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

說話的是不到三旬年紀的松江府通判黃盛舉。

年輕氣盛他雖然仰慕盧象升的風采,但在看到這位聲名遠揚的大學士自從到達松江後,言語之間似乎一直若有所指,而作爲一府主官的知府謝汝運的迴應卻顯得軟弱無力,於是黃盛舉果斷的站了出來,以較爲強硬的姿態對盧象升發表的言論進行了回擊,言辭間隱隱流露出懷疑朝廷重臣們想借機難爲松江府諸官的意思。

“啓稟盧學士,適才通判之言雖有過激之處,但總體而言還是不無道理。

自襲官殺人一事生髮後,下官也是盡遣衙中能手全力緝查此案。從襲官現場來看,雖有數名官吏傷亡當場,但事發地並無刀兵遺留,死傷者俱爲棍棒磚石等器物所致,若依學士所言有幕後主使,那主使者豈能不爲行兇者準備傷人利刃?

至於行兇者之人數,當在十餘至二十之間,由於事發時天色已暗,碼頭施工之青壯驚慌之下四散奔逃,故無人能識得其中是否有相熟之人,而被襲者皆是京師所賴,更無認得他人之說。

凡此種種,才導致此案無跡可尋,不過,下官以上報刑部,請求朝廷下文,名各地官府緝拿可疑之人,以求早日瞭解此事。”

黃盛舉開了個頭之後,推官耿元仁也是順勢接話,試圖把盧象升地視線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衆說紛紜之下,盧象升的思維一旦混亂,那麼給皇帝的奏報便會傾向於松江府衆人給出的結論,這樣一來,這件事有可能會被重新定性爲一般刑事案件,那是對松江府上下最爲有利的結果。

“呵呵!貴府及諸官所言雖也不無道理,但其中一點卻是無法掩飾!

自隆萬開海以來,江南繁華日甚,富豪者更衆,由此可見經海貿獲利者不知凡幾,而海商與漕商卻並無任何區別!皆是通過兩地之間販運獲取商利,此一點本無可厚非。

但是,諸位當是知曉,凡經運河行商者,俱要於鈔關征稅,而反觀海商呢?其商貿所得數倍乃至十數倍於漕商,朝廷卻並未從中獲取絲毫之利!

僅僅基於此點,聖上及一衆朝臣便可斷定,襲官殺人者之目的便是阻撓朝廷開設海關征繳稅金!諸君難道不曾見,上海縣之港口碼頭至今停工未動?此一點正是本官將要說的第二點!

聖上言明,自即日起,松江府須代朝廷出面,自當地找尋僱請精通土木之術者,重金僱請其參與港口之建設中來,若其於其中表現卓越,朝廷將不拘其身份出處,將其拔擢到工部擔任實職。

貴府稍後會署衙後須即刻安排人手書寫張貼公告,儘快使此策廣爲人知。

再者就是,工部此次奉旨再派官吏隨本官南下,聖上嚴令,上海縣碼頭務必於半年之內完工並投入使用,松江府於此事上當盡全力予以配合,若半年之後還未完工,將會嚴厲追責!”

盧象升對衆人剛纔的言論並未表態,但表情和言詞上卻似乎有所鬆動,這讓謝汝運等人的心裡終於放鬆了些許。

“稟學士,由於襲官之事太過惡劣,松江府上下月餘來都把精力放在全力追兇之上,加之土木之術無人通曉,是故才使其陷於停滯。既是有聖上之嚴令,那下官及諸位同僚自當當做目下頭等大事來抓!

不過,下官心中仍有疑問,不知學士可爲下官等解惑否?”

謝汝運連解釋帶保證一番之後,再次提出了一個問題。

“貴府有話不妨直言,只要是有關公事,本官自是知無不言!”

看到盧象升的態度越來越溫和,謝汝運心裡也更加有了底氣。

“學士適才言道,聖上及朝臣認定,是因開海徵稅一事觸及海商之利益,故而方有襲官之事生髮,那下官想問的是,若是松江府相關遵從旨意,於半年內完成港口建設,那是否從另一面證明,並無海商參與其中?聖上所定謀逆之罪是否便能改爲偶發之刑事?”

“貴府所提似是有些道理,此事先略過不提吧,一切都要邊走邊看!此番刑部也已遣人隨同本官辦差,耿推官儘快與其接洽爲好。”

面對謝汝運提出的關聯問題,盧象升沉吟一會後並未給出確切答覆,但語氣卻是有了鬆動,這讓在場諸人的心裡踏實了不少,隨後衆人不鹹不淡的閒扯幾句,松江府諸官起身施禮告辭而去。

“文昌,惟貌,盧建鬥今日之態度你二人如何看?接下來有何計較?”

松江府後院緊閉的書房內,謝汝運目視黃盛舉和耿元仁,叫着二人的表字開口發問道。

三人在回返署衙後便聚集於此,共同商議如何應對這次朝廷的強硬舉措。

“府尊,我覺着此事非同小可,未曾想到朝廷如此之速便派人下來!此一點足以說明,皇帝和閣臣們確是動了真怒!

下官以爲,要想化解此事,減輕其對我等之害,須得從盧建鬥處着手,將謀逆之罪名祛除方可!如若不然的話很容易將我等牽連進去!

顧、呂等人雖是對我等皆有四時之敬,但我等絕不可因此事而搭上身家性命!

下官以爲,須當儘快使顧、呂等四家認清事情之嚴重性,拋卻試圖抗稅逃稅之幻想,並要以實際行動力助港口之建設,藉機洗脫嫌疑!

港口越早投入使用,朝廷所徵商稅越早入了太倉,那謀逆之罪名便無從談起。只要過了此關,我等最好儘快動用關係調任他處,那以後之事便與我等再無關聯!”

黃盛舉的建議讓謝汝運和耿元仁點頭不已。

顧慎卿等人平日與他們三人走得很近,並且每逢三人家中各種生辰壽誕、滿月百日、婚喪嫁娶等大小事情時,四大海商都會有厚禮送上,正是有了這種密切的關係,所以顧慎卿等人在松江府纔可以橫行無忌。

這次的襲殺官吏一事,謝汝運等人也是一清二楚,因爲顧慎卿等人曾專程就此事徵詢過他們的意見,但是最後的結果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當初顧慎卿信誓旦旦地向他們保證,只是驅趕或打傷工部派來的官吏,讓這些朝廷之人膽寒後撤走就行,沒想到最後卻演變成了惡性殺人事件,顧慎卿等人這種極度蔑視朝廷的做法也讓謝汝運等人心下大爲不滿。但由於雙方交集過密,幾乎融爲了一體,所以他們只能捏着鼻子認了此事,並在奏報中把這件事說成了民變。

“文昌此議極是妥當,稍後本官便讓人走一趟顧家!再就是,盧建鬥所提港口重建之事也要當做大事來抓,此事便交由文昌全權負責!惟貌明日便親身陪同刑部上差去往各處找尋線索,其間不必遮掩!”

謝汝運說罷,黃盛舉和耿元仁點頭應下。

因爲參與此事的所有相關人等已經全部清除乾淨,所以謝汝運等人並不擔心刑部派來的人能夠找到什麼破案的線索。

就連松江府的錦衣衛千戶所到現在爲止都沒有找到任何與此案有關的證據,更別提這些人生地不熟的京官了。

但謝汝運等人沒想到的是,除了明處的刑部官差以外,另外一個更加恐怖的所在也已經悄悄降臨到了松江府。

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十章 殘暴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十八章 陳家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