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 比試

李定國以前是隨流賊,後來又在洪承疇身邊見識了草原作戰,這些戰事的特點都是流動性大,騎軍的發揮很重要,這和京師初級武備堂這邊所教確實有不同。

當然了,大明天南地北,富饒廣闊,各種地形都有,比如北方的平原,南方的叢林,西方的山地,東邊的水鄉等等,可以說,每種地形的作戰方式和方法都有差別。

也因此,崇禎皇帝的打算,是在京師初級武備堂模式成熟之後,再擇幾個地方,也按地域特色成立其他初級武備堂,專門教授各地具有特色的作戰方式和方法。

當然了,他知道的一些地域作戰特點,主要是通過後世的電影電視網絡等一切信息的來源所獲悉的那些,他會寫出來給這些武備堂做參考,但更多的還是要熟悉當地作戰模式的地方軍隊進行總結。

等初級武備堂多了,成熟了之後,崇禎皇帝要再建立中級武備堂。這個中級武備堂的着眼點就是大區了,就是要教授兩種及以上地形的作戰,畢竟有些地方的地形複雜,不止是一類而已。學員會從初級武備堂進行選拔,成績優異,或者部隊中戰功卓著的纔有進一步學習的資格。

等這些都成熟之後,再在京師成立一個高級武備堂。這個高級武備堂,崇禎皇帝當初和祖大壽都有聊過,不過以後這個高級武備堂的校長,則是由崇禎皇帝本人親自擔任,相當於讀書人中的進士,都要進行殿試,號稱是天子門生。

此時,崇禎皇帝聽了李定國的話之後,勉勵了他幾句,便對茅元儀說道:“軍器局局長畢卿一會有好東西拿過來,是這燧發槍的改進型號,需要耽擱一點時間。卿先給朕講講燧發槍隊的訓練吧!”

茅元儀和邊上陪同的祖大壽一聽,不由得吃了一驚。燧發槍的改進型號,這是什麼?難道有更厲害的火槍發明出來了?

這麼想着,他們有點好奇到時候軍器局局長會帶來什麼樣的燧發槍。茅元儀則按下心中好奇,便從親衛那邊拿過一杆燧發槍,一邊示範一邊給崇禎皇帝稟告他的訓練。

其實,崇禎皇帝是審閱過燧發槍的標準訓練流程的,甚至還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使得這個標準流程能保證是燧發槍使用的最優流程,包括用紙殼的定裝彈、三段式射擊等等。至於火藥的配比、顆粒化這些,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都掌握了的,則是由軍器局那邊按最優效果嚴格配比,以前是質控不嚴格,如今這個會由軍器局和新軍這邊兩道檢查,並能直接反饋御前,能保證質量的。

“……陛下,臣對於這個三段式輪射,按照三組不同的模式分別進行了試驗。是燧發槍進行輪換的好,還是燧發槍和兵士一起輪換的好,從初步試驗的結果來看,要達到最佳效果,還是後者爲佳。”茅元儀在崇禎皇帝的面前侃侃而談道。

“這主要是我們大明的燧發槍,每支之間都有細微的差別。如果只是燧發槍輪換的話,火藥的多少,鉛彈的大小,都會對最終的射擊效果有影響,而燧發槍和兵士一同輪換的話,由於兵士熟悉自己的燧發槍,事先準備地也都是最合適的裝藥量和鉛彈,因此能從細節上加以保證……”

崇禎皇帝在羣臣面前,特別是在新軍和軍器局、兵仗局這些地方,經常有說一句話,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茅元儀作爲新軍總教習,可以說和崇禎皇帝的接觸是算多的大臣之一了,他自然也謹遵聖意來做了。

這倒不是拍馬屁!對於幹實事的人來說,自然能明白這句話確實道出了做事的真諦。有領導的支持,自然就樂於實踐了。

說完這些後,茅元儀卻又話鋒一轉道:“不過《紀效新書》中的要求卻是不同,須得事先選出銃口規格等儘量一致的火槍編爲一隊,如此,前排專職射擊,而後排專職裝填,熟門熟路,熟能生巧,在實戰中或者優於目前臣的訓練之法!”

崇禎皇帝聽了,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三排兵卒,若有所思地問道:“卿的意思是說,目前所採購的燧發槍還不足以讓卿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燧發槍,就目前可用的基礎上進行了這樣的訓練總結?”

“陛下明鑑!”茅元儀知道自己不用擔心,皇帝就是此道高手來的。

崇禎皇帝聽到答覆,稍微皺了下眉頭點點頭。燧發槍的製造,遠比火繩槍的時間要長。目前軍器局正在嘗試流水線作業,卻又還未完成整個過程的改進,因此提供不出足夠多的燧發槍讓茅元儀挑選。

不過這倒不是問題,新軍要正式配備燧發槍部隊,這得到明年蓋州戰事結束之後,時間上倒是還比較充足的。還有手工打造,不同工匠間做出來的燧發槍差異比較大這個事情,回頭也要讓畢懋康去儘量解決才行。

茅元儀接着繼續解釋他在訓練中得到的一些結論,說完之後,崇禎皇帝便吩咐道:“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卿要記錄下來。”

“微臣明白!”茅元儀自己都是寫過兵書的人,又怎麼可能不用心記錄自己實踐出來的內容。但皇帝交代了,自然要立刻迴應了。

正在這時候,軍器局局長畢懋康帶着一名家丁匆匆趕來了。所有人都轉頭看向他,特別是茅元儀和祖大壽等將領,更是眼睛睜得賊亮,似乎要從畢懋康那看出花來。

只見畢懋康身後跟着的那名家丁,手中捧着一個長長的木盒,從外形上看,裡面應該就是一支燧發槍吧。只是盒子蓋着,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皇上說得改進型號究竟威力如何?

至於崇禎皇帝,自然知道畢懋康帶來的是什麼。他等畢懋康見禮完畢之後,便吩咐身後的祖大壽說道:“把卿挑選出來的火繩槍兵帶過來,和茅卿的燧發槍兵一起比試吧!”

要有可能的話,祖大壽還真不想這麼幹,這不明擺着給茅元儀做陪襯麼!不過皇帝下令,他也沒辦法,只好轉身吩咐身後的一名將領去了。

感謝北方工業公司的打賞!

243 反常好多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605 消息1101 沒有澳門了982 兩個吐血155 毒計(第五更)228 互懟(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544 衆將聽令491 醒悟過來了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1264 幸福的煩惱14 清查內宮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76 京營初整頓1303 成名之戰752 出戰640 沒到時候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262 可惜了白杆軍822 脆弱的信任980 黯然385 先聲奪人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403 爭奪版權專利局153 京觀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854 必然如此740 萬人敵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309 亮相613 高瞻遠矚1299 絕望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1260 捅了馬蜂窩1309 亮相461 大陣勢收割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1308 誘捕434 煮酒論英雄865 多話的小男孩756 這也行?781 上中下三策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183 這筆賬划算633201 按釘子1247 豪奴510 熊文燦的打算914 明國蠻橫無理1191 還有這操作?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665 再次出使217 敷衍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77 有種留下廟名1116 明暗兩套763 五年平遼358 清丈土地1220 曬就一個字20 皇太極你好陰險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137 敵明我暗543 顧全大局193 黔驢技窮527 腦袋擔保10 定策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983 異姓王(第三更)1263 教育司725 不打你打誰?182 晉商會議746 擾亂軍心808 老子天下第一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326 找後門救人500 沒得選擇116 一個瘋子920 分析1220 曬就一個字354 開洋海議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1336 空軍首戰601 白眼狼353 開海禁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527 腦袋擔保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