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

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明軍終於從東、西、南三面突進到了盛京皇宮外幾百步的地方,大批的明軍從各條街巷中朝着大清的皇宮彙集,各種顏色的大小旗幟在烈日下顯得格外的耀眼。

此時的盛京城只剩下了北門內數百步的範圍還在清軍的控制之下,當然,這種控制只是明軍按照事先的策略刻意讓出來的。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瓦解清軍的戰鬥意志,使他們在看到還有活路時不再以死相拼,從而減少明軍自身的傷亡。

這一點現在已是初見成效。

眼見的大勢已去,不知道消息是如何傳遞出去的,有不少清軍和八旗旗丁開始從各個街頭巷尾向盛京北門奔逃,先逃過來的人已經開始動手拆掉堵塞城門的磚石,後面陸續逃來的也迅速加入到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去。

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明軍過來攔截圍殺。

在初始拆挖時只有一小部分清軍士卒和旗丁,他們在城內隆隆的炮聲和銃聲中,一邊拆掉磚石,一邊提心吊膽的向周圍張望,生怕明軍會從街巷中突然殺出來。

隨着拆挖的進展以及不斷有族人加入,這些八旗老爺們終於放下心來,整個拆挖工程也逐漸開始加速。

不是沒有人想到城外會有明軍埋伏,但現在只有逃出城外才會有機會活下去,不然的話留在城內只有死路一條。

意氣風發的秦軍總兵周遇吉站在一處磚石堆上,觀瞧着兩百餘步外清軍依託一座牌樓堆起的工事,磚石堆下聚攏着七八名頂盔摜甲的秦軍高級將官,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和自豪交織的神情。

在一衆將領前面寬達近十丈的青磚鋪就的大道上,四門佛郎機炮、兩門威遠將軍炮一字排開,黑黝黝的炮口直指清軍用磚石麻包巨木壘就的工事,從高處隱約可見工事後面密密麻麻的清軍身影。

就在此時,東、西兩面不約而同傳來隱隱的炮聲,這兩路的明軍已經率先對清軍發動了進攻。

攻入盛京的首登之功已被秦軍奪得,其他兩路現在必須爭搶誰先攻入皇宮的頭功,不能讓所有功勞都被秦軍搶了去。

“總制!咱們開始打吧?晚了友軍就打進去了!”

“對啊!總制,趕緊下令吧!”

“總制,咱們前面是正門,別路友軍都是打的側門,那些小門一時半會很難攻進去,我覺着要想打進僞皇宮,還是得指望咱們秦軍才成!”

聽到炮聲響起後,一衆將領都是一副迫不及待的神情,紛紛出言催促周遇吉下令發起攻擊,前面的炮手們也是頻頻回頭朝這邊打量着,等待着上官下達開炮的指令。

這些將領可沒考慮太多,對於他們來講,功勞當然是越多,將來的升賞也會更加豐厚,第一支攻入所謂大清皇宮的軍隊,肯定會引起皇帝的重點關注,這可是一份天大的榮耀。

眼見衆將一臉焦急地神情,本來不欲再爭搶功勞的周遇吉心裡暗歎一聲,隨即拋開雜念沉聲喝道:“開始吧!”

一聲尖利的喇叭聲吹響,前方的炮手迅速引燃引信,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徹整條街道,四顆實心彈丸、兩顆開花彈從炮膛中激射而出,帶着輕微的呼嘯聲向兩百餘步外的牌樓砸了過去。

已經吃過若干次炮彈苦頭的清軍早就學乖了,在明軍喇叭聲響起後,大部分清軍或是貼向宮牆,或是閃到一側,試圖以此來規避實心彈丸的彈道殺傷路線。

這種做法雖是可行,但這次明軍的炮擊目標並非是以殺傷清軍士卒爲主,而是以轟擊磚石麻包搭建的胸牆爲主。

四枚實心彈丸在齊射一次後,炮手根據彈着點的方位迅速調整好射角,裝填手則是早就把子銃填充完畢,第二波發射的四枚彈丸不再是齊射,而是先後砸向了堵住整條通道的工事。

至於威遠將軍炮發射的開花彈就根本不用顧忌這些了,兩枚炮彈直接越過工事後在青磚地面轟然炸開,彈片加上激起的磚塊四處飛濺,將避向兩側的清軍炸的慘叫一片。

經過佛郎機炮九輪射擊,加上威遠將軍炮三次發射,牌樓下的工事大部已被彈丸轟塌,工事後面的清軍也是傷亡慘重,而隨着周遇吉的再次喝令,兩百名銃手組成二十人一排的銃陣開始齊步前行。

這次並沒有長槍手掩護側翼,因爲兩側需要給前排銃手留出足夠輪換的空間,要是再安排上長槍手的話,銃手就無法保證火力的持續打擊。

這個小方陣後面跟着的是一百名弓手、二十名擲彈手、兩百名刀盾手,他們的主要責任是爲了應對最壞情況的出現。萬一清軍不計死傷的衝上前來,銃手這種遠程打擊兵種無法應對近身搏殺,若是沒有後陣的保護會吃大虧的。

已經在炮彈的轟擊下傷亡過百的清軍,眼見的明軍大炮停止了射擊,逼過來的是大隊步卒時,剛剛被炸丟了的魂魄又重新回到了身上,一名甲喇章京大聲吼叫着,約莫一千餘名清軍開始列隊準備與明軍展開拼殺。

就在清軍聚攏在一起的時候,大炮的怒吼聲再次響起,明軍炮手將炮口調高後向清軍隊伍進行了延伸射擊,六枚炮彈越過行進中明軍方陣的上空後砸進了密集地清軍中去。

這次的殺傷效果將炮彈的威力提高到了極致,四枚實心彈丸落地後在清軍隊伍中一路向前趟出了一條血衚衕,每一顆彈丸都足足殺傷了十餘名清軍後才停止了滾動。

而落在人羣中的開花彈也是毫不遜色,兩顆接連炸開的炮彈將二十餘名清軍掀翻在地。

明軍方陣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在清軍一片混亂之際迅速向前推進,很快便到達了距離清軍最前陣七十餘步的地方,帶隊的千總一聲令下,號手吹響喇叭,整個方陣停止前行後開始整隊,此時亂成一團的清軍還未從混亂中擺脫出來。

“前進十步!”

在花費了十幾息對齊後,明軍千總高聲喝令,隨着短促的喇叭聲,銃手方陣和兩翼的長槍手齊步前行,往前十步再次站定後襬出了三段擊的陣勢。

前排清軍側翼的弓手來不及等列陣齊射的命令,倖存的弓手紛紛張弓搭箭嚮明軍射來,而明軍的火銃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打響。

兩邊陣營中的慘叫聲接連響起,前排的明軍銃手在擊發後有人中箭倒地,但銃陣持續不斷的火力輸出,將五十幾步外的清軍一個個打翻在地。

明軍前三排打完後,銃手們拖着中箭倒地的戰友迅速從兩側繞後,給後三排擺好陣勢的銃手讓出視野,這三排打完再撤,後面的銃手上前如法炮製,而轉到後方的銃手不等第一輪打完便完成了裝填,這樣的陣型流轉順暢的話,清軍人數再多也根本無法近身。

後陣的明軍火炮再次齊射一輪,銃陣也打到了一輪半,隨着這一波彈丸的轟擊,膽氣已寒的清軍在傷亡巨大的情況下再也支撐不住,先是後陣的清軍開始有人向後逃竄,很快這種景象蔓延開來,士氣全無的大隊清軍終於全軍崩潰而逃。

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二百章 客戶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