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徽州商幫

徽州商幫和山陝商幫對大明經濟的影響力,那是有着悠遠的歷史的!

任何經濟體系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但邊地苦寒,人煙稀少,數量龐大的邊防軍每年耗糧以萬千石計,需布數十萬匹,自內地調運費時費力,民多怨言,政府財政也不堪重負。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採納謀臣建議,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制度網開一面,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是當時質量最好、最能賺錢的淮鹽引。

朝廷“國退民進”,讓利於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而坐享地利的陝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原來陝西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自古爲中國糧食主產區。如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陝西官倉存糧近1100萬石(明代一石約爲90多公斤),足夠支付駐防官軍俸糧三年,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全國260個府中,按稅糧多寡排名,西安府僅次於號稱糧倉的松江府(今上海市一帶),位列第四。如此看來,輸糧換引的“食鹽開中法”,等於是爲陝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傾斜政策了,一時間,關中產糧區的農民們掀起了進城經商、賣糧販鹽的熱潮。

相比之下,山西曆來缺糧,山西商人要享受“食鹽開中”政策。只有推着獨輪車到山東買糧。再販運邊關。是爲頗費周折的“買糧換引”,而徽州遠離邊塞,山高路遠,徽州商人更無力參與其中。這也是明朝初年陝商比晉商、徽商起步較早的重要原因。

但陝西商人獨享的“特區”政策,到明朝中葉爲之一變。明弘治五年(1492年),主管財政和稅務的戶部尚書葉淇上任不久,就將輸糧換引的“開中法”,改爲以銀換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說,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糧食到邊關,而是直接拿出白銀購買鹽引,即能獲得販賣食鹽的許可。葉淇是山陽人(今江蘇淮安),此舉顯然打破了陝西及山西等“邊商”固有的優勢,給了地理上更接近兩淮、以徽商爲主之“內商”進入利潤豐厚的鹽業經營的良機。

自此,留在西北邊塞種糧食已失去經濟上的意義,陝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紛紛來到運河沿岸的兩淮食鹽轉運樞紐揚州,成爲專業鹽商。據記載。當年會集揚州的陝西商人不下500人,名聲顯赫者有“三原之樑。涇陽之張、郭,西安之申,潼關之張,(他們)兼籍故土,實皆居揚”,這標誌着一個衝出潼關、走向全國的陝西商幫開始成型。

正是在揚州,他們與蓄勢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鹽商狹路相逢了。

明代科技名著《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曾寫道:(揚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屬秦、晉與徽郡三方之人。清代陝西文人也稱“淮鹽以西商爲大宗”。較早研究中國商幫歷史的現代日本學者藤井宏則指出,在明代,作爲鹽商的陝西商人,實力曾凌駕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縣、涇陽縣、綏德州等地。

明代傳奇小說家馮夢龍編寫的《醒世恆言》中,有膾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裡面寫到的富商孫富,便以寄居揚州的山陝商人爲原型。同時期人撰寫的各類文學或戲曲作品中,不時閃現山陝商人的影子,足見他們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忽視。聚集揚州的陝西鹽商,出於保護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資修建了陝西會館,後來爲了對付徽商的競爭,又與山西鹽商合資共建山陝會館。那時候,山陝商人實力仍然強橫,徽商不時要從他們手中購買鹽引。山陝會館獨自建在靠近運河的大東門東關老街,而徽州及湖南、江西、嶺南等商幫會館,扎堆於新興市場小東門一帶,反映出商幫勢力興起先後的歷史軌跡。

另一首明代《揚州竹枝詞》唱道:“鹽客連穡擁巨財,朱門河下所藏生。鄉音秦語並歙語,不問人名但問旗。”“秦語”就是陝西話,“歙語”即徽州話(歙縣爲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可見陝商、徽商,皆爲揚州繁華商業主力軍。據記載,當時兩淮八大總鹽商(即鹽業公會領袖)中,西商徽商,各佔其四。

