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

“大明宗藩問題如今已是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朕在西安時就已經決定,從朕的兒子開始,就取消世襲制,爵位每代遞減,相信京師這邊應該已經有傳言了。”

聽到皇上說這話,周皇后立刻拋開其他念頭,全神貫注地聽着。

“宗藩制度再不革新,單此一項,就能拖垮大明。因此,朕意已決,宗藩制度的革新,勢在必行。不過朕的兒子,朕總要妥善安排好才行。”崇禎皇帝看着周皇后說道,“混吃等死的那種,朕是不希望的,朕希望他們都能在青史留名,也就不枉他們生在皇家一趟!”

聽到這話,周皇后的眼睛就亮了下,青史留名?

“朕決定讓他們從小就學各類學問,從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一類,而後精通之,朕相信,他們在朕的幫助下,肯定能青史留名!至於太子,也是要學,不過不是以前的帝王心術,朕稱之爲管理學,管理大明帝國的學問。”

周皇后雖然有其他子女,可最爲關心的,當然是太子了。聽到崇禎皇帝的這番話,他自然是高興的。皇上英明,親自教學,那太子也能如同他父皇一般英明的話,自然是最好的了。

可誰知,崇禎皇帝話鋒一轉,卻又對她說道:“不過太子長在宮中,不知民間疾苦,這一點,已經多次表現出來,朕很不滿意。唐太宗說過,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他不知道這一點,朕是不放心江山社稷在將來傳給他的。”

“陛下所言極是!”對此,同樣從小戶人家吃苦長大的周皇后,立刻點頭贊同,不過她也話鋒一轉,給兒子辯解道,“不過太子年紀還小,還不懂事,陛下教教他,他自然就會明白了。”

“嗯,所以朕決定讓他先在宮中體驗生活,做些平常宮女內侍在做的事情,還有宮中禁衛所做的事情。而後,朕還打算讓他出宮去看看民間疾苦,瞭解民間真正的情況。只是在宮裡一輩子,是不可能真正瞭解大明帝國,不可能成爲一個好的帝王的。”

雖然崇禎皇帝事先已經進行了鋪墊,可他此時說出來,還是讓周皇后大吃一驚,不由得立刻猶豫着說道:“陛下,太子身份尊貴,這樣……”

“嗯?”聽到這話,崇禎皇帝便一聲重哼,顯然很不滿意地立刻說道,“身爲上位者,要是時刻記得自己身份尊貴,和其他人劃清界限,這是自己把自己給變成了孤家寡人,又怎麼去管好大明帝國?尊貴不尊貴,不是如此淺薄。朕去掃個地,難道朕就不尊貴了?朕上陣廝殺,就不尊貴了?要管好一個帝國,首先要贏得臣子百姓的敬佩,而不是光靠身份?就說這次,不管是你,還是太子,只要有人多體察一點民情,又豈會不知道那兩人平時都幹些什麼事情?”

崇禎皇帝的這個說法,以前是從未有過的,周皇后聽得有點駭然。不過幸虧崇禎皇帝沒有一開始就提這個,因此,她沒有那麼突然,消化了一會後,就回過神來了,正要說話時,崇禎皇帝卻又說道:“當然了,朕剛纔只是舉了例子,如何親民,有各種手段,如何體察民情,也有各種手段。但不管如何,太子還年幼之時,就應該放開身段,去親自體會,親眼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記住唐太宗的那句話,就能當一個好皇帝。”

周皇后腦袋有點懵,這些新觀點,一時之間,有點接受不了。可皇上聖明,他說出來的話,肯定是不會錯的。還有,太子是他親兒子,難道還能害太子不成?

這麼想着,她勉強展顏一笑道:“一切聽陛下安排,相信太子會受益匪淺的!”

“嗯!”崇禎皇帝要得就是她這個態度,便點點頭說道,“很快朕就會下旨,由農司的張子龍、開物司的宋應星來給他們授課,其他皇子皇女也全都要聽。學過一段時間之後,朕要親自考覈他們。”

可以說,張子龍、宋應星他們,其實代表得就是新學,也就是後世的科學技術。先做普及性的講解,又會有實驗可以做,相信這些皇子皇女們,肯定會有感興趣的。

有了興趣,再加上皇家的資源,他們想要在某方面做出精通之事,也就不難了。更何況,還有崇禎皇帝來自後世的見識眼光,只要稍微點撥下他們,都夠他們在某一行業留名青史。

這種安排,在崇禎皇帝看來,比起那種混吃等死的藩王流,不要好太多。

崇禎皇帝給周皇后講明白了,回頭還要給其他后妃講講。不過先由周皇后去說,讓那些后妃都消化消化,然後再去說,就會好一些。

兩天之後,崇禎皇帝就搞定了宮裡面,正式發下旨意,調張子龍給太子皇子們講解《農政全書》,調宋應星給太子皇子們講解《天工開物》。

這份旨意一發出去,頓時又引來朝野的議論。

原本崇禎皇帝爲他們兩人新設衙門,就已經可以知道皇帝對於《農政全書》中涉及的農事有多看重,對於《天工開物》中所涉及的農工百科有多看重。可是,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還讓他的兒子,特別是太子也都要學這個,那豈不是說,大明下一代帝王,也將很熟悉這些,重視這些?看這架勢,是要當千年大計傳承了?

