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少有的大捷

看到喜出望外的信使臉色,孫承宗便知道這場大勝少不了了。可當他看完捷報時,卻還是被震住了。

七千建虜,逃走的不過五百餘人左右,其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幾乎可以說,建虜是全軍覆沒了。這樣的大勝,似乎從建虜作亂以來,從未有過。

這樣的大勝,咋一聽之下,估計明國沒人會覺得這捷報是真實的,按慣例,十之八九是注水了的。

可是,以孫承宗的經驗,他從捷報描述的過程來看,卻能斷定這捷報裡面的數字該是真的。

因爲光是俘虜的建虜就有將近三千人,這個可是假冒不了的,而且從戰事的過程看,就算是真建虜,其戰力怕也被昌黎和勤王軍的意外悍勇給消耗得差不多了。這種時候,突然被關寧鐵騎從身後捅一刀,不敗就怪了。更何況,這裡所謂的建虜,其實只有一千左右纔是貨真價實的女真韃子。

另外,孫承宗敏銳地感覺到,這次的大勝,和建虜頭目的指揮能力有關,也跟建虜連日大勝而輕敵有關,否則勤王軍能否重創建虜都不好說。

不過,結果都已經出來了,誰還會在意這些。如今不關是明軍,還是朝堂上下,全都需要這樣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

因此,孫承宗在看完這份捷報之後,立刻拍案叫好。命令捷報抄寫多份,立刻傳送各地,當然,也包括了立刻加急送往京師。

當他忙完這些時,看着還在他面前的劉興祚,忽然回過神來,頓時就愣住了。

在這之前,他對劉興祚的態度是寧可信其有,可如今昌黎之戰的過程證明了劉興祚所言是實,這反而讓他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什麼時候,這世上出現了這麼一種神奇的聯絡方式,能讓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知道很遠地方的事情。難道是自己派去監視的人,忽略了什麼事情?不是信鴿,是什麼更小的鳥兒?

之前劉興祚已經說過不方便透露,孫承宗也不好再問,心中存疑,表面卻似乎不在意劉興祚的神奇,把他給放回去了。

天色將近傍晚之時,通州城頭,主事的巡撫解經傳臉色有點疲憊,正想回衙門休息時,忽然看到遠處塵土揚起。

“有大隊騎軍過來了!”他邊上的總兵黑雲龍也注意到了,立刻緊張起來,大聲說道。

下意識地,所有人都覺得應該是建虜的騎軍,全都緊張了起來,城頭備戰,城下勤王軍大營也嗚嗚嗚地吹起了警戒的號角聲。遠處地明軍夜不收,則是瘋狂地騎馬而回。一時之間,通州上下,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還真別說,他們真猜對了。那遠處帶起塵土的騎軍,大概有四百來騎,真得是建虜的騎軍。

只是,有一點讓他們驚訝的是,他們似乎有點難以相信,這眼前這支騎軍,真得是建虜的軍隊麼?驚慌失措,狼狽不堪,甚至他們都想到了丟盔棄甲這個詞!

不過看軍服樣式,確實是建虜無疑,還是貨真價實的女真韃子!這一下,城頭城下頓時傻眼了。

“誰能告訴本官,這是怎麼回事?”解經傳似乎是自言自語地低聲說道。眼睛盯着那支建虜騎軍,正從通州遠處疾馳而過,似乎是去京師建虜大營那邊去了。

總兵麻登雲也是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他聽到中丞大人的說話,有點不確定地回答道:“好像是打了敗仗跑回來了?”

“好像是這樣!”黑雲龍接腔說道,“但建虜野戰很厲害的,誰能打敗他們?”

他這話沒人接,實在是他們城頭上這些人都想不出來,到底誰能把建虜打成這樣?

