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 隱戶

“有提過!”張鳳儀馬上回答道,“皇上說了,接下來朝廷的重點將會是清查隱戶。大明西南、西北一帶多山,隱戶多沒於崇山峻嶺之中。過了期限之後,朝廷將派軍隊協查。”

秦良玉聽了點點頭,普通衙役去對付藏於深山老林的隱戶,確實有點不現實。不過這種事情,和她這個都督府的左都督有什麼關係?

張鳳儀顯然是猜出了婆婆心中所想,就馬上接着解釋道:“皇上到時候將會下旨,此次地方軍隊的軍事行動,將由軍隊主官自行負責,權當練兵。當然,地方都察院要派人監督,但不得干涉軍事行動。地方軍隊的行動成果,將作爲地方將領的考覈,由婆婆來決斷,而後直接上報皇上。”

聽到這話,秦良玉不由得一愣,隨後大喜。

大明開國以來,特別是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武將勳貴的權力越來越被文官擠佔。雖然名義上說,五軍都督府的職責是練兵,考覈各級軍官。但實際上,以前五軍都督府考覈之後,是要報給兵部,由兵部最終決斷。考覈各級軍官的這個權力,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兵部所奪取。

但如今皇上這個做法,很顯然是又把這個考覈權還給了五軍都督府。兵部不管如何,在如今皇上的威勢之下,總不可能和皇上去搶權力吧?

想明白了這點,而秦良玉作爲一名武將,又怎麼可能不歡喜。

於是,她立刻奉旨,開始做拔營的準備。相同的旨意應該也通過聊天羣給朱燮元了,等朱燮元那邊的命令一到,就可以啓程回四川。

……

山東西南部,有一個後世非常有名的地方,就是梁山泊。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將近四平方公里。在唐宋時期,黃河多次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並與古鉅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

不過如今這裡已經風光不再,黃河改道,這裡的水泊已經大不如以前,但也沒有達到後世那樣只剩下水泊遺址那樣的一塊溼地。

在這邊,外圍已經是耕地,生活着一個又一個的村落。其中有一個只有二十來戶的小村子,是臨近水泊梁山這邊的最近村子,叫樑家村。村子裡的人大都有親戚關係,是一個家族逃來這裡落地生根的。

不要看樑家村的人口少,耕地少,但從他們的房屋和百姓衣着能看出來,他們一個個都是比較富裕的。

這一日,中午時分,七月的太陽有點毒辣,百姓們都在自家屋裡休息。有一夥人,五個壯漢,每個人都扛着不少東西從山上下來,熟門熟路地進入樑家村,來到東頭的一戶人家門口。

“梆梆梆”地敲門聲響起,其中爲首一個年級大點的漢子一邊敲門,一邊低聲喊道:“樑伯,我們來了!”

聽到聲音,屋裡的一個人應聲出來,帶着一點欣喜,顯然是那漢子所說得樑伯了。

“來來來,快請進來!”樑伯一邊打開門,一邊熱情地招呼道。

五個漢子魚貫入門,把肩膀上的大袋子堆在院子裡,打開袋子口,露出了袋子裡面的東西,都是山裡的好東西。

樑伯看到這些東西,臉上的笑容就更多了,當即熱情地對爲首那個年紀大點地說道:“劉瓦,這次你們要什麼東西,食鹽要吧?還要什麼?”

劉瓦一聽,當即笑着說道:“就是以前換的東西,另外,俺媳婦馬上要生了,俺想要點布料,不知道貴不貴?”

“不貴不貴!”樑伯樂呵呵地說道,“你想要什麼樣的,說給我聽聽,我看村裡那家有,去給你要來!”

樑伯是村子裡的里正,也是族長,村裡有什麼東西,他都知道。每次這些山裡的人過來換物,都是他統籌安排的。

就這麼地,一番溝通後,樑伯當即喊着人名,隔壁鄰居聽到了,只是一下的功夫,劉瓦等人需要的東西,就都由邊上的村民帶過來了。只一會的功夫,樑伯的這個院子裡就擠滿了人。

生意上門,大家都高興,樂呵呵的。還有小孩也趁機過來看熱鬧,同時在院子裡玩耍開了。

劉瓦看到送過來的東西中,忽然眉頭微皺,蹲下身子,看着擺在那裡的一袋食鹽,伸手抓了一小點,仔細看看後,臉色有點難看,小心翼翼地放下手中的食鹽,而後對樑伯說道:“樑伯,這些精鹽我們買不起,還是換以前的那些食鹽吧,反正是鹽就可以了。”

樑伯聽了,心中苦笑。其實,他也不想把這些精鹽擺出來的。但關鍵的問題是,縣裡就沒有以前的粗鹽賣了。全都是這種精鹽,價格甚至比以前的粗鹽還便宜。

聽到問話後,樑伯裝作不在意地說道:“沒事沒事,我們都打交道這麼多年了,這些精鹽就按以前的粗鹽價格來算好了。”

其他村民一聽,都連忙附和了起來。

“對對對,我們都這麼多年的交情了,你們就不要分精鹽粗鹽了,反正還是那個價格給你們!”