明白了這個情況,原本還有人心中抵制這些雜學,不怎麼重視的,也不得不重視起來了。因此有流言同時傳出,皇帝和太子都如此關注這些,搞不好將來科舉,都有可能會發生變化!

這個說法,是有鼻子有眼的。

畢竟皇帝現在的重視,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但要求各地主官都要熟悉《農政全書》,甚至連太子皇子都學了,你敢保證,皇上不會更進一步?

對於將來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大部分讀書人其實都是排斥的,在他們看來,四書五經纔是正統。

可是,如今畢竟只是流言而已,他們就是想要反對,也沒法反對,就只能在平時言談中強調四書五經的重要。

對於這個情況,崇禎皇帝掌握得很清楚,也意料到了。

那個傳言,其實也是他放出去的,就是先透個風,讓他們適應一下,等條件熟悉了,當然是要革新科舉的。要不然,大明的科學技術,就無法提到正統學術的高度。

忙完了這個,時間已經到了崇禎十二年十月底,馬上就是十一月了。

這個時候,由多鐸和豪格領軍的建虜大軍經過跋涉,終於到了關寧。

眼看着前面就要到塔山,豪格就忍不住對多鐸說道:“聽說上一次你們攻打塔山,死了很多人,甚至還被他們殺了出來,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啊?”

上次入關,天津一戰,滿清軍隊死傷慘重,連劫掠的人口物資,都損失了一半。這種事情,皇太極有意低調處理,可是,對於滿清中的高層,卻是無論如何都瞞不住的。因此,豪格沒少受到一些人的諷刺,包括和他不怎麼對付的多鐸。

因此,在看到塔山在望的時候,豪格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想要報復回去。

多鐸隨同皇太極一起行動,當然也是參與圍攻塔山一戰了。此時聽豪格拿這個來諷刺自己,他其實很想說,是你爹慫了,不敢全力攻打,要不然,早打下了。

不過此時的皇太極,早已不是多鐸能去諷刺的了,要不然,皇太極要是對付他的話,絕對是吃不消的。

因此,多鐸在感覺有點憋屈之時,便冷聲喝道:“上一次,塔山的明軍就已經打殘了。這一次過來,這塔山,我是必然要拿下的。至於你,不知道能有什麼?路上磨磨蹭蹭的,早就沒糧可搶了!”

說完之後,他不想聽豪格反駁,雙腿一夾戰馬,“嗖”地一下便躥了出去。

豪格張開嘴巴剛想說話,卻吃了一鼻子灰,不由得大怒,在他後面大聲喊道:“你不是打不下來麼?老子打給你看,這塔山是我的!”

原本他是想嘲笑多鐸一句後表示自己打下來給他看,結果沒想到多鐸搶先一步,還不給他說話機會,自己跑了,頓時,豪格心中那個氣啊!

之前的時候,這些滿清韃子已經獲悉,塔山守將金國鳳升了官,也補充了兵力,不過都是新兵,還是老弱殘兵的那種。

對此,都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交手了這麼多年,這些滿清韃子對於關寧的情況也摸得很清楚。知道關寧軍的精銳,就是祖家軍。至於其他,都是雜牌軍而已。也是因此,皇太極才非常重視祖大壽,千方百計地拉攏祖家勢力。

在之前的時候,塔山守將金國鳳手下不多的嫡系,都已經拼得差不多了。而且塔山不比錦州,沒有那麼高的城牆,也沒有那麼多紅夷大炮,因此,在這些滿清韃子看來,這次過來,至少能輕鬆打下塔山的。

前面的多鐸其實早就知道豪格也想搶功,因此他跑得飛快,就準備先下手爲強。

可才跑出一會功夫,探馬就回轉了,看到多鐸,就趕緊稟告道:“塔山守將不是金國鳳,旗號祖,應該是祖大壽所部人馬。”

多鐸一聽,頓時呆了呆,祖大壽怎麼可能跑來守塔山呢?這沒道理啊!

