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邊軍

宣府鎮分守西路參將張振遠年過四旬,正值壯年,他的外表是一個典型的武將形象,鼻直口闊,高大威猛,多年的邊塞風霜,使他的兩鬢略顯斑白。

他的宅邸在宣府鎮,處理日常公事則在軍營中,大營就在張家口堡和萬全右衛之間。他雖只是個參將,但權柄很重,管轄範圍很大,萬全左右衛、懷安衛、天成衛以及下面的張家口堡、柴溝堡、得勝堡、懷來堡、來遠堡等,手下名義上有戰兵四萬餘人,佔整個宣府鎮的三成,是四路分守中最強的一路,但實際只有萬餘士卒,三萬人的餉銀落到了張振遠等人腰包。

張振遠的大帳中,遊擊陳恆、盧山、焦志剛、耿慶以及衆多千戶濟濟一堂,昨日督撫衙門派人告知,今日宣大總督孫承宗將要前來大營視事,千總以上將領務必全員到齊。

張振遠靠座大案之後的交椅上,正在閉目養神,大帳裡的將領們正在小聲議論着,最近宣大軍鎮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讓他們感到很不適應,心緒難平。

孫承宗上任宣大以後,馬不停蹄地對宣大全境進行了巡視,宣府鎮是重點巡查目標,宣府巡撫朱之馮,巡按姚運熙,宣府總兵楊國柱等人隨同巡查,巡撫衙門裡大批書吏左衛隨員跟隨。

孫承宗等人每到一處,就會下令當地分守將官,聚齊全部麾下士卒,對照兵部冊頁逐一覈對,因爲事前就連楊國柱都沒得到一點消息,所以宣府各路將官措手不及。

以前兵部也曾派員下來覈查過兵額,但這些軍將早早得到了消息,兵部官員一處一處查訪,宣大軍將們互通有無,如果查西路,其餘幾路就把自己的士卒遣去湊數,查東路也是依法施爲,再加上衆將捨得花銀子,就這樣雙管齊下,兵部官員也非勤勉之人,幾個月查下來,結果是皆大歡喜,朝廷得到的消息是兵員齊整,虎狼之師,宣大諸將得到的是大批的糧餉。

誰知道孫承宗這次剛剛上任,宣大衆將還沒打聽出督撫的個人喜好,就被這次突查給打蒙了,被查的沒有一點防備,巡查的沒有一絲顧慮,宣大軍鎮一場大地震拉開了序幕。

徹查之下,就連孫承宗這個曾經督陣過遼東,對軍伍之事身爲熟稔的老將也是大吃一驚,兵部冊頁上,整個宣府鎮滿員兵額十三萬四千餘人,朝廷就是按照這個人數下撥糧餉和物資,清查之後才知道,實際人數八萬餘人,這還是連老弱全部算上的數字。

孫承宗、朱之馮、姚運熙等人既震驚又憤怒,雖說朝廷並非定時足額撥發餉銀,但這麼多年日積月累,這些將領幾乎個個吃的滿嘴流油。

憤怒之下,朱之馮、姚運熙二人強烈要求孫承宗動用王命旗牌,誅殺這些吃空餉,貪污朝廷錢物的將官,朱、姚二人揚言,如若孫承宗不行酷法,他們將聯名上本,彈劾他姑息養奸之罪,孫承宗年逾古稀,對二人的激憤之情深表理解,對他們過激的言行一笑置之,他雖是文臣和帝師,但久歷行伍,深知衝動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此事牽扯到幾乎每個重將,宣府總兵楊國柱雖然吃相稍好,但也並不清白,染缸裡出不來白布就是這個道理,一旦手段過於嚴厲,激起兵變,那本就動盪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

孫承宗邀約朱、姚二人秘議詳談,費了好大口舌才讓二人勉強平復了憤怒的心境,同意了孫承宗穩妥處理此事的方法,隨後又將楊國柱單獨招來,軟硬兼施之下,楊國柱也表態願意配合孫承宗以後的舉動,前提是保住總兵的職位。

覈查完宣府兵額之後,孫承宗回到督撫衙門,召集宣府遊擊以上將官會議,會上孫承宗怒斥衆人吃相之難看,部下士卒懈怠之士氣,並表示此事他將上奏皇帝和朝廷,等待衆將的將是皇帝的雷霆之怒。

