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張邀約

隋波忙於公司的重組和調整之際,

每到新年初,各大媒體和機構,對於剛過去的2001年的各種年終總結和評選,

又開始熱熱鬧鬧的舉行起來。

隋波在整個2001年中,作爲中國互聯網標誌性的人物。

無論是易趣在電子商務市場繼續突飛猛進,還是在網絡遊戲、無線業務等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探索,以及在資本市場的一系列“騷”操作……

都不斷的引領着整個互聯網產業的方向。

並頻繁的出現在各大媒體經濟、科技版面的頭條。

於是,一進入1月份。

無論是南方週末和新浪網舉辦的“2001年度人物”、搜狐舉辦的“搜狐十大年度新聞人物”;

還是中青報和互聯網實驗室共同舉辦的“2001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CCTV舉辦的“200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

各種各樣的媒體在經濟、財經、科技等領域的評選活動中,

隋波全部都榜上有名!

要是這些評選活動全都參加,

光是頒獎典禮,隋波就夠忙一個多月的!

左清泉不在身邊。

隋波的這類公開活動,全部都是集團公共關係總監崔倩、助理張軒兩人負責。

隋波明確表示,除了CCTV和中青報這兩家權威媒體的評選,如果最後獲獎,他會去參加一下。

其他所有的媒體評選和採訪邀約,全部都拒絕。

開什麼玩笑,他又不是搜狐老張!

是那麼隨便就露面的嗎?……

對於現在的隋波而言,外面的社會公開活動,他必須要參加的,只有重量級的會議!

比如,3月份要參加的帝都政協九屆五次會議;

又比如,4月12日在海南博鰲,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

這些活動,纔是隋波真正重視的。

經過了這兩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寒冬後,國內的互聯網熱潮,已經消退了很多。

雖然隨着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進程,互聯網產業依然在迅猛的發展。

但在國內的經濟界、企業界,

互聯網公司依然是“另類”,說得難聽點,就是還沒有進入“主流”經濟圈和企業圈。

易趣作爲互聯網行業如今的領頭羊企業,

隋波覺得,自己還是需要爲互聯網產業搖旗吶喊的。

尤其是在接下來這兩年,國家會從各個方面,對互聯網加強監管的前提下,

他更應該站出來,

表現出易趣公司作爲一家互聯網公司,在社會責任感和推動社會進步發展上,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不要小看在這種頂級會議和論壇上的發言和表態。

有時候,這就是在官方和業界,樹立企業形象,最重要的舞臺。

……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要先把易趣最後一個環節補上……

本地生活事業部。

要不要在2002年,就成立這樣一個部門,進入本地生活服務業務?

其實隋波也是考慮了很久的。

從業務關聯度上來看,

在PC互聯網時代,其實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還沒有特別強的業務重合度。

要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隨着移動支付、新零售概念的興起。

這種將當地、線下、實體店鋪的餐飲、生活服務、休閒娛樂等商家服務信息,以“網店”的形式呈現給用戶。

並通過本地生活服務的平臺,幫助用戶看到所在地的商戶,給用戶提供便捷、全面的商戶信息,給線下商戶提供免費的推廣渠道的商業模式。

才真正大放光彩。

成爲了電商平臺,除了商品交易之外,最重要的一個業務延伸環節。

外賣、打車、房屋租賃、招聘、旅遊……,所謂的O2O(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模式,都是如此。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就不是上網入口了,而是“場景”入口!

但隋波也知道,

其實,本地生活服務的很多業務模式,在這幾年,國內其實已經興起了。

比如做在線旅遊信息服務的攜程、做招聘信息的中華英才網、做房屋信息中介的焦點、搜房,做餐飲信息的大衆點評……

而將來集大成者,

就是和隋波同屆,水木電子工程系97級,現在正在美國特拉華大學留學的王興,和他的美團。

所謂的O2O“新模式”,也不過就是這些業務,表現的形式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了而已。

在隋波前世,

美團雖然是以團購和外賣起家,阿里則是以口碑的本地餐飲和生活信息切入。

但美團和阿里,都在瘋狂的擴張本地生活服務的護城河。

阿里推出飛豬(旅遊)、收購餓了嗎(外賣)、復活口碑(生活服務信息)、投資哈嘍單車()推出淘票票(票務)、投資滴滴的同時還搞高德打車(地圖、打車)……

在本地生活領域的佈局,不可謂不廣!

