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修理勳貴

頓時,她看着在找東西的李國瑞,連忙問道:“是不是他勸你變卦的?”

“就是他!”李國瑞一聽,咬牙切齒地說道,“要不是他,我現在還是侯爺,至少還有一半的家財!都是他害得,害得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外面傳來腳步聲,同時一個聲音響起道:“我說李兄,這怎麼會是我害你的呢!你這可不好啊,昨天好心給你出了主意,你也是贊同的啊!”

李國瑞聽了一愣,轉頭看去,卻見一箇中年人跨步入內,不是臨淮侯李祖述還能是誰!

頓時,李國瑞便指着李祖述厲聲喝道:“怎麼不是你害得我,你現在還敢否認?要不是你,我何至於此!”

“不不不!”李祖述一聽,當即搖頭,一臉誠懇地說道,“是周奎那慫包害得你,可別怪我頭上來。”

他這話,讓李國瑞聽了後一愣。一時之間,都忘記繼續譴責和找他拼命了。

真要說起來,好像也確實有點道理。要不是周奎臨陣反水,從他背後狠狠地刺了一刀,他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說不定,還真有可能不用掏二十萬兩銀子的。

畢竟一開始叫賣鍋碗瓢盆的時候,他是看到門口的熱鬧,聽到的動靜,都是有利於他的。而且各勳貴的下人,也都在人羣中誘導,搞不好,還真是可以的。

這麼一想,他心中那股對李祖述的怒氣便泄了,想起如今的遭遇,便懊惱地坐回了凳子上,一臉生無可戀的悲哀臉。

“嫂子能否讓我和李兄單獨說幾句話。”李祖述轉頭對李國瑞夫人說道,“或者眼下的局面,還未必不能挽回。”

聽到這話,頓時,李國瑞夫婦兩人的眼中,就立刻露出了一絲希望。看着李祖述,就彷彿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甚至李國瑞都有點等不及,連忙對他夫人說道:“還不趕快去沏壺茶……燒點熱水來,快去,快去!”

被東廠番子都刮幹刮淨了,又哪來的茶葉待客!

窮,要有個窮樣,只能燒熱水去了。

李國瑞夫人一聽,連忙起身出去了。只是在出門的時候,好奇心之下,想偷聽下到底有什麼辦法,能挽回這種局面?

然而,李祖述似乎知道她想偷聽一樣,竟然跟了出來,微笑着看着有點尷尬的李國瑞夫人走遠了,他才關門進去和李國瑞說話。

“李兄,不管怎麼樣,你都是孝定太后的堂孫子,是皇上的親戚來的。”李祖述低聲說道,“就算天家無情,可總不能明面上做絕事情吧?”

李國瑞聽了,點點頭。要是沒有親戚關係,今天的事情,搞不定就把他抓東廠大牢去了。

不過說起來,他其實更羨慕李祖述這種勳貴。

他這種靠着親戚關係封得爵位,根基和人脈壓根就沒法和李祖述這種軍功封爵的比。特別是李祖述,祖上不但是開國功臣,更是太祖皇帝的外甥,這關係就更是不得了。

這李祖述是岐陽王李文忠十一世孫,在大明朝那是根正苗紅的真正勳貴。門生故吏無數不說,光是各位開國功臣之間的關係,就能讓他們和大明朝與國同休了。據說,李家還一直保持着祖上傳下來的免死鐵券呢!

也正是這個原因,昨晚李祖述找上門來的時候,他有點意外之餘,對於李祖述所說得話,天然就信了三分。

李祖述見李國瑞點頭,便又繼續說道:“所以說,你翻盤地機會,便在這‘絕’一個字上面。”

“此話怎講?”李國瑞聽不懂了,便連忙問道。

李祖述不急着回答,轉頭看了下外面,沒發現有聽牆根的之後,便低聲對李國瑞說道:“你想,今日之事,你肯定悲痛萬分吧,都窮到一無所有了,被逼到這個份上,就上吊自殺。如此一來,這事傳出去,是不是都會說皇帝逼得太狠了,自家親戚,何至於如此。你說對不對?而且,我們那邊也會使勁擴散這個消息,會爲李兄討回公道。你想想,以我們的能耐,這事是不是有可能會有轉機?”

李國瑞聽得臉色有點白道:“這……這怎麼可以,我都死了,還要你討回公道幹什麼?你……你莫非是戲弄於我不成?”

“李兄啊,你還真是老實。”李祖述一聽,不由得搖頭嘆道,“還能真自殺啊!”

“那……”李國瑞被他說得有點糊塗了。

李祖述見此,在心中暗罵一聲豬,而後才低聲解釋道:“李兄在房裡上吊自殺,我在門外看着,李兄一上吊,我就破門而入,把李兄給救下。如此一來,李兄也自殺過了,我也能給李兄證明。這事,不就成了!”

