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莊2

王承恩攙着崇禎的胳膊下了馬車。下車後崇禎舉目四顧,四周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有幾個農戶身着短衣在田地裡勞作,因爲小麥已經收割完畢,所以他們都在用鋤頭鋤地。

馬車前面不遠處是一個農莊,一個太監服飾的中年人小跑着往這邊來,身後還跟着一個身着錦衣衛服色的校尉以及幾個農戶打扮的老人。

大明的皇莊始於明中葉,憲宗時始名皇莊,太監曹吉祥作亂被平息後,其名下的田地被宮裡沒收,開始設立皇莊。憲宗皇帝的這一舉動,開啓了皇室搜刮土地的惡潮。後宮有權勢的妃嬪,各皇子,外戚勳臣爭相效仿。到現在爲止,北直隸一地皇莊的土地所有量已佔整個田地面積的七分之一,這可都是不向官府繳納賦稅的田地,這麼大面積的土地產出不交稅賦,無形中加重了其餘民戶的負擔。而且,在皇莊內,土地所有權與司法權、行政權相結合。皇莊的管理非常混亂。一般的皇莊,都是派宦官去掌管的,宦官帶着一旗校,再豢養着一幫無賴,“佔土地,斂財物,污婦女”,無所不爲。

崇禎正在思考着,莊裡跑出的那羣人已來到近前,爲首的太監身材瘦削,臉上透着精明的神色。

離崇禎身前十步步左右,衆人跪倒在地,那太監尖着嗓子高聲稟道:‘’奴婢御馬監奉御劉朝等叩見皇爺!”,跟着跪下的其餘衆人只顧磕頭不敢說話,崇禎聽道名字後心裡頓了一下,感覺耳熟,記憶裡這人最後也是力戰殉國,具體細節無從知曉,但忠義之心是有的。

“起來吧!”崇禎說罷,邁開步子往莊裡行去,劉朝等人趕緊起身。等皇帝和駱養性走出數步後剛要跟隨,幾個錦衣侍衛冷着臉揚起刀鞘攔住那幾個出來迎接的莊戶,只放劉朝和莊裡的校尉過去。

那幾個農戶嚇壞了,劉朝陪着笑臉對落在後面的王承恩說道:”王公公,這幾個是皇莊的莊頭,平日裡我不在時他們負責莊裡的大小事務。皇爺如果想知曉皇莊的大小事情,他們最是明白不過,還是讓他們後邊跟着吧!”王承恩斜視了他一眼道:“這些人可靠嗎?關係到皇爺的安危,這可是天大的事!”

劉朝趕緊賭咒發誓道:“王公公儘管放心,都是世代住在莊子裡的良民,我敢保證絕對可靠!”

“那就跟着吧!記住,讓他們離遠點,皇爺召見時方可近前!”王承恩說道。

”是是是,就照公公的吩咐!”劉朝趕忙應道。

王承恩落在後面就是有事要問劉朝,眼看皇帝就要進莊了,他疾步前行,劉朝急忙跟上。王承恩問道:“今早皇爺突然要看皇莊,咱家着人知會的你,時間緊迫,你準備的怎麼樣?”

“好叫公公得知,小的得到訊息後,立刻着人打掃莊內,把莊裡最好的房子掃除一新!黃土墊道實在是沒來得及!至於莊裡的農戶,小的已經告知他們不要出門,全部在家裡。只有田裡還有幾個做做樣子,要是四處無人,皇爺也會覺得不對不是嗎?”劉朝臉上堆着笑容答道。

“只能這樣了!眼下只盼皇爺不計小節,要不咱們可吃罪不起!”王承恩擔憂的說道。

劉朝也沒法接他的話,心想,誰想到皇爺突然要看皇莊?並且選中的還是自家所管的莊子!眼前皇爺除了祭祀大典,平日裡絕不會離開皇宮,皇爺這是怎麼了?難道是話本看多了,要學裡面的微服私訪?當然了,他也只敢在心裡這麼想,絕不敢說與任何人聽。

崇禎帶着駱養性不疾不徐的進了莊子,周圍幾十步外是持刀拿槍的錦衣護衛,莊子規模不小,莊裡的房屋基本是黃泥爲牆,茅草爲頂,道路還算平整,只是甚爲狹窄,明顯有才鋪墊的痕跡,路兩旁栽着不少柳樹,看直徑都已是不少年歲了,綠蔭遮地,蟬聲鳴響。

“讓劉朝近前回話!”崇禎吩咐道,身旁的侍衛趕忙向後奔去。

不一會,王承恩帶着劉朝趕了上來,來到近前,王承恩道:“皇爺,讓劉朝帶路去屋裡,您邊歇息邊問話?”崇禎點頭,劉朝疾走幾步在前引路,拐了幾個彎來到莊子的中心附近。

眼見前面一座庭院,青磚黑瓦,甚是齊整,門樓有點破舊。兩扇大門敞開着,門口已經是站着兩排侍衛,甚至房頂上也有兩個拿弓箭的侍衛,警惕的打量着周邊。

劉朝來到門前,躬身稟道:“皇爺,這是本莊莊頭的家院,奴婢已經佈置妥當,請皇爺入內休息!”