“是啊,你們在山裡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能照顧地總要照顧點。”

“……”

他們的這個說法,讓劉瓦等人非常地感動。因爲在他們的印象中,這精鹽的價格,可是粗鹽價格的好幾倍,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粗鹽的價格來交換的話,那就實在太佔人便宜了。

於是,劉瓦連忙說道:“不行不行,你們也不容易,照顧俺們這麼多年,哪能讓你們吃虧呢!這精鹽俺們不要,就要粗鹽就好了。”

一聽這話,樑伯這邊的人互相看了一眼,就又七嘴八舌地客套了起來。

“別不好意思的,說了精鹽給你們就給你們,沒事!”

“對,交情在這,就拿着吧!”

“你就當這是粗鹽好了,沒事的。”

“……”

就在他們的說話聲中,在院子裡玩開的一羣小孩中,年齡比較大的那個,忽然站住了對劉瓦說道:“劉叔叔,縣裡都沒粗鹽,全是這種精鹽了!”

他這話一出,院子裡頓時一片安靜。

劉瓦這邊的人非常詫異地看着這小孩,有點不敢相信。縣裡全部都吃這種精鹽?這怎麼可能?那縣裡的百姓還怎麼活得下去?

而樑伯這邊的人中,其中有一人,就是那小孩他爹,有點惱羞成怒,一巴掌就拍在自家孩子腦袋上,大聲訓斥道:“大人說話,哪有你來插嘴的份,還不滾!”

這小孩似乎是到了叛逆期,也是到了要臉的年齡,看到這麼多人面前,被他爹喝斥,當即有點不服氣地辯解道:“俺又沒有說錯,娘都說了,現在日子好過了,連這種精鹽都比以前的粗鹽要便宜多了,皇上聖明!”

小孩說話有點快,但吐字清晰,一下就說完了。

那小孩他爹一聽,氣得滿臉通紅,第二巴掌就又打了過去,同時大聲喝道:“你個小兔崽子,還敢犟嘴!看我不打死你!”

“哇……”小孩立刻就被打哭了。

劉瓦一見,連忙伸手擋住了那小孩他爹,同時勸道:“好了好了,小孩子不懂事,也就隨便說個話而已,沒必要打的。”

他是壓根就不信小孩的話,就當小孩在亂說話了。

縣裡沒有粗鹽賣了,只有精鹽,而且精鹽還比以前的粗鹽價格還便宜,這簡直是件不可思議地事情!怎麼可能!

誰知那哇哇哭地小孩,聽到他的話後,卻又哭着開口說道:“我不是小孩,我都上童校了!先生說過,要誠實,我沒有亂說話……”

孩子他爹要瘋了,一把拖過小孩,就直接往院子外走去,非常生氣地喊道:“反了天了,竟然敢跟你老子頂嘴了,看我回家不扒你的皮……”

經過這麼一鬧,樑伯這邊的人,臉色都有點尷尬,隨即由樑伯做主,各種交換的東西,都便宜了一點給劉瓦,雙方成交之後,劉瓦這邊,比起以往,收穫多了不少。

“每次真是麻煩樑伯了!”劉瓦等人揹着換來的東西,再次誠懇地道謝後,才揹着東西回山去了。

樑伯等人送到村口,看着他們遠去後,有一人忽然開口問道:“你們說,他們會懷疑麼?”

“怎麼可能懷疑?”另外有人立刻回答道,“眼下這樣的光景,要是換幾年前,你能相信?”

說着話,這人又一指劉瓦等人的背影道:“他們這些隱戶,都躲在山裡多少年了,更是不可能相信會有眼下的好日子吧!”

樑伯聽着,並沒有說話。這些年來,就靠着和這些隱戶的交易,村裡賺取差價,算是賺了不少錢。這樣的局面,誰也不想破壞掉。

正在這時,有一個小孩忽然拉着樑伯的衣袖,不解地問道:“爺爺,嘎子哥說得是對的啊,爲什麼還要捱打?”

樑伯轉頭一看,見是自己孫子,便想解釋一下,但一時之間,卻不知道從何解釋起。

其他大人看着他們爺孫倆,也沒有人插話。

“爺爺,他們是不是壞蛋?”小孩子有點不解,“我們先生說了,做人要誠實,但是遇到壞人的時候,就不能什麼都告訴壞人!”

