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國戰

底下臣子們也都明白這點,不由得微微搖頭居多,不看好盧象升能再建奇功。

崇禎皇帝卻是一笑道:“建虜在前幾次的時候,最大的失敗原因,乃是不瞭解我軍的實力。因此,他們的護糧隊,被盧中丞連續截了兩次。去到遼東之後,又是因爲不瞭解驃騎營的實力,因此又有驕兵出戰,結果被盧中丞拿下了鞍山驛堡!”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見底下所有臣子都注視着自己,才又繼續說道:“因此,這一次,還是要建虜低估我軍的實力!”

他說完之後,文華殿內安靜了一會,申用懋才帶着疑惑之色打破這份安靜道:“陛下是說……是說讓新軍去劫糧?”

從皇上所說前後的話聯繫起來,他第一個想到了這種可能性!

“對!”崇禎皇帝一聲讚許,點頭說道,“朕就是這個打算,明面上盧中丞出面,新軍則埋伏之,不怕贏不了朝鮮的建虜,截獲不了建虜的糧食!”

衆人一聽,先是驚訝,而後都露出贊同之色,紛紛點頭。王承恩也適時開口道:“盧中丞說,此計甚好,只要新軍實力夠強,說不定能全殲朝鮮建虜。”

得到登萊巡撫的肯定,衆人的信心不由得大增。也就是說,能取得多大的勝利,關鍵就在新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上面了!

不過就在大家都高興的時候,戶部尚書畢自嚴卻問道:“陛下,新軍五千多人,加上後勤等,這需要多少船隊來運?據臣所知,登萊水師可沒有如此之多的戰船啊!”

一聽這話,頓時文華殿爲之一靜。真是高興地太早了,人過不去,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啊!

不過崇禎皇帝卻早已想過,立刻就說道:“福建水師正運糧過來了。他們的船隻,比登萊水師還多。而且皮島那邊,之前有獲得一些朝鮮戰船,一樣可以用。朕再讓關寧那邊的船隻,也調集過來,這樣就有不少船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看着底下的臣子又補充道:“另外,新軍也沒有必要連帶後勤,全部都去朝鮮參與戰事。只讓適合伏擊的部隊過去就成,新軍其餘部分,則從陸路開拔前往寧遠,在那裡等待即可!”

“陛下聖明!”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尖聲奏道。

溫體仁一聽,看了他一眼,一直不說話,這一說話就附和皇帝,還真不愧是大明內相啊!

這麼想着,他也立刻奏道:“陛下此法,一舉解決了剛纔的困難,臣覺得妙也!”

其他臣子一聽,也都紛紛表態,附和崇禎皇帝的意見。只有戶部尚書皺着眉頭,有點不解地問道:“陛下,新軍其餘部分去寧遠幹什麼,難道……難道陛下還想讓新軍攻打蓋州?”

“爲什麼不?”崇禎皇帝一聽,反問了一句,而後說道:“朕說過,決不能讓建虜分兵前去攻打河套!”

說了一句後,他便給底下臣子分析道:“如果能殲滅朝鮮的建虜,那定然會震動朝鮮逆賊,必定會向建虜求援。而建虜剛建國,一要聲望,二來也不會放棄朝鮮,肯定會再次派兵,而且爲了防止再次出現被我大明殲滅的情況,必然會多派軍隊過來,如此,就分薄了遼東的兵力。”

“第三,新軍在蓋州又展現了實力,建虜必定不敢小覷,肯定要派重兵圍困,如能殲滅就最合他們的意!據朕估計,他們如果要做這些事情,必然還會要求蒙古部族也出兵方可。如此一來,又哪有軍力再往河套了?只是少數一點兵力的話,朕相信洪總督能擊退來犯之敵!”

說完這些話後,崇禎皇帝停了停,掃視底下臣子,看到他們有的在沉思,有的在點頭,就又說道:“還有最後一點,也是老調重彈了。建虜出動大軍,同樣要消耗糧食,他們有這麼多糧食麼?就算有,消耗這麼大,到了來年,建虜又該怎麼過?”

