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崇禎盛世》更多支持!當週延儒看見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皇帝語錄,整個震驚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不是蔣公,蔣公沒有建立政府信用,說到天花亂墜都沒有用,而自從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之後,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不管結局如何,都會嚴格的按照自己說過的話去實踐,這是天下共睹的事情!這就是政府信用!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句話出自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口中,那氣勢就不同尋常了,周延儒也最終拿定了主意,得罪一個是死,得罪一窩也不怕了!

此時他人已經在蘇州城,而高德威也已經在揚州城等候周延儒的指示,在南京糾察了徐宏根和徐宏基的‘同夥’,在蘇州城和揚州城,還要不要這麼做?

官府要做什麼,其實掩人耳目也就是掩耳盜鈴,政治上面的事情,明眼人都清楚是怎麼回事,要殺一儆百,在南京弄那麼一場,就已經足夠了的!官紳都沒有一個人是傻瓜,誰不知道這是朝廷在圈錢?至於是誰主導的,還用問嗎?一定是皇帝。

只是具體操作的是周延儒,在沒有得到皇帝的明確的指示的情況下,周延儒做這一切都是心中浮浮的,彷彿每一步都是踩在棉花上面。

不單單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會時常有這樣的感覺,他手下辦事的人,也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爲朱由檢要將這大明往什麼方向帶,只有皇帝一個人清楚,而朱由檢卻沒有辦法跟底下人明着說,他只能是一步步的引導,就好像是這次在江南的行動。開頭的雖然是周延儒。但背後的推手,卻始終是皇帝。

“立刻傳令揚州,依着本欽差的命令行事!”周延儒快速的寫好了一道手令,吹了吹上面的墨跡,雙手微微的有些顫抖,疊了好幾下才覺得穩妥了。交給底下的傳令兵。

“是!”

高德威第二日接到手令,打開一看,‘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八個大字,剛勁有力。

高德威微微的嘆口氣。弟弟的事情,他已經沒有功夫去操心,眼下的第一要務就是給周延儒打好下手!

在這樣的時刻,沒有哪個人跟周延儒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所有人都彷彿是在踩棉花,不知道是對是錯,“動手!”

蘇州城封閉城池的第二日,揚州城也封閉了城池。南京城的糾察亂黨是第一站,蘇州城是第二站,揚州城是第三站。不出十日的功夫,江蘇方面最重要的三個經濟重鎮全數糾察,或者說是在大殺特殺,但凡是能夠跟徐宏根和徐宏基拉上關係的,非富即貴。只要有人供出來以往的半點劣行,在此等氣候下。想要安身是萬萬不能的。

這三座城池以外的地區,早已經得到風聲。各地富戶和官紳們都自發的湊到了一處,不是商量着造反。崇禎皇帝朱由檢估計的沒有錯,讀書人沒有敢造反的,只是商量着如何抵制揚州大營的官兵進入。

你可以殺,但我可以不讓你殺,沒有人會挺着脖子等死的,這一路之上,再想從哪裡通過,已經是萬萬不能的事情了,揚州大營和江蘇布政使手下的官員一律不讓過路,一律不讓入城,各地官僚自然可以找到各種不讓你路過或者是入城的辦法,如果你公然要打的話,那就要反抗了。

在徹查了蘇州城和揚州城之後,揚州大營的兵馬再無法往其他地方行動,更別說按照事先預計的目標,再南下對杭州城加以控制,周延儒實際上控制的地區,就是南京城,揚州城和蘇州城這三個挨着的經濟重鎮,以及周邊的幾個小縣城,一直到海邊,範圍比後世的南京地區稍微大一點點。

盧象升,曹文詔和孫傳庭的全數御林軍一起打到了登州附近,卻並沒有像崇禎皇帝朱由檢預料中的那麼順遂,上萬裝備精良,作戰經驗充足的御林軍士氣如虹,但是在面對被阻斷了出海逃亡的路線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大軍的時候,依然佔不到太大的便宜。

雙方在三日內接仗九次,各有死傷,盧象升領着大軍,甚至無法和登州城中的孫元化會師。

“皇帝。”瀛國太夫人春風滿面的歡呼了一句,向着朱由檢走來。

朱由檢剛剛看過了各地發來的電文,心中鬱郁,卻並未表露出來,如今京師空虛,御林軍這一仗如果敗了的話,對天下局勢的副作用,是傻子都能夠想的出來,中原反民就不用說了,洪承疇一直在剿匪,卻成效不大,在朝廷沒有任何經濟援助的情況下,這樣的局面,在朱由檢的預料之內。

鄭芝龍在伸手要錢,要福建,各地的藩王在問他伸手要錢,要那些他們根本用不上的錢。

到了朱由檢的手裡,大明的宗親和宗親所控制的人口,已經將近五十萬人,國家已然如此,朕去哪裡養你們這五十萬人?放在豐收之年,放在太平盛世,頂多是國家不發展罷了,但適逢亂世,這就不是疥癬之痛了,而是傷入骨髓的鑽心之痛!

