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代善的下場

原本在遼東,被掠去的大明百姓就是主要的勞動力。建虜從中抽調這些勞動力中的青壯,去遼河平原開荒種田之後,其他各地的勞動力就一下緊張起來了。

雖然還有朝鮮百姓在勞作,可大明百姓的作用,卻是無法代替的。建虜因此,講道理也好,威逼利誘也罷,讓幾萬蒙古人去取代大明百姓被抽調之後的空缺。

這些蒙古人其實也知道,一是寄人籬下,多少要聽話才行;二是真沒吃的,不去幹活會餓死的,因此,他們就不得不拿起了鋤頭。

可是,他們從小到大,全是放牧長大的,那鋤頭怎麼握就怎麼彆扭,真得只有極少數人能適應放下牧羊鞭,拿起鋤頭的日子。

由此帶來的種種不適,各種埋怨,慢慢地積累起來,不到半個月,就爆發了。

“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是人乾的事情,看看,手上全是泡!”

“對啊,我的背都直不起來了!”

“……”

“當初要不是部族爲了救援大清把主力都派來遼東,那我們就還在草原上放牧。如今可好,我們就受這苦頭?”

“對,大清這是忘恩負義,不把我們當人看,就和那下賤的漢奴一樣對待,我不服!”

“……”

不服的人多了,就終於出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建虜監工都習慣了,把低他們一等的蒙古人也當漢奴看了。看到蒙古人偷懶,有脾氣暴躁的建虜監工就用皮鞭招呼,結果一個不小心,把人給打死了。

於是,周圍的蒙古人就一下爆發了,一羣人圍過去,打死了監工,並開始搶建虜的東西,反正就是要把心中憋着的怨氣給爆發出來。

好巧不巧地,聽說這邊有出事,建虜那邊派過來的騎軍剛好又是蒙古騎軍,到了現場一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之後,頓時也反了。他們在爲建虜賣命,結果家人卻過着豬狗不如的日子,竟然天天在刨地,還要捱打,還吃不飽,還有人被打死……

蒙古人引發的騷亂,很快就開始蔓延,畢竟遼東這邊,如今的蒙古人可是比較多了的。他們全都懷念以前放牧的日子,對如今的遭遇都是感同身受,都認爲是建虜害了他們。

面對這個情況,多爾袞頭都不知道大了多少,這個事情要是不好好解決,大清的戰力就會立刻下降很多,甚至內亂之下,都不用等明軍來攻,自己就會垮了。

幾個親王,全都被多爾袞叫來開會,商量這個事情。

然而,如今多爾袞是攝政王,他的權力大,責任自然也大。其他親王基本上都不做聲,就只有多鐸給他迴應一下。

於是,多爾袞就怒了,看着代善咆哮道:“難不成,你們以爲這個大清是我的,你們就沒有份了?這麼重大的事情商議,你怎麼敢明目張膽地打瞌睡?”

所有人都看向代善,不過沒人替他說話,包括他兒子嶽託。

代善睜開眼睛,好像費了很大的勁,生氣地說道:“我在想着啊,別對我吼,我比你們有大局觀,你們……你們勾心鬥角,就……就只有我……一心爲大清……”

話還沒說完,忽然,他嘴角一歪,整個人竟然沒有坐住,就從椅子上滑了下去,如同一堆爛泥一樣躺地上,口吐泡沫。

多爾袞看得大驚,連忙傳御醫。

這一會,崇政殿內的這些人,都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紛紛搶過去看情況。

御醫匆匆趕來,檢查之後得到結論,說代善年事已高,之前的時候,身體就已經不大好了,這一次,是身體虛弱,中風了!

這時候的中風,是認爲風邪所致,很難好的。加上代善一把年紀了,基本上可以說,大清又一個親王,要退出崇政殿了。

一番忙碌之後,代善回家等死,崇政殿內,該要解決的事情,還是要解決才行。

出了代善這樣的事情,特別是代善最後說得話,確實給他們有點影響。幾個親王放棄了看戲的心態,開始認真地商討起這個事情來。

最後,多爾袞並幾個親王商量了一個辦法,擬旨之後,就由多爾袞來找已經不再垂簾聽政的太后布木布泰。

“糧草物資的事情,相信太后也是知道的。實在是大清拿不出更多的糧食,要不然,肯定不會讓科爾沁族去耕作。”多爾袞讓布木布泰屏退宮女內侍之後,便嚴肅地說道,“如今科爾沁族有造反跡象,希望太后爲大清未來着想,頒發此道旨意!”

