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香火

“牛鼻子,不怕你們笑話,我現在日子難過呀!”

汪城隍擺出一張苦瓜臉,在廣寒和陳劍臣面前,倒有幾分投訴的意味。

廣寒道人一擺手:“少來這一套,到底什麼事,快說吧,不說我就走了。”話雖如此,但一個勁地往嘴裡塞香蕉的動作舉止,無論如何別人都不信他會走。

汪城隍乾咳一聲:“實不相瞞,我是爲了香火之事請你們來的。”

陳劍臣一愣,有點摸不着頭腦,瞥眼看着廣寒——香火?什麼香火?

廣寒神色沒有異樣,依然吃他的香蕉,好像根本沒有聽到這句話一樣,他不表示,陳劍臣自是不會當出頭鳥,還是繼續吃葡萄好一點。

汪城隍頓時蹦起來,指着廣寒破口大罵:“牛鼻子,你這是什麼態度,你還有沒有良心!”

廣寒嘿嘿一笑:“老鬼,你這一套不管用。老道我又不用香火,你和我扯這幹什麼?”

陳劍臣看着好笑,一下子無法搞清楚他們之間以前有過什麼瓜葛,反正他就懷着看戲的立場,只看不吭聲。

汪城隍情緒激動,說得唾沫亂飛:“牛鼻子,你不要逼我,你逼我急了,我啥事都幹得出來。”

廣寒佯作吃驚地望着他:“你準備幹什麼?”

“大不了老子不幹了,將這城隍之職讓給留仙。”

汪城隍端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陳劍臣吃驚得把剛含在嘴裡的一個大葡萄囫圇吞了進去,差點沒噎着——這是怎麼回事,怎得說着說着就繞到自己身上來了。

他不是笨人,收了汪城隍的陰陽暖玉,受邀而來就知道事情不會簡單。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前提下,他沉默是金,絕不輕易發表看法。可眼下汪城隍居然說要將城隍之職讓給他,事情發展的趨勢就有點詭異了。

陰司乃死人陰魂的世界,簡單地說等於另一個時空。這時空和陽間一樣,同樣的等級分明,階級清楚,而城隍之位,差不多等同於知州了,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舉足若輕。如今汪城隍竟說要讓位給陳劍臣,開什麼玩笑?

廣寒聞言臉色一沉:“你說讓便能讓的?”

汪城隍哼聲道:“我可以先讓留仙去考城隍,以他的才華,還不是手到擒來?”

廣寒忽地哈哈一笑,話題一轉:“我倒想起以前你考城隍時的情況,那時候考題爲‘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吧。”

汪城隍不答。

廣寒繼續道:“你當場回答‘有心爲善,雖善不賞;無心爲惡,雖惡不罰’,端是妙句,難怪能一舉考中。”

說起以前的光輝史,汪城隍便得意地手擼三縷鬍鬚。

廣寒忽而話題一轉:“但如果這個題目讓留仙回答,只怕別是一番模樣。”轉面望着陳劍臣,問:“留仙可有答案?”

那邊汪城隍同樣把目光注視到陳劍臣的臉上,有些迫切的意味。

陳劍臣微一沉吟,張口道:“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這一句,和汪城隍那一句明顯觀點大不同——

“有心爲善,雖善不賞;無心爲惡,雖惡不懲。”

此言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人有心地去做善事,不管做多少件,都不該有什麼獎勵;而一個人無心之間所犯下的罪惡錯誤,不管程度如何,都不該受到懲罰。

這般主張,自有奧妙,只講究本心動機。

可陳劍臣引用的回答:“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主旨卻是側重結果,有心也好,無意也罷,不講究這些,而講究事情的性質如何。如果是好事,哪怕很有功利性地去做,也是善人;如果是壞事,就算是無意犯下的,可一樣要承擔後果,譬如說你錯手殺了人,就算無心的,然而殺人就是犯了罪,必要的懲戒不可避免。

此論點,當爲治世的基本觀點之一。

廣寒笑道:“老鬼,依你之見,留仙這答案可能考得上城隍?”

汪城隍甕聲道:“主考的是判官,我怎知道。”神色卻懨懨了下去,心裡亮堂堂的,陳劍臣有書生意氣,根本做不來城隍。

陳劍臣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覺得廣寒和汪城隍都是神神化化的,幾乎把他繞糊塗了。

廣寒笑道:“某城隍老爺近期信徒大減,收集不到足量的香火,故而要破罐子破摔了。要找個替罪羔羊,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你身上。”

陳劍臣訝然,心想:你讓我當我就當嗎?

——對於當這城隍,他還真沒什麼興趣。

汪城隍一翻白眼:“牛鼻子莫要顛倒黑白,什麼叫替罪羊,多少人要打破頭搶着當城隍而不得呢。”

他這話倒是實話,在陰司中,城隍一職權勢不小,典型的肥差。真要他讓,說不定還會依依不捨。

陳劍臣沉聲道:“汪城隍,還是說正事吧。否則道長不走,小生也要告辭回去了。”

汪城隍一伸手:“正事就是請你們來幫忙呀。”

“幫你收香火?可我連香火是什麼都不大清楚呢。”

汪城隍道:“事已至此,我就坦白和你說吧……”當下一五一十將事情概要說了出來。

聽完,陳劍臣才明確到“香火”這個名詞概念的真實涵義和作用。

所謂“香火”,在陽間指的是百姓拜神所用之物,但在陰司,卻是一種無形的念力——香火念力。

念,就是信念信仰的意思。

百姓們拜神,虔誠恭敬,無二心,許以願望,就會產生一種念力,被稱爲“香火念力”。掛香火之名,但不是說燒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強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純潔乾淨,才能產生出來。

