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

四天之後,在克莫堡略作修整的劉、張兩部近五千人,加上陸續徵召的千餘名漢人青壯,於傍晚時分進抵赫圖阿拉西南十里處的一處山坳中。

“老劉,額不是聽說建奴如何如何厲害,每每逢戰便將哨探撒出去五十里開外,可咱這大隊人馬都到了他眼皮子底下了,咋連個逑也沒看着?”

明軍所在的山坳中到處都是鮮紅的衣甲,經過長途跋涉的士卒們正在以隊爲單位坐地歇息,嚴格的軍紀下,除了偶爾有咳嗽聲傳來,數千人無人發出聲響,所有人都在靜靜等待着上官的命令。

“建奴哪能猜到有大軍跨海過來打他們的?再說自打老奴起兵造反之後,這十幾年一直壓着周邊打,這地界已是建奴的大後方了,多年來定是安生的緊,時日久了建奴也是難免懈怠,這可是咱們建功的良機啊!”

劉國能跨坐在緩坡上的一根朽木上,眼睛環視周邊綠意盎然的山林,輕聲回答着張文耀的問題。

“這兵部給的輿圖着實粗陋,幸虧有本地明人引領,要不然這到處是深山老林,咱們一準犯了迷糊!就是不知這赫圖阿拉是甚樣子,光是聽那些被擄之人說也說不清楚,這哨探出去半天了,怎地還未回返,不會出甚岔子吧?”

張文耀摘下沉重的帽盔隨手放在一邊,隨手拿起水囊咕嘟嘟灌了一大口。

還未等劉國能接話,遠處山坳的入口處人影閃動,不一會功夫,幾名軍卒疾步向二人所在而來,雖然距離較遠看不清來人是誰,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哨探敵情的夜不收回來了。

果不其然,待幾人走近之後,劉國能和張文耀已是看得分明,最前面的正是夜不收的把總孫奎。

“啓稟兩位將軍,卑職帶人探查回返,赫圖阿拉概況已是探明,但城內有多少建奴卻是無法得知!”

身材瘦削高大,長着一雙大長腿的孫奎施禮後稟道。

“好!可曾被建奴察覺?這個建奴老窩好不好打?”

劉國能先是讚了一句,然後緊接着問道。

“回將軍,卑職帶人由城後山腰密林中窺視,並未露了行跡,其城防卑職這就畫給兩位將軍看!”

說罷,孫奎蹲下身去,將地面上的雜草拔去露出一塊地面,隨手撿起一節樹枝,一邊畫一邊解說。

“這建奴老窩找了個好地方,三面環水,東面靠山,按地利講是易守難攻,可實際上卻是不甚難打,爲啥?城牆低矮的緊!卑職目測了一下,這牆也就一人多高,只要弄幾架矮梯子就能登上!

嘿嘿!卑職有些想發笑!說是城牆,其實就是院牆,甚至比不得咱大明大戶人家那種院牆高!卑職在山腰處看的十分清楚,只要翻進去就是城內。

城東門北面有一座不大的軍營,看規制,也就住個千八百人的模樣,卑職觀瞧半天,未見建奴操演。說句不好聽的,這哪是城,就他X的一個寨子!”

孫奎說着說着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

其實他說的一點沒錯。

赫圖阿拉滿語的意思就是建在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直到現在八旗內部還是一直把這裡稱作老寨,大清國官方則是將這裡稱作興京,與盛京(瀋陽)、東京(遼陽)並稱三京。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老劉,該當咱們立功啊!X的!這回咱可真是來着了!反正只要打破赫圖阿拉,咱們這一路就算是把朝廷安排之事給辦成了,剩下無論怎樣做都是額外之功!”

張文耀聽完孫奎的講說之後頓時興奮起來,劉國能也是心情大好:“孫奎,攻破建奴老窩這仗,額到時給你報首功!你手下也是大功!行了,你去歇息就食吧!”

待孫奎喜滋滋的行禮離開後,劉國能齜牙咧嘴的笑道:“老張,額就說吧,當初本以爲是九死一生之事,未想到竟是如此順當!據某估摸着,這城裡邊的建奴最多不超千人,哈哈!

這一路打過來,咱又是登島又是破寨,對這城中戰可是拿手的很!野戰或許咱還能叫建奴給殺傷一些士卒,可這巷戰咱們還怕誰?!”

“哇哈哈哈!老劉你算說到俺心坎上去了!沒成想咱這一年多來練的本事這回沒白瞎啊!你說這皇上到底是不是神仙啊?額看着準是咧!兵部那些上官說了,咱練的這些登陸短兵接陣戰法,都是皇上吩咐下來之物,真是全派上用場了啊!

這回咱得把殺手鐗給使出來,別藏着掖着了,估摸着盛京咱準是打不進去了!”

張文耀所說的殺手鐗就是一百人的手銃隊。

考慮到他們這隊人馬更多的是需要與清軍進行巷戰的緣故,朱由檢吩咐兵部給他們送來了三百隻燧發手銃,並特地要求挑出一百人組建手銃隊,每人三支手銃,以備戰況激烈時不必因裝填彈藥貽誤戰機。

這挑選出來的一百人在登州時就經過了大量的實彈演練,雖然因爲滑膛手銃命中率極低的緣故,這支手銃隊在十步開外便對敵人無法造成很大的威脅。

但當敵我距離拉近到了五六步的距離,需要長槍手、刀盾手上前廝殺時,手銃的威力便顯現出來,這種近距離的轟殺,將極大的減輕長槍手和刀盾手的壓力,減少己方士卒的傷亡率。

登陸遼東之後,因爲每次破城後的戰鬥別不算激烈,所以這種手銃隊一直沒有派上用場,但接下來要打的可是建奴的老窩,遇到的抵抗肯定會非常激烈,這支手銃隊也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成!明日叫孫奎他們先摸進去將東門打開,大隊進城之後咱倆每人領一隊,你帶隊從東往南打,我往北打建奴軍營。既是寨子不大,那咱就帶着七百人進去,人多也施展不開。我領五百人,你領兩百人往城內搜尋,隨隊郎中也分做兩隊跟着!其餘人馬不用進城,就在城外等着。

打起來後叫那些青壯將旗幟打起,要把聲勢造起來,好讓跑掉的建奴去盛京報信說有大股官軍!”

劉國能摸着下巴上的短髯思忖片刻後定下了攻城的策略。

“額這就派人去砍些樹木造梯子,老劉,你說咱甚時辰動手?”

張文耀目視劉國能問道。

兩人雖是官階相等,但因着劉國能心眼更多的緣故,所以每逢大事都是劉國能說了算。

“梯子不用太多,十幾架足夠用了。

明晨咱們趕到後於丑時中動手!那時節天色將明,人尚在熟睡之中,加上建奴沒得防備,咱殺進去正好!”

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