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戰備之船舶(二)

現代特種船舶廠是一家年輕的造船廠。始建於去年12月底的船廠在活躍於南鴨子湖地區的交建三局(爲河口堡、香山堡、西湖堡修建各類設施)的重點照顧下,只花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將廠房、宿舍、倉庫、堆場、船塢等設施基本修建完畢。而後,在從大魚河海軍造船廠、鎮海造船廠及其職業學校內抽調了大批技術員、工匠和學徒後,現代特種船舶廠的骨架算是搭了起來了。

在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磨合了一下之後,該廠目前已經初步運轉了起來。4月份的時候,一艘由船舶設計所特別設計、交通部訂造、海軍部監造、鎮海造船廠承造的730噸級風帆多功能船在兩艘內河蒸汽小火輪的拖運下停靠在了現代特種船舶廠的船塢內,開始進行計劃中的多種實驗性改造。

該船由新華夏地區採伐回來的硬木製造,歷時十個月方纔製造完成。整船長58.3米,寬9.3米。設計船重300多噸,標準排水量730噸,滿載排水量近850噸,長寬比達到了6.3:1的高數值。該船採用類似“超勇”號的飛剪式空心船艏設計,三桅風帆,前桅掛橫帆、中桅後桅掛縱帆,正常情況下航速達到了10-12節左右。

如果單從數據上看的話,這艘船對如今的華夏東岸共和國來說多少顯得有些平平無奇。因爲早在從前期的“揚武”號再到後來的“超勇”號的建造上,自然科學研究院船舶所的設計員們通過這些年來的不斷努力與試驗,已經積累了大量關於飛剪船的參數,對於如何設計飛剪船也有了一定的心得。

因此這艘新近建造的730噸級多功能船雖然航速達到了驚人的10節以上,但也沒到令他們感到特別振奮的地步。因爲這在如今已經初步掌握了飛剪式風帆船設計的東岸船舶設計師眼中實在算不得多快,甚至可以說有些慢了。這條船真正特殊的地方在於船尾,即原本的弧形船尾在中間被開了個槽,安裝了一個明輪槳。

“這條船明輪漿安裝在船尾處,是爲尾明輪,區別於安裝在船腰處的腰明輪。”現代特種船舶廠的穿越衆船長、前初中物理老師韋華向蕭百浪介紹着說道,“當然了,目前明輪槳是裝上去了,但傳動部分還有一些小問題,因此明輪目前還沒法轉。”

“你這個明輪……”丁燦林站在幹船塢內,盯着船尾處的那個巨大的明輪說道:“和腰明輪不太一樣啊。我看那些內河小火輪的腰明輪的傳動軸都安裝在明輪槳的正中心,靠自身的轉動來帶動明輪槳旋轉。最初的時候我甚至看過他們使用鏈條來帶動明輪槳旋轉,但是你這個和二者都不同……嗯,有點……”

“有點像火車車輪的傳動方式對吧?”韋華哈哈一笑,說道:“其實是一個原理啦。我們這裡最大的革新就是將蒸汽活塞的連桿直接與明輪槳連接,利用明輪槳與輪船行駛時的慣性使氣缸來回做活塞運動,帶動明輪槳旋轉,這樣就省去了飛輪和齒輪這些東西,效率也上升了不少。喏,這事還是鐵道總局那邊向我們提出來的呢,他們派來的幾個技術員就在那邊。我們之前是準備在船兩側各安裝一個腰明輪做動力的,關於尾明輪這東西說實話平時還真沒什麼研究。這不,正好鐵道總局的人正在研究列車走行機構的一些技術,也出了一些成果,便拿來和我們共享了。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我們省了研發的時間和精力,他們也有機會驗證自己還不是很成熟的最新技術,方便以後改進。大家一起研究,一起進步嘛。”

“列車的走行機構可比你這個複雜多了。”蕭百浪是交通委員,平日裡對於火車的各項技術研發極爲關心,因此對於目前在研的一些技術也比較熟悉,只見他說道:“至少它不只一個輪子,如果是四輪、六輪甚至八輪輪對的話,這個光如何將氣缸活塞的動力有效傳導到車輪上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活計。裡面涉及到了傳動系統的整體設計、金屬材料的冶煉、車軸的加工、潤滑劑的選用乃至軸承的研製加工——嗯,這個有難度,也不是必須要有的——等一系列技術,複雜程度不是你我坐在這裡可以想象的。要不然,有些人怎麼會把火車這玩意兒稱做現階段我們的‘工業之花’呢。呵呵,好在這些東西啊,只要肯花時間、肯投入資源、肯投入技術人員,攻克它們都不存在原則性的障礙。我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進行研發投入,終有一天會摘取這朵嬌豔的工業之花的。”

蕭百浪一不小心就發表了一通即興演講,不過他很快也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過多了,哈哈一笑掩飾了過去,然後話題一轉說道:“明輪槳的問題先不說,這個動力是怎麼解決的?能夠提供多大的輸出功率?”