人家的理由非常的充分,朝廷供養各地親貴,這不是在你手裡就這樣的,這是洪武爺手裡起就這樣的,憑什麼現在改規矩?你不給各地的官府撥錢,那是你皇帝和朝廷的事情,咱們的錢,不能少!拖欠了四年多了,到底什麼時候結賬?

“外婆。”朱由檢淡淡的一笑,從他英俊的面孔上面,看不出任何的不快。

袁貴妃和田貴妃一左一右的將瀛國太夫人攙着胳膊,本來是袁貴妃打通了瀛國太夫人這條路數,在以前,田貴妃是不屑於走瀛國太夫人這條線的,自從她哥哥坐了牢,田貴妃似乎一下子成熟了,也工於心計了許多,用盡了心力,現在跟瀛國太夫人的關係,並不輸給袁貴妃。

“皇帝,來,坐外婆身邊,賠外婆聽戲。”瀛國太夫人笑眯眯的拉住了皇帝的手。

崇禎皇帝朱由檢微微的一笑,抑制着心中的焦慮,“好,您等會還去廣安門跟百姓們見面麼?”

瀛國太夫人搖搖頭,“不去了,老太婆就聽個戲就好,這大冷天的,不去了。”

朱由檢點點頭,他是從承乾宮直接過來這邊戲臺的,問身後的徐國偉,“皇后和懿安皇后怎麼沒有到?”

徐國偉早就跟主管慶典的曹化淳問過了,小聲道,“兩個娘娘都沒有說不來,這不還有一會兒纔開戲嗎?應該會到吧?”

朱由檢點點頭,不再說什麼,卻發現袁貴妃和田貴妃都沒有入座,原來,兩個人不知道該怎麼坐,本來皇帝的身邊,應該是坐皇后的,兩個人都想跟瀛國太夫人挨着坐,要不然就得坐到側首的桌子去了,這宮中的明爭暗鬥就在這些細節。

瀛國太夫人見兩個人沒有入座,微微的一怔,也明白了,也在那裡傷腦筋呢,往年是袁貴妃,不用多想了的,但是如今她跟田貴妃的感情也好了起來,就有些叫人頭疼的了。

“皇后駕到。”戲院外一聲並不高的報號。

瀛國太夫人微微的一笑,“讓皇后跟着我坐,皇帝,你想讓田貴妃跟你坐,還是想讓袁貴妃跟你坐,你自個安排吧,老太太要看看戲譜子。”

朱由檢微微的一汗,你倒是會做人,他也在遲疑着,雖然想讓田貴妃跟自己坐,但是這樣傷了袁貴妃,似乎有些不捨。()

第116章 我們喝的不是湯第639章 朕要殺第200章 血戰拒馬河第763章 很自私的人第500章 阮永康第1076章 不能改變第576章 張慧儀1109 血戰日本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944章 十三歲第485章 勢在必行第71章 皇太極的議和1130 國之大者第933章 帝王威嚴第125章 灤州第493章 漫天大雪第267章 救高德威第1章 崇禎元年第373章 回到大明1112 黛琳求婚第1003章 坦克第746章 建奴敗逃第546章 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第727章 記日記第173章 站左邊還是站右邊第101章 回到現代1107 決戰關頭第536章 海溢第1073章 你起來第996章 上兵伐謀第27章 田爾耕第924章 活着就好第789章 疥瘡一般的農民軍第605章 藝術家第984章 大明行省第547章 學醫第653章 技術第349章 文萃希第963章 漢蒙通婚第30章 言官串聯第742章 大明有了武裝直升飛機第169章 很多想法的周延儒第964章 鬆妃第858章 本質區別第257章 敵人才是最好的朋友第378章 對策第394章 毛文龍被殺第150章 每一個決定都艱難而關鍵第743章 無人約束第460章 聰明人第495章 派系第982章 南漢山城第268章 先有雞第93章 魏忠賢交底第313章 大明錦衣衛第807章 把握未來的眼光第293章 趕緊說第220章 新軍和軍事學院第634章 皇帝的氣量第617章 一腳踢死第76章 考選令第273章 倆女第697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852章 大淩河城第1013章 京都之戰第271章 張偉業的自尊第652章 機牀第778章 楊鶴自求傳首三邊第1015章 日本向大明賠款賠糧食第127章 回宮第396章 大明海軍第413章 忠誠的楊衰第425章 薊門第456章 放出錢謙益第1088章 皇太極還在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380章 城門第475章 放鬆第67章 天津直轄區第149章 盧象昇的策略1116 藍家鉅變第733章 選擇第576章 張慧儀第809章 思路清晰起來第412章 殺氣第429章 雄壯感人第862章 總老大第917章 額不去第209章 爲情自殺?第308章 不分輕重第378章 對策1111 回到現代第487章 朕是朱由檢第480章 絕代風華第975章 軍國思想第270章 滾蛋第1078章 文化戰爭第584章 太監們做局1099 文昭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