而且也通過這些本地服務業務,有效的推動了核心業務——支付寶的流量入口功能。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

在相對每一個獨立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巨頭後進的佈局,除了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外賣和打車業務外,

其他業務,都無法佔到行業領先的地位。

比如:

在線旅遊最強的、市場份額最高,還是1999年成立的攜程。

房產信息中介市場份額最高的,還是1999年成立的搜房(房天下),以及傳統房屋中介公司轉型的鏈家等。

就連生活信息服務方面,美團要不是靠着併購大衆點評,也很難和口碑抗衡。

而大衆點評,成立於2003年。

本地生活信息服務中,始終佔據較高市場份額的58同城,成立於2005年。

就算阿里的口碑,也是收購了李治國在04年創立的口碑網。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

這些垂直領域的本地生活服務,也就是線上+線下的“O2O”模式,其實在現在這個PC互聯網的發展前期,就已經開始出現。

並且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很高的用戶知名度;

尤其是在線下行業合作伙伴的積累上,具有較大的優勢。

隋波也是在收購了焦點網之後,

纔開始認真思考這方面的業務方向的。

其實隋波一直以來,都對本地生活服務的業務模式比較感興趣。

畢竟他也是從那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重生回來的。

已經習慣了無處不在,快速簡潔的移動應用。

就連易趣創業初期,BBS+線下的裝機項目。

也可以看成是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的一種變型模式……

所以,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兩個事情,他心裡一直都記着。

一個是O2O的本地生活服務;

另一個,就是移動操作系統。

不過,移動操作系統,需要很長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時間。

現在才2001年,他還不算太着急。

至於本地生活服務……

經過一番考量後,

隋波還是決定,既然已經收購了焦點網,可以先組建相關的部門,嘗試性的進入這個領域。

也不求現階段能有什麼大的發展。

而是可以這個過程中,摸索本地生活信息服務在PC互聯網時期,和電商平臺的用戶、客戶資源相結合的方式。

也算是對未來賽道,做個試點吧。

不過既然組建了本地生活事業部,隋波也希望能有一些成效。

至少,在現在來看,

利用易趣現有遍佈全國的渠道,物流和地推人員,做一些前期的數據和商家信息積累;

利用易趣現有的龐大用戶羣,收集相關的業務需求……

都是可以先做起來的。

而他也看上了一家非常有潛力的公司——攜程!

1999年4月,攜程四君子(樑建章、沈南鵬、範敏、季琦)創立攜程旅行網,獲得IDG50萬美元天使投資。

2000年3月,攜程又在互聯網泡沫前的最後時期,獲得軟銀、IDG、蘭馨亞洲、Ecity、上海實業五家投資機構450萬美元A輪融資。

2000年11月,就在互聯網寒冬一片蕭條中,攜程卻依然獲得了凱雷(Carlyle)、美國蘭花基金(Orchid)及香港晨興集團(Morningside)三家機構,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可以說,攜程也是在這次互聯網寒冬中,活的不錯,而且獲得較好發展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究其原因,

除了沈南鵬這位未來的“中國投資教父”,本來就出身華爾街,曾在花旗、雷曼兄弟、德意志銀行等頂級投行任職,有着豐富的資本市場人脈和融資經驗之外,

攜程本身的業務模式也非常清晰。

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遊服務三個領域內,採取線上預訂,線下與傳統旅行公司合作的方式。

攜程順利的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結合,“鼠標+水泥”的商業模式。

不過,對於隋波來說,

如果想收購攜程,最大的障礙就在於:

攜程對於獨立上市,現在應該還是有一定執念的。

換句話說,除非拿出能夠和攜程獨立上市,相差無幾的利益。

否則很難打動攜程那幾個創始人和他們的投資人。

可是,無論是用現金,還是股票,去收購攜程。

如果價格太高,隋波又有點不願意。

畢竟從目前來看,易趣現有的電商業務,和在線旅遊的協同效果不大。

值不值得呢?

