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

盧象升判斷的果然沒錯。

率先從官驛中敗逃的田雄和丘鉞,仗着對南京城內地形的熟悉和了解,沿着大街小巷向家中狂奔。

這時他們的心中除了保命的念頭外,哪還有餘暇顧及到謝啓光會如何。

田雄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打算:逃回家中立刻收拾貴重物品,然後帶上未成年的小兒子直奔秦淮河,僱一艘小船後逃出南京再說。

下半輩子只能隱姓埋名活着了,至於去哪裡落腳,到時候看形勢再說。

田雄並沒有把自己的心思告知丘鉞。

雖然兩人平時親如兄弟,但逃命這件事還是自求多福吧。

走秦淮河的人越少,生存下來的機會越大,要是一起走的人太多,半夜三更的要是驚動了別人,說不定就會引發不測之禍。

段利用得知謝啓光是幕後主使者之一後,馬上便向盧象升告辭離開,準備立刻安排人手去謝府拿人。

馮友明遲疑片刻,還是向兩位上官告罪一聲追了出來,攆上段利用之後,向對方暗示府衙中有不少人會對新政的實施有所阻礙,並表示這些人平時便與謝啓光一夥走的很近,極有可能是刺殺欽差案的同黨,希望段千戶秉公執法,他作爲南京知府絕不袒護屬下等等。

段利用哪裡聽不出馮友明話中之意?這是想借他的刀砍別人的頭罷了。

“這些文人真他X的蔫壞!

自己拿不下的事,非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拿老子當槍使!

這老小子是看準了老子這回吃了大掛落,此回行事肯定是無所顧忌,這才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往老子這個筐裡裝!

我呸!

也罷,既然是將功補過,那此次索性牽連更多些,表功之時也更能讓宮裡和衛中高看一眼,也送個順勢人情出去好了!”

段利用一邊思忖一邊點頭,拍胸脯打包票表示肯定不會放過這些害羣之馬,此次會把可疑之人一網打盡,還南京一個朗朗乾坤。

只是辦案的校尉們風餐露宿,着實辛苦,你看你們南京府衙能不能拿出些許津貼予以補償一下?

馮友明雖然作風務實,但在官場多年,也不是個傻子,聽到段利用的一番表態後當即表示,南京府衙自會拿出相應報酬慰問親軍上下,不使親軍校尉們白白出力。

作爲死對頭的文臣集團和廠衛,居然在這個時刻難得的有了配合與默契,這種場景可是許久未曾見到了。

段利用快步穿過血跡斑斑的官驛前院,帶着幾名護衛出了大門,招呼過一名百戶了吩咐幾句,那名百戶隨即集合手下校尉,打着火把直奔謝啓光府邸而去。

凌晨寅時左右,天際邊已是微微亮起,南京城內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手持各種兵刃的官軍身影,但大部分仍在熟睡中的市民對此卻是毫不知曉。

爲了表現出對所有事情毫不知情的樣子,謝啓光在昨日天色未暗時便下令關閉宅門,並吩咐下去,所有府內之人一律不得外出,隨後在酉時便上牀入寢,但因患得患失的緣故,直到亥時才迷迷糊糊睡了過去,並在天色未亮時便醒了過來。

謝家府邸距離官驛七八里之外,昨夜的銃聲並未傳到此處,因睡眠不足而略顯憔悴的謝啓光披衣坐起。

和衣睡在外間的婢女耳目靈性的很,聽到裡間有動靜後隨即翻身下牀,點亮燭火後來到門口輕聲詢問一句,謝啓光輕嗯一聲,容貌秀麗地婢女手端蠟燭輕輕推開房門進來,隨後開始伺候着自家老爺去屏風後面解手,完事之後再將木製馬桶提到屋門外,再次回到裡間服侍着謝啓光穿靴更衣,此時謝啓光的老妻猶自酣睡不止。

“自己還是太過於謹慎了!

應該吩咐田雄他們,事成之後儘速遣人來府上報信,省得自己一直提心吊膽的!

此時的盧象升首級應該被砍下來了吧?

那個趙之用和馮友明怕不是也已橫屍當場?

待天亮得信後,自己便會在一衆官紳們的推舉下,主持南京大局了!

首先要做的便是六百里加急呈報北京,將此駭人聽聞之事報上去,順便在請求徹查此案的同時,將引發慘案之原由講清楚,聯名力諫,請求即刻廢止新政,以免將來再次發生此等悲劇。

南京這幫勳貴既是裝聾作啞,那今後便休想再從江南拿到好處!

要上本朝廷,就說某些勳貴陰蓄兵甲、爲禍地方,叫朝廷把他們那些家將給廢掉,成爲沒了爪牙的老虎,將來還不是任由地方拿捏!”

想到這裡,謝啓光暗自點頭,對自己的深謀遠慮佩服不已。

似是有腳步聲傳來,聽上去還不止一人。

沒等謝啓光醒過味來,腳步聲先是停頓一下,隨後朝着他這間亮着燈光的屋子而來,緊接着,外間緊閉的屋門被人一腳踹開,一股寒風瞬間把屋內的暖氣全都帶走,同時也讓謝啓光的心如墜冰窟一般。

“謝啓光?!”

就着屋內點亮的燭火,一名身穿藍色罩甲的年輕百戶目帶不屑直視謝啓光開口問道。

“你等。。。你等是。。。何。。人!?”

謝啓光勉強維持着身子沒有癱倒,在被驚醒老妻的尖叫聲中哆哆嗦嗦地回道。

“拿了!帶去前邊審問!”

那名百戶一聲令下,兩名校尉撲上前去將謝啓光捆了起來。

沒用多少時間,在錦衣衛慣用的手段還沒使出幾次,受刑不過的謝啓光便將王鐸等人供了出來,很快,這份主要幕後者的名單便傳到盧象升手中,隨着天色逐漸亮起,在官軍的配合下,錦衣衛開始挨個府邸拿人。

等到天光大亮後,王鐸、徐文淵、唐世濟、潘世良等主謀全都被擒拿歸案,校尉們開始對他們的家產進行查抄。

等到卯時,各衙門的衙差全部上值後,近三千名官軍在衙差的配合下大索全城,對昨夜潛逃的賊人進行了地毯式搜索,經過一天的搜查,絕大部分賊人被拿獲,只有田雄等寥寥數人逃出了生天。

盧象升與趙之用、馮友明的聯名奏本也以六百里加急地形式發往了京城,南京城很快便會面臨着一場百年未有的腥風血雨。

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八十章 困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