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

在聽完戶部尚書周志謙關於新政的相關數據彙報後,朱由檢在高興之餘仍舊覺得不太滿意。

這種不滿意並不是針對新政的成果,而是因爲這些數據中的成分與他想要的還相距甚遠。

這六百多萬兩的賦稅裡,農業出產所佔比例太高了。

也就是說,工商業對大明朝廷的貢獻太小,這就意味着,要想把大明建成工業強國,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朱由檢心裡清楚,現在的一切都只是個開始,沒必要急於求成,以農業爲基礎的政策要堅持長久不動搖,工商業的發展要循序漸進,重要的是要給後世打下良好的基礎,爭取先於歐洲開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而佔據世界舞臺的中心位置。

“新政之成功實施,是與諸卿及大明各級官吏,於期間精誠團結、勤勉踏實之努力奮鬥分不開的,此次之碩果,也爲皇明盛世之開創,奠定了極爲堅實之基礎。

還望諸卿及各地方官府戒驕戒躁,勿因眼下所取得之成績而停滯不前,於公事上仍需兢兢業業,在維繫現有成果之基礎上,繼續穩步推進,以使億萬黎庶安居樂業之景象早日到來!”

困擾大明的兩大頑疾現在都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宗藩和士紳階層由吸血變爲了輸血,未來幾年如果移民工作取得可喜成果,一個極爲穩定的大明將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有感於數年來氣候極爲異常之景象,各地乾旱洪澇交織,甚至併發,如果不加以有效應對,極端氣象持續數年的話,仍會使現今逐漸好轉之局面毀於一旦。

故此,朕決意,自今年三秋之後,於洪澇災害嚴重之地區興修水壩(水庫),緩解水患對大明之害,保障百姓人身及財產安全。

內閣可就此事召集有司展開會商,根據各地具體情況,於合適之地興修中小型水壩,所需錢糧由戶部做出預算後下撥,地方官府用此錢糧徵募青壯,趁冬閒時節動工,爭取明年雨季到來前將塘壩建好,以此來調節河流洪水之水量大小。”

水壩的興建古已有之,據說大禹治水時便出現了後世水庫的雛形,但由於技術和工程材料、財政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到目前爲止,大明的領土上並沒有大型的水庫,更多的是塘壩、水塘和蓄水池。

以大明現有的財力和技術,興建中小型大壩問題不大,並且持續數年的乾旱下,北地很多河流已經斷流乾涸,這就爲大壩的修建提供了很好的時機。

由於不是後世那種特大型的水利設施建設,所以中小型大壩的修建,對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的破壞是微乎其微的,這已經是得到了無數驗證的結果,朱由檢對此並不擔心。

水壩的作用還是非常顯著的,而水泥的誕生,也爲大壩、閘門、溢洪道的修建提供了極佳的材料。

水壩修築成功後,可以在雨季洪水到來時,利用水庫庫容攔蓄洪水,削減進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

水壩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有兩種不同方式,一種起滯洪作用,另一種起蓄洪作用。

滯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庫中暫時停留。

當水庫的溢洪道上無閘門控制,水庫蓄水位與溢洪道堰頂高程平齊時,則水庫只能起到暫時滯留洪水的作用。

在溢洪道未設閘門情況下,在水庫管理運用階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將水庫水位降到水庫限制水位,且水庫限制水位低於溢洪道堰頂高程,則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之間的庫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

而蓄在水庫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計劃地用於興利需要。

水庫的興利作用就是進行徑流調節,蓄洪補枯,使天然來水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較好地滿足下游農田灌溉的要求。

另外就是,水壩建成後,當地住戶也可以在水庫中放養魚蝦種苗,將其作爲生財的一條門道,不管是自用也好,售賣也罷,都能從中得到更具體的實惠。

“啓奏聖上,水利設施之興建,須動用與消耗大批人力物力,時下之局勢雖已現穩固之像,但國力尚未完全充足,諸多事物仍未取得最終之成果。

聖上所提水壩之興建策略雖好,但臣以爲還是要根據各地具體情形,有選擇開建爲好,不宜於大明全境全面鋪開!”

朱由檢將興建水壩的意義簡略講述一遍後,孫傳庭起身施禮後奏道。

當初辭官在家的十幾年中,孫傳庭幾乎終日埋身於書房之中,翻閱了大量的雜書,對與國計民生相關的著述都有所涉獵和研究。

朱由檢所提出的修建大壩一事對於孫傳庭來講也並不陌生,但由於擔心朱由檢的策略過於冒進,所以孫傳庭還是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孫卿果是國之干城,所議極爲有理,朕的確有些激進之思了!

那就按孫卿所議,內閣召集會商後,根據歷年來各地水患生髮之詳情,於水患最爲頻仍之地擇址開建水壩,其他地區暫緩,之後再據實情而議定!”

孫傳庭的建議給朱由檢提了個醒,現在的局面雖說已經大好,但還沒到在各地大興土木的時候,尤其是北地,經過十餘年持續的天災人禍,與民休養生息纔是最佳策略。

孫傳庭和盧象升在經過長時間休養後已經入職內閣開始了正常辦公,一衆閣臣免不了要拿剛納了兩房妾室的孫傳庭打趣一番,陳奇瑜甚至用開玩笑的語氣表示,既是次輔專美於前,他也準備在秋涼之後納妾,以讓陳家的香火更加旺盛一些。

“啓奏聖上,自衛護縣奉旨承辦酒廠之後,又有不少地方官府相繼上本,請求仿衛護縣之舉措,於當地開辦酒廠盈利。

老臣以爲,現下雖說各地糧食連年豐收,但仍需居安思危,一切當以穩爲主。

酒坊釀酒須耗費大量糧食,實不宜開設太多,以防農戶爲謀取銀錢,將自家口糧也高價售出,其後則有賴官府供養,若數以千萬之農戶盡皆如此打算,便會使朝廷財政承壓過重,因而導致一系列不可測之事生髮!”

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