小冰河時期可不會有大明和建虜之分的,大明遭災,遼東同樣遭災,而且天氣更冷。消耗了他們的糧食,又釘住了建虜,無法再來大明打劫,如今又沒有了晉商的資敵,光是玩這些經濟手段,就能玩得建虜國力大降!

聽到皇帝如此具體的分析出來,還有誰能反對!

溫體仁也算是知道了皇上之前所說的意思了,看來福建水師是暫時回不去了,那邊的海面控制權,也等於是暫時放棄,多少會影響開海禁的事情。

畢自嚴則是暗暗叫苦,心中又開始盤算起來,除去朝鮮可能繳獲的糧食之外,還要怎麼籌備,才能滿足皇上的要求。

他這正在想着,卻聽崇禎皇帝在點他的名說道:“畢卿,新軍的糧草物資必須先行配齊,還有冬裝,也要在出發前下發。說得嚴重點,這是關乎大明國運的一戰,打好了,河套會平穩一些,好處多多;建虜會被我大明拖進無底深淵,對於來日光復遼東,將有很大的幫助!畢卿可明白?”

新軍的一切,都是皇帝親自過問,還有新軍中的各級監軍直接可以向皇帝密奏。因此,新軍物資,在京師直接發放,不存在漂沒一說,也不允許出現短斤缺兩。如此一來,這個新軍物資可是實打實地,讓畢自嚴都顧不得馬上答應下來,心中盤算着一切。

崇禎皇帝明白,打仗,其實打得是後勤。這點對於熱兵器作戰如此,對於冷兵器作戰,同樣也差不多。畢自嚴是大明管家,他沒有馬上答覆,而是在盤算着,這是盡責,因此,他也沒打算催他,就等他盤算之後的答案了。

焦點到了戶部尚書這裡,文華殿內其他人也都注視着他,都等着他的答覆。

過了好一會之後,畢自嚴擡起頭來,掰着手指向崇禎皇帝奏道:“糧食這塊,周閣老督辦的江南地區糧食已經起運,安南過來的糧食已經到了東江……只要朝鮮那邊截獲的糧食能供應新軍一個半月左右,應該能差不多了。還有火藥,軍器局那邊,兵仗局那邊……”

說到最後,就見他有點發愁地說道:“新軍的冬裝,臣一時想不出好辦法,也沒足夠的銀錢去採購,除非陛下下旨,從大明建設銀行挪用些銀子出來!”

431 大同總兵人選865 多話的小男孩60 沉迷女色1298 陰魂不散1128 沙賈汗1156 科技清吏司830 啓動A計劃1251 吏部尚書一職980 黯然396 朕要微服私訪66 蘇鬆重賦403 爭奪版權專利局39 難民378 草原形勢1335 希望在西邊1043 垂死掙扎614 怎麼和我鬥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101 明軍的動向602 定位1140 第一戰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941 恐慌(第五更)685 反常1137 怎麼幫1308 誘捕16 園嶠9381144 王師到了927 大事定也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182 晉商會議1120 吏治235 徐光啓的請求322 不霸氣但實用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62 京師之亂196 密商1301 聞風喪膽960 升官1135 南洋局勢1095 帶個話1017 得罪了誰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763 五年平遼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258 新軍強軍之說682 羣策之力1061 陰差陽錯377 圖謀吳襄969 死中求活之策196 密商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842 不好1193 危和機119 知人善用772 吟詩作賦885 好狠969 死中求活之策1167 冷眼旁觀1310 虎狼之國1145 踏平呂宋539 林丹汗猶豫了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916 黃雀在後238 誤打誤撞269 合作共贏63 料事如神498 時機很重要1050 鹽政815 各懷目的1292 新的封爵途徑541 一隻虎的提醒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254 頭疼510 熊文燦的打算599 面試楊嗣昌529 火炮的改進1122 真正的大禮436 各取所需823 莫名其妙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796 遠交近攻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933 疑神疑鬼1070 御駕親征1061 陰差陽錯533 寶刀屠龍1219 天上掉餡餅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676 要錘子幹啥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1039 小聰明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1199 即時通訊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