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

西安,陝西巡撫衙門。

陝西巡撫(正確寫法應該是巡撫陝西,爲的是順口。)劉廣生面色嚴峻,手握通政使司的邸報陷入沉默之中,同堂之內,坐下了陝西一省上下能說上話的有司官員。

如今的陝西已沒有了布政使,因此巡撫陝西就是實質上的一把手,劉廣生並非陝西本地人,他籍貫江西,當年科舉之後入的是南京翰林院,老恩師爲禮部侍郎、南京教授顧允成,也就是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的弟弟。

因此劉廣生是根正苗紅的東林黨人。

北京最近發生的事情被通政使司用邸報的形式抄發天下,劉廣生看到,心情能好纔怪。

如果說之前溫體仁和錢謙益的掐架還可以視作黨內分裂的內部鬥爭,那麼如今溫體仁在皇極殿(奉天殿於嘉靖四十一年九月甲申日更名爲皇極殿,作者竟然給忘了,感謝書友提醒。)的一番話,就完全是打算毀掉整個東林黨。

能救天下的,只有東林黨!

這個時候劉廣生便想到了當年自己老恩師顧允成的話,那個時候朝局混亂不堪,京城的王公勳戚,地方的權臣宗族勾結串聯,操縱朝政,致使政治黑暗,國家財政拮据,苛政暴斂橫行。

若不是東林先生顧憲成一手創下東林黨,爲國家培養如此多實學、清廉之官員,大明朝哪能堅持到今時今日。

劉廣生相信自己的信仰,從來沒有動搖過,因此他無比痛恨溫體仁。

這是在毀了東林黨,毀了國家啊。

“溫體仁,該殺!”

紅着眼睛的劉廣生只能擠出這一句話來:“老夫要向皇上寫本,請殺溫體仁。”

左下手第一位坐着的是陝西巡撫都御史胡廷,他是巡撫衙門二把手,因此身份而接話。

“自當今陛下天啓七年繼位至今,一年多了,咱們陝西往北京發的奏本,有哪一道得到過批覆?早前是錢謙益把持朝政,而後是朱純臣,如今又成了溫體仁,權臣輪番更替變換,和皇上說又有何用。”

“奸賊誤國,老夫要入京!”

劉廣生這句話讓在座所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老夫必須要直面聖顏,要痛陳利弊,要爲陛下剷除奸佞,此番入京不殺溫體仁老夫誓不罷休。”

“這個時候入京,不妥吧。”胡廷勸了一句:“而今逆賊高迎祥部鬧得越來越兇,洛川、淳化、三水、略陽、清水、成縣、韓城等地皆報賊情,若無撫臺親自坐鎮,何以剿賊。”

劉廣生頓時作難起來。

正自沉吟中,堂內一中年男子站了出來,拱手言道:“倘若撫臺信任,下官願爲撫臺及諸位堂官分憂,前去剿滅高逆。”

這男人劉廣生倒也認識,陝西布政使司衙門一個參政而已,叫洪承疇。

胡廷皺起了眉頭,呵斥道:“匪患勢大,已成野火燎原之勢,憲臺多次手諭,要求陝、甘、川三省合力,令行一處不得冒進,你一參政,能有何辦法剿匪。”

這胡廷口中的憲臺,乃是陝甘川三邊總督楊鶴,憲臺一稱內用於都御史,外用於總督。

遭到呵斥的洪承疇默默坐下,卻不料聽到劉廣生點了名。

“既有報國之志,便爲赤子之心,仔細說來,你有什麼剿匪心得。”

洪承疇頓時來了精神,復起身言道。

“所謂賊逆,左右無非是一羣暴民耳,既無後勤也無軍備,所謂依靠往往是藉助地利和朝廷打圈圈,以下官來看,

對待流寇當全力圍剿,逐步壓縮他們的流竄範圍,不使其有轉圜之餘地。

以剿堅撫,先剿後撫,不給其任何喘息機會,杜絕死灰復燃之可能。”

“洪承疇你好大的膽子。”胡廷大爲不滿:“邊剿邊撫是憲臺親定之策略,你竟然敢公然置喙更改,流寇亦爲我大明之子民,蓋因天災缺糧而淪爲盜匪。

有道是:民大飢爲盜,何罪之有?你卻如此狠毒,要將他們斬盡殺絕。”

三番兩次被呵斥的洪承疇也是來了脾氣,反懟道:“他們是賊,我們是官,官不剿賊何必爲官,這羣流寇一旦被圍剿至窮途末路,就會假意請降,以此來爲自己爭取時間,正是因爲朝廷三番四次對他們高擡貴手,才導致如今陝西流民之患越剿越大。

天災不斷,如今時下五月,已有大旱之勢,想來今年又是一個荒旱年,若今年再不能剿滅高逆,等到年底、明年,我陝西幾百萬百姓就將是幾百萬流寇!