蕭百浪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別看現在內河運輸公司的35噸級小火輪在內河、內湖、沿海地帶跑得挺歡的,不過這蒸汽機的水平可不敢恭維。鍋爐體積大、笨重,氣缸密封差,熱效率利用低下,輸出功率小,這些都是交通部上下對這種10馬力小型蒸汽機的一致看法。

這種小型蒸汽機氣缸壓力不到0.3兆帕,全重(鍋爐+氣缸)超過了六噸,每小時消耗平安礦務局出產的精煤約50-60千克,這樣的性能只能說差強人意。好在隨着國內機牀工業的進步,蒸汽機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也提高了不少,如今其可靠性提升了很多,平均無故障時間較最開始甚至一口氣提升了幾十倍。

這樣一種蒸汽機用在小小的35噸級內河平底運輸船上其實是不太經濟的,畢竟其本身重量加上附屬機械部件、燃煤、鍋爐用水、部分備件以及煙囪等設施,就已經佔掉了船隻四分之一的載重,這效率也太過低下了一些。不過當初政務院本着多多培養蒸汽機使用、維護人才,並在實踐中逐步改進、完善船用蒸汽機設計的目的,強力主導了本土內河運輸公司三十多艘運輸船的蒸汽化改造項目。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纔有了本土內河中蒸汽小火輪滿地跑的壯觀場景。

“現在使用的動力是一臺一機廠鍋爐車間新近開發出來的‘大力水手-1’型船用單缸蒸汽機。”韋華介紹道,“該蒸汽機氣缸壓力約爲0.8兆帕,輸出功率30千瓦,嗯,大概40馬力的樣子。能有這麼大的輸出功率還是得益於我們基礎工業的進步,比如氣缸內壁銅質彈簧密封漲圈的使用,比如氣缸各部件加工精度的進一步提高(減小了摩擦力)等等。同時我們還優化了設計,比如在氣缸外壁加了一個保溫殼,減小了活塞做功過程中熱量的散失。再有的就是,我們增加了水蒸汽的溫度,大概在280度到300度之間的樣子,這進一步增加了氣體的膨脹力,而且潤滑劑的大量使用也減少了蒸汽機內部的摩擦,這些疊加在一起等於變相增加了蒸汽機的輸出功率。”

“一機廠鍋爐車間又出新品了?”丁燦林在一旁愣愣地問道。他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一機廠出產的蒸汽機型號繁雜,可能有十來種之多。既有早期生產的野蠻人-1試作型、野蠻人-1型、野蠻人-1改、野蠻人-1機器通用型等工礦企業專用蒸汽機,也有內河小火輪所使用的野蠻人-2及其甲乙丙三個後續改進型號,還有蒸汽塔吊專用的野蠻人-3型大功率蒸汽機及其改進系列,聽說最近他們還在研究更爲強大的軋鋼用的野蠻人-4型蒸汽機。

這些蒸汽機中很多前期製造的加工精度差、零件無法互換,維護成本高昂,一機廠也被各大用戶們的質量投訴搞得頭大如鬥,最近已經在嘗試從客戶手中召回部分設計本身就有缺陷的蒸汽機了。同時開始化繁爲簡,簡化型號,儘量使用通用零件,以便於維護。此刻丁燦林一聽一機廠又出了個什麼“大力水手”型號的蒸汽機,頓時爲他們感到一陣悲哀。

“大力水手系列是專爲艦船而研發的蒸汽機,功率強大。當然了相應的體積和重量也不小,還真只能用在船上了。”韋華也吐槽着說道,“你看這臺40馬力的蒸汽機,這麼龐大、這麼笨重,就算真能達到他們所說的輸出功率,我估計正常情況下也只能爲我們這艘多功能船提供3節左右的航速加成。這和我們本身10-12節的航速比起來雖然加成也不算小了,但真的和我們預想中差了不少。”

“慢慢來嘛。”蕭百浪安慰着說道,“這艘多功能船多久能完工入役?”

“嗯,差不多再有一個月就可以了。”韋華盤算了下後說道,“我們廠目前任務不是很重,正好可以好好拾掇一下這船。在明輪槳後部船體內固定一個鋼製罩子做保護、船體重要部位也加掛一些鋼板、還要安裝蒸汽操帆設備、安裝捕魚設備、改造處理漁獲的船艙、重新設計食物儲藏室、安裝火炮等等。等全部搞定差不多要七月底了,到了那時候,這艘集探險、運輸、戰鬥、通訊聯絡和捕魚爲一體的‘破浪’號多功能船必將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哈哈!”

第六十六章 頹勢與調整(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一百九十一章 微調(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應(三)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二十一章 訓練第三百八十七章 銅錢(二)第十九章 深固根本(五)第五十三章 追逐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家坡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六)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影響(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洽(一)第九十一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網(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十五章 新發展(四)第三百十九章 傳教實踐第十四章 新華夏殖民地的春天(二)第五十七章 東岸主義(一)第四十五章 波爾多風雲(二)第六十八章 決戰:間奏(一)第五十一章 特遣艦隊第五十六章 “破浪”號的首航(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六十七章 頹勢與調整(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創業與發展(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與突破(一)第五十七章 決戰:前奏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七十六章 參謀旅行(二)第四十九章 火地島之行(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礦區(二)第七十五章 目標:蘇伊士港(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棄的土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四百十二章 且戰且退(一)第四十一章 平安堡(三)第三十五章 繁榮的走私貿易第八十章 收割及預備役第八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十三)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五十八章 決戰:發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會第七十三章 斬波第十八章 濟南(一)第五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六)第十二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四)第三十二章 戰爭機器(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口飢渴症第三十六章 波爾多的王黨第一百二十七章 蝦夷地的謀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嬗變的局勢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礦(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八十五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一百四十章 商業與外交(三)第四十五章 波爾多風雲(二)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篳路藍縷(一)第一百十三章 物資準備第二十九章 烏江之畔(二)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三十五章 太平洋貿易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第二百七十章 澳洲的牛鬼蛇神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進第四十七章 恢復性發展(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工作(二)第三百四十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四)第一百十九章 打草谷(三)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二十九章 烏江之畔(二)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二百四十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一)第四百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