聽到這話,樑伯腦海中閃過劉瓦等人誠懇樸實地笑容,忽然嘆了口氣,摸了摸孫子的頭,而後環視自己的族人道:“朝廷規定隱戶登記的期限快要到了,這山裡藏着人的事兒,也不止我們知道。等期限已過,朝廷軍隊協查,他們肯定要被流放酷寒之地。畢竟打了多年交道了,你們怎麼說?”

他這話問出口之後,沒人說話。一個個互相看着,都有點拿不定主意。但他們聽出來,族長的傾向是什麼?

其實,在這些人中,有的人是不願意說的,甚至還打算回頭舉報一下,還可以分得隱戶的財富。不過族長畢竟已經表明傾向了,有這些想法的人,一時也不敢說出來。

看到他們不說話,樑伯摸着孫子的頭髮,就又說道:“日子已經比以前好過很多了,這些山裡人身上,我們也賺了不少錢了。而且重要的是,我們的小輩,都在童校讀書,我們身爲長輩的,當以身作則,可不能把小孩教壞了。他們,是我們的希望,希望他們有朝一日,也能考取功名。你們總不希望,他們以後也是我們憤恨地貪官污吏吧?”

聽到他的這些話,所有大人都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後,有人終於開口說道:“樑叔,俺聽你的。”

“俺也聽樑叔的。”

“爲了俺家的狗娃,算了,做點好事吧!”

“……”

接二連三地有人開口,都同意了樑伯的說法,只有少數幾個,沉默以對,顯然不大同意,不過卻沒有站出來強烈反對。

樑伯見此,當即點名道:“狗娃他爹,你去追他們,把他們請回來!”

“好,俺馬上去!”狗娃他爹答應一聲,神情似乎輕鬆了不少,帶了一點欣喜,撒開腳丫子,向遠處的背影追了過去。

過了好久,劉瓦一行人返回,聽到樑伯等人的解釋之後,還是一臉的不信。

劉瓦等人聽了,就彷彿在聽天書一樣,反正他們的臉上,不是迷惑之意就是一臉不信。

“樑伯,你就不要拿俺們尋開心了。”劉瓦有點苦笑着說道,“俺們雖然躲在山裡面,可官府是個啥樣子,誰不知道?不說別的,光是遼餉,以前的時候,就逼死了俺們村……”

“那都是老黃曆了!”樑伯有點哭笑不得,說真話了,這些山裡人竟然還不信,“遼東建虜早已被皇上給御駕親征剿滅了,遼餉也早已經作廢了。這幾年的變化之大,俺都和你說說吧……”

一直說到傍晚時候,樑伯才把這些年來發生的事情,大概說了一遍。

劉瓦滿臉詫異地確認道:“這是真的?聽說皇上不是一個毛頭小子麼,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耐?”

“不得無禮!”樑伯一聽,連忙訓道,“皇上乃是紫微星下凡,豈能以年齡來衡量?明日你們派人去縣裡看看,就知道了。俺可是告訴你,再過些天,就到了截止時間,到時候,你們隱戶再去登記,可是要交錢了。”

感謝一葉知秋111的打賞!

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31 隆重登場159 廢祖制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431 大同總兵人選254 頭疼328 反轉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542 毒計(第三更)937 這是要幹嘛?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862 富了崇禎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704 佟氏(第三更)1033 兵潰580 恩威並施219 既往不咎411 柳暗花明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7 皇帝發飆1293 民侯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1178 爲了子孫後代392 張定國的招供460 欺軟怕硬97 指天爲誓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324 狗糧來了925 宜早不宜遲269 合作共贏42 國庫充盈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90 絕世重寶511 今非昔比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55 毒計(第五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622 復社1141 只幹猴子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1135 南洋局勢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16 園嶠173 加人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491 醒悟過來了75 不少問題1130 大侖山慘案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928 一面倒984 貢生都有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573 登基爲帝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1134 趁火打劫425 又遇佳人1167 冷眼旁觀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223 主子心裡苦啊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893 耗誰?916 黃雀在後962 追殺佟養性359 海蘭珠的約會299 阿敏佈局396 朕要微服私訪1048 他隆王的蹤跡1241 榨345 榜樣539 林丹汗猶豫了1324 風雨欲來1264 幸福的煩惱1080 魂兮歸來兮31 君王死社稷501 會師765 無用功(第四更)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621 線膛槍(第三更)398 橫衝直撞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78 這加進了啥人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35 你們想多了309 登萊巡撫?371 新軍配屬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852 山上的風景713 入不敷出376 張定國的問題93 手中沒有底牌432 孫傳庭升官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140 等着攤牌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559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