時不我待,不可久拖,越早剿滅高逆,咱們才越早有精力來預防災情、賑濟百姓。”

“你......”

劉廣生適時擡起了手:“行了!都是替朝廷做事,何必相互爭執自生嫌隙,彥演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憲臺總督三省剿匪事務至今,匪患卻是越剿越大,這也是事實。

老夫要儘快入京面聖,當面陳以陝西之事, 這期間,若是能將陝西流寇之患彈壓下去,想來陛下看到,也會體恤我省上下之艱難,若朝廷可以對陝西施以援手,今年這個災年未必不能度過去。”

洪承疇作揖一禮:“撫臺英明。”

胡廷雖還有不滿,但也只能面上妥協,道上一句:“撫臺英明。”

“那就這麼說了。”劉廣生甚爲滿意的起身:“彥演。”

洪承疇忙應聲:“下官在。”

“老夫雖爲巡撫,卻無決斷之權,汝先暫任陝西總兵一職,相關的公文令信,老夫會向憲臺呈稟,老夫即將啓程往京,這期間你要好生努力,不求剿滅匪患,但也不可再讓匪患蔓延擴大。”

洪承疇激動不已,頗覺被信任重用,因而動情道:“下官多謝撫臺信任識拔,請撫臺放心,下官一定戮力而爲,斷不會辜負撫臺厚望。”

劉廣生頷首,揮手道:“你們都先下去吧,胡御史留下。”

佐官們告辭離開,只剩下依舊滿臉不爽的胡廷。

“老夫入京之後,陝西一應事務,還需懷義你多多操持。”

胡廷勉力拱手:“撫臺且放寬心,下官省得,若無事,下官也告退了。”

望着胡廷毫不留面的起身離開,劉廣生重重嘆出一口氣來。

這胡廷爲官散漫慵懶,對正事一點都不上心,但卻唯獨喜歡打消別人的積極性。

消極、懈怠。

動不動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你若要問計於他,那胡廷可就說不出來話了。

用這樣的人爲官,大明朝怎麼能好的了呢?

第4章:生死一線第57章:除夕之夜第38章:應對第1章:拿了崇禎劇本第51章:皇太極很頭疼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20章:吾皇萬歲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57章:除夕之夜第17章:黨內生隙第49章:革職第13章:帝心如淵第65章:氣令智昏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57章:除夕之夜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權與選官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33章:腐爛第84章:抄家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44章:各自爲難第3章:蟲豸第89章:全軍覆沒第87章:左右爲難的袁崇煥第74章:公信力危機(2/18)第54章:諜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10章:一網打盡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52章:至死方休第84章:抄家第92章:炮斃阿敏!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67章:表面動盪與核心穩定第3章:蟲豸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第53章: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第1章:拿了崇禎劇本第92章:炮斃阿敏!第52章:至死方休第60章:徐光啓和西方學術第54章:諜第35章:保境安民第89章:全軍覆沒第48章:外交手段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10章:一網打盡第65章:氣令智昏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39章:東印度公司第26章:皇太極第55章:忠臣反賊第54章:諜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17章:黨內生隙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38章:應對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37章:狼煙四起第44章:各自爲難第68章:寸土不讓!第48章:外交手段第67章:表面動盪與核心穩定第6章:步步驚心第67章:表面動盪與核心穩定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39章:東印度公司第61章:英國客人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權與選官第23章:崇禎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52章:至死方休第50章:驚疑第26章:皇太極第32章: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第56章:撫卹第65章:氣令智昏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7章:大禮議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52章:至死方休第93章:突破海上封鎖第33章:腐爛第2章:滿朝全是二十五仔第28章:局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25章:蒙塵的皇權即將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