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 揚州瘦馬

這支艦隊裡,每艘船上都有聊天羣成員。因此,崇禎皇帝能通過聊天羣實時知道這支艦隊的情況。也因此,雖然他人已經到江南了,卻也能知道這支艦隊已經出發。

船隻停靠到了揚州城碼頭,前幾次基本上都是過揚州而不入,至少沒有好好逛逛。這一次過來,崇禎皇帝終於決定在揚州走上一走。

下了船,崇禎皇帝發現揚州這邊,似乎比以前更爲繁華了。別的不說,就這港口,幾次經過,崇禎皇帝還是有感受的,不管是岸邊的船隻,還是岸上的人流,全部要比印象中要多。

記得以前的時候,揚州碼頭這裡,原本是貨人不分的。如今環目四顧,那些純粹運貨的船,都已經是自己單獨的一塊區域,和客船停靠點隔開了。

碼頭上,房屋林立,沿着道路一直到揚州城牆。行人,旅客,閒人;男人,女人,小孩,各色人等,一眼望去,幾乎都能看到。當然了,大部分是以男人爲多。

“老爺,沒想到揚州這麼繁華啊!”袁貴妃看了好一會後,臉上帶着一點驚訝說道。

崇禎皇帝聽了,轉頭看了她一眼,微笑着道:“之前可沒有現在這麼繁華!”

這個袁貴妃,剛離京的時候,還有點拘束,如今走了這麼遠的路,終於放開了一些。這性子,還是太靜了點。

邊上護衛的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聽了,便帶着點笑容,低聲說道:“老爺放開了沿途收稅,主要以買賣點收稅爲主,如此一來,各地貨物南來北往,自然比起以前,是要繁華多了。”

說起來,這也和吏治有關。

以前的時候,雖然大明規定是三十稅一。但是,比如路上的稅卡是多如牛毛。

明代周輝,就在他的《金陵瑣事》中記載了一個有關稅收關卡的例子。

這個例子說得是萬曆二十八年,有個叫陸二的人決定異地販賣燈草牟利,因爲異地有價格差。可是,當他僱了一艘船出發之後,就先後遇到了當地知府派人設的稅卡,知縣派人設的稅卡,京城回家休養的趙公公設的稅卡,還有正規稅卡點外,又有的臨時稅卡點,反正就是各種稅卡,結果,陸二沒到目的地就在中途被迫賣掉了燈草回家。要不然,真不夠陪的。

當然了,這陸二做不成這個異地買賣的生意,那是因爲他是普通人。如果他有背景,有功名在身,那有的稅卡就不會收了。如果背景夠硬,那基本上一個稅卡都不會收。

這也就是原本歷史上,雖然大明商業繁榮,其實是官僚商業繁榮,但是,朝廷卻基本上收不到稅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先是有孫傳庭狠治商稅,任何人,不管其背景如何,功名如何,一律按照大明律所規定的交稅。這些原本被逃掉的稅收,就能進國庫了。

另外,崇禎皇帝革新了都察院制度,把都察院的分支院都設到了縣一級。這個都察院的職責,不是管民,而是管官的。如果有官吏、鄉紳不法之事,是允許百姓去都察院的分支院告狀的。除此之外,廠衛的名頭,隨着之前幾次大的事情,也已經重新打響了牌子。

如此一來,那些各地私自設卡收稅的事情,自然就不會有了。如果王二再異地販賣的話,就不用交那麼多稅,而是正兒八經地按照大明律規定的三十稅一來繳納。

也是因爲這個緣故,大明的商業隨即蓬勃發展起來。哪怕沒有官員背景的商人,也能在如今這環境中從事商業貿易賺錢了。

由此,不止是揚州城,其他地方也一樣,全都因爲商業的興盛而比以前要繁榮了。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劉興祚來說,他心裡也能明白。不再理會這個話題,擡頭望了一眼後,當即一指碼頭那邊最引人注目地一處酒樓道:“走,去看看哪裡有沒有好吃的!”

不知爲何,貼身護衛的方正化一聽這話,就想起了之前微服私訪的時候,似乎總能遇到一些事情。這一次,該不會又會遇到吧?

