兩天才弄結束。

3月25日,四艘戰列艦通過尼德蘭附近海域,再次擊沉了一艘懸掛西班牙旗幟的戰艦。戰後通過審訊俘虜得知,這是一艘駐紮在敦刻爾克的西班牙南尼德蘭艦隊的雙桅戰艦“聖安娜”號。東岸艦隊擊沉這艘西班牙戰艦後沒有多做停留,而是全速前進,並於4月2日抵達了位於道加瓦河畔的里加港,中途他們只在瑞典的斯德丁附近進行了一番補給。

四艘強大的戰艦在港口內引起了一番轟動。瑞典派駐此地的官員手足無措,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好在陸銘很快派人與瑞典人進行了溝通,並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入港費,瑞典人這才驚魂未定地爲東岸人補開了入港許可證。

港口內有荷蘭人開設的一家造船廠及修船廠,以利用此地豐富的橡木資源。東岸四艘戰列艦在這家荷蘭船廠內進行了一番維護保養,然後開始裝載移民和貨款。移民比預計的要多一些,看來瑞典人治下的立窩尼亞的生活並不怎麼樣。這批移民一共三千餘人,男女都有,在裝載完畢後,東岸戰艦於4月10日再次起航,往******而去。

第四百十一章 以拖待變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九十八章 好望堡的新主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四章 安齊拉納納(四)第十七章 深固根本(三)第三十三章 西進與鐵礦(三)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六章 狼羣(一)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十一章 大建設(三)第一百十四章 遲來的接觸第三十一章 新華堡(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僵持與突破(二)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四百十二章 且戰且退(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法(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聖菲,指日而克!(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一百十四章 河間奴(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四十六章 外交與危機(一)第四十六章 波爾多風雲(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來自荷蘭的好消息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第七十一章 海盜與海軍(六)第六十一章 東岸主義(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山間的躁動第四十七章 恢復性發展(一)第六十九章 南巴塔哥尼亞(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渾水(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統第五十二章 戰備之船舶(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七十一章 決戰:高潮(一)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五十六章 黑水大開發(二)第四十九章 恢復性發展(三)第三百十六章 軍隊與財政(一)第十九章 進擊的艦隊(一)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四十三章 貿易與殖民(二)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第八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十三)第三百十三章 新的拓殖(三)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市面(一)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五章 護航分艦隊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太平洋(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鐵路時代(一)第四百八十章 南鐵公司(三)第三百五十章 撤退(一)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濱(二)第四十七章 波爾多風雲(四)第五十章 獵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銅錢(一)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漂洋過海(九)第十五章 善後處置(一)第九十八章 好望堡的新主人第四十三章 貿易與殖民(二)第五十一章 大動脈的貫通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場(四)第九十五章 山間的戰鬥(一)第四百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一)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開發(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墾殖局(二)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四十八章 火地島之行(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六十章 決戰:插曲(二)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第一百八十三章 影響(二)第六十四章 所謂的偷渡航線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合作(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渾水(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鐵路(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東南太平洋(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僵持與突破(二)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七十六章 參謀旅行(二)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一百二十章 打草谷(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紛擾的歐洲局勢(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渾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