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沒有發生誰知道?

“剛纔談到是該墨守陳法,還是應該推行皇上的新法,鄭大人的意思是,不管是繼續墨守陳法還是推行新法,效果如何,都是沒有發生的事情,既然說不清哪種法更能夠帶領大明走出目前的危局,應該用陳法,至少不會天下大亂,對不對?”崇禎皇帝朱由檢淡淡的一笑,在經過了一陣失落之後,在跟王承恩談話之後,他已經逐漸的恢復了往日的鬥志。

鄭三俊點點頭,他也很想聽聽檢荀樓是怎麼說的,從檢荀樓的話中就可以知道王承恩和皇上的真實想法,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檢大人,事實擺在眼前,大明並沒有到難以爲繼的地步,大明的問題,也並不是出在法上!建奴沒有吞併中原的能力,中原的一小撮反民也不可能推翻我大明,只要皇上維持陳法,勵精圖治,終有一日可以將這世道反轉過來的。”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鄭大人,我跟你說這天災不但不會一時半會就過去,還要持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你信嗎?二十年的時間,足夠反民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直到壯大到大明都裝不下的地步!還有那建奴,一旦時機成熟,京師一旦被反民給包圍了,建奴就有實力問鼎中原!”

鄭三俊搖搖頭,“檢大人是如何知道這天災還要二十年的呢?即便如此,這跟新法有什麼關係?老夫是看不出其中的聯繫。”

崇禎皇帝朱由檢微微的嘆口氣,拿出十足的耐心,“不管你信不信我的話。凡事應該往壞的方面去打算。這總是沒有錯的吧?新法保護農耕。鼓勵商業,推行男女平等,都會在極大的程度上增加賦稅,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就拿一個家來說,這家人明顯靠種地無法爲繼的情況下,還要死死的抱着不斷地震,不斷旱澇的一畝三分地嗎?不能將家裡人都分成幾個發展方向。該製造實業的去製造實業,該經商去用東西換糧食的去經商換糧食嗎?大明爲什麼永遠都打不過建奴,因爲建奴根本不怕天災,他在同等的情況下,可以跑到大明來搶東西,這樣的局面永遠都不會改變,在這種永遠無法改變的局面中,爲什麼我們不自己主動尋求改變?”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一席話說的十分的透徹,除了他,一般人說不到這麼的清楚。也不敢這樣說,文震孟首先就聽進去了。點點頭道,“我也認爲檢大人說的有些道理,其實皇上的新法,我看過了,是值得商榷的,只是有些改制過於驚世駭俗了一些,鼓勵商業,保護農耕,保護私產,這些都是好的。”

鄭鄤聽了個懵裡懵懂,沒有說什麼,鄭月琳卻心中喜歡,看了檢荀樓一眼。

鄭三俊微微的嘆口氣,“談何容易?任何法度要見效,都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見效,大明此時已經危如累卵,整個國家經得起這麼三番五次的折騰嗎?老夫還是保有自己的看法,大明應該墨守陳法,即便是要改,也得等到太平盛世的時候,逐步的去改。”

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汗,自己眉飛色舞的說了這麼一大通,純粹是對牛彈琴,即便是如同文震孟,對自己的觀點覺得有些道理,也不會驟然認同,而且文震孟還算的上是這個時代中的文人當中的佼佼者了!

鄭鄤也點點頭,“不錯,我已經將皇上的小學語文教程都編寫完成了,對於皇上的想法,多多少少也有些體會,皇上是想盡快的將大明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什麼東西都平民化,但是皇上似乎沒有想過,老百姓可不管這個法那個法,真正的財富和知識,都僅僅是掌握在極少數的世家子弟當中,天下的讀書人的數量十分之一都不到,這十分之一都不到的人,纔是真正的掌握着大明財富和知識的人。”

崇禎皇帝朱由檢聽見鄭鄤這麼說,對鄭鄤的印象好了不少,鄭鄤也並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腐儒,還是有些政治眼光的,要不然他的鄭月琳也不會這般的聰明瞭。

文震孟嘆口氣,“檢大人的觀點可以代表王公公和皇上的嗎?”

