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會笑的皇帝

此時的朱由檢,心中是非常矛盾的,回到了這個時代,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也許每個人都盼着能夠有一次重生的機會,但天下唯獨不盼着這個機會的人,也許就是他崇禎皇帝朱由檢!

因爲以上一世的經歷來說,他沒有這個能力拯救大明王朝!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人們口中的亡國之君,頂多也就是一個末代皇帝!他勤奮,勤儉,勤政!還文武雙全,有識人之明,更有用人之量!卻依然無法拯救這天下!

而經歷了後世的錘鍊,朱由檢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毛病有哪些,他高傲自負!生性多疑!既不肯承擔責任,又優柔寡斷!跟太祖皇帝比,他沒有辦法比,但跟大明王朝的其他十四個皇帝比,他連成祖皇帝,也有信心能夠跟祖宗一較高低的!只可惜到了一個朝綱完全崩壞的末世!這個時候,即使是讓太祖朱元璋皇帝復生,朱由檢相信自己的祖宗爺爺也沒有能力拯救這大明的天下!

這是朱由檢此刻的憂愁,卻臉上微微的帶着笑意,這笑意是爲了他能夠再次見到自己的周皇后!他一生中最心愛的女人,他的周可兒!當初在臨死前,已經心亂如麻的自己,沉痛的對周皇后說的最後一句話,自己還記憶猶新!“可兒,你自盡吧,爲祖宗的江山社稷盡忠吧。”

可兒什麼都沒有說,默默的點點頭,將白綾吊在了橫樑之上的情形歷歷在目!“皇上,你不說,我也會這麼做的,但是我要對你說,我嫁給你十八年了,你一次都沒有聽過我的,要是早點遷都,依託富庶的南方地區,南北對峙,大明王朝還有一線生機,也不至於落得個這般田地。”

朱由檢當時傷心的說不出話來,他犯的錯太多,又何止這一項?辯無可辯,只是知道哭泣!然後就去萬歲山上吊自盡了,身邊只有自己的親信太監王承恩一個人陪同。

王承恩看見皇帝的舉止反常,心中更是悲痛萬分!以爲皇帝被這些能夠將人壓死的壓力給弄得神經錯亂了!因爲皇帝自幼就不是一個荒淫無度的人,不然怎麼會在這白天的時候,在這正在辦公,而且還有許多政務急需他去處理的時候,要求去見周皇后?“陛下,您別太傷心了,如果今天精力不濟的話,老奴先去讓幾位等着議政的大臣回去,明天再議不遲。”

魏忠賢也看出了皇帝的反常,他也知道崇禎皇帝並非一個好女色的皇帝,因爲他曾經多次送美女給皇帝,皇帝都退了回來,並不知道皇帝今天爲什麼會忽然這樣。

朱由檢聽王承恩這樣說,纔想起來,自己剛剛重生回來,還有些沒有進入角**?並不清楚剛剛發生了什麼?只是覺得周身有股青春的活力,他的勤奮表現在兩個方面,既勤奮好學,精通曆史典籍,又熱愛習武,能夠騎馬射箭,更能夠拉開三石硬功,相當於後世的三百六十多斤的弓弩呢!這可不是一般的武藝!只是後世的人,知之甚少罷了!人們關注明史,關注他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時候,往往都將注意力放在了他怎麼犯錯上面了!

“找皇后的事情,先不着急,王承恩,你說說看,都有哪些事情呢?”崇禎皇帝朱由檢說着話,看着王承恩和魏忠賢,還給這兩個大太監一個微笑,這在他來說,是破天荒的!即使是從小服侍崇禎皇帝的王承恩,都很少看見崇禎皇帝笑,更別說在這樣的一個非常時期!內憂外患當中,皇帝竟然笑的起來?更加懷疑皇上是不是腦子糊塗了?

魏忠賢卻心中暗暗歡喜,他是第一次看見皇帝笑呢!這是一個很明媚的微笑,也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這是皇帝在向他示好!急忙搶着王承恩之前道,“皇上,西北邊關告急,皇太極繞過山海關和寧錦防線,已經過了喜峰口,正往京畿重地而來,三邊巡撫楊鶴急報王左貴率領饑民造反!還有山海關兵變,士兵譁變,原因是朝廷拖欠軍餉半年,這都是老奴無能,請皇上恩准老奴辭去手頭的兩項職務,老奴實在是負擔不起。”

王承恩心裡暗恨,本來這些話,應該是他向皇上奏報的,現在聽見魏忠賢都說了,只得點點頭,表示他說的是對的,“成基命,錢龍錫和餘大成三位大人,還有山海關標統盧象昇,都在平臺等候皇上議政。”

朱由檢淡淡的哦了一聲,然後便緘口不言,似乎是在想着什麼,臉上卻依然沉靜如水,這不由的讓兩個大太監同時心中一突!皇上好深的城府啊!這是他們都沒有見過的,要不是皇帝腦子糊塗了,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去解釋了!