他正想不通時,聽到身後傳來的急促馬蹄聲,眼珠子一轉,立刻揮手讓探馬再探,而後他停下轉身看去,果然看到豪格追上來了。

於是,他立刻冷聲喝道:“剛纔你說塔山是你的,那我問你,要是打不下來怎麼辦?”

“這不可能!”豪格吃了一鼻子灰,沒注意探馬的事兒,立刻裝出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哪怕是在關內,明軍都不敢和我打,要不是我在後軍,明軍怎麼可能贏得天津之戰!區區塔山,我真要打的話,根本不在話下!”

聽到這話,多鐸忍不住反問道:“那賈家莊呢?”

豪格一聽,臉色頓時漲成豬肝色,馬上反駁道:“那怪我?你怎麼不去問多爾袞?要不是下了死令,老子早打下賈家莊了!”

不過,他也明白,賈家莊打了那麼久沒打下,他也是臉上無關,因此,就主動岔開話題道:“廢話少說,這次你別和我爭,看我怎麼拿下塔山!”

“好,要是拿不下塔山,以後你就要守規矩,叫我叔!”多鐸當即冷笑一聲道。

他雖然年紀比豪格還小,但他是野豬皮的兒子,按理來說,就是要叫他叔的,但豪格那肯叫他叔,在他面前,沒別人的時候,老子老子的也沒少說。

豪格一聽,立刻反問道:“那我要是拿下塔山呢?”

“你說啥是啥!”多鐸好像也很光棍似的,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豪格一聽,趾高氣昂地指着多鐸說道:“我看你剛搶去的那女人模樣不錯,自己送到我府上去!”

說完之後,他仰天大笑着,驅馬先走了。

多鐸看着他的背影,目露仇恨之色,冷笑一聲,低聲喝道:“蠢貨!”

不要看他臣服於皇太極,可他的內心,可是一直記得,先汗是有意讓他接替汗位的。就是豪格這蠢貨他爹,皇太極逼死了他額娘不說,還搶了他的位置,一直打壓他。這個恨,是埋在心底的。

再說豪格興奮地領着他的部下趕到塔山一看,頓時就傻眼了。祖家軍的厲害,他是知道的。要是塔山是祖大壽親自守着的,那就不是他隨便就能打得下來的。

當初的大淩河之戰,還是皇太極集結了全國兵力,趁着大淩河沒有修好,用圍困法子,耗時幾個月,逼得城裡糧草斷絕之後纔打贏的。可這塔山,就以他目前的兵力,怎麼可能打得下來!

這個時候,豪格想起多鐸的態度變化,頓時就知道自己上了多鐸的當,不由得恨得牙癢癢。

塔山守將,確實是祖大壽。他才換防完畢,原本以爲待個半年,就可以回錦州的,沒想到,這建虜竟然不消停,這麼快就真又來了。

於是,他立刻召開軍議,商議軍情。

926 扎“小人”73 很難伺候了793 生育之策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249 爲自己而戰556 偷營246 盟主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592 不對勁啊931 智慧男人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631 胡漢三還能回來麼(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1/2)79 二麼?755 問話碰撞876 快成了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54 新官上任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892 最後一戰754 說複雜了912 鋼七營569 一蹶名王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786 說滅你就滅你203 封賞處罰791 安德斯的介紹477 圖謀攝政王242 師出有名677 錦囊妙計429 失望透頂561 朕同意(爲岳氏肥牛萬賞加更)914 我是老花眼609 豪格的直言731 心中發毛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601 吃飯看病246 盟主643 總算搞定638 水師的春天25 會改性子不成?688 不需要悲壯779 日子很悠哉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436 百感交集43 找到了理由100 訓斥702 就是要強硬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23 猛虎775 糧草危機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894 面面相覷711 速戰速決586 雨季559 炸毛的母老虎601 吃飯看病45 大眼瞪小眼791 安德斯的介紹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970 這事兒靠譜麼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757 人生三大喜事669 王霸之氣325 情報之戰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694 衣錦還鄉922 你覺得誰會勝?422 皇太極的懊悔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451 事情真相453 一代梟雄695 居安思危557 一夜白頭107 無恥之徒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714 隨便玩473 趕盡殺絕858 坐山觀虎鬥501 兩策對之358 難以置信971 看大戲717 你懂朕的意思麼?308 天下爲之轟動445 盧象升抗旨637 新官上任471 皇帝仁心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42 御馬監421 瑞雪兆豐年724 術業有專攻222 狗皇帝跑哪裡去了?835 能有什麼機會?361 細節決定成敗402 陽謀173 晉商的反擊370 這次不一樣了!324 滿清後宮慘案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