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招兵買馬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挑揀,破廟裡面五十個人有四十五人合格,加上原本我的衛隊,組成了一個五百人的戰鬥隊。其他被淘汰下來的人我也該暫時安排了點活計,讓他們有口飯吃。至於那二十個女兵,居然全部合格,那個叫小花的姑娘成了這二十人的領隊。

剩下的事情就是招募軍隊了。

我把這些女兵的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周可去負責。至於她們的最終人數會擴大到多少,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反正從這幾天招募的情況來看,不是很理想,女人當兵,這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幸好,我招收的女兵不是那種習慣纏小腳的小腳老太太。明朝對女人的禁錮還沒有清朝那麼強烈,農民並沒有強制性的纏腳,而且女人也廣泛的參與田間勞動。

但女人當兵打仗兵沒有在她們母女代代相傳的口述教育裡面。女人的職責最重要的一條只是替丈夫生兒子。

君不見,大明以及前朝歷代,統計人口最重要的數據是“丁”,也就是成年男子。

初期,我覺得我還是隻招募規定限額的人員就好。所以,預計招兵男兵兩千人,女兵五百爲限。可招了半個月,女兵也才招了幾個人。

後來我才發現原因所在,我沒有讓她們來現身說法。而且,我派到各地的招募人員都是男人。

我還派了一支米脂本地的隊伍到米脂去招兵。

在那四十五人中,有個叫牛楠的人脫穎而出,我任命他爲總旗,讓他去米脂招兵。

現在的招兵可不像後世,有強大的宣傳機器,都得靠口口相傳的啊。

原則上我招兵的條件是失地農民,以及一些城市破產手工業者,而那些世襲軍戶不在我的考慮之列。

明朝的軍戶制度並不是讓所有軍戶的子弟都當兵,一個軍戶只有一人世襲軍職,其他的男丁只是潛在的對象。朝廷並不發給每個軍戶子弟餉銀。

要不然,子子孫孫所有的男丁都當兵吃餉,那軍隊的數量不成幾何級數增長才怪呢。

雖然這些軍戶的子弟沒有軍職,但卻綁定在了那個軍戶制度上,我當然不能用他們來當兵了。

好在,這個年頭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失地的農民一抓一大把,加上乾旱形成的災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爲我挑選了兩千多的兵源。同時,我讓女兵去挑女兵,最後挑了兩百多。

我沒有親臨招兵現場,至於隊伍裡有沒有尉遲恭這樣的角色,我暫時沒法去考慮。

只能讓他們在戰鬥中成長吧。

可現目前,我到哪兒去戰鬥呢。

這些事情都是合理合法的進行的,也不怕地方官打什麼報告,相反,這些地方官還得對我開方便之門。

牛楠從米脂帶回來五百條件還可以的兵源。

我很想問問他們,這裡面有沒有叫李自成的,但我很害

怕裡面的確有一個叫做李自成。如果真是那樣,我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嗎,歷史上李自成爲禍的歷史是不是就此煙消雲散。

那我拉起這隻隊伍的目的又怎麼能夠達到呢。

所以,我的想法是順其自然吧。我不想刻意去制止某些事情的發生發展或者結局。

也就是說,其實,我是不相信歷史必然的。既然我都發生了改變,這些人還會一如歷史上的他們嗎。

萬一,這個時候的李自成還在家裡當農民呢。萬一,這個時候的李自成懦弱不堪呢。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完全不能夠做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呢,誰又知道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

雖然我傾向於,李自成到這個時候還會是歷史上的那個李自成,因爲,跟他相關的一切東西,都沒有因爲我的存在而發生改變。他們的地方遭災,依然還在遭災,地方政府腐敗不堪依然腐敗不堪,朝廷裡魏忠賢當道還似乎魏忠賢當道,只不過,我由信王變成了商王而已。

我現目前改變的只是我自己以及一些跟我相關的小人物。跟我相關的大人物,比如我哥還是我哥,還是皇上,還是一個喜歡木匠沒皇帝正形的皇上,還是寵信魏忠賢和客氏的皇上。只是一些依靠我的人發生了變化而已。

在招兵買馬的同時,我依據陳良訓和楊默的提議,以及從西安府傳來的情報,我決定第一步發展物流業。

這個時期,太平景象已經不再,一些難民開始不甘於流落城鎮乞食而活,開始打起了嘯聚山林的主意,當然,這些時候的強盜對統治者還構不成任何威脅,但卻威脅到過往行人客商的生命財產安全。

當然,鏢行從有貨物運輸開始就存在了,但鏢行並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並不是那些鏢師就具有獨霸一方的功夫,大多數鏢行都是一些年輕力壯的男人在護鏢而已,他們靠的是和朝廷和土匪的人際關係溝通。

而整個陝西並沒有一家獨大的鏢行,而且這些鏢行只運送大宗貨物或者貴重貨物,跟現代的物流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我要做的不但可以護送大宗貨物,也可以運送一件衣服,一封書信,這纔是現代物流快遞業的基礎業務。

雖然這個時期各處有驛站,但這些驛站只爲公家服務,不對民衆開放的。

在我立足未穩的時候,我就只能先蠶食一些別人不願意接收的業務了。

反正我知道有個名詞叫長尾效應。

不知道用在這裡做解釋合不合理。

於是,與招兵買馬同時進行的就是商州城裡的車馬行。我給取名叫做民豐車行。

雖然跟後世的快遞業無法達到速度上的比擬,但其它的我都按照快遞的模式建立。當然,對於快遞的核心理解力,我一個做二世祖的,也不甚了了,反正它的基礎業務就是把貨物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

