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琳人剛剛登上宇宙時的環形太空站你是知道的吧?”
聽聞同族這樣一提,採集者翻找記憶,很快便從記憶當中回憶到這個,在瑟琳人還仍然處於大國時代,諸國林立的時期,各國爭相探索宇宙,後來慢慢演變成共同集資建造大型太空站。
這個太空站爲環形結構,就像一個輪胎一樣,它存在着諸多技術上的不成熟,因爲仍處於太空技術發展的初期。
不過,有一樣卻是可以拿得出手,那就是太空站內部的生態自我維持系統,只要有陽光,那這個太空站就是另一個小型瑟琳。
只是這樣的大型太空站,在維護上卻是個沒辦法解決的難題,這就好比在海洋中不停地去維修一艘船,非常的麻煩。
同時這種太空站並不能生產資源,因此也就被帝國拋在一邊,把生態自我維持系統這些有用的技術運用到艦船上。
“這個我知道,就是那個利用離心力來替代引力的太空站,你提起這個做什麼?”
“把這個環形太空站豎起來,那就是一個面積很大的輪子,大量鋪設可以翻轉的擋光板,像這樣的輪子太空站製造出一萬座,設計好軌道讓它們排列成一個二維方陣,就能影響恆星外散的亮度。”
同族說明着自己之前提到的跨光年通訊的方法步驟。
採集者根據自己同族的描述,開始測算其中的可行性有多少,很快,它否決掉了同族的這一說法。
“不夠的,在恆星面前,那種環形太空站即便存在一萬座,那也不過是塵埃。”
恆星很大,大的離譜,至今爲止採集者們拆掉所有行星去建設反物質巨構,沒有一個恆星系統的恆星被完全遮蔽,哪怕是質量最小的紅矮星。
對於遮蔽面積小這點,同族倒也不否認,但它有別的方案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確實是塵埃,但是一葉障目,葉子的面積雖然小,卻是可以遮蔽住一座大山,這些環形太空站不一定需要在距離恆星很近的地方,彼此之間雖然排列成方陣,但距離可以拉得很開,這樣同樣會導致恆星的光度下降。”
想了想,同族覺得舉例不足,又補充一句。
“前段時間,不是有一支拓荒的族羣廣播發現疑似恆星建築嗎?”
“那是誤報,那個恆星系統柯伊伯帶的隕石量很密集,這些隕石遮蔽了恆星,公轉運動時讓恆星亮度忽明忽暗……你是說利用這個原理?”
就和日食月食差不多一樣的情況,只要距離足夠,一粒沙子都可以達到遮蔽光源的效果,在這個廣袤的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大尺度的空間距離。
採集者雖然不聰明,但也並不算傻,它很快理解了自己同族的意思,同族則繼續着自己的說明。
“沒錯,這裡面的技術水平要求並不高,太空生態自循環、軌道電梯,也就只需要這兩個條件就能達成跨光年的信息傳遞。”
“可這樣的恆星遮蔽仍然不明顯,需要足夠精度的觀測才能讀取到恆星亮度變化中的信息……好吧,你說的沒錯,不討論信息接收的話,這確實是一種跨光年級別的信息傳遞方式,技術含量不高,消耗的能量也不多。”
話語說到最後,採集這不得不承認,同族所說的這種光年級別通訊方法真的非常具有可行性,而且通訊所需要的能量也不高,只是轉動鋪設在大型太空站上的反光板而已,轉動一些反光板能需要多少能量,更何況還有着恆星這個天然能量源,需要能量的話直接接通太陽能板不就可以了?
“對了,你剛剛想說什麼?”
同族這纔想起採集者剛纔似乎有話要說,兩者繼續剛纔的話題,採集者回答。
“我想說,我們現在觀測宇宙的結果和理論上不相符,它不應該這樣安靜。”
“理論?什麼理論?”
