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

按照朱由檢的安排,太子自大婚之後便以化名在六部輪流觀政,每部一年,期間不與部堂高官接觸,只是安靜地做一個基層小官,這樣才能更好的體察利弊,以便將來執政後不爲人欺。

只有多與下層人氏打交道,才能知道社會的諸多陰暗面,衙門裡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無處不在,尚書派、侍郎派、郎中派等等小團體之間齟齬之事時常發生,作爲觀政的新人,一進衙門後受到的各種排擠、呵斥、算計纔是人生真實體驗,見識過這些手段後,朱慈烺纔會慢慢成熟起來。

昭仁殿議事結束後,閣臣們恭送皇帝回後宮,之後便返回內閣,根據朱由檢今天的指示,制訂賦稅改革方案細則,並明確在下一個財年開始實施。

朱由檢在後宮用罷午膳,逗弄了一會兒幾個幼子之後小憩半個時辰,隨後帶着王承恩再次回到乾清宮,翻看了幾本司禮監批紅的內閣奏本,沒發現什麼疏漏之處,隨後便依靠在龍牀上,陷入到對大明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之中。

要想讓大明各地經濟發展的更好,百姓們得到更多實惠,財權下放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還是要想辦法搞活地方經濟,增加社會財富總數,使朝廷手中可分配的資源增加,這纔是長久之計,而這一切都需要頂層設計的引領和指導。

現在的大明經濟發展應該需要什麼樣的模式呢?

在長久思考過後,朱由檢思路漸漸明晰起來。

幾天後皇明週報署衙一間採編室裡,錢穆正在逐字逐句校對自己的稿件,一名書辦從院內匆匆而入:“錢採編,主編老爺請你過去一趟!”

錢穆停下手頭的活計擡頭看向這名書吏:“你可知主編何事找我?現下便去?我這手頭還有差事沒有做完!”

“小人也不知何事,主編只是吩咐叫錢採編這便去!小人還有他事,還請錢採編自去!”

這名書吏恭謹回完話後轉身離去,邊走邊在心裡嘀咕着:“這世家公子就是如此傲氣,別的採編一聽主編老爺找,早就二話不說拔腿就走,生怕去的晚了惹大老爺不快,這位倒好,還惦記着手上這點事,一看就是不會做官之人,將來也沒多大出息!”

待書吏走後沒過多長時間,錢穆校對完稿件,然後喚過一名採編室的書辦,將稿件交到他手中,叮囑幾句後纔出了屋去往主編朱舜水所在的院落。

發生在前幾天的夜市風波並沒有傳揚開來,錢穆知道事發第二天,朝廷便已經暫停了宛平縣加徵,對於此事,他還是覺得較爲欣慰的,雖說事情的結局肯定是公主殿下干預才造成的,但要不是自己爲民鳴不平的話,也引不來貴人關注此事,百姓的利益受到侵害豈不是已成定局?

錢穆於崇禎二十年中舉後便來到皇家理工學院就讀,後因仰慕吳梅村的緣故,放棄學業進入皇明週報就職,此舉得到了恩師陳子龍的大力支持。

正是在陳子龍的勸說下,父親才並未勉強他繼續參加科考,而是任由他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

自從大哥年紀輕輕便因病離世後,他父親的性格變得更加豁達通透,對於兒子的選擇再無過多幹預,只希望他能夠愉快的過完此生便好。

在皇明週報就職的兩年時間裡,受到吳梅村的影響,錢穆從一個標準的不識人間疾苦的世家子弟,變成了現今對平民百姓有着強烈同情感的正義之士。

尤其是吳梅村於京郊收留了秀芝一家,並在與錢穆飲酒閒談時,將秀芝一家的悲慘境遇做了詳解後,錢穆更是當場悲嘆不已。

這個世上原來不只是寶馬香車,竟然還有無數苦命人整日掙扎於死亡線上。

皇帝隨後御賜“天下良心”的牌匾更是激發了他的滿腔熱忱,有了如此大的靠山撐腰,報社就該爲天下百姓仗義執言。

參加科考,中試做官,也只能造福一方百姓,而報社完全可以爲天下人發聲。

這件事堅定了他留在報社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決心。

錢穆一路低頭思考着,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不遠處的主編公房,正在走神的他邁步進屋,一不小心與正要出屋的張岱撞了個滿懷。

“對不住了!小子適才正在考慮他事,未曾留意與您,還望贖罪則個!”

錢穆站穩身形,衝着正捂着腦門子的張岱拱手施禮致歉,但語氣裡並沒有太多的尊重之意。

在親身體察過無數次的事態民情、深知升斗小民的諸多困苦狀況之後,錢穆對張岱這種自稱極愛美婢美食**的世家子弟產生了濃重的厭惡感,儘管對方也是才華出衆之輩,但在他的心目中,張岱這種才華對於解百姓之難毫無用處,遠不如一個鞋匠木匠技藝來的重要。

“無妨無妨,錢採編整日憂國憂民,老夫豈能怪罪與你!哈哈哈哈!

快些進去吧,舜水兄正在裡面!”

張岱笑着揶揄了這位後起之秀幾句後舉步離去,錢穆整理了一下衣冠走進屋內。

“錢採編來的正好,老夫有事要交待與你!”

主編公房寬敞明亮,分爲正堂與左右兩廂,朱舜水日常在右廂辦公,看到錢穆進來後,他放下手中的狼毫筆笑着招呼道。

由於錢穆尚未及冠,所以還沒取表字,朱舜水也是直接稱呼他的職差。

對於這名年輕的採編,朱舜水還是很有好感的,才華橫溢不說,品性上佳,辦差從無功利之心,絲毫沒有藉機揚名的心思,所編寫的文章也是精彩無比,深得同僚好評,在報社內名聲頗佳。

“錢穆見過主編,不知主編招我來此有差事何分派?”

錢穆衝着朱舜水深施一禮,隨後直接開口問道。

對於朱舜水,錢穆是發自內心地敬重,這位主編不僅身具大才,其倡導的務實主義風格也很合乎錢穆的認知。

“錢採編且坐,今日找你來確是有事要讓你去辦。

老夫打算讓你離開報社一段時間,去往一處所在做一番詳細瞭解,大概需月餘時間,不知你可願往?”

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十章 大戰4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