一聽這話,李國瑞不由得大喜。要是他自己能不死,還能挽回目前的局面,那真是太好了。就算這事成功的機率不大,至少也要試試,萬一要能挽回呢?或者挽回一點點,比眼前的處境要好,那也是好的啊!

這麼想着,李國瑞便同意了。

兩人立刻開始行動起來,不過等李國瑞站在凳子上,腦袋要伸到繩子套裡時,又有點擔心地說道:“要不直接這樣,就算我已經自殺過了?”

“這個不行,你以爲東廠都是擺設啊?做,就要做真一點,否則搞不好就是欺君之罪,這罪就大了!”李祖述一聽,立刻否決道。

李國瑞想想似乎也有道理,欺君之罪可不是鬧着玩的,正陽門那還掛着一顆呢!

這麼想着,他只好順從,可最後關頭,他又猶豫了下,再次對李祖述說道:“我身體重,你可要快點進來把我救下,要不然,就遭罪了!”

“李兄放心就是!”李祖述一聽,便連忙拍胸脯保證道,“也不看看我家可是以武傳世,這動作快着呢!”

聽到這話,李國瑞便放心了不少,又叮囑了一番之後,便開始演戲了。

屋裡頭,李國瑞看着李祖述站在門口那盯着裡面的動靜,確認他能看到自己動作之後,便把脖子伸進繩子套裡踢掉了凳子。

胖乎乎的體重,一下勒得他喘不過氣來,連忙用眼神示意,用手急招李祖述快點進來救人。

可誰知,此時李祖述的臉上卻露出了一絲嘲諷式的冷笑。並沒有任何動作,只是看着李國瑞在那裡掙扎求活。

這一刻,李國瑞忽然醒悟了過來,他是要自己死!

這一下,他慌了,可是沒用,掙扎了一會,就再也沒有掙扎,只是一具屍體在那裡飄啊飄的。

屋外的李祖述一見,冷笑一聲,聽到庭院那邊似乎有動靜傳來,他就連忙避開了。

確實有動靜,是李國瑞夫人端着一壺熱水過來了。

在門口咳嗽了一聲,然後才推門進去,同時說道:“老爺,侯爺,喝點熱水驅驅寒氣吧!”

這纔剛說完,擡頭之時就猛然看到自家老爺吊在房樑上,在那飄啊飄的,卻沒有一絲掙扎。

“哐當”一聲,手中東西掉落地上,李國瑞夫人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隨後就哭喊了起來:“來人啊,快來人啊……”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李祖述出現了,看到情況後假裝大吃一驚道,“這是怎麼回事,剛纔我去小解時候,還勸過李兄要想開一點的,他怎麼就上吊自殺了呢!”

磨蹭着時間,最後救下李國瑞時,早已沒氣了。

李祖述見此,義憤填膺地說道:“朝廷竟然逼迫勳貴都到上吊的份上了,又不是謀逆大罪,這也太過份了!”

說完之後,他轉頭看向李國瑞夫人,對她說道:“嫂子放心,你一定要好好操辦李兄的後事,他的公道,我們其他家一定會站出來要個說法的!”

李國瑞夫人,此時一臉悲傷,只是趴在李國瑞屍體上大哭,腦子裡一團漿糊,聽到他的話,便嗚咽着說道:“哪有錢操辦啊,老爺啊,你爲什麼就丟下我娘倆啊,以後我們該怎麼辦啊……”

李祖述一聽,立刻從懷裡掏出了幾張銀票,塞到李國瑞夫人手裡,同時說道:“嫂子放心,所謂兔死狐悲,李兄的事情,我們其他人管定了,一定會爲你們討個說法的。”

說完之後,又敷衍了幾句,他就走了,不過沒回自己的府裡。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忙了一天,終於得空可以休息了。

對於這一天,他還算是比較滿意的。之前就開始佈局,通過皇后解決了最大的麻煩,而且還一下搞到了七十萬兩銀子,有這些銀子在手中,就又可以和關內建虜好好地打上一仗了。

這世界上,其實沒有人不怕死,特別是那些皇親勳貴。一旦讓他們意識到可能會有滅頂之災時,該妥協就絕對會妥協,因爲他們身上就沒有硬骨頭。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的處置手段就不行,所以才做什麼事情都不成。就比如說周奎這個事情上,他只是派了個太監去勸,讓周奎做個表率而已。甚至皇后是偷偷給了五千兩銀子,讓他爹捐出來。這種不疼不癢,甚至明顯是好言好話的行爲,能讓人感到害怕就怪了。

講道理,說大明日子難過,很可能會亡國,就更是沒用了。這些皇親勳貴要是能通過講道理就解決的話,那也不會是明末,大明就不會亡了。

因此,崇禎皇帝一開始就給了周皇后非常強勢的一個印象,爲了大明社稷江山,什麼事情都可能幹得出來。幾次下來,在周皇后那裡就印象深刻了。因此,當週皇后一獲悉周奎的事情,她就立刻感覺到了自身的危機,還有她兒子的危機。在這樣的壓力下,聽聞了周奎的事情,還看到了皇帝給她看得周奎巧取豪奪的奏章,這些事情加起來,周皇后對周奎就不可能和藹悅色,去求着周奎順從了。

