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倭奴

盧象升沉吟着道,“皇上,本來朝鮮的三萬大軍就已經令朝廷的補給捉襟見肘了,此時再調大軍去朝鮮,不是補給更爲艱難嗎?而且,四國聯軍已經在兩廣橫行,長此以往,會不會對大明的士氣打擊極大?”

雖然盧象升已經在措辭當中注意了,但是朱由檢卻還是不喜歡聽這樣的話,他容許自己底下人有其他的觀點,但是對於一個將軍想不通他這樣做的用意,他不是很開心,這證明盧象升也就只配爲將,不能爲帥,畢竟跟楊嗣昌,陳新甲和陳奇瑜他們的水平相差一些。

朱由檢轉過身問身邊的楊嗣昌,陳新甲和陳奇瑜,“你們三個人怎麼看?也跟他是一樣的看法嗎?”

楊嗣昌因爲父親被斬首,而他卻重新被皇上給重用,一點都沒有怪皇上,不但是天下人都覺得皇上的氣量大,而楊嗣昌和家人更是對皇帝感恩戴德,後世說楊嗣昌是奸臣,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卻不這麼看。

楊嗣昌,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楊時芳爲武陵名士,重視地方文化建設,曾自資在德山孤峰嶺修建石塔和八方樓;父親楊鶴,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詩文俱佳。楊嗣昌晚父六年,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因處亂世,楊嗣昌及其父親楊鶴均以督兵著世。楊鶴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步入仕途後,楊嗣昌歷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國子監博士、戶部郎中、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仍掌兵部事。期間整飭軍務,天啓二年五月初二日曾替登萊巡撫袁可立向皇帝請餉,“撫臣袁可立受命方新,請發帑金二十萬安兵散民。似非得已。惟在聖明裁定,賜予若干。”

但因爲國庫吃緊,這項請求並沒有得到批准。天啓三年(1623年)受閹黨排擠。稱病辭職歸裡。崇禎元年(1628年),起爲河南副使。加右參政。後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永平、山海關諸處,以知兵聞名朝野。

崇禎皇帝朱由檢稱讚他整飭防務、修築山海關兩翼城,抵禦後金入侵有功。崇禎七年,授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旋以其父母相繼去世而回家丁憂。崇禎十年,農民起義席捲中原,他受命爲兵部尚書。主持鎮壓起義,制定“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圍剿計劃。

在原本的歷史當中,楊嗣昌被任爲“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仍掌兵部事”,成爲明末權傾一時的宰相式人物,武陵民間有“楊閣老”、“楊相”之稱。是年冬天,清軍三路大軍第四度南侵,北京震動,崇禎皇帝戰、和不定。楊嗣昌力主議和;但盧象升主張堅決抵抗,遂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楊嗣昌手握兵權。事事掣肘象升,盧象升屢戰失利,最後戰死沙場。崇禎急調洪承疇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虧一簣。後李自成往河南發展。

崇禎十二年(1640年)五月,張獻忠谷城再起,各地農民起義烈火復燃,崇禎帝“命楊嗣昌督師,賜尚方寶劍進行鎮壓。楊嗣昌與陝西副將賀人龍、李國奇夾擊張獻忠於太平縣瑪瑙山(今四川萬源縣),史載“大破之。斬馘三千六百二十,墜巖谷死者無算。”

崇禎表示嘉許。有手諭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辭朝至今,半載有餘。無日不懸朕念,與行間將士勞苦倍嘗,而鬚髮盡白,深軫朕懷。又聞卿調度周密,賞罰嚴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圖”。但此時明朝官軍內部矛盾重重,諸將多不用命,賀人龍與左良玉皆擁兵自重,不聽使喚。楊嗣昌下令:“赦免農民軍將領羅汝纔等人的罪狀,唯獨張獻忠不赦,有擒斬張獻忠者,賞銀萬兩”。張獻忠則宣稱:“有斬閣部(楊嗣昌)來者,賞銀三錢。”嗣昌在給湖廣巡撫宋一鶴的信中寫道:“天降奇禍,突中襄藩,僕嘔血傷心,束身俟死,無他說矣。”

崇禎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陽,殺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張獻忠一日夜馳三百里出四川,奇襲襄陽,初五日,在西門城樓殺襄王朱翊銘,朝野震驚。楊嗣昌追剿農民起義失敗,憂懼交加,舊病復發,已病入膏肓,監軍萬元吉問他爲何不報知皇上?楊嗣昌只吐出“返荊州,將謁惠邸。”王命閽者謝曰:“先生願見寡人者請先朝襄王。嗣昌慚,乃縊。”

能爲朕累到吐血,羞憤到上吊自盡,崇禎皇帝朱由檢當然知道楊嗣昌是什麼樣的人,即便是有一些缺點,也只是因爲生不逢時,楊嗣昌處處爲朝廷,爲朕着想,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想錯過和楊嗣昌之間的君臣緣分,況且,雖然皇黨建立多年了,基礎工作已經做起來,但是高階大臣,畢竟是需要資歷和天賦的,經驗非常重要,還是需要從原先的舊臣當中選拔人才。