俗話說“佛爭一炷香”,爭得就是信徒的意思。

這香火念力,在陰司中的重要性和意義,等同於陽間的靈氣。修者吞納靈氣以提高修爲,陰魂們則要吸收念力才能升級。相比之下,就顯得陳劍臣的正氣獨闢蹊徑,需要斬邪而得益。

在天統王朝,陰司創建不知多少恆久歲月,日子一直過得很滋潤。事情發生的變化從釋家西來開始——

無它,因爲釋家修煉的法門,同樣要吸取香火念力,需要用念力來築金身。

如此,雙方便註定了要成爲死仇。

由此延伸出來,天統王朝一向不待見釋家,其中或者有許多陰司的手腳干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外來個搶飯碗的,誰願意?

說白了,這是資源之爭。

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一直以陰司爲勝利者,不料從去年開始,正明帝政令大變,大舉弘法,在十八州府都展開了盛大的弘法大會,請和尚唸經講法,於短短時期內就獲得衆多信徒的支持。

在各地,各類供奉羅漢菩薩的廟宇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每天都有無數百姓前往跪拜,捐獻香火錢,以及,奉上香火念力。

相比之下,陰司這邊的勢力則節節敗退,就說江州城,自從那崇陽寺建立後,城隍廟的香火日見衰減,不見了四、五成。

如此情形,正應和了那句老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而本地神祗不給力。

造成這般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陰司地方勢力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那些土地山神之類,爲了掠奪香火,往往使出許多卑鄙手段來,久而久之,便會失去民心;另一方面釋家經卷齊全,著說自成一家,理論水平非常高。講起經來,再用上雷音法術,簡直就是口綻蓮花,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都會點頭,何況平民百姓?

昔日江州的弘法大會,陳劍臣沒有親身經歷,可聽王復說過,一場經念下來,那些百姓都是情緒高昂,大叫要皈依佛門的。

非常狂熱。

那時候好在王復聽了一場,覺得腦袋發疼,便再沒有參加,否則多參加兩場的話,只怕他也會度化過去了。

由此可見釋家的影響力。

本來呢,道家是對抗釋家西侵的一大力量。問題在於道家講求逍遙無爲,和釋家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於是並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對抗手段來,大部分道士依然關門閉戶修煉,不問世事。

當下,百姓們都到釋家寺廟裡拜佛燒香了,他們的信仰念力自然都跟着跑了。在陰司方面看來,簡直就是在自己碗裡搶肉吃,而且很多肉都已經被搶走了,哪裡還按捺得住?頓時頒佈急令下來,要各地城隍勵精圖治,重新把香火爭回來,完成不了任務的,依律降罪。

汪城隍感受到了上頭沉重的壓力,苦無對策,便請來廣寒和陳劍臣,希望他們能助一臂之力。

理清楚來龍去脈後,陳劍臣若有所思,但還有不少疑難沒有得到答案,結合前世的知識記憶,如果真得重疊在一起的話,這麼說來,莫非當初陰司便是釋家的大能者所建立起來的?故而彼此修煉功法門有太多的相似,而閻羅王等名詞都是釋家梵文翻譯過來的。

或者可以這麼理解,最初釋家西來,建造了陰司,後來因爲某些原因釋家勢力又退出了中土,而留下的陰司便自主運轉發展,又衍生出別的變數,隨着時間流逝,陰司的頭頭們再不願受釋家控制,要獨立出來,自成一家……

不過這些都是他個人的猜測,目前難以證實。畢竟許多傳說神話,因爲年代久遠,早已失真。所謂真相,大都爲捕風捉影的考經據典罷了。

第169章 先生第108章 風雨第59章 贈書第265章 爭奪第207章 旖旎第250章 小謝第148章 交易第225章 翻案第141章 點香第9章 阿寶第11章 鈴鐺第277章 遭遇第28章 開鋒第97章 交鋒第116章 怪鳥第164章 高興第139章 籌謀第37章 心病第257章 敵人第163章 風頭第245章 突破第110章 危機第36章 明心第255章 示忠第212章 十天第221章 法子第186章 出入第229章 成親第68章 鬼蜮第207章 旖旎第278章 報到第214章 刺殺第118章 殺惡第94章 怪異第140章 說動第160章 傀儡第158章 差距第120章 附身第284章 真相第157章 行令第236章 本質第77章 狩獵第216章 招供第73章 重逢第163章 風頭第263章 畫皮第190章 傳劍第39章 審神第1章 救狐第282章 瘋了第210章 案情第245章 突破第68章 鬼蜮第167章 人妒第229章 成親第208章 坦白第276章 算卦第41章 喝酒第258章 夜叉第155章 鬼訊第126章 辦法第39章 審神第107章 冬雷第143章 山神第191章 斷橋第68章 鬼蜮第7章 桃花第8章 福字第187章 生人第178章 受困第156章 蔑視第24章 破神第186章 出入第57章 邂逅第129章 心鬼第252章 烏鴉第224章 真兇第155章 鬼訊第171章 打鬥第119章 豺狼第79章 殺人第257章 敵人第199章 回家第263章 畫皮第119章 豺狼第61章 考試第226章 神明第134章 立言第259章 殭屍第243章 偷龍第108章 風雨第106章 擋路第124章 心門第39章 審神第190章 傳劍第181章 劍客第99章 骷髏第189章 人心第113章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