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代跋1

—“簡明國民創業教程”誕生記

孫陶然兄《創業36條軍規》正式出版了,微博上的創業者都很期待,《創業家》黑馬營的學員們更是格外高興。說起來,這本書的誕生,與《創業家》雜誌及其黑馬成長營,與這兩年中國的創業浪潮,還存在着一些不得不說的“神秘聯繫”。在此書出版之際,陶然兄授權我這個知情人來說說“出版內幕”,很是榮幸。

4年前在籌備創辦《創業家》雜誌的同時,我就和陶然兄等幾個著名的連續創業家探討過這樣一個問題:今天國內的創業者,最缺什麼?或者說,我們能爲創業者提供點什麼服務,讓創業人羣在中國能不那麼孤獨,不那麼迷茫?儘管有30多年的市場化變革,儘管政府一再鼓勵,創業在中國仍然是個小概率事件,仍然是少數不安分的冒險者獨自涉險然後苦苦求生的個體過程,每個成功創業者的心上都結滿了繭子,都寫滿不可言說的苦痛體驗。在中國,一個人的創業之初乃至創業早期,很少有渠道可以獲得真實而成體系的“國民創業教程”:怎麼開公司,怎麼融資,怎麼建立創始團隊,怎麼找到自己的產品定位,怎麼尋找自己的客戶和市場,怎麼和工商稅務打交道,怎麼建立可規模增長的商業模式,怎麼處理早期團隊的分裂……別覺得諸如此類的“初級問題”簡單,對初次創業者來說,每個都可能成爲生死問題。就是那些已經成功的著名創業家,也有可能還在爲創業初期的某個初級問題所困擾。

辦一本創業者雜誌,能不能同時再辦個創業者交流和培訓組織,讓已經取得成功的創業家用自己的經驗和教訓來幫助剛走上創業苦旅的創業者?擁有一大批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是我們這個國家的一筆寶貴財富;幫助下一代年輕創業者,纔是創業家羣體最大的不可替代的社會責任。應該辦一個創業家幫助創業者的實戰培訓孵化組織,把經過創業家自己總結梳理的創業實操案例,由創業家自己成體系地傳授給年輕的創業羣體。

現在大家知道了,這個組織,就是今天的創始人俱樂部和黑馬成長營;孫陶然是最早的策劃者和發起者,他是創始人俱樂部最早的20位發起理事之一、首任聯席主席,也是黑馬營的第一批創業導師。2011年10月,黑馬營開營第二天,學員們到拉卡拉上課,陶然兄的講課PPT,赫然是“創業36條軍規”!

這次課非常成功,黑馬學員覺得全是沉甸甸的“乾貨”:孫老師把自己十幾年內連續6次創業的得失體會,濃縮成36個最可能出問題的陷阱及相應對策,傾囊分享。問題直指人心,聽得人直冒冷汗;對策清晰可行,又讓人額手稱慶。

孫陶然的這一課,爲什麼能在黑馬創業者中引起熱烈反響?這裡面可能有兩個因素:第一,連續創業者經歷與黑馬創業者的接近性。從北大畢業後,孫陶然就沒有正經找過工作,一頭扎進創業的苦海,連續6次創業,從四達廣告、《生活速遞》、藍色光標、商務通、永業國際,直到拉卡拉,對幾種產業領域的創業生態都有深刻理解,對創業各個階段的溝溝坎坎都有切身體會,創業者聽起來很親切,許多問題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鳴。創業導師假如不是創業出身,或者已成爲500強巨頭,可能就會和創業者有一定“落差”,針對性和接近性不夠。

第二,孫陶然又是創業家中特別善於覆盤總結的那類人,他從創業起就是聯想管理思想的信奉者,後來又進入聯想投資大家庭,平時就摸索出一套“先問目的,再作推演,親手打樣(做試點),及時覆盤”的方法論。在總結自己的創業經歷和體會時,這套思維方法自然顯示出了獨特的力量。中國很多創新型企業的創始人,在創業及管理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如果都能像孫陶然這樣系統地總結出來,傳授給創業者,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中國的商業創新思想和創新實踐一樣,並沒有止步於第一代企業領袖,等待人們從傳授創業的角度去梳理總結。孫陶然的《創業36條軍規》,無疑開了一個好頭。

第一次上課開講“36條軍規”之後,陶然兄又在無錫、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多次給黑馬營學員及衆多創業者做過分享,每次都獲得創業者的熱烈互動。《創業家》雜誌隨後刊發了“36條軍規”的精要內容,讀者反饋也非常熱烈。陶然兄在開通個人微博後,也將“36條軍規”陸續發佈,博友和粉絲們大呼過癮。從講課PPT,到雜誌刊發,再到微博互動,直到今天正式結集出版,《創業36條軍規》這本書的誕生,可以說就是一個與創業者反覆互動反覆完善的旅程,也是在教材PPT、雜誌、微博、書籍等各種傳播介質間來回穿行的旅途。它從一個連續創業家的內心流向黑馬學員,流向創業人羣,再從創業者那裡流回到講述者。

這樣的一本書,這樣的誕生過程,我自然很樂意把它當做“創始人俱樂部書系第一書”、“黑馬營第一教材”來推薦給《創業家》雜誌的讀者們(其他導師的授課內容也在陸續整理出版中)。可很顯然,它更像是爲中國廣大創業者而寫的一本“國民創業教程”,會在一代又一代年輕創業者中傳播,並將被未來的創業者們續寫改寫成“創業維基百科全書”,不再屬於任何機構甚至作者個人。

牛文文

創業家雜誌社社長,創始人俱樂部常務主席

第36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1)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39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4)第12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4)第20章 第四部分 如何組建公司? (2)第23章 第五部分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2)第40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5)第35章 第七部分 業務的五個問題 (4)第29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6)第4章 推薦序4第13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1)第31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8)第34章 第七部分 業務的五個問題 (3)第3章 推薦序3第18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6)第16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4)第11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3)第22章 第五部分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1)第11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3)第24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1)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18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6)第33章 第七部分 業務的五個問題 (2)第34章 第七部分 業務的五個問題 (3)第38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3)第3章 推薦序3第11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3)第31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8)第15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3)第5章 推薦序5第37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2)第28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5)第1章 推薦序1第29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6)第39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4)第38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3)第7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1)第25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2)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18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6)第30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7)第13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1)第17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5)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29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6)第25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2)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20章 第四部分 如何組建公司? (2)第27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4)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40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5)第36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1)第27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4)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36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1)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13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1)第10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2)第27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4)第20章 第四部分 如何組建公司? (2)第27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4)第27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4)第4章 推薦序4第39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4)第2章 推薦序2第28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5)第4章 推薦序4第12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4)第23章 第五部分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2)第28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5)第2章 推薦序2第2章 推薦序2第34章 第七部分 業務的五個問題 (3)第21章 第四部分 如何組建公司? (3)第24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1)第37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2)第8章 第一部分 創業是怎麼回事? (2)第18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6)第22章 第五部分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1)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9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1)第12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4)第39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4)第16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4)第37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2)第10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2)第1章 推薦序1第1章 推薦序1第2章 推薦序2第39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4)第14章 第三部分 創業人七大須知 (2)第19章 第四部分 如何組建公司? (1)第36章 第八部分 資本的五個問題 (1)第30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7)第5章 推薦序5第12章 第二部分 創業的三大天條 (4)第25章 第六部分 管理的九個問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