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

“敢問聖上,您所言之養老金,臣等都是心內感懷無比,此等對臣子之深切關懷,相信天下所有官吏都會感恩不已。

但是

此養老金到底以每人多少合適?

從何時發放爲好?

此前致仕退休人等該當如何?

另就是,天下官吏數以萬計,若將來致仕退休後都要發放養老金,那可是一筆極其巨量之開支,以現今之收入,太倉怕是難以負擔啊!”

很快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侯恂起身拱手,問出了這項政策的關鍵之處:銀子從哪裡來。

自從開徵商稅,並且朱由檢把鹽利讓出一塊來之後,雖然許多府縣賦稅被免除,但戶部歲收仍然達到了每年三百萬兩左右。

更兼有許多之處由內帑撥付,所以兩年來太倉銀庫難得有了近四百萬兩的盈餘,這讓以前個個如同楊白勞一樣的戶部大小官員們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在應對地方督撫們要錢的本子的時候,應對起來也是更加自如。

戶部主官們已經私下匡算過,以天津衛海關征收額度爲例,如果更爲富庶的江南等地海關陸續設立並開始徵繳,那太倉歲收將會再增加至少兩百萬兩之多,這樣朝廷的總收入將會達到每年五百萬兩左右,盛世之兆已經初現曙光。

如果幾年後免賦稅的田地開始逐步繳納租賦,那盛世便會很快到來。

“侯卿此問甚好。

朕說一句,正因慮及於此,朕才決意開設海關,並隨即施行士紳一體納糧之策,以此來作爲養老金能夠得以順利實施之最終保障。

換言之,便是以天下富豪之銀錢作爲官吏養老之本,以黎庶之奉作爲補充。”

朱由檢相信,在養老金這種嶄新福利待遇刺激下,士紳一體納糧的措施會得到更迅速、更充分的實施,絕大部分官吏們在事涉切身利益時,會毫不猶豫地把政策落實到一粒米上。

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從哪些官紳、士紳手中徵到的每一升糧米、每一分商稅,都將是自己養老金的組成部分,任何敢於少交、漏交、託門路免徵者,都是在從自己的兜裡搶錢,對於這種行爲必須給與堅決的打擊。

朱由檢就是想讓全天下的官吏們,與舊有的利益集團撕破臉。

改革就是用新秩序替代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有體制,以新勢力替代舊勢力。

在中低層官吏漲薪、中高級官員分紅、致仕退休後還有養老金可拿這雙重利益的刺激下,那些頑固守舊的集團都將會被徹底打垮。

這些人享大明兩百多年的太平,對國家卻沒有任何積極主動的貢獻,也到了該還債的時候了。

當然了,朱由檢推動改革的目的並不只是爲了讓體制內的人得到好處,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能有更多的實惠。

等到過幾年各地開荒拓田取得成功,糧食畝產和總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後,那就該把精力放在工業發展上了。

大力開發工業產品的品種,擴大遠銷海外的商品數量和質量,以更多新穎的消費品替代傳統的陶瓷、茶葉和絲綢的出口,從而獲得更加長遠和穩定的貴金屬流入。

朱由檢的目標就是在諸多行業中形成全世界壟斷地位,賺取更多的利潤後,在大明境內推行覆蓋到絕大部分人口的免費醫療和其他的社會保障,讓天下最底層的人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道阻且長,需要披荊斬棘,把路障統統消滅。

對弱者的關懷纔是文明社會的標誌,自己就是要用畢生精力致力於創建這種社會制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等到現在推行的三年免租賦、再三年減半徵收後,要把租賦下調到十二,那樣窮人就會多一口飯吃了。

要爭取早日達成以工業補農業的目標,要做的事太多了。

在新政推出後,監督力度也會隨之大力加強,對於那些吃飽了喝足了還要從百姓身上吸血的人,不論是誰,都會遭到更加冷酷無情的打擊。

“至於養老金的發放,當以聖旨發出之時爲準,此前致仕退休者不在發放之列,至於發放金額,朕初步打算以現有每月俸祿一半作爲標準。

若是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太倉歲入逐年上升,朕會在合適時機再次上調俸祿標準,養老金也會水漲船高。”

朱由檢說罷,在座的正一品大員們很快便得出了自己致仕後能拿到的銀錢數額:一千二百兩,並且以後只要俸祿上漲,拿到的養老金就會更多。

先不說這開天闢地般的養老金,單說這一大筆白撿來的銀子,就足以保障一大家子人一年的開支還綽綽有餘,並且還是生活水準相當高的支出。

沒啥說的,皇帝真是夠意思了。

都回家養老了,對朝廷再也沒有任何貢獻了,還能白拿這麼大筆錢財,這樣的皇帝最好能活一萬年。

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給今上提鞋都不配!

他們可曾考慮過爲國朝效力一生之官吏,若是在職時不貪不佔,回家後能過上何種日子嗎?

誰要是再對皇帝說三道四、陽奉陰違,那這種不懂感恩之人只配下入獄中。

“臣堅決擁護士紳一體納糧之策儘快推行,此等利國利民之舉不宜拖延,越早實施越好!”

“臣附議首輔之言!若是有人膽敢從中阻撓,臣建議以最強硬之手段予以回擊!”

“以宗藩之尊,尚且要繳納租賦與朝廷,其餘人等有何理由不交?臣舉雙手贊成此策!”

“如此一來,朝廷財政將會寬裕無比,就算天災持續下去,朝廷糧倉也有足夠餘糧救助受災黎庶,助其渡過難關,不致使再有流賊之禍生髮!而邊疆各路官軍之後勤也有強力保障,只要軍民之心穩定,那大明萬世可期!此策實是絕妙之極!!”

雖不想反對皇帝的士紳一體納糧政策,但也並沒有想將之真正落到實處的衆臣們,被今天皇帝突然之間祭出的兩大法寶給砸暈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