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新軍配屬

人心是不可能滿足的,就算你做得再公平,也是一樣能挑出刺來。然而這一次,和最終結果一起公示的還有那些奏章,上面有挑出疑惑的地方,而後再次進行資料補充,從中可以看出皇上是多麼的認真核查。這種情況下,除非是有非常大的不公平,否則沒人敢鬧事。

於是,軍官名單的公示,波瀾不驚地結束了。在那些軍官名單中,毫無疑問,就有曹變蛟的名字。

接下來便是按兵種進行調配,長槍手,刀盾手,弓箭手、騎手等等分類,這些都是各邊軍的精銳,個人戰技是挑選進新軍的首要條件,並不需要再練,從而能節省很多時間。

長槍手,個個都是身高臂長,孔武有力的兵卒,這能讓他們用上更長的長槍、钂鈀等長兵器,讓敵人無法靠近;而刀盾手,則能熟練地使用刀盾配合。騎軍的實力同樣是選拔出來的,都是各邊軍中騎術最好的那些。臨陣對敵廝殺,就算是和一輩子在馬上的蒙古人比,也相差不遠。實際上,這些騎軍中就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蒙古人出身,一直在大明邊軍中當各路將領的家丁。

戰陣的訓練,是按照戚繼光的鴛鴦陣進行的,最小單位就是一個班十個人。等班爲單位的戰陣訓練可以了後,還要以排、連等爲單位,訓練更多人數的大鴛鴦陣。訓練目的,就是這第一師臨陣對敵時,大可以大到差不多整個師作爲一個大鴛鴦陣,小可以小到以班爲單位的鴛鴦陣。當然了,班排這些小型鴛鴦陣,主要是追擊敵人爲主。

所有的弓箭手、和火炮手則單獨成團,也就是遠程火力單獨配屬,用偏廂車運載。臨陣不但可以阻擋對方騎軍的攻擊,而且還能保護己方炮兵免受對方遠程火力的傷害。而配屬弓箭手,則是因爲射速夠快,人人皆是強弓,射程也足夠遠。

對於別人來說,一個弓箭手的培養,特別還是能拉開硬弓的弓箭手,要花的時間太多,成本太高。可對於新軍來說,這些能拉強弓的弓箭手都是現成的,只是從各邊軍抽調出來的而已,在個人弓箭技藝上,並不需要額外培養。在大明這個時候,就算火槍能改進爲燧發槍,其臨陣威力,也遠不及這種用強弓的弓箭手。

當然,這一批新軍之後,要再抽調這樣的強弓弓箭手來組建軍隊,就比較難了。畢竟像這種能拉開強弓的弓箭手,本身就數量稀少。那個時候,火槍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只要能下本錢,訓練時間夠短,能快速形成戰力。後續新軍遠程火力再追加,就得配備燧發槍之類的了。

新軍訓練的這個戰陣,是原本戚繼光調到薊鎮之後,在原有“鴛鴦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陣法,初步具備了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規模,主要就是用來對付像蒙古人一樣擁有大量騎軍的敵人。

只是原本的歷史上有點遺憾,當戚繼光的這支軍隊訓練出來後,大明和蒙古俺答汗已經達成了和解,雙方再無大的戰事,因此這支有新式陣法的軍隊,並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對於陣法這塊,崇禎皇帝並不需要去操心,因爲他任命的總教習茅元儀就是專家。由茅元儀訓練,他很放心。

相對來說,崇禎皇帝更關心宦官政委的課程安排,以及授課的效果等等。對於宦官政委掌握兵卒思想的彙報總結,他更是關心,親自查驗,決不偷懶。

在新軍的裝備上,有一點讓他有點驚訝。原本他想把燧發槍的構思說出來。但沒想到的是,他還沒說,新任軍器局局長畢懋康就興致勃勃地主動向他奏明軍器局的拳頭產品,就是崇禎皇帝想公佈的燧發槍。

“陛下,此乃自生火銃也!比起之前鳥銃,實在是勝過太多。”

