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鄭芝豹向鄭芝龍稟告道:“德川家光又湊集了十萬倭軍,並徵集水師戰船共兩千艘左右。在我離開江戶之前已經快集結完成,如今估計已經到九州島海域了……”
這……鄭芝龍聽了,不由得有點愕然,看來德川家光是要拼老命了?
他心中點評着,就聽鄭芝豹繼續稟告道:“此次統領大將,是倭國大老井伊直孝……”
“什麼,井伊直孝?”鄭芝龍一聽,不由得驚訝出聲道,“他出山了?”
他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爲這個井伊直孝不是一般人。
這個井伊直孝,出生在倭國戰國時期,他爹是戰國名將井伊直政。麾下最精銳的赤備部隊,就歸他繼承,並在德川幕府初期抱着德川家康大腿並立下幾次大功,也是讓豐臣秀吉斷子絕孫的主要人物。
從德川家康開始,一直到如今的德川家光時代,可以說是江戶幕府的三朝元老。更是如今德川家光時代的輔政大臣,因爲他,幕府纔有大老這個官位,鬆平信綱的老中都位居其下。在家光時代,井伊直孝領三十五萬石,在幕府歷代重臣當中是絕無僅有的第一。
在之前德川家光想要圖謀朝鮮時,這個井伊直孝是反對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南明時候,鄭芝龍曾向德川家光求援,要求倭國派兵時,德川家光與他叔父德川賴宣都支持出兵,井伊直孝因爲經歷過德川家康搶奪豐臣秀吉統治地位的那段歷史,因此堅決反對出兵,最終,德川家光都妥協了。
不過這一次,朝鮮成了無主之地,又是在倭國的家門口,最後更是有建虜這個盟友送上門去,讓一樣反對出兵的井伊直孝沒有起到歷史上的作用。最終德川家光把他給冷落一邊,重用老中鬆平信綱,堅決出兵。
在倭國,對於這個井伊直孝的傳言也是有不少的。其中一個,在說井伊直孝其實是德川家康與印具氏的私生子。這個傳言,不但從德川家康對他的各種偏袒,還從相貌對比,都能佐證這個推測。當然,至於是還是不是,鄭芝龍纔不會關心。
不過另外一個有關井伊直孝的士氣,如果崇禎皇帝知道的話,倒是會感慨下。後世流傳很廣的招財貓,就是來自於這個井伊直政的事蹟。
鄭芝龍正想着有關這個井伊直孝的士氣,就聽鄭芝豹肯定地說道:“德川家光一共去拜訪了三次,第三次的時候,井伊直孝纔出任了這個統帥一職。”
聽到這裡,鄭芝龍算是清楚了。他即將面對的敵人,是十萬倭軍,兩千艘戰船左右的倭國水師,統軍之帥是倭國大老井伊直孝。
心中稍微想了一遍這些,鄭芝龍不由得放下了一顆心。他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敵人的底細。至於倭國水師遠多於大明水師,統軍之帥還是大名鼎鼎的井伊直孝,那又如何?
如果還是之前情況,自己只是以巨濟島爲根據地對敵的話,還是有點擔心的。可如今已經背靠朝鮮,還有李定國所部能依賴,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的。
至於井伊直孝,呵呵,老子還是海盜王呢,誰怕誰!
“大哥,我走的時候給德川家光留了一封信,讓他親啓的,他要是看到了,估計會氣得吐血。”鄭芝豹稟告完公事之後便叫了大哥又說道,“不過如此一來,他肯定能猜出來,大明水師這邊,還是大哥在統領。大哥覺得,這有影響麼?”
鄭芝龍聽了,稍微考慮一會之後,便寬慰他五弟道:“無妨,當初皇上都擔心倭國那邊猜出來,因此讓你提前撤離。不管怎麼樣,倭國猜到了就猜到了,我倒也想看看,倭國知道是我在統領大明水師之後,他會有多重視?”
鄭芝豹聽了,便心中釋然了,當即高興地說道:“大哥,你不知道,我留着的信,絕對能讓德川家光那個小矮子吐血,指不定還會折騰他們官場,最好搞得他離心離德,如此一來,我也算是把之前在京師時,錦衣衛指揮使李大人的提點,學以致用了!”
“哦?”鄭芝龍一聽,就想問問當初李若璉教了他什麼,不過回頭又一想,自己去打聽錦衣衛內部的事情,好像超過了自己的職權範圍,這可不能有。於是,他立刻改口說道,“好,李指揮使乃是陛下心腹,你一定要好好聽話,好好地爲朝廷效力知道麼?”
“這個是自然,你不知道啊,我在哪信中……”
就在鄭芝豹給他哥炫耀他怎麼氣德川家光時候,遠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已經通過他們兄弟倆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還有李定國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反饋的消息,對朝鮮這邊和倭國戰事的情況瞭解的清清楚楚。
對於李定國和盧大所部萬餘兵力,最終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得在朝鮮的倭軍全軍覆沒,說實話,崇禎皇帝是有點意外的。沒想到除了自己這個百戰百勝的統帥之外,其他將領打仗,其實也是不錯的麼?如此一來,至少暫時,自己是可以不去朝鮮戰場了!
