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

站在樓車上觀望戰場的孫傳庭見到右翼情況危急,立刻下令待命的秦軍擲彈手迅速過去增援。

與此同時,同樣登高觀陣的多爾袞一聲令下,因爲懼怕受到明軍佛郎機炮打擊的清軍弓手也向前趕來,準備對白桿兵發動致命一擊。

就在兩白旗所在的清軍左翼對明軍發動攻擊的同時,中路的兩紅旗以及右翼阿巴泰率領的兩藍旗也一併展開了攻勢。

而五里之外的明軍輜重營地西門突然洞開,張遠率領剩餘的三千餘人以兩千名長槍手爲頭陣、一千餘銃手爲後陣從西門疾步而出,迎向被分派在營外監視的漢軍旗的三千人馬。

面對中路明軍犀利的火銃大陣,清軍依舊是採用了傳統的打法:以兩百輛盾車爲先導,兩千名弓手分佈左右,姜有成統領剩餘的兩千餘銃手居前,數十名白甲兵作爲撕開明軍陣型的先鋒,大隊士卒尾隨其後。

這個陣型擺明了就是打的消耗戰,讓朝鮮銃手上前與明軍對射,然後趁着火銃裝填的短暫空隙,白甲兵上前衝陣。

懷着驚懼不安的心情,慘敗過一場的朝鮮銃手們硬着頭皮尾隨盾車躑躅前行。

他們都明白,兩側的清軍弓手不僅是要射明軍的,若是他們敢臨陣不前,那些弓手會毫不留情的對他們進行射殺。

由於帶隊的兩名遊擊都已斃命,怕得要死的姜有成不得不親自上前指揮。

爲了能保住自己性命,他特意向兩紅旗討要了幾面厚實的盾牌,命手下護衛舉盾保護着他。

就在包衣們推着的盾車距離明軍陣前還有百餘步時,火銃方陣後面的兩門佛郎機炮相繼發出了震天的怒吼聲。

兩枚彈丸狠狠地撞進了密集的盾車羣中,五六輛盾車被彈丸摧毀,一時間木屑泥土橫飛,包衣們的慘叫聲漫天響起。

在督陣清軍的喝罵聲以及兩側弓手的注視下,包衣們硬着頭皮繼續推車前行,而明軍的彈丸接連不斷的砸進了人羣之中。

盾車後面的朝鮮銃手提心吊膽的跨過地上一灘灘碎屍血肉,繞過一處處盾車殘骸,強忍着想轉身向後狂奔的衝動,戰戰兢兢地朝着前方挪動着。

在不停打響的炮聲、不斷落下的彈丸洗禮中,包衣們彷彿度過了一生中最爲漫長難熬的時間,短短的百餘步好像是永無終點的長途跋涉一樣。

終於,在損失了數十輛盾車和百十條人命後,前排包衣們終於將盾車推進到了距明軍四十步的地方,後面的包衣們陸續跟進。

隨着帶隊的清軍弓手牛錄章京的喝令,放下盾車的包衣們轉頭沿着兩側拼命向後奔逃而去,不到範圍內的只能原地等待着。

眼見得盾車陣佈置完畢,清軍弓手開始向中間集中,準備藉助盾車的遮護對明軍銃手展開攻擊。

要知道銃手雖然攻擊能力超強,但防護力卻是極其薄弱。

他們身上的棉甲根本無法抵禦清軍重箭近距離的拋射和直射。

由於盾車的遮擋,銃子根本無法對清軍構成威脅,而弓手則可以對他們進行拋射,這種一邊倒的情況一旦發生,那明軍銃手很快便會崩潰。

就在這時,一聲長調喇叭聲突然響起,明軍銃手齊齊後轉身,大步向後退去,很快就脫離了戰陣。

眼看着明軍全部離開了射程,帶隊的甲喇章京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正在向中間集結的弓手也是一臉的茫然。

還沒等清軍反應過來,兩百名身穿鎖甲的擲彈手從後陣疾步趕上。

在中路清軍驚異的注視下奔到距離盾車十餘步的地方,然後迅速地分成數個小隊,將手持的震天雷用燃着的火繩點燃,也沒有任何號令聲響起,一片黑乎乎冒着火化的鐵疙瘩便砸了過來。

“轟!”

“轟!”

接二連三的爆炸聲響成一片,隨即漫天的塵煙將清軍盾車周圍的區域遮蓋的嚴嚴實實,巨大的響聲就連盾車後面清軍的慘嚎聲都掩蓋住了。

現在明軍使用的震天雷已經是經過數次改良後的新品種。

每顆震天雷的鐵殼更薄,彈體也相應縮小了不少,重量也從原來的三斤減少到了兩斤左右,這樣的重量更有利於擲彈手們更遠距離的拋擲。

原先三斤重的震天雷,擲彈手投擲最遠的不過是二十餘步左右,在重量大大減輕之後,所有擲彈手都能投到三十步開外的距離,有力氣更大的士卒甚至能投到四十步的地方。

因爲考慮到需要給弓手留出射擊位置的問題,所以清軍盾車擺放也是分作兩排。

再加上戰場的寬度,前排的百餘輛盾車一字排開,而弓手們在盾車後面正在集結當中,根本來不及對明軍進行殺傷,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給了擲彈手們提供了最爲有利的攻擊時機。

從明軍銃手突然撤離,到擲彈手飛速趕到開始投擲,這一切不過是數十息的時間。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習慣了傳統作戰方式的清軍根本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最後的結果當然就是吃了大虧。

在擲彈手們片刻之間便每人投擲了五枚震天雷並轉身撤離後,清軍的盾車陣地前後已是一片狼藉。

隨着塵土硝煙的慢慢消散,呈現在後隊清軍弓手以及朝鮮銃手們眼前的是一番地獄般的場景。

除了兩邊的十餘輛以外,中間的盾車幾乎全部被摧毀。

盾車後面二十步範圍內已經找不到一個活物。

到處是清軍的殘肢斷臂,地面上的血水夾雜着人的內臟腦漿,已經形成了一汪汪血泊,一具具清軍弓手的屍體都被炸的支離破碎、難以辨認。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至少造成了五百名清軍的陣亡。

而距離爆炸範圍稍近的清軍們也好不到哪去。

很多人被震天雷中夾雜着的碎瓷片、鐵釘、鐵片擊中,這些尖銳物體由於擴散時速度極快,其威力並不亞於弓箭。

除了這些受到波及的倒黴鬼外,更多清軍士卒被近在咫尺的巨大爆炸聲震的頭昏腦脹,很多人的聽覺已經出現了障礙。

明軍這種超越清軍認知的戰場策略產生了極具震撼性的效果,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殺傷結果。

中路清軍的進攻就這樣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徹底失敗了。

現在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戰場,把屍體搬運回去,然後再將堵塞在陣前的盾車殘骸挪開,這樣才能再發起新一輪的攻勢。

而清軍右翼兩藍旗的進攻也不順利。

由於整體戰力要弱於兩白旗,儘管也動用了差不多百人的白甲兵,但在六陣白桿兵的頑強阻擊下,兩藍旗的推進效果並不明顯。

兩軍已經陷入了勢均力敵的苦戰當中。

此時的清軍完全沒有想到,一場巨大的危險已經悄悄地來臨。

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一百章 心安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章 皇莊2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章 佈防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