常住揚州的陝西商人不僅經營淮鹽,還將業務擴展到典當、布匹、皮貨、菸酒等行業。但既佔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異軍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賈”的傳統,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動輒喜歡發起訴訟,與山陝商人屢屢發生商業衝突。據史料記載,在“南人”(即徽商)與邊商(即山陝商人)的訴訟案中,前者往往能得到官方有利的判決,在爭鬥中佔據上風。

明朝中後期萬曆年間編撰的《揚州府志》,記錄了這種微妙的趨勢:“揚州皆四方賈人,新安(徽商)最盛,關陝山西、江右(江西)次之。”

不知道爲什麼,越是跟這個檢大人接觸的久了,史可法越是覺得這個檢大人不管是辦事,還是說話,風格都跟皇帝一模一樣的!

但史可法是不敢將檢大人跟皇帝聯繫到一起,畢竟皇帝不可能會私自出京吧?他也猜測檢大人除了王承恩外甥的身份,應該還跟皇上有更爲密切的關係!只是猜不出來是什麼關係。

“檢大人,這一次性殺這麼多人,我們的人馬上補進去,一切都按照京師的行政體系來嗎?”史可法這兩日也是忙得焦頭爛額,並沒有一絲一毫的準備,也沒有任何的交接!少了上千官員之後的空白,就要由他帶來的這一百從九品給補上去!而這些人本身就是生瓜蛋子啊!

第383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523章 藐視皇權第873章 吳三桂的看法第1038章 高迎祥被俘第479章 換位置1105 死亡爭奪第526章 調鄭芝龍第994章 一手遮天第256章 心智如鋼鐵第152章 兩邊都在鬥智鬥勇第118章 聖旨比皇帝本人威力大第580章 張慧儀和鄭月琳第929章 展翅高飛第183章 傲嬌小姐第76章 考選令第265章 冷漠第63章 京察大計的力度第83章 張慧儀還馬第839章 公審第740章 武裝直升飛機第821章 奪權第300章 呆若木雞第521章 南京守備第650章 古洛塗教授第550章 混血兒嚴婷第507章 鹽引招標第342章 到岸第947章 中原亂紛紛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1052章 只剩左良玉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728章 淡定哥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382章 古代的事還要古代辦第382章 古代的事還要古代辦第572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310章 茶樓密會洪承疇第720章 王承恩回來了第996章 上兵伐謀第262章 善和毀第698章 院子外面第912章 拼命的御林軍第813章 一團火第1000章 紅顏知己第170章 周延儒和孫慎行第685章 排頭兵第481章 對手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231章 世界是如此的小第500章 阮永康第74章 皇上已經半年沒有翻過牌子第746章 建奴敗逃第14章 暴力皇帝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495章 派系第735章 天經地義第502章 拿下揚州城第486章 抱着雍容華貴第909章 除夕第697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06章 漂亮母老虎第617章 一腳踢死第1061章 策反計中計第894章 皇太極蔫了第50章 青龍楊衰第150章 每一個決定都艱難而關鍵第74章 皇上已經半年沒有翻過牌子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346章 經絡第1006章 自尊心第437章 客巴巴第736章 最高層第561章 保存實力的鄭家第206章 坤寧宮第340章 用嘴第247章 阿三軍隊第596章 林丹汗酒席第149章 盧象昇的策略第444章 思祖亭第603章 放得開第685章 排頭兵第109章 坐飛機都能遇到劫匪第275章 三邊的重要第709章 上朝第406章 最溫暖的地方第1011章 天皇要倒黴第413章 忠誠的楊衰第198章 手電筒第893章 由不得朕第696章 身份證第313章 大明錦衣衛第1009章 攻擊江戶城第501章 鵪鶉一般第243章 兩百萬美金第1059章 朕必勝第1001章 出征前夕第174章 讀書人的心寒了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189章 你是古代人啊第28章 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