然後他又以旁觀者的身份,仔細地分析了一下朝鮮那邊的局勢,崇禎皇帝感覺,朝鮮北部這邊,可以暫緩經營,而朝鮮南部作爲對倭國交戰的根據地,還是不能像如今這樣荒廢,至少漢城平原那邊什麼的,都重新種植糧食,都能減輕很大一部分後勤壓力。
而且,從鄭芝豹帶回來的消息看,倭國德川家光的賊心不死,在拼老命想繼續增兵。如此一來,就怕鄭芝龍和李定國那邊壓力太大。
這麼想着,衡量了下可能的後勤壓力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給盧象升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領兵前移,去朝鮮南部坐鎮,以應付可能的戰局變化。至於大軍所需要的糧食,濟州島那邊可以供應一二。另外,從京師起運的一批冬裝和糧食也已經通過天津港發出去,應該能趕上朝鮮南部的朝廷大軍過冬。
這道旨意,最終是用飛鴿傳書到達遼東,這樣速度上就能達到最快。指不定盧象升領兵南下,還能去湊湊熱鬧。畢竟一路上再無戰事,又是騎軍,推進迅速。
忙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便又下旨招來了一直在當太子陪讀的鄭森,也就是被他賜名了的鄭成功。
在鄭成功見禮的時候,崇禎皇帝細細地打量着。此時,鄭成功已經二十一歲,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英氣勃勃之下,卻也有沉穩之風。
對此,崇禎皇帝大體上還是滿意的,因此,等鄭成功見禮完畢之後,他便微笑着說道:“朕聽說你更喜歡領兵打仗?”
原本鄭成功接到旨意覲見,心中就在猜測,該不會是自己在太子陪讀中對有關自然學識的學習,被宋應星之長子宋士慧比下去之事,皇上知道了吧?
因此,在一聽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後,他頓時臉色一紅,感覺真是這事,連忙恭聲回奏道:“屬下從小耳濡目染,聽到更多的是海上縱橫之事,聽說將來大明水師會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屬下確實對於海事更有興趣!”
他是太子陪讀,又是鄭芝龍的長子,因此有蔭錦衣衛百戶。當然了,這個錦衣衛百戶,其實只是領一份俸祿,是皇帝對於有功文武大臣子女的一種獎勵。因此自稱屬下,也能將就,畢竟錦衣衛是皇帝直屬親軍。
而他所說大明水師將來更有用武之地這事,不但來自於鄭芝龍對他的訓導,還有崇禎皇帝在上一次閱兵時候,把水師放在了壓軸位置所引起的猜測。
此時,鄭成功面對崇禎皇帝,不敢否認,便據實回答了。
在他看來,崇禎皇帝非常關注這自然學識的學習,甚至還表揚了太子,讓太子都“不務正業”,一直在從事自然學識的學習。而自己這麼另外,隱約表達出不想學,很可能會招來皇帝的訓斥,讓自己好好學習之類的。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了,卻是微微一笑道:“人各有志,朕是不會勉強的。不過你既然喜歡,那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便是!”
一聽這話,鄭成功不由得大喜。不過他還沒得及說什麼,就聽崇禎皇帝又對他說道:“你父親在對倭戰事中立下大功,朕一直尋思着,你家在海上的天賦,可不能埋沒了。如此,朕派你前往福建水師中任海防遊擊如何?”
之所以這麼安排,崇禎皇帝其實是有幾個考慮的。
第一,這個時代,還沒有武備學堂,領軍打仗的本事,多是世代家傳。而這,也是當初朱元璋規定軍戶世襲,武將世襲的原因之一。不能否認,鄭芝龍是個海戰高手,他的兒子從小耳濡目染,絕對會比其他普通人,更瞭解海戰一事。
第二,福建水師說起來是官方的,但其實還是鄭家的船隊。如果派別的將領去統領的話,並不是特別穩妥。而派鄭成功過去,卻不會有什麼波折。對於朝廷來說,或者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鄭成功是少年時候就在京師培養的,對於朝廷的忠心,那肯定要大於其他鄭家子弟。對於他來說,這也是有利的。
第三,提拔鄭成功去掌管福建水師,也算是對鄭芝龍立下軍功,還有鄭家源源不斷的從南洋購買糧食支援朝廷這些事情的獎賞。
當然了,這些都是暫時的措施,等差不多把大陸上的事情理順之後,不管是哪支水師,都要絕對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開辦武備堂,培養軍事人才,就是勢在必然之舉。
這些事情,鄭成功自然不知道,此時的他,一聽崇禎皇帝的話,頓時,非常意外,有點不敢相信地擡起頭,看着崇禎皇帝的臉上,寫滿了驚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