崇禎皇帝朱由檢謹慎的想了想道,“差不多吧,每個人都只能夠代表自己,不能夠代表任何人,這個天下是天下人所組成的,誰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誰才能夠笑到最後。”

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政治越是理解的透徹,越是不愛跟人談論政治,尤其是談論還沒有發生過的政治,不管是以前的,還是以後的,只要不是當事人,隨便佔住一個觀點,基本都談不出來什麼名堂。

文震孟的眼睛一亮,雖然跟這個檢荀樓相處的時間才這麼一點點,而且這個檢大人不但年紀輕,說話也並不如何文縐縐的,反而甚是對文震孟的胃口,“鄭大人,雖然我很仰慕孫慎行,孫承宗,王永光等衆多老大人,但我同樣覺得在這個局面下,皇上要改律法,也沒有什麼問題,可能皇上是將情勢估計的過於惡劣了一些,但總比什麼都不做的好些。”

崇禎皇帝朱由檢暗暗歡喜,聽文震孟這麼一說,好比吃了蜜糖一般,這還是第一個大明的大儒贊同他自己的看法的呢!

鄭三俊奇道,“文賢弟,你是突然就這樣認爲了,還是因爲檢大人是王公公的外甥?”

這話有些過了,但是文震孟並沒有生氣,可以看出來兩個人的關係十分好,纔會直接這樣問的,“鄭大人,我文震孟如果是攀龍附鳳之人,也不會到如今還是孑然一身了,我是就事論事,皇上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連下野的話都說出來了,足見皇上變法的決心已定呢,一味的頂着皇上幹,最終只會讓大明的國事耽擱,與其如此,不如就跟着皇上變革,變則通,通則久,有老臣們的扶持,總是能夠幫助皇上一些的。”

第932章 永固城第883章 家的感覺第316章 幾代人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1066章 最後時刻第288章 討厭的很第551章 天真的孩子第34章 錦衣衛小旗第1074章 朕要你全國陪葬第140章 酸不溜秋的心情第270章 滾蛋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438章 乾淨第510章 經濟鬥法第540章 文醫生第139章 鄭月琳第269章 腥味第1060章 眼界第22章 皇帝心計第12章 跟皇帝討價還價第298章 天賦最高的洪承疇1100 阿部忠秋第54章 鷹翅第507章 鹽引招標第916章 高三老的家第382章 古代的事還要古代辦第60章 送人回家第846章 愛的太深第204章 閣臣既要服衆又要聽話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927章 朕進步了第352章 存掉了第7章 近衛軍第一師第1016章 崇禎你出來第580章 張慧儀和鄭月琳第916章 高三老的家第338章 絕境第2章 會笑的皇帝第443章 送你一程第380章 城門第386章 大明要圍着朕轉第776章 王八之氣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679章 舞臺劇第207章 小螞蟻皇帝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第869章 性急的皇帝第274章 提速要爭取人才第648章 出來第268章 先有雞第284章 騙自己第648章 出來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216章 會見孫承宗1122 朕和黛琳第237章 鄭月琳和張偉業第675章 很疼第109章 坐飛機都能遇到劫匪第208章 朕要靜一靜第740章 武裝直升飛機第722章 莊火林第985章 放縱天穹第210章 皇嫂,朕……第972章 並不穩固第867章 正大光明第938章 罷了鄭芝龍1111 回到現代第673章 白蓮教第276章 兩個關鍵第339章 你有感覺嗎第1049章 多爾袞豪格死第170章 周延儒和孫慎行第533章 實力第174章 讀書人的心寒了第752章 王承恩的不安第366章 很大方第858章 本質區別第770章 調整心態第410章 你是什麼境界第984章 大明行省第120章 豪格大軍第1030章 動情第504章 徽州商幫第680章 又是瘋狗第140章 酸不溜秋的心情第384章 皇黨第1068章 破天際第646章 不斷殺人第917章 額不去第728章 淡定哥第932章 永固城第662章 徐光啓驚呆了第126章 孫承宗的顧忌第495章 派系第645章 不加徵第715章 大生意人第851章 禍根!第1011章 天皇要倒黴第871章 皇太極和大玉兒第3章 皇帝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