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臺,三日而下!(一)

1646年9月21日一大早,東岸大軍兩個支隊在進行溝通後,同時對困守布宜諾斯艾利斯內城的西班牙殘餘守軍發起了最後的攻勢。

在24門野戰火炮以及2門24磅攻城重炮的不間斷轟擊下,當天午後圍牆東南角出現崩裂、坍塌現象。大喜之下的常開勝立刻將炮兵主力均調至此處,一頓猛轟後擴大了豁口,正在圍堵豁口的西班牙陸軍士兵損失慘重。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正常進攻了,東岸軍隊再次以火炮開路,牢牢佔據了這個豁口,然後向內部進行擴展。

午後兩點鐘,正在城北進行攻擊的謝漢三支隊也轟破了北側的大門。倉促迎戰的西班牙人未及將這個大門徹底堵死,因此很快就被東岸陸軍取得正面突破,並藉此攻進了城內。腹背受敵的西班牙人頓時喪失了抵抗的勇氣,大約有數十名士兵試圖突圍未果後被擊斃,另有數十人繳械投降。拉普拉塔將軍迭戈.加西亞挾持着本地多名官員、商會領袖躲進了自己的將軍府內,然後依靠着最後殘存的五十多名西班牙士兵以及大約三四十名瓜拉尼僕從兵進行着頑抗。

東岸人沒給他們正面交手的機會。圍攻過來的炮兵們將總計26門火炮對準了這座白色的兩層建築,花費幾個小時時間將其徹底砸成了一片廢墟。西班牙王國任命的拉普拉塔將軍迭戈.加西亞當場斃命,多名本地的市政議員及商業領袖一同殉難,事後東岸軍隊僅僅從廢墟內救出了兩名僥倖生還的商人。

常開勝對於西班牙人竟然有如此頑強的戰鬥意志頗感驚訝,不過也就是驚訝一下而已了,東岸人最終依靠着人數上的優勢,同時充分發揚自己的炮兵火力,從而徹底佔領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流域第二重要的城市——最重要的城市自然非亞松森莫屬了。

戰鬥的傷亡統計也很快出來了,參戰的東岸陸軍五個步兵連、三個炮兵連以及半個團的學兵,一共戰死了35人、傷62人,其中11人重傷,共取得了斃傷俘西班牙陸軍士兵409人的戰果——很顯然這個數字裡包含了很多被臨時武裝起來的西班牙白人農民。

兩次戰鬥下來,東岸海陸兩軍已經死傷了252人了,這令得到消息的第一艦隊司令陸銘皺了皺眉。雖然其中大概有百餘人的傷勢都不是很重,八成以上都能夠重返戰場,但如此之重的傷亡依然讓人有些心驚肉跳。而且,西班牙人也未像軍部那些激進派軍人們所想的那樣一觸即潰,他們往往只會在實在無法堅持下去的時候纔會逃跑或者投降。

可以說,這些西班牙殖民地士兵們頑強的戰鬥意志令所有參加了戰鬥的東岸士兵們肅然起敬。尤其是跟隨加西亞將軍堅守將軍府的那最後五十多人,更是全部戰死在了那座兩層的建築物內。屍山血海、戰鬥到底,可不唯獨是我大東岸士兵所獨有啊!

佔領布宜諾斯艾利斯後,東岸陸軍在派出騎兵部隊四處搜索附近區域,以防敵拉普拉塔步兵團突然出現後,陸軍主力稍事休整了一天。與此同時,跟隨謝漢三支隊一起登陸的三百多名民兵則開始了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即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沒收敵產的任務。

沒收敵產針對的對象主要是那些與東岸人有過敵對行爲的大商人、大農場主、大牧場主之類的上流社會家族。比如在攻打布宜諾斯艾利斯內城時最後死在將軍府的那些市政議員、商會成員們,東岸人可不管他們是不是故意的,一律當做敵人來對待。反正大家需要的也只是一個藉口而已,重點是要瓜分這些人的財產,國家要發財、個人也要發財啊!尤其是那些民兵,你以爲沒有薪水的他們爲何會任勞任怨地在給前線官兵們運輸補給物資,費了這麼大勁還不是爲了分戰利品啊!

9月22日,另有三百名民兵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趕來。在將物資交給陸軍後,他們便在一些自告奮勇帶路的中南歐白人契約奴、高喬人的帶領下分頭闖進這些商人地主們位於郊外的莊園內。如狼似虎的民兵們用火槍與大炮將反對者全部擊斃,然後將莊園內所見到的糧食、牲畜、金銀、毛皮、農具等一切值錢的東西全部搬走。另外,所遇見的奴隸也全部赦免,願意去東岸的用船統一接走,不願去的發半袋糧食任其自生自滅。

直到9月23日陸軍主力開始往巴拉那河上游地帶的西班牙據點聖菲前進時,被委任爲布宜諾斯艾利斯守備司令的學兵團35團團長廖逍遙依舊在深入進行沒收敵產的行動。他手頭此時只剩下了大約350名學兵,控制偌大一座城市以及一個數公里之外的港口已經很力不從心了,再抽調兵力去鄉下“搶劫”實在過於勉強。

沒奈何之下,他只能請求停泊在港口內的海軍派遣部分水手上岸幫忙,兵力這才稍稍充足了起來。同時他也將釋放的白人契約奴、印第安奴隸們集中起來,大約得了一千多人,然後命令他們使用馱馬將各類物資運到港口碼頭上,並協助停靠在那裡的十艘笛型運輸船上的水手們將這些戰利品在登記造冊後一一裝進船艙。每艘船隻一經裝滿貨物便立刻返航,回國在羅洽港卸完貨物後立刻再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港,繼續裝運貨物。

整個運輸物資的行動要持續多久無人得知,總之前五天東岸人就沒收了超過五千頭牛、兩萬五千多隻羊、九百多匹馬、八百多噸糧食、一萬多張經過初步處理的牛羊皮、七千多袋羊毛、兩千餘根原木以及價值三十多萬比索的各類的金銀幣。這些東西,如果單靠東岸人現有的那十艘笛型運輸船,恐怕要運好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運完。繳獲的物資太多,有的時候還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啊!

