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

鄭崇儉有點搞不明白了,因爲他看錦衣衛指揮使的言行舉止,好像沒有興師問罪的意思,更多的,好像只是在秉公調查。

甚至,他隱隱還有點感覺,怎麼看錦衣衛指揮使的這樣子,好像……好像還要替他做主的樣子。

這感覺是真得麼?

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看看身處藩王府門外,他就猶豫片刻後道:“這裡怕是不方便吧,要不我們去……”

“總督大人這邊請!”李若璉聽了,便轉身伸手一示意道,“我知道總督大人還有要緊事要去辦,時間耽擱不得,我們邊走邊說好了!”

聽到這話,鄭崇儉就有點明白過來了,肯定不是向自己興師問罪,要不然,也會提醒自己還有要緊事去辦。確實,河套那邊的事情,之前已經派人去河套交涉,算算時間,要儘快趕回去處理河套那邊的事情纔好。

這麼想着,他就又少了一點顧慮,一邊隨着錦衣衛指揮使往前走,一邊就一五一十地講述起他在瑞王府的遭遇。

等到鄭崇儉講完時,他才發現,這是到了李國奇軍隊的臨時駐紮地。軍營門口那,有穿飛魚服的錦衣衛站着,很顯然,應該是錦衣衛已經控制了這裡。

看到這個情況,鄭崇儉又有點鬧不明白了。難道錦衣衛是已經抓了李國奇和那些鬧事的軍卒了?那錦衣衛指揮使親自趕來,到底是要幹什麼?

他在想着這事,李若璉卻沒管他在想什麼,而是站定身子掃視了鄭崇儉的隨行人員一眼,微微沉吟之後,又看向鄭崇儉問道:“總督大人,剛纔所言之事可有人證?”

“大人,下官在場,可作證,總督大人所言,句句屬實!”一名隨從文官立刻迴應,都不等鄭崇儉吩咐,說話時臉上尤有氣憤之色。

在他看來,總督大人是去宣旨的,結果卻被瑞王如此對待,真是一點體面都不顧了,實在是讓人氣憤。

其他幾名護衛和軍官也紛紛跟着七嘴八舌地說話,紛紛表示,總督大人說得完全符合事實,他們也可以作證。

在他們這些武人看來,錦衣衛指揮使要是能秉公向皇帝稟告的話,說不定因爲總督大人受了羞辱,就不會處罰總督大人了。至於其他的,他們都沒有想過。

李若璉並沒有說話,就只是聽着他們在說,知道他們都能作證之後,他的臉色似乎更嚴肅了一分,再度看了他們一眼,才轉頭又問鄭崇儉道:“如此,剛纔所言之事可否簽字畫押,以作實憑?”

“可以!”鄭崇儉到此時,已經沒有其他想法,反正就是實話實說。

至於皇帝會不會相信瑞王一家子真到了吃糠咽菜的地步,還有瑞王一家像潑皮一般耍賴鬧騰,渾然不顧及皇家體面,讓天家難看,皇帝會不會把這種事情怪到他這個臣子,怪到李國奇的手下身上,他就沒法把握,只能聽天由命了。

李若璉得到答覆,就沒有再停留,隨口道一聲“請”,便帶着鄭崇儉他們進了軍營,往臨時大帳走去。

在軍營空地上,果然有五百人左右集結着,全部沒有拿兵器的,由錦衣衛看押着。李國奇也在,正面有憂色地看着錦衣衛指揮使和總督大人一起進來。

鄭崇儉都不用猜,這些軍卒應該就是搶田租的那些了。看他們面黃肌瘦的,臉上還有憤慨之色就知道了。

這些軍頭一看人來了,頓時有了一些騷動,不過被帶刀錦衣衛看押着,倒沒有亂動,只是在那七嘴八舌地喊着。

“總督大人,爲何不發糧餉,都要餓死了還怎麼爲朝廷賣命?”

“指揮使大人,我等實在是餓得慌了,纔不得已搶點吃的,反正瑞王府那麼多糧食,又不差這點田租!”

“大人,不管我家將軍的事,這是我們自己餓極了才私下動手的!”

“……”

聽着他們的喊話,附近軍營中的人頭一個個冒出來。很顯然,他們之前都被勒令待在自己軍帳內。可聽到動靜,還是探出頭來了。可以看到,這些軍卒的臉上,也全都是氣憤之色。只是迫於軍紀,纔沒有擁出來。但也能看到,有個別軍卒,似乎想衝出來了。

李國奇見狀,便厲聲大喝,把那些人都訓斥了回去,空地上的這些人,也被他罵閉嘴了。

對此情況,李若璉沒有說話,可他心中,其實還是感慨很多。

如果說之前的時候,他對皇帝交代的那番話,還感覺有點狠的話,從他到了秦地,沿路看到的情況,和在這軍營看到的一幕幕,他有點詫異地發現,皇上似乎就沒有說錯,瑞王那種人那麼做,其實把這些邊軍都逼向賊寇一邊的可能性非常大。從某種角度來說,瑞王這種行爲,確實是在敗大明江山社稷。輕重分不清,如此不智行爲,落個寧王下場,其實也不算太冤枉。