楊嗣昌聽見皇帝問起,正色道,“臣認爲皇上的決策震爍古今,實乃得兵家之大成,大軍南下的話,雖然能夠得到江南的糧食供給,而大軍發朝鮮,並不能得到糧食上的供給,卻可以讓所有的將士們都有破釜沉舟的決心,異域他鄉,不死戰,皆等着餓死,必定死戰,這是其一,臣猜想皇上下一步必定是在焚燬了全部日本戰船之後出兵日本,死戰則得糧食銀錢,以戰養戰可成也。同時可以打掉日本人和建奴的勾結,斷其後路,其聯盟不攻自破。”

陳新甲和陳奇瑜聽見楊嗣昌的分析,不住的點頭稱是,都讚揚皇帝的主意高明。

崇禎皇帝朱由檢微微的一汗,這都是鄭月琳想出來的,決策雖然是自己下的,卻並沒有光榮的感覺,淡淡道,“此戰兇險,日本人不能輕視。”

這回接口的是陳新甲,陳新甲一貫都有小楊嗣昌之稱,本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上一世最後時期的兵部尚書,也是帝國陷落的一個悲劇性人物。“倭奴自來是很讓人頭疼的,主要是防着這幫人的死士極多,勇悍之人極多,雖然身材跟火器都不如大明,但拼命之下,在近戰和巷戰的時候,就很麻煩了。”

盧象升聽見三個高級參謀都明白了皇帝的意圖,覺得有些不甘心,此時便道,“皇上,倭奴再怎麼兇猛,我御林軍也是長期訓練,久經沙場的,臣也必定帶着御林軍死戰。”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打仗不但是要勇武,也要多動腦。”

崇禎皇帝朱由檢想到後世的許多半桶水說盧象升的功夫不高,就好笑,盧象升曾經一個人衝入敵陣砍殺上百鐵騎,這功夫叫不高?以少勝多,在盧象升和孫傳庭那邊都是家常便飯,如果不是大明衰弱到了極點的話,憑着盧象升和孫傳庭的本事,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大將,儒將和武將的綜合體。

在經過了數次海戰的洗禮之後,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於大明的中央水師的戰鬥力,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他爲什麼敢於讓二十艘主力鐵甲艦孤軍深入的原因,他相信,這二十艘鐵甲艦碰到日本人的那四百戰艦,也毫不遜色,樓船,哼……()

第526章 調鄭芝龍第808章 特種製藥第363章 可怕的練功方式第584章 太監們做局第408章 工廠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566章 嫉惡如仇第51章 懿安皇后張嫣第869章 性急的皇帝第241章 大色~狼第1090章 撞上來的俄羅斯鐵騎第20章 大明戰意不死不休1127 屠戮幕府第1046章 多爾袞殺妻第667章 美女機械師第911章 剖腹自盡第340章 用嘴第955章 庵堂裡的張嫣第399章 現場改卷第495章 派系第279章 我想看看你的臉第391章 講課第693章 倔強1116 藍家鉅變第625章 出來SOLO第1024章 我身上香嗎第299章 絞盡腦汁想巴結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183章 傲嬌小姐第921章 豁然開朗第277章 查看第1033章 四大貴妃第540章 文醫生第661章 五十年第267章 救高德威第792章 思路第71章 皇太極的議和1096 這樣悽美第451章 鄭芝龍北上第194章 冰塊一般的兩個美女第1093章 皇帝來了第816章 鄭月琳家提親第566章 嫉惡如仇第76章 考選令第488章 抗拒第865章 密宗五老第299章 絞盡腦汁想巴結第837章 朕哭了第991章 張敏第243章 兩百萬美金第215章 有力的心跳第981章 想靜一靜第1080章 驚人的想法第137章 他人笑我太瘋癲第345章 德羅辛克第98章 應對囤積居奇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第101章 回到現代第653章 技術第212章 周延儒敢說話第889章 朕需要錢第861章 大明是朕的家第687章 鄭三俊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165章 朕很難平靜第381章 雪災1117 復仇之心第153章 重點還是在京師第159章 光有忠心是不夠的第217章 匪夷所思的政論第405章 同一個規格第417章 很美的女人第729章 比拼第905章 朕很無能第789章 疥瘡一般的農民軍第392章 秘密任務第688章 摸不透第831章 文官集團第505章 江蘇巡撫史可法第249章 二十萬美金第727章 記日記第1087章 最懂皇帝的女人第1019章 楊啓聰第456章 放出錢謙益第61章 沒辦法就是沒辦法第762章 陪審團制度第480章 絕代風華第919章 王承恩不信第177章 這一仗輸不起第112章 衝鋒槍打大刀第804章 一條鞭法第952章 陳奇瑜第578章 感覺第193章 妾有意郎無心第626章 都很卑鄙第470章 不能自已第643章 曹文詔和孫傳庭第145章 威震大衚衕第303章 金孔雀第283章 最直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