隋波想了許久,覺得還是不應該錯過現在的時機。

不然等到攜程上市後,再想拿下它,成本就太大了。

而未來,易趣遲早還是要進入這個業務領域的……

先讓張奕去談談看吧。

……

這天,隋波剛和宋健、李欣、黃海等人,開完一個電商業務會,回到辦公室。

就接到了搜狐老張的電話。

電話裡,老張興奮的道:

“小波,忙什麼呢?

晚上有沒有時間?來京城俱樂部,我請你喝酒!

告訴你啊,我剛得了一盒Partagas(帕塔加斯)150 週年款……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嚐嚐?”

隋波笑道:“Charles,有這好事能想起我來,謝謝了!

行,那晚上我過去。”

掛了電話,隋波心想,老張心情看來是真不錯。

也是,進入2002年。

新浪、搜狐、網易幾家門戶網站的日子,都變得好起來了。

先是網易因爲在短信業務上的營收暴增,股價上漲,順利解決了摘牌危機。

現在老丁正在羊城,

盯着“天夏”留在網易的一幫人馬,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推出“大話西遊”遊戲。

然後,

搜狐也因爲在廣告和短信業務上的營收增長,股價在今年年初時,回升到2美元以上。

之前老張在搜狐股價最低的時候,接連回購了1萬股和2萬股,也算是小賺了一筆。

1月份,他剛剛在帝都恭王府,舉辦了搜狐2001十大新聞頒獎典禮。

並且在典禮中,老張志得意滿的,說出了一句被媒體多次引用的“名言”:

“如果帝都有上流社會,今晚的上流社會就在這裡。”

那晚,恭王府內燈紅酒綠,歡歌笑語。

中國互聯網好久沒有這樣的排場了,人們彷彿又回到了互聯網的高潮期……

老張彷彿也回到了97、98年剛回國創業時,被媒體奉爲“互聯網教父”時的輝煌。

隋波雖然因爲年齡原因,和老張沒有老丁關係那麼好。

但他一直都挺喜歡老張這個人的。

互聯網江湖的大佬中,活的最瀟灑的,就是老丁和老張兩個人了。

雖然後來搜狐有些沒落。

但有時候,也不能光以成敗論英雄……

隋波還要在這個江湖上混很多年呢,有幾個圈內好友也不錯。

小馬哥看來是沒戲了……

老馬更沒戲,鐵鐵的將來的死對頭。

所以,但凡老張和老丁約他,隋波一般沒什麼重要的事,都會痛快的點頭赴約。

一起喝喝酒,抽抽雪茄,挺好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 Are you ok ?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第十五章 Plan B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鳴驚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向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年人全要?第三百九十二章 何謂“星河”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星河系”!第二百七十五章 稍瞬即逝の軟弱祝大家雙節快樂——家與國撞了個滿懷!第四百零一章 享受愛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七十五章 使命、願景、價值觀第一百五十二章 畢業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二百三十章 陳曉的猶豫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隋波的組合拳第二百零四章 隋波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二百四十章 金句頻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度融資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五十七章 工作安排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九十章 “大頭神童”和“帝大天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星河控股與“獵戶座”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展訊通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開始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清泉的爆發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悄然發生的電商變局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七十九章 草船借箭和合縱連橫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臨《對話》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十五章 總結和調整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一百九十一章 硅谷人才庫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六十九章 紛紛出局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上架感言——關於新生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6.18大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心(戀雪ZQ隨風盟主加更)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佈局深遠第三百五十七章 亂成一鍋粥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湖論劍?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