這麼想着,看到崇禎皇帝已經下船,他便連忙跟上,就隨在皇帝和貴妃身後。可惜沒有墨鏡,光那眼睛掃來掃去,讓別人一下就注意到他了。

領近的船隻,也都在下客。有三五成羣的,也有孤身一人的。崇禎皇帝是微服出巡,自然不會搞什麼戒嚴,只是護衛的錦衣衛圍在外側,把皇帝和貴妃不着痕跡地護在裡面。

剛走上碼頭,忽然,就看見前面一輛準備啓動的馬車上,簾子掀開,跳下一個小女孩,哭着往船隻這邊跑過來。

崇禎皇帝正東看看,西看看地,自然一眼就看到了這個情況。

這個小女孩,模樣挺不錯的,大概十歲左右,梨花帶雨,喊着“姨夫,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在她的身後,有一個花枝招展的中年婦女也從馬車上跳下來,追着那小女孩,讓她不要跑。

這小女孩大概是不想和親人離別吧?崇禎皇帝看着這一幕,倒也沒有多想。就這麼站了下,便繼續往前走了。倒是袁貴妃多盯了一眼,纔跟上崇禎皇帝。

“回來幹什麼?”一個惱怒的聲音響起,崇禎皇帝聞聲轉頭看去,卻見一箇中年男人,衣着有點寒酸,正一臉惱怒地向那個跑過去的小女孩揮手,讓她走,同時還說道,“都告訴你了,跟着這位媽媽,以後你吃香的喝辣的,多好的日子!”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的眉頭不由得一皺,似乎想到了什麼。轉身停住,看着那邊。

只見那小女孩跑得很快,後面那個女人追不上,很快就到了那男熱面前,直接跪下,流着淚擡頭說道:“姨夫,我很乖的,我能幫家裡幹活,我能賺好多錢的,不要把我賣了,我不去好不好?”

袁貴妃也早已停下,聽到小女孩說這話之後,頓時臉上立刻露出不忍之色,在崇禎皇帝的耳邊低聲說道:“可憐的孩子!”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沒有說話,只是看着那邊。

就見那男人臉上浮現出一絲不耐煩,環顧四周,看到周圍不少人停下來看他這邊,頓時,就有點惱了,低着頭,訓那小女孩道:“哭嚎個什麼,這是讓你去享福。再說了,你在我家都幾年了,吃喝不要錢?都養不起你了……”

圍觀的人,大概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基本上也沒人在意,低聲說着話時,崇禎皇帝還聽到了有兩個男人的對話。

“這小女孩長得不錯,嗓音也好,估計賣了不少錢。”

“可不是,所謂揚州瘦馬,估計這個小丫頭調教調教之後,肯定能賣個大價錢!”

袁貴妃已經生有一個女兒,雖然年紀沒有眼前這個小女孩大,可她心中卻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不由得很是同情,對崇禎皇帝說道:“不知道這小女孩的父母知不知道?要是有可能,誰都不想賣自己孩子的吧?這個人只是姨夫,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麼隱情?”

很明顯,她是想幹涉這事。只是皇帝在,沒經過皇帝同意,她不敢私自干涉。如果換了海蘭珠,或者田貴妃的話,搞不定心中想什麼,就直接說了。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點點頭,正要上前,就見那後面追着的女人已經趕到了,有點踹氣地說道:“你個小妮子,媽媽我又不會虧待你,好好學,五指不沾陽春雪,好日子在後頭呢!”

那小女孩沒理她,只是看着那個男人,繼續哀求道:“姨夫,求求您,帶我回去吧,我長大後一定會賺好多好多錢,報都不要,都給您……”

然而,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那男人打斷了,就聽她厲聲喝道:“夠了,就這樣!”

Www ●ttκΛ n ●C〇

那女人也開始拉小女孩,要拉着她走了。

圍觀的人見此,便知道這個小插曲要結束,就都各自散了,準備各走各路。

但是,此時,崇禎皇帝卻上前了,低喝一聲道:“慢着!”

那女人一聽,擡頭一看。她的眼睛倒是毒的,一看崇禎皇帝的氣質,還有他身邊的隨從,就知道這是個貴人,不敢得罪,依言先放了小女孩。

而那個男人,卻是惱怒有別人管閒事,雖然他看着崇禎皇帝有家丁跟隨,像個有錢人,卻也不怕,當即說道:“這位公子,小孩子不懂事,驚擾到您了。”

看到崇禎皇帝的臉色似乎並不好看,他就又連忙解釋道:“我是他姨夫,家裡窮,給她找了條活路,沒事。”

崇禎皇帝壓根就不理她,只是低着頭問那小女孩道:“你爹孃呢?”

