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偉大的航行(八)

“封凍期四個月?”安處有些猶豫,“我算算啊,我們最好利用南半球冬季的季風航行,也就是說,我們得在4月份以後抵達澳大利亞,然後花一個月時間跑到大明沿海來,這樣最經濟,速度也最快。而這個時候庫頁島西側韃靼海峽內中南部地區的一些港口應該已經解凍了,我們的蒸汽船隊可以到這裡來補充燃煤、修理船隻,然後南下到大明沿海地區蒐羅人口。蒐羅到的人口再運回庫頁島修養,大體流程是這樣的吧?”

“不錯。”李毅點了點頭,說道:“庫頁島漁業資源極其豐富,大馬哈魚你總知道吧?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當然此地糧食的收成可能不會太好,不過沒關係,一年有個幾個月的時間種兩茬土豆也夠了。而且此地也不會養太多人,人多了以後就開始往澳洲金山港外運。”

“還是覺得不靠譜啊。”安處嘴裡嘟囔着,“這麼冷的地方,冬天零下二十多度呢,還得弄一些土炕,很麻煩的。”

“一個前期過渡據點你怎麼這麼挑剔啊?”李毅不滿地將手中的地圖卷敲在安處的後腦勺上,說道:“這裡我是老大,我說了算。前期就這裡,等以後我們在東亞地區的人手充足了以後,再想辦法把濟州島這種暖水港口拿下,作爲我們在大明外海的移民中轉基地。要是現在猴急佔着東海上的島嶼的話,我估計等我們明年的今天過來,差不多就可以爲莫大勇他們收屍了。就他們那三百人手,丟到庫頁島上我還擔心被當地的赫哲人、阿伊努人什麼的給滅了呢——雖然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

兩人又扯了一會閒篇,一直到下午六點多鐘,出去收集糧食和牲畜的強森上士回來了。他的手下們似乎在外面進行過一番戰鬥,爲此還抓了上百個朝鮮俘虜。除了這些俘虜外,他們一共徵集了大約三萬多斤糧食,這些糧食均由朝鮮俘虜們用馬車拉了回來。說真的,李毅對這幫人能夠收集到這麼多糧食還真是感到有些意外呢,說不定他們還是打破了某個官倉纔得到的糧食。不過他對這些糧食也不是很在意,船艙裡還有相當多的紅薯、土豆、玉米什麼的,夠大家吃很久了,他如今下令收集糧食純粹是順手爲之罷了。

相對糧食而言,他如今更關心的顯然是收集的活禽。出門在外的水手,哪能不吃肉呢?但那種變質的醃肉或燻肉總是讓人倒盡胃口,因此活禽纔是水手們的大愛。唔,收集到了兩頭牛、六頭豬、十來只羊、五十來只雞,不錯不錯,能夠讓弟兄們好好大吃一頓了。不過話說這朝鮮李朝軍隊的戰鬥力還真是渣啊,自己一百個火槍手、三百黑人士兵就能在這濟州島上大搖大擺徵集糧食,而那些李朝軍隊大多隻能守在城裡不敢輕舉妄動——好吧,也許是他們還沒來得及調集大軍。不過他們的戰鬥力弱確實也是不爭的事實,人數差不多的對陣,往往一輪步弓、火槍齊射,然後再由黑人士兵們來個衝鋒就打垮他們了。難怪當年數量稀少的倭寇就能將這裡攪得雞犬不寧!

狠狠鄙視了一番李朝軍隊孱弱的戰鬥力後,眼看天色將黑,李毅乾脆下令將抓到的約150名朝鮮俘虜帶上船。然後東岸人又放棄了白天剛剛佔領的碼頭,全部回到了船上,拉起錨鏈、揚起風帆,走了!

1642年5月30日清晨,一路沿着日本近海航行的東岸共和國探險船隊終於抵達了傳說中的韃靼海峽。海面上的風很冷,海水的溫度也很低,不過很明顯已經解凍了。李毅站在船頭,一面看着繪圖參謀們繪製的海岸線圖,一面和自己帶來的地圖做對比。

“這裡是霍爾姆斯克。”“這裡是蘇維埃港。”“這裡是烏格列戈爾斯克。”李毅的嘴裡一直在小聲嘟囔着這些地名,終於,在第二天下午時分的時候,兩艘探險船一前一後降下了大部分風帆,停靠在了一處河口外海。在派出小艇測量了河流航道的水深後,兩艘大船乾脆開了進去停靠在了河流入海口處,並落下了首尾雙錨。

岸邊到處是密密麻麻的白楊與白樺樹林,那高大挺拔的身姿,讓人看了心生震撼。森林邊是大量的草地以及令人討厭的沼澤區,不過這些在擅長建設的勤勞的東岸人眼裡都不是什麼問題。

“第一件事,搭帳篷、伐木、造屋,不用我吩咐了吧?就是把你們在孤山港和金山港所做的事情再做一遍。”李毅裹了一件呢子大衣,穿着長筒馬靴,走在庫頁島鬆軟的草地上。這座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島嶼是後世沙俄趁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從滿清手裡奪走的,後來成了俄羅斯境內的第一大島。該島資源豐富,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漁業資源都相當豐富,曾經被人稱做遠東的科威特。而且地理位置也相當重要,處在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中間,從這裡出發可以利用黑潮直抵北美大陸,真的是一個戰略地位相當重要的島嶼。

