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禍不單行

文華殿內,討論還在繼續,新任輔臣閔洪學思考良久,終於躬身奏道:“陛下,臣以爲,不如撥下銀兩,而後從巴蜀之地購糧以解秦地百姓之困頓,此其一也!”

胡廣聽得點點頭,陝西邊上,要論富裕程度,存量多少,估計就四川最多了。雖然經歷了土司動亂,不過已經平定。

如今四川的存量怎麼都比甘肅要多,山西因爲晉商走私糧食給建虜,並不會有多少存糧,而查封之糧食,亦要用於京畿之地救災。至於河南之地,旱災初顯,還是要用於自己,否則中原大地因缺糧而亂,那影響就比陝西亂要嚴重多了。

他心中想着,又聽其意思,便忙追問道:“閔卿盡且奏來!”

“其二,臣以爲遣返原籍是爲不妥。地方官府如有安撫災民之力,則災民亦不會淪落爲賊人,不如聚之抗災,修路鋪橋,興修水利皆可!”

閔洪學說完之後,溫體仁立刻點頭,跟着奏道:“此言大善,臣附議!”

對這個老鄉的本事,他是知道得很清楚,稍微一想,便毫不猶豫地贊同之。

胡廣也聽得連連點頭,如果按照楊鶴奏章上所說,給予錢糧,遣返原籍,他是省事了,可效果能有多好?給的錢糧能否全部給到災民手中?災民能支撐到下一次糧食收穫之時?只要有一點沒做到,就很容易如同原本歷史一般,遣返之災民重新淪落爲賊。

不愧是地方能吏,所奏之策皆有實效,並無半點泛泛而談。這讓胡廣很滿意,對於溫體仁前兩日所奏,說翰林中要選拔地方吏治經驗者一事,胡廣準備回頭就準。否則那些翰林多是讀書出身,沒有一點地方經驗,很容易成爲紙上談兵。

他這麼想着,正待開口准奏之時,忽然有四川巡撫的急報至,胡廣聽了心就一沉,不用看肯定沒啥好事。

果然,胡廣看完之後不由得苦笑,這賊老天,就是要增加中興大明的難度啊!

他把急報讓內侍轉給底下臣子看,腦中則回想這急報的內容。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成都地震,聲吼如雷,連震十二次,房動屋搖,雞鳴大吠,河漲水赤,山崩城倒,壓死宿城樓營兵數名。松潘衛日震十二次,聲如雷。小河營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壓死軍民數人。同日重慶府、壁山、廣安州、蒼溪、珙縣、威遠等俱震……”

地震,其實對於四川來說,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哪怕到了後世,也時常有聞。可這一次的地震,卻是有點大,估摸着城牆都塌了那麼多,應該有個六七級的樣子吧!

至於奏報中的人數,古代人少,且地方官府對於被埋人數很難統計,又會習慣性地往少裡報,所以就只會說“數人”、“數名”這樣模糊字眼。

等底下臣子看得差不多了,胡廣臉色嚴峻地道:“巴蜀剛經兵災,如今又是地龍咆哮,怕是難有餘糧了。”

對於這種情況,衆臣皆是無言以對。沒有辦法之下,就只能從各地摳一些糧食了。這時候,胡廣是深深地感覺到糧食之不足,便向首輔詢問道:“南洋藩屬國可有消息傳來?”

“陛下,南洋路程遙遠,一時尚無消息。”溫體仁聽了便奏道,“且還需與各藩屬國商討所貢糧食數目,要使兩國皆能滿意,也需時日!”

說得也是,還是自己心急了!胡廣聽了點點頭。不過閔洪學卻詫異了,連忙問情況,溫體仁便把取糧於南洋一事給他說了下。

閔洪學聽完,臉色嚴峻,當即躬身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之前巡撫西南,其他南洋諸國未知,但對洞吾有所瞭解。臣以爲,貢糧之事,怕是難行!”