在我看來,這裡看似市場不大,只不過是因爲沒有開發起來。比如一件商品西安府是產地,而商州的百姓就在商州城裡面購買商州商戶採購來零售的商品,原價一兩銀子,到商州就會變成二兩,這中間就有物流成本和商戶的合理以及不合理的利潤。

而我是不是可以做代購業務,甚至團購,跟後世的網絡購物有一些相似度。當然,這個任務要完成需要有幾個前提,那就是需要此商品的人有一定基數,還有就是我這個快遞的知名度。

這些都需要去檢驗才知道,所以,我準備用頭半年不盈利而大規模投入爲前提。反正後世一些行銷手段能在這個世界用上的我都準備用上。雖然我是一個二世祖,但我後世再怎麼說也處在商品經濟社會,跟這個小農經濟社會比較起來,還是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鑑的。

影響快遞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時候的人因爲交通和戶籍的限制,生活範圍很是狹窄,一個商州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去西安府,更不會在那邊有任何社交圈子,這就是說,要產生不同城市間的貨物投遞的需求是很小的。

也就是說,只有商人才會在兩個城市之間穿行,而商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輸送途徑。

但並不是沒有,而是因爲沒有這樣的業務,使得需要這樣的需求被壓制了。

就好比我們後世,沒有電子商務的時候,誰也不會認爲網絡購物是大家所迫切需要的,但事實上,後世我穿越的那會兒電子商務如日中天。

當然,這些分析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具體總結了。

我帶來的將會是商品社會的一次全新變革。風險和利潤都是無法預知的,我也不可能拿後世的現狀和這個時候做根本的對比,甚至連參照都不能算。

後世社會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分工越來越細。

一件商品,原材料有不同的生產商供應商,如果有十個不同的配件就有可能由十個不同的企業生產,然後由一家公司組裝成產品,至於運輸,銷售等等更是分工明確。每個人都可以圍繞着這一件商品獲得利潤。

試想,這個時代能行嗎?這個時代很多商品都是由一個作坊生產,加工,銷售。

分工合作根本不能在這個世界的人心中形成概念。

而要讓我一一對他們做出解釋,那要費多大的口舌。

不過,我想有一點是可以改變的。

那就是變被動的接受業務爲主動的尋找業務。

這個世界商品不是極大豐富,對於銷售而言根本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基本上生產多少貨物就能賣掉多少貨物,總的來說,總是供不應求的局面。

賣不掉不是因爲商品本身,也不是因爲銷售方式,而是因爲店家的銷售態度。我不能改變商品本身,也不能改變商家的銷售態度,那就只能改變銷售方式了。

(本章完)

第一一五章 瞎摸打聽第一六五章 周家小姐第零二一章 聞雞起舞第零二三章 短命皇帝第零八二章 賭品人品第零五七章 尊師重教第零九八章 太子慈然第一一三章 羈絆京城第一四二章 以學之名第一三七章 開荒種地第零八一章 銀櫃賭坊第一一九章 五臺求真第一二九章 施恩圖報第一一五章 瞎摸打聽第零四八章 佛由心生第零三二章 美女相救第一零二章 周家有女第一四四章 身份轉變第一三六章 建衛商山第零二三章 短命皇帝第一五七章 進京覲見第零七四章 有法可循第一四三章 妙兒身份第零三六章 御史大夫第一二五章 王府長史第零零五章 向娘致敬第一三二章 佔山爲王第一零零章 彈劾魏奸第零五零章 狹路相逢第一五七章 進京覲見第一零六章 妙兒初夜第一二六章 街頭喋血第一四八章 推廣創意第零*章 劍拔弩張第零二二章 神宗謝幕第一三七章 開荒種地第一零七章 王爺多情第一四零章 再見湯君第一二八章 小偷小米第零五九章 番茄花園第零二八章 出宮一遊第一四六章 商業起飛第零六九章 爲信王奴第零二七章 司禮太監第零七五章 母親生日第一二一章 行萬里路第零九七章 皇后有喜第零六五章 救人到底第一三零章 再施援手第零五三章 香山酒莊第一三六章 建衛商山第零零三章 太子父親第零六二章 迷途羔羊第一五三章 親民助農第零一七章 如願以償第零*章 劍拔弩張第一零四章 我思我在第零二四章 兩顆紅丸第零五七章 尊師重教第一一五章 瞎摸打聽第一一零章 洞房花燭第零零九章 無妄之災第一五九章 英雄救美第一零三章 朝中大事第零九一章 紅頂商人第一四一章 小賭怡情零七一章 有女曦辰第零九四章 賑災義舉第零六零章 其樂融融第一三六章 建衛商山第一六七章 王爺十六第零四零章 九月封王第一六九章 無望等待第零七九章 自我定位第一二二章 商州印象第一六九章 無望等待第零三二章 美女相救第零七七章 久別重逢第零五零章 狹路相逢第零八二章 賭品人品第零零三章 太子父親第一六七章 王爺十六第一五六章 創新之路第零九九章 總督東廠第一一九章 五臺求真第零二零章 你死我活第零四零章 九月封王第一六零章 美女其罪第零一七章 如願以償第零六五章 救人到底第一七三章 天啓託孤第一二九章 施恩圖報第一零一章 信王選妃第一五零章 國家大事第零四零章 九月封王第一六六章 兄弟如金第零八零章 信王日記第一四八章 推廣創意第零零五章 向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