小女孩一見有人理她,就如同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擡頭看着崇禎皇帝,連忙回答道:“我爹兩年前外出做生意一直沒回,我娘在我爹走之後沒多久就……就沒了。我就在姨夫家……”

“聽,這位公子,我沒說謊啊,我就是她姨夫。”那男人聽到這裡,就打斷了小女孩說話道,“他爹肯定是死在外面了,兩年多了,一點音訊都沒有。我家裡也不富裕,養了兩年了,沒辦法,只能幫她找個更好的出路。”

這個年代,外出,不管是去幹什麼,都有很大的風險的。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客死異鄉。兩年多沒有音訊,一般來說,很可能是在外頭出事情了。

正是因爲有這種常識,這個男人才會做主賣了這個小女孩。

但崇禎皇帝依舊沒有理他,只是皺着眉頭,兩年前,那個時候還沒有新的戶籍制度,因此沒有給全國百姓編寫身份證號,有點難辦。

他轉頭看了一臉同情的袁貴妃一眼,而後轉回頭問小女孩道:“你爹叫什麼名字?”

“我爹姓陳,名玄,字通貴,揚州儀真人氏。”小女孩認真地回答,甚至還說了是是怎麼寫的。

很顯然,以前的時候,應該家境還可以,或者說父母都認識幾個字,因此也都有教她。

江南這邊,識字率確實比較高,家裡條件稍微好些的,就算在童校開設之前,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認識一些字的。

崇禎皇帝聽了,立刻進入聊天羣,去戶籍文件夾裡按照名字搜索。雖然不一定找得到,可終歸是報了一分希望。

叫陳玄的人有不少,崇禎皇帝在這個基礎上,再搜字,結果,滿足條件的人,還真得有一個人。再看詳細資料,去核對信息。

那個男人等了一會,看到這名貴公子好像有點愣神的樣子,等了一會還沒動靜,就不耐煩了,轉頭一看,好像他的船要開了,也不說話,轉身就走。反正錢已經拿到手,他也不想留在這應付了。

那女的一見,稍微猶豫了下,也想拉着那小女孩走了。

劉興祚是知道皇帝大概在幹什麼,不過就算不知道,剛纔皇上已經說了話,沒他的允許,這面前的幾個人也別想走。因此,他只是一個眼神,立刻,幾名錦衣衛就上前兩步,攔住了這對男女的去路。

一見這個情況,那個男人就有點惱了,當即喝道:“什麼意思?我又沒有犯法,你們要是仗勢欺人的話,這裡可是有都察院的!”

這年頭,都察院對於官吏鄉紳的震懾,也是比較大的。畢竟新官上任,還要三把火。新設地方衙門,要是開張了不搞下事情提高知名度,那都察院的地方分支豈不是成了擺設?

這男人就是這麼想着,因此哪怕看着這個管閒事的像是貴公子,他也不怕!

那個女人倒是沒有說話,面對錦衣衛的攔住,很聽話地站住,同時放開了小女孩。她瞅瞅崇禎皇帝,又看看小女孩,心中有點捨不得。要不是看出這個小女孩有大賣的潛質,她還真不願意去得罪貴公子,寧可這樁買賣黃了。

周圍的人,看到這裡有動靜,不由得又圍了過來。帶着點好奇,圍觀者當起了吃瓜羣衆。

769 大清的黴運1311 舉國之力應對1179 漠北三族303 求助鄉紳128 舉人而已369 扯皮(第四更)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40 沒到時候342 圍魏救趙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1294 你看看人家401 知易行難1253 一系列操作598 離間計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97 指天爲誓114 宋之楊再興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698 強調1247 豪奴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732 急智650 雞蛋碰石頭的下場830 啓動A計劃737 支援(第四更)358 清丈土地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445 未雨綢繆1082 反常的豪格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234 曹變蛟的志向529 火炮的改進364 貓抓老鼠759 土雞瓦狗也317 畢懋康719 內線597 不同待遇852 山上的風景184 人手不足1326 亂了316 建虜的戰法535 奴酋有動作21 大明有救了43 一起用膳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695 決斷1086 世襲之革新873 誰說了算130 忠烈堂見982 兩個吐血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93 手中沒有底牌903 誰敢亂來!851 路遇(第三更)1274 天皇呢?492 傷卒安排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945 運籌帷幄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960 升官65 劉懋434 煮酒論英雄808 老子天下第一87 線下見面1141 只幹猴子913 期待討價還價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317 畢懋康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55 毒計(第五更)371 新軍配屬520 爲了秦地百姓810 主場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1298 陰魂不散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825 皇帝背書1274 天皇呢?753 決戰319 盧象升凱旋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1036 豪格的消息464 志在必得436 各取所需535 奴酋有動作523 老婆沒了(第四更)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548 梟雄的下場876 叔叔幫你報仇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141 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