說完之後,他便走近布木布泰,幫她展開擬好的聖旨,擺在布木布泰的面前。

滿清對於男女之事,並沒有像漢族那樣嚴。對他們來說,各種關係都有,那是一點都不稀奇的。因此,屏退了宮女內侍,要說什麼話,也不會有人特別反對。

此時,布木布泰低頭看了一遍這道旨意,那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這聖旨上,是以布木布泰的口吻,嚴厲斥責了鬧事的科爾沁族,對於鬧事的科爾沁族人,定然不放過,要大義滅親!

布木布泰看到這道旨意,還能開心就怪了!

“太后,這是微臣和其他幾名親王一起商議,最好的辦法了。”多爾袞聲音提高了不少,帶着一絲威脅說道,“如若不能用雷霆手段,再這麼鬧下去的話,恐怕以後都不會有皇帝親政的事了!”

聽到這話,布木布泰又是一愣。說實話,她感覺到了逼宮的意味。可是,仔細想想,她發現她又沒有什麼選擇。孃家、族人和自己兒子的皇位、江山,哪個輕哪個重,她並沒有過多猶豫。

除此之外,她也感覺到了自己雖然是太后,可似乎並沒有多大保證!

看着眼前的多爾袞,布木布泰一下便想起了他的親孃,就是被皇太極等人逼着,活活給努爾哈赤殉葬的。

皇太極死的時候,他們之間有對列,最終妥協由福臨當大清皇帝,她也就沒有什麼事情。可是,如今要是這些親王都聯合了起來,那他們要她死的話,真是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

這麼一想,布木布泰的心裡就有恐懼感了。對於這份聖旨,她並沒有再用商量的方式來爲她的孃家爭取利益,而是立刻回答多爾袞道:“宮外的事情,全憑攝政王做主便是!如今科爾沁族也是大清子民,該怎麼做,也由攝政王說了算!不管怎麼樣,攝政王都是大公無私,這一切,都是爲了大清。不要說那些鬧事的本就有罪,要是其他科爾沁族的敢給大清麻煩的,本宮也絕不會姑息。還有本宮姑姑那邊,也可以由本宮去說,一起出這道聖旨。不過,攝政王須得答應本宮一個條件……”

多爾袞一開始聽着,沒想到布木布泰會同意,而且還超出了他的預期,要連同出自科爾沁族的哲哲太后那邊,也在這份旨意上署名,那當然是最好的。這正高興着呢,就聽到了轉折的話,頓時,他就有點不高興了。

不過多爾袞也想得開,政治麼,無非就是討價還價,便點頭說道:“太后有什麼條件,儘管說出來便是!微臣要是能做到,自然是會應允的。”

布木布泰聽了,眼角露出了一絲媚態。她要找一個靠山,要抱一個大腿,至少在她兒子親政之前,要有一個靠山才行。而最好的靠山,自然莫過於攝政王了!

…………

良久之後,多爾袞回到崇政殿,對等在這裡的親王點頭說道:“兩位科爾沁族的太后都署名了!”

結果出乎意料的好,讓嶽託等人都有點意外,不過他們也不多想,能有這樣一份旨意,就可以出兵平叛,來個殺雞駭猴,讓其他蒙古人知道,在遼東,誰纔是主子,誰又是奴才而已!

唯獨多鐸最熟悉多爾袞,感覺有點不對,等私下說話時,便好奇地問道:“你在宮裡做什麼了?”

“做什麼?能做什麼?我什麼都沒做!”多爾袞立刻矢口否認。

多鐸聽了,卻好像是明白了什麼,露出了那種你真厲害的笑意。

對於多爾袞做了什麼的事情,其實遠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是最瞭解的。因爲多爾袞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給他來了一個文字直播的。

對此,他很是有點感慨,想着自己這個蝴蝶翅膀扇動之下,有些事情,就好像還是根據傳聞中那樣了。

不過這個事情,他也只是這麼感慨了一下,就拋之腦後了。

對於遼東發生的那些事情,到目前爲止,崇禎皇帝是純粹當一個吃瓜羣衆而已的。

盧象升去策反孔有德的事情,雖然奏章還沒到京師,他已經瞭解,並對此很讚賞,這個事情,他肯定會同意並推進。

孔有德那邊,雖然沒有竊聽種子,可結合多爾袞身上的竊聽種子反饋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也能明白,孔有德是真得在認真做事了。