孫承宗資歷深厚,正牌進士出身,曾經是天啓帝的老師,督師過遼東,爲人正直剛毅,在朝野中名聲上佳,滿桂、趙率教、祖大壽等名將都是他一手提拔,在官軍中也是德高望重之人,老頭天生嗓門洪亮,罵起人來可謂聲振屋瓦,氣勢逼人,下面的驕兵悍將畏懼於他的名氣,俱是大氣不敢出,只敢低頭看自己的腳面,待聽到督撫要上奏朝廷,衆人面色鉅變,有的心下惴惴,有的則心中不滿,有的怒氣漸升,場面一時很是微妙。

總兵楊國柱及時站出來打圓場,在他的苦苦哀求,據理力爭之下,孫承宗這才勉強答應不再上本,這就等於不再追究過往的責任了,衆將如釋重負,包括一些已經有了異樣心思的將領也是放下心來,因爲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想最那一步。

但孫承宗要求衆將回營之後,將手下的老弱編爲輜重營,其餘的士卒要日日操訓,上報兵部的兵額,他答應給諸將每人留出一定的餘地,也算對於衆人多年來戍守邊關的一種變相的承認,他們哪知道,這是孫承宗和楊國柱演的一齣戲而已,最主要目的就是敲打了衆人,還不能過激,穩定之後,徐徐圖之。

在總督衙門和巡撫衙門以及巡按的監督之下,衆將只能照章執行,期間也是各種小手段層出不窮,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督撫衙門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的放過,最終結果雙方都是勉強接受。

現在一聽孫承宗今日又要巡查諸路,衆將都是又怒又怕,都在琢磨這個災星又會有啥幺蛾子出來。

就在衆人各懷心思之時,張振遠的親兵來報,督撫大人一行已離營地不遠,張振遠猛地站起身,大手一揮:“走!去迎接孫大人!”

西路諸將在營門處肅立,沒過多久,遠處塵土飛揚,孫承宗在標營騎兵的護衛下來到軍營,朱之馮、姚運熙二人並未跟隨前來,只有楊國柱神情嚴肅的陪在一旁。

孫承宗雖然年過七旬,但身手依然矯健,利落的翻身下馬後,向營門處行來,張振遠帶頭衆將單膝跪下,拱手過頭,大聲見禮,孫承宗示意衆將起身,孫承宗當先向張振遠的大帳走去。

來到帳裡,孫承宗坐倒主位,兩名親兵手扶刀柄站在兩側,衆將已楊國柱、張振遠爲首分作兩排站好。

孫承宗神情肅然,目光從諸將身上掃過,開口道:“本官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宣佈,此事事關重大,且牽扯到帳中某些將官,老夫乍聞之下,也是有心驚肉跳之感啊!”

孫承宗洪亮威嚴的聲音在帳中迴盪,帳下衆人皆是心中惴惴,聽話聽音,今日之事恐怕比清查空額還要嚴重,上次孫承宗只帶了數名親兵,這次則是將整個標營全部帶來,可見事情的嚴重性。

大帳裡鴉雀無聲,每個將領都低着頭胡思亂想,空氣彷彿凝固一般。

孫承宗繼續道:“老夫久歷行伍,對於吃空餉喝兵血之事見怪不怪,也體諒爾等替大明鎮守邊疆之艱苦,所以上次才勉強同意放過爾等,但是!有人至朝廷律法於不顧,爲一己之私,竟然交通奴賊!這已形同謀逆!爾等大概還不知道吧,張家口堡數名豪商俱已被逮治!罪名就是向奴賊輸送違禁物資!爾等中間有人收受其賄賂,私放違禁物資出關!甚至有人蔘股其中,合作資敵!”,說到此處,孫承宗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帳下諸人個個汗出如漿,楊國柱、張振遠臉色還算好看,幾個遊擊、千戶已是大汗淋漓,也不知是天熱還是害怕的緣故。

孫承宗緩緩坐下,繼續道:“實話告知爾等,京師錦衣早將此間之事打探清楚,有罪之人最好伏法認罪,如若有人心存僥倖,甚至心懷他念,哼哼,下場就是全家遭殃!來人!”

大帳門簾掀起,數名藍色罩甲,腰佩繡春刀的錦衣校尉聞聲而入,孫承宗道:“老夫唸到姓名者出列!”

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章 皇莊2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七章 皇莊3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