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

下午三點鐘的陽光已經不那麼刺眼了。邵元義優哉遊哉地從一張藤椅上坐了起來,他剛剛午睡結束,還有些迷糊。此時雖然是盛夏,但他睡在後門口,前後門一開,穿堂風一過,不要太涼快哦。家裡的座鐘“噹噹噹”敲了三下,再過兩個小時,他的幾位徒弟就會趕來向他學習了。這也是上級安排給他的任務,即儘快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擴散出去,使得更多的人能夠受益,這是國家一直在提倡着的事情。

趁着現在還有些時間,他決定去山裡的自己坡地邊看看,和還在豬圈裡餵食的妻子打了聲招呼後,邵元義倒揹着雙手,施施然朝北面山裡去了。

村子離山裡大約不到三百米路,有一條砂石路直通那裡。當初修建定居點、分配田地的時候,就已經規定了好了每人三畝平地、五畝坡地,平地集中在村前,而坡地則在山裡了。由於牲畜的大規模飼養,每當村民互助小組的收割機開始大規模收割牧草的時候,每家每戶便會將牛從牲畜欄裡牽出來,然後套上大車,往山裡趕去,準備將自家收割完畢的牧草拉回去。

這兩天正是牧草收穫季,路上不時遇到一些趕着牛車、滿載着牧草的村民從山裡回來,邵元義和他們輕聲打着招呼。這些人都是村東頭的住戶,村裡的那臺馬拉牧草收割機也是從他們的田地開始依次收割的,大概要到明天才會收割到邵元義家的坡田。

牧草嶺的坡田面積極爲廣大,大約有一千餘畝,全部位於北面的山裡。這裡的丘陵地勢起伏不大,且山坡坡面較爲平緩,這就使得機械收割成爲了可能。邵元義站在山坡上,入眼之處全是鬱鬱蔥蔥的苜蓿坡田,長勢頗爲良好。這裡的土地雖然不如山下的肥沃,但用來種苜蓿這種東西卻也正合適,而將苜蓿收割完畢回去飼養牲畜後,往往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不過如果是在大明,這樣的坡地也一早就被人改種小麥或粟米了,管它適不適合種糧食呢,反正先種了再說。要知道,在大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牲畜可飼養的,尤其是在明末社會秩序逐漸崩潰的時候,大家更願意種植小麥、粟米之類的旱地作物。

“因地制宜,也只有在東岸才能做到啊。”邵元義微微嘆了口氣,然後朝自家地裡走去。通往地裡的田間小路邊栽種着一些果樹,果樹苗最初由村委會出資購買,然後分發給了村民們,由他們領回去各自栽種。有的人栽在了自家院子裡,有的人則栽在了田間地頭,反正家家戶戶都有這玩意兒,就算過路的人順手摘幾個果子吃吃也無人在意,鄉間的風氣還是相當淳樸的。這兩天鄉里的農技站給大夥兒送來了一些由鯨骨粉製作的肥料,讓大家漚在樹根處,據說非常有利於果樹生長,很多人都領回去了試用,但要見成效恐怕還得等一段時間。

邵元義走到自家地頭,轉悠了一圈,然後和正在收割牧草的幾位村民閒聊了幾句,正準備返回時,突然聽見不遠處的山裡面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響聲。是槍聲!邵元義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該死的!難道是那些瓜拉尼襲擊者又來了?

正在監督苜蓿收割工作的駐村巡警驚得一下子從腰間抽出了燧發手槍,然後一腳踹開了地頭的一個木頭箱子,從中拿出了一枝枝步槍散給了聞訊聚攏過來的村民們,然後又打開了另一個箱子,將裡面仔細碼放着的定裝紙殼彈藥和刺刀分發給了衆人。很多村民都接受過極爲完備的軍事訓練,說難聽點,很多歐洲國家的正規軍訓練量、實彈射擊次數都不如他們呢,而他們在東岸卻只是一個民兵而已——預備役中的預備役。更別提這些人中一些年紀較大的人甚至是正規部隊中退役的老兵,他們在戰場上廝殺了多年,各方面自然不會差了。

邵元義也飛快地躥到了人羣聚集處,從巡警手中接過了一枝32-丙型燧發步槍,熟練地開始裝藥、裝彈。雖然他是個醫生,但並不代表他不會操作槍械,事實上在東岸每一個成年男子都要學會如何使用槍械、都要定期接受軍事訓練,這樣就造就了東岸共和國極爲龐大的後備兵源。以截止今年年初的大約八萬三千人的人口總數計算,其中註冊民兵數量高達二萬五千餘人,這已經超過了歐陸很多國家的常備軍數量了。

槍聲是從北面森林的邊緣處傳來的。此時那裡逐漸出現了十來個身批獸皮、樹葉等玩意兒編製成的衣物的人,他們手裡拿着長矛、弓箭,有一些人的肩頭還扛着一把火繩槍。

“果然是這幫玩意兒!我向上頭報告了幾次了,但鄉里那幫混球總是推脫兵力緊張,抽調不出人手,讓我秋收後再來申請人手,草!”巡警牛大成朝地上啐了口唾沫,然後狠狠地盯着不遠處森林邊緣處的那幫瓜拉尼人,說道:“人數還在增加,看來他們最近聯合了附近一兩個小部族。肯定是那幫西班牙傳教士牽線搭橋的,不然這幫孫子沒那麼容易聯合起來。”