受氣候以及洋流影響,該島北部一直比南部寒冷,海港的封凍期也更長,因此該島上的大部分人口都居住於南半部分。此時沙皇的哥薩克剛剛探索到鄂霍次克海周邊;而日本的鬆前藩也剛剛派員到島上巡視,妄圖宣示主權;而這座島嶼名義上主人——滿清政府卻仍然對此一無所知,島上的赫哲人、阿依努人更是不知道在今後幾十年中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樣的命運。

“哼哼,先佔了這地方,斬斷老毛子以後探向這裡的熊爪子。”李毅悠然自得地點起了一個菸斗,笑着說道:“我現在突然想到這裡的一個新的用途了,我們可以在這裡和日本的鬆前藩進行貿易。日本人不是閉關鎖國嗎?那好,我就不信德川幕府連這麼偏僻的鬆前藩北海道領地都能有效管轄到。這幫苦哈哈的鬆前藩日本人能忍得住和我們的貿易纔有鬼了,我們可以向他們出售一些價廉物美的工業品,換取他們手裡的金銀,甚至人口!嘿嘿,我聰明吧,小安?”

“那你得去南面的科爾薩科夫(大泊)港附近,聽說日本人在那裡設立了捕魚點。同時還派員在那裡向島上的土著們收稅,這幫隨風倒的牆頭草土著們目前可是把日本人奉爲那裡的主人呢。”安處少尉沒好氣地說道。他沒有如同李毅那樣將海軍冬季常服也穿起來,而是穿了一套厚厚的便裝皮衣。剛剛從冰封世界中解凍沒多久的庫頁島中部地區是寒冷的,氣溫不過才零上幾攝氏度而已,確實得注意保暖措施。

“嘿嘿。”李毅笑了笑,然後轉移了話題,說道:“第一要務還是造木屋啊。哦,對了,抹土炕也是要緊之事,不然幾個月後的冬天怕是會很難熬的。嗯,船上的蜂窩煤、鐵皮爐子全部搬下來。河中大麴也搬二十箱下來,再把從朝鮮人手裡繳獲的糧食也全留給島上。嗯,我得去督促他們幹活了,奶奶個熊,這鬼天氣真冷!”

在濟州島上被捕獲的150多名朝鮮俘虜此時正和大約一百名八旗武士一起,在森林邊緣砍伐着那些巨大的樹木。他們將在河口附近爲自己建造一些新的居所,同時修建的還有一條木質棧橋,以方便入港大船停泊。在做完這些後,他們的最大任務就是在附近地區開始探礦,沒錯,就是找煤礦。按照穿越衆掌握的資料,庫頁島的煤炭資源極其豐富,而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附近恰好就有那麼一座。這裡的煤炭品質都相當不錯,當年的沙俄政府能夠在此地純靠人手工開採,那麼東岸人當然也能夠這麼做。開採出來的煤炭經過洗選後就地堆放在海邊,供以後過來停靠的華夏東岸共和國船隻補給所用——而這其實也是東岸人將這裡選爲一個臨時補給港口的原因所在。

爲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對這片區域的統治,李毅特地將這個港口命名爲“黑水港”,取唐朝時設立的黑水都督府之意。在將許多牲畜、工具、糧食和生活物資搬到岸上帳篷內臨時存放起來後,第二天(6月1日)一早,兩艘探險船便升起了鐵錨,然後朝南方駛去。船上載着兩百名全副武裝八旗武士,他們將沿着朝鮮海岸一路劫掠,主要目的是掠奪糧食和人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們甚至將進入大明沿海,並挑選秩序崩潰、防禦力量薄弱的地區登陸上岸,擄掠人口。所有搶到的人口、糧食、牲畜甚至金銀都將暫時運到庫頁島上的黑水港儲存起來,等待東岸共和國探險船隊返回本土時帶上。

登陸作戰人員由兩百名八旗武士(60名步弓手、120名長槍手、20名炮兵)和一百名水手組成的火槍兵編成。李毅相信,在同等數量的敵人面前,東亞地區此時能夠勝過他們的敵人還不會太多。

第三十七章 戰爭機器(六)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三百四十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調(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場面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虛的山東第三百零六章 第勒尼安海(三)第二十七章 詭異的局勢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第三百六十章 震動全魯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場(一)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八十七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二)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線(續一)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七十七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二十六章 聖奧古斯丁(四)第三十一章 不期而遇(一)第四百九十章 風起雲涌(二)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艱難的談判(五)第四章 公司在行動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過海(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二十一章 濟南(四)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搶收”行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商品化的農業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第五十六章 黑水大開發(二)第八十五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六十八章 新產業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二十一章 進擊的艦隊(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七十章章 明輪船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識形態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車輛廠第三十四章 戰爭機器(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鳥第二百五十四章 “訪問”(一)第三十一章 不期而遇(一)第五十一章 特遣艦隊第二十二章 百萬法郎戰爭(一)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三)第七十三章 烏江之畔(四)第五十章 金融市場(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區(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錐(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第二十八章 新華堡(一)第三十七章 產業發展規劃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九十六章 附屬地建設(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亂象(二)第六十七章 決戰:主題(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識形態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局(一)第三百章 戰爭歲月(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國人(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與突破(三)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篳路藍縷(三)第三十三章 談判(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亞的關閉第三百四十八章 判斷(一)第三十二章 西進與鐵礦(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應(二)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荷蘭的壞消息第二十七章 聖奧古斯丁(五)第六章 鴨子湖(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一章 政治任務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一)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八十七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二)第六十五章 頹勢與調整(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渾水(八)第五十六章 “破浪”號的首航(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經濟工作(三)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礦(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