看着畢懋康在秀他的燧發槍發明,崇禎皇帝只是微笑着點頭,耐心地聽他顯擺。

“想當初薩爾滸之戰,我明軍退守吉林崖之時,大霧瀰漫,人物難見。可我軍之火炮,火繩銃,皆須事先點燃才能引發火炮火銃,如此一來,火光一起,爲虜所見,便成了靶子。”畢懋康在御前侃侃而談道,“由此臣細心琢磨多年,終得此自生火銃。無須火繩事先點燃,既不用擔心火繩燃盡之憂,亦不用擔心火繩碰到周邊同袍的火藥,還能用於大風天征戰。臣敢保證,自生火銃裝備我大明軍隊之後,必能滅了建虜,光復遼東!”

當年的薩爾滸之戰,一直是大明的心中之痛。畢懋康也是那個時代的官員之一,因此也很在意。也因爲如此,他在談起這個自生火銃時,甚至都用了當年薩爾滸的例子。

崇禎皇帝聽了畢懋康的話後,其實有點不以爲然,能決定戰爭的,一直是人,而不是武器,除非是劃時代的武器,先進到能彌補人的因素。單單只是火繩槍和自生火銃之間的差距,還沒能達到這個程度。

在畢懋康期待的眼神中,崇禎皇帝笑着點點頭道:“這自生火銃確實不錯,畢卿顯然是用了心思,朕心甚慰!”

聽到皇帝的表揚,畢懋康心中開心了,他正待謙虛幾句時,卻聽到崇禎皇帝話鋒一轉,問他道:“不過每件東西都有優缺點,朕想聽聽,這自生火銃有什麼缺點?”

“……”畢懋康還來不及謙虛,就楞在那裡了。他以前和皇帝接觸不多,沒想到皇帝這麼年輕,可卻有如此成熟的思想,還知道每件東西必定有其優缺點。在聽了自己的描述之後,還能保持自己的想法,要自己講自生火銃的缺點。

說實話,畢懋康很是有點震驚。不過他見崇禎皇帝在注視他,便很快回過神來,感覺皇帝那目光很是明察秋毫,便不敢有絲毫隱瞞,連忙稟告道:“陛下所言極是,凡一物,有其利,必有其弊。臣這自生火銃,關鍵便在這自生系統之上。”

第二更在中午時分。

1260 捅了馬蜂窩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235 徐光啓的請求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350 到達漢城521 畫展1318 賴皮戰術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389 圖像按鈕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536 布和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981 斷子絕戶計907 攻心之戰53 激動的劉興祚1059 舌生蓮花973 禍害南洋去吧493 回(第三更)703 勸降41 沽名釣譽946 緊張83 與國永存707 決策(第三更)30 先打了廷杖再說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526 當尿壺234 曹變蛟的志向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53 激動的劉興祚15 再加人634 無恥551 神一魁的疑惑97 指天爲誓1171 他隆王的因果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948 倭國情況773 溫暖如春1265 短板398 橫衝直撞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1084 凱旋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33 範永鬥拜年1056 天大的好消息1190 宗室藩王大會1140 第一戰387 吊着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140 第一戰371 新軍配屬1244 婚書714 這可怎麼辦啊16 園嶠288 曹文詔的苦心1175 煎熬1098 好大的手筆1126 莫臥兒帝國1191 還有這操作?802 開民智960 升官1075 城破541 一隻虎的提醒1132 求援1056 天大的好消息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894 因噎廢食199 論功行賞126 國與國的關係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41 沽名釣譽202 收心575 神采飛揚371 新軍配屬617 後會有期387 吊着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662 和鄂爾勒克664 沒想到的結局675 比試849 暴露的風險1103 濠鏡澳夷亂405 安南都統使司820 一直是個謎161 胡扯的下限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249 熱烈歡迎934 氣勢(第三更)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894 因噎廢食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869 行霸383 明國見聞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66 重文輕武1155 願望成真(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