牛大成說這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上自從去年東岸人的城堡在這裡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在附近的土著部落中造成了巨大的轟動。這些原始部落極爲野蠻、落後,也就是近幾十年來受到不辭辛勞傳播主的福音的耶穌會傳教士的影響,他們學會了飼養牲畜、土地深耕技術等,文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總的來說他們仍然是愚昧和野蠻的。

特別是在東岸人自行任命天主教東岸大主教裴德羅後,與教廷關係降至了冰點,這導致了很多正統的耶穌會傳教士的仇視。他們視東岸人爲異端,比異教徒還要可恨的異端,必滅之而後快的異端!爲了消滅東岸人,這些野蠻人便是傳教士們手頭最好的炮灰。

而在一年多前東岸共和國政府開始全面啓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向西推進並逐步驅逐、消滅、流放沿途的土著部落後,這再次深深觸犯了耶穌會、聖方濟會等傳教團體的根本利益,因此新仇舊恨之下,雙方近年來的衝突時有發生,且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比如眼前發生在地頭的這場衝突,大家也不是第一次經歷了,因此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並給大夥兒分發武器以自衛。他們沒有後路可退,後面不到三百米處就是大家的家小們居住的村子,他們不能讓這些強盜衝到村子裡去!

在派了一人返回村裡向民兵主任報告後,巡警牛大成拎着手槍,看了看身週二十來個臨時轉職成火槍手的村民們,笑了笑,然後說道:“把牛車都拉過來聚攏在一起,大夥兒都聚在一起,看這幫野人拿咱們怎麼着。快點,別磨蹭了,又不是第一次經歷這事了,怕個鳥啊!快點,他們要下山了。”

在牛大成的催促下,大夥兒齊心合力將幾輛牛車以及一輛馬拉牧草收割機拉了過來粗粗圍成了一個圓形。然後託着上好彈藥的火槍,靜靜等待着敵人的到來。

山坡上的敵人多少顯得有些猶豫,他們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等到人手聚集得差不多了以後纔開始緩緩往山坡下而來。而在下來之前,他們首先從山坡上扔下了一具身穿黑色制服的屍體。這具屍體滿臉血污,武器已經被取走,看起來似乎是一名巡邏中突然被殺的東岸巡警。不過這幫土人做事終究不利索,突然襲擊之下仍然讓這名巡警得到了開槍射擊的機會,從而讓山坡下的村民們有了警醒,這也夠失敗的。也許是前幾次的清剿行動中他們損失了太多的好手,以至於如今只能拿出一些上不得檯面的貨色來襲擊東岸人了。

牛大成壓着民兵們不要提前射擊,他準備在敵人衝近以後再給他們來一個狠的。衝過來的瓜拉尼人大約有七八十人,這已經是一個小部落能湊出來大多數兵力了,他們大部分人拿着長矛,少部分人拿着弓箭,只有最後十來人的手腕上纏繞着緩慢燃燒的火繩,手上拿着一杆沉重的火繩槍。這應該是西班牙傳教士幫他們從拉普拉塔地區弄來的,就像他們當初武裝那些對付聖保羅旗隊的瓜拉尼土著部落一樣。

瓜拉尼人也知道東岸人火槍的厲害,因此他們走得非常分散,而且速度也相當快。

“砰!砰!”六枝火槍朝一個方向齊射而出,兩名端着長矛怪叫着的瓜拉尼人被擊中胸口。高速奔跑中猛然失去了動力的身體依靠着慣性仍舊向前躥了幾步,然後才一頭栽倒在地,胸前木質的十字架上立刻就被鮮紅的血液所染滿。

槍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基本上都是三五枝槍朝一個地方打一輪齊射,打完後迅速裝藥、裝彈。而那些瓜拉尼人自然不會傻到站在原地任你打,他們也大吼着,陡然加快了行軍速度,一邊跑還一邊投擲一些短矛過來,使得正在裝彈的東岸人有些手忙腳亂的。

第一百三十章 東南太平洋(三)第七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第八十九章 漂洋過海(十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影響(一)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五十五章 目標:太平洋!第七十一章 海盜與海軍(六)第三百十七章 軍隊與財政(二)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六十八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四)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六十八章 海軍與海盜(三)第一百零五章 新華夏、新危機(一)第八十八章 表兄(一)第七十四章 目標:蘇伊士港(二)第四十章 血河(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二)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亂局(三)第二百十章 血肉磨坊(九)第十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五十四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炮擊事件第六十八章 新產業第三百五十章 撤退(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勢再平衡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三百六十章 震動全魯第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奧斯曼之行(一)第十九章 進擊的艦隊(一)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第一百零四章 南非新境況第二十六章 本土:外交(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第六十四章 困難與希望(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法(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阿穆爾河的盛夏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八十一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一)第三百零八章 熱那亞人的目光(二)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礦(二)第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第一百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十一章 進擊的艦隊(三)第二十七章 大開發:“剿匪”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與突破(一)第二十四章 百萬法郎戰爭(三)第二百零三章 血肉磨坊(二)第九十一章 登萊第五十二章 戰備之船舶(二)第二百十六章 熱帶沃土(二)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瘋狂的棉花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十二章 大建設(四)第二十章 進擊的艦隊(二)第三十四章 談判(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漂洋過海(九)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義(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訪問”(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義(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第七十六章 參謀旅行(二)第九十六章 山間的戰鬥(二)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二十四章 聖奧古斯丁(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亂局(四)第一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國離鄉(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凜冬(一)第二十三章 百萬法郎戰爭(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十七章 聖奧古斯丁(五)第八十四章 財富與銷贓(二)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三)第八章 狼羣(三)第三章 安齊拉納納(三)第四十六章 聖維森特協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四十六章 聖維森特協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