還有,多爾袞召集那些漢奸商議的事情,崇禎皇帝也知道得一清二楚。對此,他一點都不擔心。

所謂蝦夷,崇禎皇帝還是知道一點的,就是後世稱爲北海道的那個島上的土著。就如今這個年代,那個島上的土著能有多少,糧食產出又能有多少,建虜想要和蝦夷交易而得到足夠的糧食物資,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出兵佔領北海道,把蝦夷變成他們的奴隸,爲他們撲魚,還有組織漢軍爲他們在遼東河流上捕魚,這又能捕多少魚?這個年代,捕魚技術又不可能有多發達。這一點,崇禎皇帝坐船去遼東的時候,就有和鄭芝龍順口聊起過。海邊的漁民,那可都是一個個拿命在捕魚的。要真那麼容易的話,漁民早就成爲各種行業中最有錢的那個了。

所以,歸根結底,建虜的糧食解決的最大可能,還是來自孔有德那邊的開荒種田。而孔有德之所以如此積極,把建虜在農耕上的事情包攬過去,就是因爲盧象升讓他這麼做的。不得不說,盧象升這一手,玩得真是絕,只要能成功,釜底抽薪之策,就能給建虜以最沉重的打擊,遠比殺傷一些建虜要來得實在。

從目前來看,孔有德做得非常好,既然如此,那就要好好規劃下,怎麼把孔有德等人接應出來,至少自己這邊,絕對不能讓真正做事的人吃虧!

看着遼東的軍事地圖,找到鐵嶺所在,圈了遼河平原,崇禎皇帝看了一會之後,心中便大概有了底。現在離秋收行動還有不少時間,足夠自己進行佈局了。

心中有了腹案之後,崇禎皇帝便又想到了竊聽系統中聽來的另外一個事情,就是建虜有可能會去找倭寇聯盟。

對此,其實他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琉球國那邊的事情,就是大明對倭國動武的一個藉口。但是,要是倭國真不閉關鎖國,要和建虜聯盟的話,那就最好了。

攻上倭國,和引蛇出洞,把倭國引到朝鮮,或者遼東再消滅,這兩種情況,都不用想就知道哪種對大明最爲有利。

事實上,就戰爭的動員能力來說,倭國要比建虜更爲強大。

建虜滿打滿算,包括其他民族的算起來,總人口有個五十萬就了不起了吧。但據崇禎皇帝在後世逛論壇時,看到一個事情,印象深刻,因此對倭國有所瞭解。

當時,論壇上有人和倭人在爭論,說三國波瀾壯闊,而倭國的戰國其實就是村鬥。結果被倭國的人給打臉了,資料顯示,三國時候,總人口就只有八百萬;而倭國的戰國時期,人口就有一千多萬。在德川幕府初期,人口更是到了兩千兩百萬之多。

雖然有人說,三國是有隱戶,倭國那邊很少有隱戶,但不管如何,這個人口數量還是出乎了意料。也讓崇禎皇帝因此記住了這個時期,倭國的人口大概有多少。

由此可見,倭國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如果把倭國的常規軍引蛇出洞的話,絕對要好打很多。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在心中爲建虜祝福,記住一定要去找盟友哦!

475 爲什麼?791 安德斯的介紹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817 兩招525 人間地獄881 抉擇773 一把老骨頭268 馬祥麟和吳三桂的安排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838 被明國皇帝跑了393 你要幹什麼?(爲道法自然成心魔萬賞加更)411 賀瘋子763 偷襲得手765 出氣包801 定約85 僞君子真小人532 朕以你們爲榮529 請大家喝茶228 犯大明者誅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5 吏治與錢糧724 術業有專攻766 掌控棋局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815 投海自盡555 盛京,是盛京!112 皇上聖明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726 實錘了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807 明軍變了啊898 大明皇家學院264 雁過拔毛614 演戲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947 還有一個女兒780 回頭見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745 來得好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769 九死一生之計460 將計就計327 打臉了207 鋤奸街200 統統抓起來(爲打賞次數300加更)648 熱血青年843 打賭不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648 熱血青年354 求援246 盟主908 明威侯682 感覺有點懸!116 濟南失陷723 坐山觀虎鬥320 王爺,恭喜啊658 後招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766 掌控棋局571 遼東伯544 的確是妙啊!973 下戰書28 你們來票擬254 懵了451 事情真相119 諸臣誤朕602 劉姥姥來了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247 有了目標637 新官上任572 以逸待勞(爲songshy萬賞加更)30 磨刀903 戰局127 敢戰之軍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483 好狠的計策!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468 天縱奇才741 有點狐假虎威59 擔憂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611 出其不意769 九死一生之計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367 又有誰會真心投降你們76 對比865 成王敗寇948 葡萄牙藩國426 誰讓他血多98 牛皮糖129 簡在帝心511 開棺鞭屍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811 就這麼完了510 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