心中雖然這麼想着,可表面上,李若璉卻不動聲色,只是走向中軍帳。不過在路過李國奇身邊時,吩咐他也跟着進去。

李國奇心中是知道自己要糟,雖然不至於因此獲罪,但降職處罰之類,怕是少不了的了。

進了中軍帳之後,他詫異地發現,總督大人竟然寫下了長長地一份東西,然後蓋上了總督大印。還有他的隨從,文武侍從,也都紛紛過去簽字畫押。趁着李若璉不注意,他便低聲問站他身邊的一名總督護衛道:“那是什麼?”

“總督大人在瑞王府的遭遇。”那名護衛不敢多說,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

李國奇見此,不由得好奇,一時之間都忘記了自己要面臨的處罰,心中想着,總督大人到底在瑞王府遭遇了什麼?

他這邊想着,李若璉那邊卻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那份東西之後,小心地收了起來。

而後,就在中軍帳內所有人的注目之下,忽然臉色嚴肅地說道:“如今已經查有實據,瑞王勾結流賊,有謀逆之舉。我奉皇上旨意,緝拿瑞王進京問罪。其家財一律撥於當地,用於秦地補發軍中所欠錢糧。”

這中軍帳內的其他人,原本還在想着,錦衣衛指揮使該是要替皇帝宣佈什麼處罰搶田租的事情了吧?

可當李若璉一說完,他們誰也沒想到,李若璉竟然是說瑞王勾結流賊謀逆,要抄家補發軍中所欠糧餉。

頓時,他們一個個都以爲自己聽錯了,不由得互相看看,想要知道別人聽到了什麼。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鄭崇儉,他同樣萬萬沒想到,李若璉竟然說瑞王謀逆,在呆了呆後回過神來,就詫異地問道:“瑞王勾結……流賊?有謀逆?”

聽到他這話,其他人頓時就明白了,自己應該是沒有聽錯。可這麼一來,他們就更是奇怪了,這事情怎麼會突變成這樣?不應該啊!

雖然他們和瑞王不對付,可想着瑞王這樣的人,似乎不可能和流賊勾結吧?

心中這麼想着,他們就都盯着錦衣衛指揮使,想要聽他怎麼回總督大人的問話。

只聽李若璉冷聲說道:“瑞王佔了漢中城的三分之一大,可他卻抗旨不遵,此乃罪一;且瑞王非但不肯換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和糧票,反而毆打欽差,罪同謀逆,此罪二;如今多事之秋,之前朝廷困難發不出糧餉,以致軍卒捱餓,瑞王身爲太祖子孫,享大明之榮華富貴,不但抗旨,而且還想追究惡極了的軍卒,這要不是和流賊有勾結,能做出這等事情,這不是把我大明邊軍推進賊窩麼!”

說到這裡,他提高了聲音,厲聲喝道:“得總督大人揭發,種種跡象可知,瑞王有謀反之意,我奉陛下旨意,要搜瑞王府,還請總督大人繼續鼎力相助。外面五百軍士,就先暫時借給我一用如何?”

鄭崇儉一聽,有點啞了:得自己揭發?這……這是把自己強行拖下水了啊?

這麼想着,他不由得又瞧了下自己寫得那份東西。然後再想想剛纔李若璉所說得那些罪狀,心中再仔細想想,不由得又平靜了一點。

就猶如官字兩張嘴,事情怎麼樣,還不是官老爺說了算。而大到朝廷層面上,那也可以換成是皇帝說了算。

瑞王所做得事情,如果從嚴來算的話,扣他一個意圖謀逆的罪名,也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是皇帝不計較的話,這個事情,最多是訓斥一番。甚至要是皇帝和瑞王的關係夠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偏袒他,說這都是李國奇的兵引起的,怪罪李國奇,怪罪他這個總督沒有約束好手下。

鄭崇儉好歹是進士出身,又在官場多年,身處秦地,這次事情的當事人之一。他前後左右一聯繫,基本上他就明白了整個事情的大概脈絡。無非是瑞王的所作所爲,不利於大明江山社稷,而皇帝顯然在推行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和糧票換取藩王錢糧來救急。瑞王這種自私行事,就撞到了皇帝的刀口上了。

殺雞駭猴!鄭崇儉敢保證,搜查瑞王府之後,肯定能發現瑞王勾結流賊的罪證。這一點,他相信對錦衣衛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回想起自己剛剛在瑞王府的遭遇,想起如今秦地的糜爛局勢,鄭崇儉不由得心中大聲叫好:皇上聖明!