“國事爲重,魏忠賢,朕需要你,朝廷也需要你,你不能卸擔子,哪個職務,你都不準卸掉,大明王朝的中興還要靠你!走,我們三個都去平臺議政!”朱由檢沉吟了片刻,說出來一句讓王承恩和魏忠賢都大跌眼鏡的話來!

王承恩差點沒有氣瘋了!他是皇帝的大伴兒,無論是哪個皇帝登基,沒有不將自己的大伴兒任命爲秉筆太監的!這是最起碼的!皇帝現在即使是要將魏忠賢的這兩個職務都給他,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已經登基!即使魏忠賢樹大根深!此時也不敢公然跟皇帝對抗啊!您爲什麼不借着這麼好的機會,一舉奪了魏忠賢的兵權呢?再不濟,您先拿下他一個職務也好哇?

魏忠賢則是心花怒放,剛剛那個微笑,如果是他私自揣測的話,皇帝現在的這番話,就篤定了還要依仗着自己了啊!畢竟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要跟老夫鬥法,畢竟太嫩!“皇上,老奴的年紀大了啊,只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怕耽誤了皇上的正事,不然,就將東廠交給王公公吧?”

能夠權傾天下的人,沒有城府,沒有手腕是無法做到這一步的,魏忠賢的試探很是直截了當!

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回連想都沒有想一下,擺擺手,“不用說了,朕意已決!論起對朝廷社稷的瞭解,哪個人也不如魏公公。走,一起去平臺。”

崇禎皇帝說完,率先步出了承乾宮,舉止間一股自信暗藏其間!雖然王承恩心中難受,不懂皇帝爲什麼在這個時候,還要重用魏忠賢,但是看見皇帝這般的自信,也讓他心裡安慰了幾分,只要皇上能健健康康的,大明朝總是有希望的,我王承恩總是有希望的。

魏忠賢則是差點得意忘形的,他強忍着得意,卻還是被老成的三個內閣大臣給看出來了!他們都很驚訝,爲什麼崇禎皇帝竟然會帶着魏忠賢來議政?簡直是不可思議!雖然皇上登基不到半年,極力的隱藏對閹黨動手的企圖,但畢竟年少,大臣們還是能夠感覺出皇帝的用意,和政治上面的追求的!對魏忠賢動手,只是早晚的事情!所以這段時間的閹黨們都十分的收斂!

不過無論如何收斂,皇帝要對魏忠賢動手,只是時間上面的問題,這也是大臣們心中早有定論的事情!但是看見皇帝今天的這個舉動,將大臣們都弄得糊塗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着這些記憶中似曾相識的人,崇禎皇帝恍如夢中一般,也許是因爲剛剛回到這個身份,他還有些無法適應,“平身吧,衆位愛卿,都坐下。”

成基命率先從地上爬起,作爲四朝元老,七十多歲的成基命是重臣之首!錢龍錫和餘大成也從地上爬起,並且對望了一眼。

成基命其實就是一個朝廷德高望重的擺設,真正做事的,是這兩個輔臣!三個輔政大臣都是內心慌亂,表面兀自鎮定!本來邊境上的事情就夠焦頭爛額的了,現在又弄出皇帝對這個魏忠賢的態度晦暗不明,讓人人的心裡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朱由檢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茶花,淡淡的啜了一口,“說說吧,看這三個大問題,要怎麼解決?還有,以後議政,都直接用白話,不用從三皇五帝說起,切中要害,節約時間。”

這回輪到三個輔政大臣意外了,王承恩和魏忠賢則稍微安定了一些,因爲前面已經見識過皇帝說話的這幅淡淡的神情了,和這幅說話直截了當的方式了!三個大臣本來以爲皇帝又會跟以往似的,劈頭蓋臉的會先發一頓脾氣,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遇到如此大事,是被嚇傻了,還是真的能夠像人們說的鳳子龍孫,自然有上天庇護?或者說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子孫?

不管怎麼說,朱由檢這幅神情,已經跟三個輔政大臣心裡留下了好感,皇帝畢竟是皇帝!深不可測!可是三個人哪裡有什麼主張?能夠在世代交替中存活下來的,都是八面玲瓏之輩,官場上面,越是八面玲瓏之輩,也往往是庸碌無能的等意詞!

朱由檢放下茶杯,“既然大家都不吭聲,那麼成基命,你是四朝元老,又是朝廷首輔!你先說說吧?”

成基命聽見皇帝點了自己的名,拱手爲禮道,“老臣有失察之責,該當受罰。”

朱由檢輕輕地嘆口氣,“現在不是說責任的時候,朕是問你,現在該怎麼辦?”

成基命在那裡“老臣,老臣……”半天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錢龍錫拱手道,“皇上,微臣以爲,現在首先是要派出能人幹吏,分頭行事。”

朱由檢點點頭,“接着說吧,愛卿,怎麼個分頭行事?”