同族疑惑了,它不理解採集者提出的理論是什麼。
採集者解釋起來。
“我們身處的這個河系推測年齡大概在一百三十五億年到一百三十八億年之間,這麼長的時間跨度,自然是會孕育出文明,而文明會不斷髮展和擴張,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而這樣就衍生出了一個需求,那就是跨光年通訊,技術高的文明可以忽略,但只要技術上沒有開發出超光速的文明就必然是採用光速通訊,而光速通訊存在遞減,距離越遠能量需求越大,恆星這個天然能量源也就極大可能被利用起來作爲通訊手段。”
“考慮到光速延遲,就算這些沒有超光速的文明哪天忽然集體消失了,他們文明的信息也會留存一段時間纔會消失,最起碼七八萬年的時間。”
採集者的估值並不是毫無根據,這是考慮到一整個河系的半徑而給出的預測時間。
“太多了,七八萬年的跨光年通訊,那需要做到將整個恆星遮蔽,以瑟琳人那種貧瘠視覺就能獲悉到信息的程度,能做到這種事情,那個文明的技術水平最起碼和族羣差不多,能夠拆解掉行星,建造個體包裹恆星……”
在信息糾錯中逐漸陷入沉思,採集者提出的這一問題,慢慢吸引了同族的思維,同族開始揣測。
“包裹整個恆星,這樣的方式如果是用於跨幾萬光年的信息交流的話,並不算多麼耗費資源……”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
由己推人,族羣的目標是整個河系,那其他文明肯定也是這樣想,至少瑟琳人是這樣沒錯,而如果光速一直無法突破的話,那麼族羣在各個恆星建立起這樣的跨光年通訊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說,早於阿米巴向宇宙擴展勢力的文明,必然也是會想到這一茬,最關鍵的是這樣的通訊法很便宜,所以沒理由不造。
“那麼你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想不明白的同族詢問採集者,它想要知道答案。
然而,這個問題採集者自己也沒有答案,只有猜測。
“既然現實是這樣的不符合邏輯,那應該是存在着某種原因,造成了現在這樣‘死寂’的宇宙環境。”
“對於這個原因的猜測有很多,比如整個河系除了我們和瑟琳人外就沒有其他文明。”
“這怎麼可能,一整個河系這麼大……”
同族想都沒想就直接反駁了採集者,就概率上來說,擁有億萬顆恆星的河系,卻只有兩個文明,而且這兩個文明正好誕生在同一個恆星系統內,這概率太小了。
“彆着急下結論,聽我說完。”採集者道。
“這段時間的探索活動你也是知道,最大的成果也只是找到一顆擁有複雜生態圈的宜居星球,同時根據輝文明遺留下來的陣之書有說明,這個河系裡曾經發生過一些事情,因此這個推論是站得住腳。”
採集者說明了自己提出這個猜測的理由,如果是以前,還沒有踏出起始恆星時候,採集者也是認爲文明的存在很普遍,至少隔着五十、六十光年就可能存在一個文明那種程度。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和它們所猜測的完全相反,它們和瑟琳人處在同一個恆星系統裡,真的就是非常非常小的概率,然後它發生了。
就好比去問一箇中彩票的人,問他爲什麼會中彩票——這個問題誰知道呢?輪到誰就是誰咯。
這個理由被同族認同後,同族隨後有對其他的猜測好奇起來,它想要知道,採集者根據宇宙‘死寂’這件事,還能推導出一些什麼東西,因此它便詢問。
“那其他的猜測呢?”
採集者停頓了一下,回覆同族的疑問。
“再比如,某種未知的外力,將這些文明給不着痕跡地抹掉了。”
“……”
同族那邊是長久的沉默,說實話這個答案可是相當恐怖,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外力,絕對不是族羣有能力去抗衡。
至少它清楚,哪怕引發超新星爆發,把中子星進一步坍縮成黑洞,也絕對不可能做到不着痕跡的將整個河系的諸多文明抹除掉。
這種偉力是極其恐怖的,光是想一想就足以令人背脊發寒。
最可怕的是這種可能性似乎還很大,百億年的時間跨度,河系是絕對有能力孕育出文明,而這些文明必然會在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中發展起來,最終成爲河系的霸主級文明。
像這樣的文明會允許其他新生的文明趕超自己,被奪去霸主地位嗎?顯然不可能。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霸主級文明的技術水平會穩步提升,統治河系的霸主級文明只會越來越強,對河系的掌控力度也是會不斷的加強。
這樣的情況下,霸主級文明以一種難以理解且超乎想象的攻擊手段,將該被抹除的文明給抹除掉,這不是沒可能。
“不要緊張,這個可能性不高的,如果這樣的未知外力真的存在,那我們現在不應該能跑出這麼遠,我們距離起始恆星可是有着上百光年的距離。”
採集者已經猜到同族在想什麼,它並不認爲這個可能性足夠高。
聽聞採集者的理由,同族也是有了那麼一點安心。
“說實話,你成功的嚇到我了。”
“嘻嘻……”
“我不是在誇你。”
閒聊之際,亞光速生物們終於抵達柯伊伯帶,這一個新的恆星系統正等待着它們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