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

昭仁殿中的議事一直持續到下午酉時方纔散去,具體過程旁人不得曉,只是隱約聽說皇帝發了脾氣,就差掀桌子罵娘了。

不過議事過後的第二天,聖旨就下來了:朝廷重開五軍都督府,各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主官名單將由兵部上報司禮監,由皇帝閱示後予以批准,並儘快行文天下,鹹使與聞。

但與國初五軍都督府有所不同的是,都督府各堂上官雖也列班朝堂,但除卻軍國大事外,對朝廷其他政策的制訂均無建言之權,這就代表着明確的文武劃分。

五軍都督府統掌天下兵馬,制訂大明所有涉及軍事行動的具體方略以及投入的兵員人數,但它只有統兵,卻沒有調兵權,調兵權在兵部,兩個衙門形成互相鉗制的態勢,以防任意一方權力過大危害到大明國家安全。

過了幾天,又有一道聖旨自宮內發出,這回是一系列有關人事任免的聖旨。

晉首輔、東閣大學士溫體仁爲文華殿大學士,正一品,仍舊擔任內閣首輔一職。

晉薊遼督師、東閣大學士孫傳庭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次輔,免去去薊遼督師一職。

晉宣大總督盧象升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免去去宣大總督一職。

晉東閣大學士陳奇瑜爲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晉東閣大學士李邦華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免去其督察院左都御史一職,其職位由右都御史施邦曜接任。

晉東閣大學士侯恂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晉東閣大學士範景文爲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內閣輔臣。

同意原內閣輔臣、東閣大學士王應熊、張至發致仕請求,特賜兩人玉如意各一對並賜銀兩千兩,並分別派遣一隊錦衣衛護送其回返原籍。

大明的三殿二閣大學士制度雖然設立已久,但大多數閣臣只做到了兩閣大學士的位子,至於三殿大學士品級,已久是多少年未見了,沒想到皇帝這次一下子給出了四個,堪稱有明以來最大的一次賞擢了,此舉讓文官們震動不已:老朱家終於出了個大方的皇帝。

聖旨明發之後,兵部武選司即刻全員出動,在兵部右侍郎劉元慶的率領下,攜帶聖旨出關前往瀋陽,在傳達旨意之後,立刻開始深入各軍,複覈各部上報的功績,然後儘快上報朝廷。

就在這一切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時,在京城驛館裡等了幾天的範布隆霍斯特等人終於見到了大明朝廷的高級官員。

兩國特使是在報捷的隊伍進京後的第二天抵達京城的,在入駐鴻臚寺專門接待外賓的驛館後,兩國特使好好休整兩天後,提出了覲見明國皇帝的請求。

在鴻臚寺將事情奏報宮裡之後,朱由檢特意將陳奇瑜招進宮裡面談一番,然後將與兩國特使談判之事全權授權給了他。

“尊敬的陳副相,此爲我國政府委託鄙人嚮明國政府遞交的國書,希望兩國政府能坐到一起,就兩國共同關心的事物進行認真嚴肅的談判,並在最後達成妥協和一致。

我們荷蘭政府對事情最後能有比較圓滿的結局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我方希望兩國談判代表能夠坦率的交換雙方彼此的看法和意見,爲談判最終取得成功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謝謝!”

鴻臚寺衙門寬敞的大堂內,一身大紅官服的陳奇瑜神情肅穆站在正中間的位置,正在接受荷蘭過特使範布隆霍斯特遞交的國書。堂中還有禮部尚書鄒維璉、鴻臚寺正卿李進番,以及司賓署署丞方用之等幾人,黃姓通事自然而然的擔當起了翻譯的職責。

“唔,本官雖不知你國爲何而來,但亦會對貴使以禮相待,至於貴使口中所言之談判嗎,呵呵,且看看要談何等事情了,本官暫無法與你答覆。

對了,本官要特與你介紹一位本朝名臣,鄒德輝鄒部堂!”

陳奇瑜接過範布隆霍斯特遞過來的國書後一側身,方用之趕緊上前接過退到一邊,深諳人心的陳奇瑜隨即把鄒維璉推了出來。

現在這種站立堂中接受國書的儀式讓他感到極度不適,對方對他的稱呼也讓他彆扭,而稍後還要與對方進行所謂的談判,這讓慣於發號施令的陳奇瑜心中有些不爽。

談什麼判?

爾等番外紅夷有何資格與本新晉武英殿大學士談?

這位老牌官僚雖說不懂如何談判,但對於如何掌控局勢卻是駕輕就熟,隨着他的話音落地,站在一旁的鄒維璉移步上前,衝着範布隆霍斯特笑着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後笑眯眯地等着陳奇瑜繼續開口。

“貴使既是荷蘭朝廷特遣,那在貴朝應是擔當要職,此位鄒德輝鄒部堂之名貴國於貴國應是不小。”

陳奇瑜見範布隆霍斯特一臉茫然的神色,於是強忍着想要放聲大笑的衝動繼續介紹。

“鄒部堂現貴爲我朝之禮部尚書一職,在朝中德高望重,深得聖上以及羣臣之敬重;其升擢之前曾受皇命巡撫福建,並於崇禎六年指揮時任福建海防遊擊、現爲大明靖海伯之鄭伯爵,與貴國水軍大戰於金門料羅灣,這下貴使當有所聞吧?呵呵,呵呵呵呵!”

待黃姓通事將陳奇瑜的言語翻譯過後,一直彬彬有禮的範布隆霍斯特神色大變,並且趕緊右手撫胸,向眼前這個笑眯眯的白髮老頭躬身行禮道:“哦,天吶!原來您就是鄒高官!您的大名在我們荷蘭海軍中傳播的很廣,已經可以和鄭伯爵媲美了!”

崇禎六年,荷蘭八艘大型炮船侵犯福建沿海地區,鄒維璉下令鄭芝龍率部迎敵,並在料羅灣一帶海域重創荷軍,擊沉四艦,重傷四艦,此役過後,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對大明再也不敢小覷。

“好說好說,呵呵,所謂不打不相識,雖說幾年前那場衝突我大明小勝,但本官對貴國所用之鉅艦還是印象深刻,看來貴國工匠與格物一事上倒是頗有令人稱道之處啊!”

鄒維璉笑着微微拱手回禮迴應道,對於陳奇瑜的這種手段他當然是心知肚明,這就等於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在談判還沒開始前就佔據了主動位置。

果然,範布隆霍斯特剛纔於陳奇瑜對話時的氣勢消退大半,在說過幾句禮節性的話語後退到了一旁。

“陳副相,你好!我是西班牙王國政府特派大使埃特羅。蒙塔,這次我是受我們尊敬個國王陛下,以及我們西班牙政府首相岡薩雷斯先生的委託前來明國,就明國軍隊在臺灣島無故殺害我四十名西班牙軍人一事進行質詢,希望明國政府必須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和相應的賠償,否則的話,我們西班牙政府絕不會容忍這種惡劣行爲的發生!”

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章 客戶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