錢龍錫接着道,“皇上,三者都是大事,都刻不容緩,但以微臣愚見,首當其衝的便是關外的皇太極,應該馬上選派一個總督,總督京畿附近兵馬,並讓內地官軍來京城勤王,並動員百姓合力守城!至於三邊的饑民造反和山海關的兵變,只要拿銀子出來,就可以解決。這些都牽扯到銀子的事情,問題的核心在於,朝廷已經沒有銀子了。”

朱由檢贊同道,“愛卿說的不錯,那麼,應該讓誰來擔任這個京師總督呢?這三項花費,總共要多少銀子呢?朕說的前提是,不勞動內地的官軍,長途跋涉沒有必要,而且已經入冬!朕相信,只要守住京師一個月的時間,賊兵自然會退。”

朱由檢自己倒是沒有覺察到什麼,但是隨着他的話語,在場的五個人都如同木雞一般,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最爲明顯的是成基命!他失神的望着崇禎皇帝朱由檢,這是老頭第一次認真的看皇帝,他這已經是在輔佐第四個皇帝了!光憑朱由檢的這一句話!就已經讓成基命心中有了高低!難道我大明真的要中興了嗎?這少年的舉止思路,跟他的爺爺,父親,哥哥,都完全是兩樣的!這是聖君纔有的思路啊!不想安危,先想着兵馬糧餉!心裡先裝着國家社稷,還能夠預判敵情,從對手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太不可思議了!這是一個十七歲的人嗎?

一直沒有開口的餘大成也開腔了,“皇上,如果不從地方調集大軍的話,怕是擋不住皇太極的十萬大軍吶,況且,京畿能夠抽調的兵力,加上御林軍,加上錦衣衛,就算是再加上京郊的馬營,總共不到一萬人馬的,而且這些京畿軍隊,都不是野戰軍的對手啊!”

餘大成怕朱由檢太想當然了,冒着危險提醒道。

朱由檢淡淡道,“如果朕記得不錯的話,京城應該還有一百五十萬百姓,五千多的太監和堅固的城牆吧?朕判斷皇太極來的意圖,無非是給我大明施加壓力!想讓我大明承認後金政權,並且主要目的是劫掠人畜,財物,真的攻打京師,他們沒有這個實力!你們現在就先議一議要多少銀子,然後要讓誰來當這個京畿總督吧。決策上面的事情,朕還可以做這個主!”

朱由檢說話的口氣雖然平淡,但句句話對於五個人來說都是振聾發聵!不要說三個內閣大臣,王承恩更是驚訝無比!所受的震撼是五個人當中最大的!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皇帝竟然能夠應對自如?這隻能夠用天縱奇才來解釋了!不自覺的開始在心中重新評估起來皇帝的水平!絕對不只是一個少年啊!真不愧是太祖的子孫!

朱由檢的自信,更是讓魏忠賢的心從剛剛的得意忘形,變成了現在的十足沮喪!他知道,朱由檢不是朱由校!崇禎王朝,也再不是天啓王朝了!自己再想要獨掌大權!簡直是癡人說夢!開始重新思考起來自己的出路!皇帝自己本身的思路清晰,就是一個做皇帝的最大武器!

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383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476章 承天門第419章 想到也不能做第592章 與軍同樂第90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第45章 風雨欲來第978章 熟悉的場景第226章 紛亂和穩定第841章 置身事外第480章 絕代風華第510章 經濟鬥法第744章 蘑菇雲第561章 保存實力的鄭家第969章 兩萬戰馬第35章 崔應元第432章 激進第875章 又胡來?第22章 皇帝心計第94章 楊衰聽命第799章 談婚事第339章 你有感覺嗎第713章 一文錢第881章 到底怎麼了第124章 天火第518章 商籍第140章 酸不溜秋的心情第1章 崇禎元年第609章 不服輸的人第730章 入戲第239章 回到海灘哨所第944章 十三歲第109章 坐飛機都能遇到劫匪第987章 還好第930章 皇上快些第684章 別撞第21章 朕就是要拆毀皇宮第680章 又是瘋狗第454章 李倧第826章 陰暗第346章 經絡第743章 無人約束第587章 泡澡第845章 朕不傷害別人第722章 莊火林第278章 你是太監嗎第682章 手榴彈第662章 徐光啓驚呆了第68章 德勝門大戰第339章 你有感覺嗎第639章 朕要殺第729章 比拼第395章 銀子不重要第134章 朕不會追女人啊第840章 金牌訟師第308章 不分輕重第361章 依賴第948章 等待開花結果第724章 開場舞2地1034章 戰爭第378章 對策第377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第837章 朕哭了第163章 懿安皇后受擠壓第471章 江南大旱第37章 滿桂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942章 大明一舉奪下海權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1044章 打遼陽第626章 都很卑鄙第242章 魏明波沒陽氣了第728章 淡定哥第745章 天雷第1090章 撞上來的俄羅斯鐵騎第1005章 不宣而戰第1053章 去中原第738章 實機操作第632章 高音喇叭第348章 文黛琳家第76章 考選令第895章 魏國公府第419章 想到也不能做第236章 沒有穿第987章 還好第302章 乾女兒第935章 大明要賭博了第343章 航輪靠岸第1016章 崇禎你出來1131 江南聽雨第637章 孫祖壽發威第62章 帝王求跪第180章 爺爺給我一個降落傘吧第247章 阿三軍隊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102章 欠揍的小~妞第443章 送你一程第972章 並不穩固第765章 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