此時此刻,他忽然對於平定賊亂,有了非常大的信心。這個信心,一半來自對於皇帝的重新認識,另外一半來自於藩王府的多年積累。

中軍帳內其他人,就沒有鄭崇儉這麼想得深了。他們對於瑞王,本身就是很厭惡,甚至可以說是深惡痛絕的都有。在聽到錦衣衛指揮使的話後,還管其中是不是會有其他隱情,想着瑞王要倒黴了,都是高興地不得了。因此,他們一個個都看向總督大人,就等着他一句話,甚至都不用總督大人同意,他們躍躍欲試,羣起響應的姿態,就表露無遺了。

鄭崇儉看到這一幕,就更是知道,瑞王絕對在劫難逃,他便立刻回覆道:“指揮使是奉皇命辦事,本官身爲皇上臣子,自當從命!”

李若璉聽了,點點頭對鄭崇儉又說道:“那總督大人先去忙那件緊要的事情吧,皇上還在等着後續呢!我處理完這邊的事情之後,就會趕過去。”

鄭崇儉明白是什麼事情,當即回答道:“好,那本官留人協助你,本官確實要趕回去了。”

李若璉“嗯”了一聲,然後走近興奮中的李國奇,對他說道:“走!”

等到了中軍帳外面,李國奇忍不住大聲對那五百手下喊道:“瑞王謀逆,錦衣衛奉旨緝拿,我等協助,全都抄傢伙準備出發!”

這話一喊出去,原本都在等着處罰的這些軍卒,頓時就傻了。不過他們顯然就沒有多想,在安靜了那麼一會之後,就聽到他們“轟”地一聲,頓時就“炸”了。

反正他們知道,瑞王要倒黴了,他們就應該沒事了。這麼好的好事,真是大快人心!

於是,這些軍卒七嘴八舌地迴應了起來,有喊皇帝聖明的,也有喊錦衣衛厲害的,反正各種各樣的話都有。喜氣洋洋地,就好像要過年了一般。

聽到這邊的動靜,那些軍帳中的軍卒又伸出頭來,看到這麼喜慶的局面,頓時也傻了一回。

沒過多久,李若璉就帶着錦衣衛手下和李國奇的五百軍卒,把瑞王府給圍了。

在瑞王府上下的傻眼中,開始拿人抄家。

還真別說,瑞王府的金銀財物,遠比想象中要多。這和他在歷史上所留的,不好美女只好錢財的名聲相吻合。

先前就有抗旨不遵,毆打欽差,如今又證明其有欺君之罪;到了後來,錦衣衛更是搜出瑞王臥室藏有和流賊往來的信件。

反正不管怎麼樣,瑞王算是完了。

瑞王府所查抄出來的錢糧,就作爲漢中這邊邊軍所欠錢糧發放下去。多餘的,也要用於在秦地的戰事。一時之間,漢中這邊邊軍的士氣,哪怕比起北邊也已經補發欠餉的邊軍士氣,都要高得多。

李若璉派人押解不服的瑞王一家前往京師,而他自己則趕往固原總督府去了。

結果,押送瑞王一家的隊伍纔出了漢中城沒有多遠,就出了事情了。

145 真香514 內訌879 困境13 狹路相逢勇者勝450 刺激207 鋤奸街930 被嚇的18 就這樣你咬我?278 逋租和官紳優免598 大賞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491 序幕(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6/11)923 垂死掙扎949 回來了983 盤口108 盧象升的奏章434 震怒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678 背鍋俠763 偷襲得手612 仁者無敵881 抉擇661 殺殺殺麼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703 消息來了601 吃飯看病939 簡單粗暴476 宣撫極西之地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736 神秘木雕711 速戰速決946 里斯本之戰508 大喜過望220 對藩王府出手9 虎落平陽被犬欺813 唯大明獨尊189 抓人554 死不瞑目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685 強弩之末348 負隅頑抗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689 決戰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223 就等着殺豬了(爲大家辛苦抓蟲加更)215 御駕親征(爲推薦票三萬五加更)894 面面相覷653 家有一老491 序幕(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6/11)9 虎落平陽被犬欺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597 人盡其才470 奇怪的人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454 懲惡揚善390 掃把星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723 坐山觀虎鬥630 雞血來了909 絕望了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548 利之所趨(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574 范文程的應對237 大明官員學習的榜樣(爲五月月票八百加更)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266 一一發落387 屢戰屢敗115 怒火燒向誰99 節操呢99 節操呢65 休怪朕不客氣了567 敵襲(爲songshy萬賞加更)871 吐血了161 諸軍免送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204 窮富(爲推薦票一萬加更)808 你說怎麼打?240 皇上萬歲!285 狗屁公主271 內應551 傻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0/11)462 一個很大的局540 跳坑772 叛變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495 建虜並不笨558 智慧伊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654 不妥293 失足落水930 被嚇的99 節操呢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823 他做夢了644 抱對大腿了(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2/2)112 皇上聖明650 靜極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