崇禎邁步走進院子,這是個只有一進的院子。迎面是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一間廂房,院子的一角種着槐樹和棗樹。所有房子的窗戶紙都潔白無瑕,一看就知道是才換上的。院子裡一塵不染,地上看來用水撒過,水分基本蒸發完了,走路正好帶不起塵土。

崇禎點了點頭,走進了正房。進去後迎面擺着一張嶄新的雕花紫檀案几,案几上是一套青花瓷的茶具,案几後是一張花梨木的太師椅,兩旁各擺放了幾張座椅。崇禎知道是精心佈置過的,這樣的傢俱在農家已經算是極爲難得了。

崇禎在太師椅上坐定,擺手道:“你們都坐吧,趕了半天路也都乏了。”

王承恩他們連忙說不敢,崇禎不耐煩了,說道:“讓你們坐就坐,少聒噪。”

駱養性才欠着身子坐了一旁的椅子上,只敢坐了三分之一,王承恩和劉朝哪敢坐,王承恩站到皇帝的身後,劉朝則側立在皇帝一邊幾步遠的地方。

“劉朝,你先給朕講講這皇莊的大致情形吧。”崇禎開口道。

劉朝趕忙躬身站定,回稟道:“奴婢啓稟皇爺,這莊子是皇爺您名下四個皇莊裡最大的一個,共有田地三萬餘畝,莊戶五百八十六戶口兩千七百三十四名,其中男丁一千六百三十二名,女子爲一千一百零二名,內有成年男丁一千零十一名。”

“去年出產多少糧食?莊裡有多少大牲畜?土地怎麼澆灌?”崇禎繼續問道。

“稟皇爺,打前年起,雨水甚少,所以收成不好。去年產小麥兩萬餘石,其餘各種雜糧一萬餘石,向宮裡納糧兩萬餘石。現有耕牛47頭,騾馬83頭。以前灌溉田地主要靠村外的白浪河,去年起,河水逐漸乾涸,奴婢着人打了幾口井,供莊裡飲用以及灌溉之用。”劉朝如數家珍,看來平日裡對莊裡事務還算盡心。

崇禎聽罷沉思起來,這劉朝辦事比較用心,不像前世所看資料上那樣,宦官橫行鄉里,手下一班打手,在莊裡儼然皇帝般的存在,糧食產量也算可以。這時期畢竟沒有化肥農藥,純粹靠天吃飯,畝產一石算是不錯的產量,並且還有雜糧,估計就是大豆及其秸稈。

“爲什麼不種玉米和紅薯?”崇禎記得玉米和紅薯在萬曆年間便已傳入中國,難道記錯了?

“皇爺恕罪,皇爺所說的也是糧食嗎?奴婢聞所未聞,更別說種植了!”劉朝忙道,連王承恩與駱養性也一臉的迷惑。

崇禎恍然,在這個信息傳播極度緩慢的世代,平常人的生活僅限於身邊不超過十里的範圍。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很多人從出生到死去,連縣城都沒去過,更別提其他的了。哪像後世,某明星出軌,褲子還沒提上,網上已經是地球人都知道了。

“不知者不罪。朕說的玉米和番薯皆是耐旱之作物,並且產量極大,同樣一畝田地,如果種植番薯,產量是小麥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朕回宮後就着人探訪,如果全大明能推廣種植,那我大明就不會再有因飢餓而死之人,也不會有因爲天災而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百姓了!駱養性,這件事就交給錦衣衛了。回去立刻安排各地衛所查探玉米番薯之事,辦成之人朕重重有賞!”崇禎對駱養性吩咐道,駱養性急忙起身躬身答應,心裡卻是將信將疑。

劉朝忽然抽了自己臉一巴掌,說道:“皇爺您口渴了吧?奴婢只顧回話,忘了給皇爺沏茶倒水了!”說罷,出去招呼了一聲。

王承恩跟了出來,對劉朝道:“皇爺御用的茶具侍衛帶着,不用你的,你安排人燒水吧。”說完衝一個侍衛擺了一下手,那人立刻跟着燒水的莊頭進了竈房,劉朝一下反應過來了,滿臉堆笑說道:“奴婢這是昏了頭了,怎麼敢讓皇爺用外面的東西喝水。”

這時崇禎揹着手走出了屋子,駱養性跟在身後,崇禎對劉朝吩咐道:“帶朕四處走走看看!”,劉朝答應後前面帶路出了院子。

村裡靜悄悄的,彷彿沒有人一樣,朱振卿的前後左右有幾十名侍衛圍着,侍衛們一個個如臨大敵,眼神警惕的掃視四周。偶爾能看到幾家緊閉的房門後有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在打量着朱振卿一行。

崇禎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他也知道作爲皇帝,如果和前世領導人那樣和百姓親切交談是不現實的。這種封閉的環境裡的百姓,看到莊頭都會畏縮,更別提皇帝了。既然劉朝已經安置好了,那也沒必要非要擺出親民的姿態,自己能做的是努力讓他們的生活變好,這纔是根本,而不是假模假樣的噓寒問暖。

沿着村子的主路走了大約一刻鐘,便來到村子西頭。放眼望去,村子幾百米外有一條小河,因爲連續的乾旱,河水已接近乾涸,河牀基本袒露,只有河中間還有小股的溪流在緩緩流淌。河邊的樹木倒是鬱鬱蔥蔥,畢竟植物的根系能延伸地下,可以充分的吸收地下水的水分。

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十五章 譁變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