不得已之下,廖逍遙讓人帶信回本土,一方面請求本土再派遣個數百名民兵過來協助他防守,另一方面也要求本土儘快派兵登陸科洛尼亞自由貿易城以及西班牙人設立的蒙得維的亞哨所。在佔領這兩個地方後,本土應當蒐集足夠數量的內河蒸汽運輸船來到拉普拉塔河,利用它們的高航速將牛羊馬等牲畜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快速運到東岸地區,然後派專人從陸路將這些牲畜趕回去。至於剩下的糧食皮毛錢幣木材等物資,實在不值一提,直接用船拉一趟就能全部拉回去了。

暫時先不管廖逍遙如何在布城處理繳獲的物資,讓我們把目光再度轉回到由陸軍上尉常開勝帶領的東岸陸軍主力。目前原本攻擊布城時的常開勝支隊和謝漢三支隊已經再度合併,變成了一個新的支隊,由常開勝爲支隊長,謝漢三副之。該支隊擁有五個步兵連、三個騎兵連、三個炮兵連約1600人,此外還有擔任後勤支援的大約1000餘名民兵——當然他們也有武器,必要時也能投入作戰。

這樣的兵力若是遇上編制只有600多人的拉普拉塔步兵團,若是正面作戰的話,常開勝相信步騎炮兵種齊全的東岸陸軍當能一戰擊潰敵軍。唯一可慮的就是,既然拉普拉塔步兵團沒能趕上救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行動,那麼他們很可能就不會再與東岸人進行正面野戰。他們也許會縮在聖菲城內加固工事,準備與東岸人打一場膠着的防禦戰。

說不定,就連巴拉圭地區的那些傳教士們也會組織大批瓜拉尼炮灰順河而下支援聖菲城的戰鬥,甚至冀希望於能一戰擊潰入侵的東岸軍隊,那樣西班牙人面臨的所有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了。想到這裡,常開勝也不由得暗自思索兵力是不是有點少了,要不要請求本土多支援一些民兵過來呢?哪怕只有五百人、八百人也是好的啊!這些民兵訓練有素,實彈射擊的次數甚至超過了舊大陸上很多國家的常備軍,戰鬥素質絕對不差,上了戰陣也不是敵人能夠輕易擊敗的。

還有就是,海軍艦隊不敢航行進巴拉那河上游,那麼爲了維持漫長的補給線,東岸就需要大量的內河小汽船來運輸物資和人員。目前這些東西一樣都沒到位,而單靠本支隊隨身攜帶的這些物資可堅持不了多久,也許頂多只夠支持半個月的。半個月後若是補給還沒到,這四處渺無人煙的鬼地方到哪去補給?說難聽點,就是搶劫都找不到搶劫的對象。

而執委會和軍部當然不會忘記他們了,這支目前正在外面爲國家利益而奮勇作戰的軍隊的一舉一動都是引人注目的。因此,當他們往巴拉那河上游地區前進了將近半個月後,10月5日,由四艘“阿穆爾河”級淺水炮艇領銜的運輸船隊終於趕來了。這支船隊還包含了二十艘吃水較淺72噸級內河/近海通用型蒸汽船,裝載了大量物資以及補充來的將近六百名來自羅恰縣的民兵。

物資、人員就位後,常開勝支隊的兵力達到了3000人以上,士氣也振奮了不少。因此他們開始加快速度,爭取近期內抵達聖菲。

第八十四章 財富與銷贓(二)第七十一章 共同防禦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四章 荷蘭紀行(二)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第二十三章 本土:財稅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九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一)第八十九章 漂洋過海(十七)第六章 風起雲涌(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奧斯曼之行(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義(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六)第二百十八章 熱帶沃土(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製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濟調查(三)第三十七章 爲王前驅(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六十四章 所謂的偷渡航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七十二章 海軍與海盜(七)第十章 新移民(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澳洲的慘淡經營第四百四十九章 社會變遷(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錐(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二)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七十四章 目標:蘇伊士港(二)第九十章 漂洋過海(十八)第八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十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西班牙的凜冬(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鳥第九十三章 馬島開發計劃(一)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十六章 執委會的體面第五章 鴨子湖(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影響(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挖掘根基(一)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三十七章 產業發展規劃第三十三章 戰爭機器(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紛擾的歐洲局勢(二)第十章 庫艾特的到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濟調查(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鐵路(一)第六十四章 困難與希望(二)第六十六章 頹勢與調整(二)第四十章 “東岸之鷹”號第七十六章 南方戰區(三)第七十八章 參謀旅行(四)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社會變遷(七)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場(二)第九十五章 山間的戰鬥(一)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爾家族第三百零一章 戰爭歲月(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三十九章 血河(二)第六十二章 東岸主義(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應(七)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十章 庫艾特的到來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紛擾的歐洲局勢(二)第二十三章 本土:財稅第二十八章 大開發:墾殖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礦(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七十二章 聯合艦隊第二百七十五章 市面(一)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二)第四十六章 外交與危機(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調(三)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九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一)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三百六十七章 合作(四)第六十四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濱(二)第五章 波羅的海第四十六章 外交與危機(一)第五章 鴨子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