這倒不是說周皇后就不賢惠了,或者說這些事情和賢惠不賢惠無關,只能說是最基本的利益決定了做事採取什麼行動。

自古以來,以孝治天下乃是歷代王朝統治地基礎。周奎是皇后她親爹,如果苛責的話,會被人非議。特別是一些競爭對手,更是會說皇后品行有問題,這是她所不願見到的。所謂大義滅親,都是最後的手段而已。可是,一旦這種名聲上的事情和她最基本的利益衝突時,那就只能選一條路了。能在皇宮內穩穩地站住腳的,都不會是傻白甜。

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某種角度上來說,確實是如此!

崇禎皇帝對如今的這個處置結果也算是比較滿意,外面的輿論,並沒有說他皇帝怎麼樣。相反,都還同情他這個當皇帝的,竟然攤上了這種親戚,也算是夠倒黴的。武清侯的親戚關係遠了一點還好說,連老丈人都是如此,實在讓人感慨!

畢竟這種事情每家每戶都有可能會遇到,感同身受之下,就肯定站皇帝這邊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心中在想着下一步事情,應該接着這個機會,好好地修理敲打一番那些皇親勳貴才行。

想想看,就連太后哥哥,都能封侯,還一直傳承下來,這種事情要是以前都認爲沒事,那從自己開始,就要給這個以明文立個規矩纔好。大明的爵位,太容易給出去了,養出來的,這些可都是蛀蟲。

對此,崇禎皇帝倒不是怎麼擔心,因爲這些外戚勳貴只是依靠皇家而已,自身並沒有多少實力。

但是,對於另外一類勳貴,崇禎皇帝眼下還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來治他們。這些勳貴,就是那些開國功臣的後代。他們的勢力就遠非外戚勳貴可比了。互相之間通婚,門生故吏,特別是軍中將領都有不少,甚至還有不少勳貴都是執掌兵權的。

如果這些勳貴真能像開國那樣,像他們的祖輩一樣可以爲國征戰,忠君報國,那倒也沒什麼。可是,到了明末這個時候,這些勳貴,原本的崇禎皇帝看不出來,可如今的崇禎皇帝,卻是心中有數,絕大部分都已經爛透了。至少在後世,就沒有聽說過明末有一個能打的是出自這些勳貴之中。倒是有不少到了最後,都是開門投降,不是投降李自成,就是投降滿清。

因此,此時的崇禎皇帝,對於這些勳貴,根本就沒有好感。

但是,這些勳貴,只是一些簡單罪名還動不了他們。像那種欺男霸女什麼的,沒法用後世的觀點律法去處置他們。他們在這大明朝,乃是特權階級,做些這種事情,不要太正常,稍微處罰意思下也就罷了,要搞個抄傢什麼的,那絕對會引爆這個勳貴團體,這個後果,至少是目前的崇禎皇帝沒法承受的。

大明朝的勳貴,該由自己來封一批,打一批,以新換舊了!

這麼想着,他便開始看起竊聽系統中的那些消息起來。

154 拿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9/11)865 成王敗寇485 孔有德之秀195 一個都沒跑315 天災不斷854 如意算盤56 九頭牛都拉不回755 問話碰撞61 威風凜凜503 迎刃而解157 凌天閣(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1)76 對比836 殺一個回馬槍804 酒後吐真言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265 天災人禍620 鄭成功917 錢糧你們出293 失足落水287 仙人跳175 不小心就秀了一把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85 僞君子真小人440 耿仲明之死955 隨他們去631 胡漢三還能回來麼(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1/2)504 傾國之戰66 一下解決兩565 深謀遠慮932 以靜制動366 竟然睡了?501 兩策對之297 未雨綢繆971 看大戲651 該回家看看了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732 這還怎麼搞?753 言出必行580 一石二鳥707 安南人傑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711 速戰速決687 虛兵512 上下一心309 滿清水師238 楚王好細腰288 搞笑的事情714 隨便玩550 大決戰474 會師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99 節操呢261 自己送上門來465 敗家啊965 兵不血刃855 這是怎麼回事588 民心軍心893 趁火打劫麼957 巴黎會議465 敗家啊111 又得種子892 最後一戰793 生育之策602 劉姥姥來了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928 否極泰來789 國富論256 狡辯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258 餘賊之議263 沒有虎軀一震的劇情333 神兵天降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779 日子很悠哉461 錦囊妙計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425 人心惶惶(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981 太平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493 耗敵之地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855 這是怎麼回事302 萬萬不可483 好狠的計策!729 血債血償952 克倫威爾的對策365 不順利纔好338 金牌臥底336 下餃子嘍(感謝ZhengyuanHX的萬賞)283 這是大捷麼?759 賦詩一首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879 困境80 錢526 必須設省888 明威堡條約847 老夫聊發少年狂31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