洞吾就是後世的緬甸,胡廣之前討論南洋貢糧時,已知道這點。此時一聽閔洪學之言,不由得眉頭一皺。

大明在之後十多年肯定是缺糧,能從外輸入糧食是最好,他當即問閔洪學怎麼回事?

“陛下,洞吾國主桀驁不馴,連年征戰,四處攻略,就連我大明所屬之土司木邦,也已被其吞併……”

胡廣一聽這裡,覺得木邦一次很熟悉,隨後猛然想起,似乎聊天羣裡初等組中那個巴登頂就是自稱木邦遺民。

“……以此來看,想讓洞吾朝貢糧食,怕是極難!”閔洪學說完之後,臉色忽然有點猶豫,好像想再說話,不過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胡廣聽了,不由得說道:“看來南洋諸國,不知我大明威儀久矣,竟然還敢吞併我大明所屬,真是膽大包天……”

聽他說到這裡,溫體仁臉色一變,皇帝該不會是想對洞吾用兵吧?眼下之局勢,豈能再開戰事?

他這麼想着,便準備開口勸諫,卻聽皇帝話鋒一轉道:“……等來日我大明有餘力,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溫體仁一聽,還好皇帝雖年輕卻不衝動,不用自己費口舌了。

閔洪學卻和他不同,聽得眼睛睜地大大地,目光炯炯,似乎想再看清點皇帝內心的想法。

但胡廣卻沒再提洞吾一事,轉而又議楊鶴奏章,對於楊鶴保舉之洪承疇,他在後世也聽說過,此時提出,沒想獲得朝臣一致認可,他便同意洪承疇接任延綏巡撫一職。

這次會議開了差不多大半天的時間,胡廣在散會後剛想歇息下,卻聽到內侍稟告說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中級殿大學士薊遼督師孫承宗進京覲見。

原本在去年年底孫承宗就應帶着勤王軍來京的,只是因爲永平撫慰一事,不得已拖到了現在。

孫承宗對於大明來說,可謂勞苦功高,因此,聞報之下連忙下旨覲見。甚至胡廣走到了文華殿門口,親自去迎接孫承宗。

這等待遇,在崇禎朝算是第一人了,讓孫承宗感激涕零,不由得有點爲自己此次急急趕來的初衷而感到羞愧。

不過,他想起國事如此,也是無奈之舉,便按住了心中所想,在見禮寒暄之後,就道明瞭此次來京師面聖的主要來意。

今天要去探親,下一章應該是晚上了。

460 欺軟怕硬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624 多鐸來了363 寧完我的機會1101 沒有澳門了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472 豪格很冤枉788 銀行總結936 奢侈193 黔驢技窮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336 天使到94 出動444 精忠報國百死不悔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573 登基爲帝238 誤打誤撞1242987 大展拳腳502 密謀305 補餉的困難1104 專家會議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97 指天爲誓955 回瀋陽1167 冷眼旁觀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250 奇葩的猜測1175 煎熬41 沽名釣譽730 驚聞893 耗誰?631 牛刀殺雞1032 清除奸細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1336 空軍首戰第二個單章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8 皇帝發瘋623 壓力有點大425 又遇佳人25 國丈周奎143 要過年了36 娶媳婦必須謹慎762 此戰禍根365 逃出生天759 土雞瓦狗也1059 舌生蓮花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119 知人善用535 奴酋有動作1332 井底之蛙308 要啃硬骨頭了152 糧價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1070 御駕親征503 屠城1264 幸福的煩惱257 作繭自縛218 責任890 鄉長童校1264 幸福的煩惱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543 顧全大局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981 斷子絕戶計1332 井底之蛙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31 豈會言而無信756 這也行?416 李過的發現83 與國永存1176 對比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283 又一個心願432 孫傳庭升官1061 陰差陽錯972 好意外的消息49 傳奇人生9381132 求援666 明軍6661257 亂波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1140 第一戰1174 北方突變184 人手不足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655 蒙古人好忽悠290 皇太極的震撼646 殺虜(第三更)1292 新的封爵途徑197 入城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222 糧食危機813 明末王成724 聊天羣的缺陷1230 這肯定是湊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