看着這支建虜騎軍消失在視線遠處好一會後,城上城下才回過神來,紛紛議論着解除了警戒。

“如有情況,即刻稟告於本官!”解經傳打了個哈欠,臉色很是疲憊,實在是壓力太大了,吩咐一聲後,回衙門去了。

城頭上的幾個總兵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最終也是各幹各的去了。

不過當天色馬上黑下來之時,卻有明軍夜不收從京師方向狂奔而來。這些是重賞之下臨近京師偵查京師戰況的,大聲喊着大捷衝入了通州城內。

很快,通州城外勤王軍的各路總兵又被解經傳召集到衙門,一臉興奮地宣佈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建虜兩次攻打京師,皆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哪怕是今日規模浩大的攻城,甚至連城頭都沒有攻上過一人!”解經傳給底下各路總兵大聲解說着京師戰況,言辭之間,給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確實,他身爲最鄰近京師的勤王軍總領,得孫承宗之命,要策應京師安全,身上的壓力是很大的。畢竟京師城外可有號稱十萬之數的建虜大軍,要是京師危急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該不該領軍前去支援。

如今好了,京師沒事,就不用冒險了。

這些總兵們聽到好消息,也是比較高興,不過他們隱隱還是有一絲失望,要是京師能自己都守住了,那要他們這些總兵幹嘛?

身爲帶兵將領,他們關注地更細,在問解經傳不得後,又召來那些夜不收的頭目,仔細地問了攻城情況,結果卻發現建虜好像真是損兵折將卻奈何不得京師。

京營的情況,他們其實是心中有數的。這種狀況,讓他們有點難以理解,什麼時候,京營會變得那麼厲害了?說實話,他們實在想不通,按理來說,兩次的京師戰事,城頭應該都會守得比較慘烈纔對啊!難道說,是建虜這邊出了問題了?

想不明白,也猜不出來,最終解經傳和這些總兵就這麼着又散了。

夜色之下,京師城頭的滿桂,藉助那個單筒望遠鏡,發現有幾百建虜從遠處,狼狽而入建虜大營。

“李公公,這該不會是皇上所說,昌黎大勝後逃回的建虜吧?”滿桂有點不確定,問站他身邊,同樣用望遠鏡看了的京營提督道。

李鳳翔一臉笑意,毫不猶豫地道:“肯定是了,從皇上所說時間推測,差不多就是這時候逃回來吧,哈哈,建虜軍心必亂,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咱家馬上入宮,把這個消息稟告給皇上!”

328 反轉464 志在必得685 反常672 有了1179 漠北三族1242366 攘外必先安內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673 敵人的敵人858 缸無粒米972 好意外的消息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1202 海軍陸戰隊751 薑是老的辣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684 固始汗很厲害376 張定國的問題932 就不如你的意1036 豪格的消息1033 兵潰701 收網(第五更)932 就不如你的意1001 沙俄東侵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1029 趁機改土歸流626 同袍的含義385 先聲奪人134 親自審問1140 第一戰1171 他隆王的因果775 誤會(第四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427 推銷貨幣1331 盟軍必勝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356 新的水師675 比試1178 爲了子孫後代1185 搞什麼鬼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909 說客670 放縱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1231 還要中心開花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462 軍魂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980 黯然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26 通州亂局1326 亂了973 禍害南洋去吧632 劫糧(第三更)1089 明軍來了1020 范文程的下場83 與國永存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317 畢懋康68 殺駱斬袁129 突如其來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233 範永鬥拜年284 游擊戰845 黑眼圈94 出動96 罵了也是白罵500 沒得選擇334 渡河(第五更)215 國旗國歌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547 強者爲王414 各自行動1171 他隆王的因果383 明國見聞63 料事如神1099 土司之議588 檢閱1337 大結局553 迂迴輿論429 眼見爲實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257 亂波655 蒙古人好忽悠52 溫體仁的能耐1107 蒸汽船751 薑是老的辣7 皇帝發飆1223 直播會盟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31 君王死社稷102 矛盾1318 賴皮戰術52 溫體仁的能耐683 應對之策534 皇上就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