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戰3

祖寬、李重進有點吃驚,其實他們的意思也只是想分一部分就行。畢竟天雄軍是主軍,遼東兵馬是客兵。再說這是五省總理這樣的朝廷重臣親自帶的隊伍,如果要的太多就說不過去了,總得給督臣留點面子不是。

二人沒想到盧象升如此慷慨,居然把繳獲的大頭讓了出來。

祖寬連忙推辭道:“使不得使不得!還是督帥七我們三就行,要不就太過了!”

盧象升笑道:“好了,不要再推讓了,只要能打勝仗,區區財物不算什麼。何況朝廷撥下的糧餉已經運抵汝州,等解了汝陽之圍,將賊寇們驅趕進山,我等就去汝州休養一番。正好把糧餉發下,將士們出生入死,總得給家裡寄些銀錢回去,也給家裡捎個信報個平安!”

祖、李二人也就順水推舟應了下來,一旁的祖千軍趕忙回去將好消息告知遼東兵,不一會,遼東兵馬那邊傳來陣陣歡呼聲,天雄軍還是排着整齊的陣型目不斜視的站立着。祖寬、李重進看着天雄軍如此嚴整的軍容也是讚歎不已,原先的輕視之心頓時煙消雲散。

接下來盧象升安排士卒挖了數個大坑,將賊兵的屍體盡皆掩埋。官軍陣亡將士的遺體則是火化後收攏骨灰,放入軍中攜帶的一個個陶罐之中。軍中書記官分別在白紙上寫下陣亡者的名字,籍貫等,然後小心翼翼的將陶罐收好,放在鋪着稻草的馬車裡。

繳獲的財物分成兩大份,等紮營後再發放到士卒手中。

此戰共殺傷賊寇一萬餘人,天雄軍這邊陣亡二十三人,傷一百二十五人,遼東馬隊陣亡五十一人,受傷一百六十五人,繳獲完好戰馬四百餘匹,金銀共計三萬餘兩,兵器盔甲無數,可以說是一場完勝。

一切安排妥當後,盧象升下令返回營地,歇息備戰。

盧象升擊敗的外圍流賊潰逃回了中軍,高迎祥、張獻忠早已得到消息。

二人帶着各自手下的將領來到中軍營寨外面,不斷逃回的敗兵來到中軍營地外面就地四仰八叉的躺下,有的坐靠在營柵上呼呼喘着粗氣,每個人手中兵器早就丟棄一空。有的怕跑得慢,連身上的札甲帽盔都脫下來扔掉,有的蹲在地上嘔吐不止,有的跪在地上默默哭泣,那是因爲家裡的親人或好友已經命喪官軍馬下了。

高迎祥臉色陰沉的看着眼前的一幕。他是典型的西北漢子,身材魁梧粗壯,國字臉,濃眉大眼,鼻直口闊,身穿黑色鎖甲,頭戴鑲着大紅櫻穗的白色寬檐氈帽。

自崇禎二年在老家綏德起兵造反起,到現在七年時間,他的手下從不足千人發展到現在坐擁上萬騎兵,幾萬步卒的規模。實力在所有反賊中最爲雄厚,大部分反賊首領暗地裡已經以他爲首了。

尤其最近幾年時間,他率領部下屢敗官軍,更是打出了諾大的名氣。衆多小股賊寇紛紛來投,更讓他的實力迅速擴大,聲威大漲,就連素以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的洪承疇對他也是畏如蛇蠍,不敢與他正面爲敵。

沒想到這次在小小的汝陽竟然吃了大虧,他心中憤怒難言,只是因張獻忠等外人在旁,所以強按怒火,沒有立刻發作出來。

這時他手下的得力將領一斗谷黃龍匆匆來到他的身前,衝着高迎祥粗粗拱手一禮後大聲稟報道:“闖王爺,這次兒郎們折損不少,那個該死的幹公雞聽說官軍來剿,帶着手下千多馬隊想去搶功,沒想到這回碰上硬茬子了,他自己身死不說,千多馬隊只逃回數十騎,這回咱們虧大發了!”

高迎祥聞言心中怒火更盛,千餘馬隊啊,那可是他的心頭肉,也是他傲視羣雄所依仗的本錢。

他總共萬餘馬隊,這次去了接近一成,他恨不得把那個該死的幹公雞救活以後再千刀萬剮一次。

至於那些步卒,其實就是流民而已,只要自己有糧食,要多少有多少,死多少他也不心疼。

爲了在前來聚夥的張獻忠面前顯得從容大度一些,他只能強自按捺住想要拿刀砍人的衝動,深吸一口氣後,語氣盡量平緩的問道:“那你可知這些官軍從何而來?是誰帶隊?有多少人馬?”

黃龍回道:“俺問過逃回來的兒郎們,官軍有大股的馬隊,足有上萬騎。這些賊官軍追殺之時口中呼喝不止,口音甚是古怪,有兒郎說可能是關外過來的。還未接戰前,兒郎們看到官軍步卒所打旗幟,有個以前官軍逃卒說,他見過這面旗,好像是盧閻王的大旗!”

高迎祥聞言臉色一變,旁邊看熱鬧的張獻忠也是神情鄭重起來。

高迎祥深知,這次來的是勁敵。據他所知,內地官軍很少有上萬大股的馬隊,雖然逃兵會誇大其實,對面的官軍最少也應該有幾千騎,那這些官軍馬隊從何而來呢?

只有一個地方----山海關外防備女真人的遼東騎兵。那可是朝廷投入大量銀子糧草喂出來的一隻強悍之兵,正因爲有這隻軍隊的存在,那些女真蠻子這麼多年纔沒打進關內。

沒想到朝廷這次居然不惜血本,遠隔數千裡之遙,把關寧騎兵調派入關,難道就不怕女真人趁機破關嗎?

至於盧象升,也是令高迎祥、張獻忠大爲忌憚之人。衆多入夥的賊寇中,有很多人與盧象升交過手,一提盧象升的名字,這些賊寇都畏之如虎,皆言不可力敵,盧閻王正是衆多在盧象升手裡吃過大虧的賊寇們給他起的綽號。

高迎祥滿腔的怒火已經化爲烏有,他衝着一旁的張獻忠開口道:“張老弟,這回官軍來者不善,你我得想個辦法退了官軍再說,走,咱們去俺的營帳合計合計!”

張獻忠臉色凝重的點頭答應。高迎祥吩咐黃龍加派人馬搜尋官軍動向,並且將預備攻打汝陽縣城的人馬撤下來修整,然後當先向自己的大帳行去,手下重要頭目已經張獻忠等人跟隨而去。

來到大帳之內,高迎祥在居中的大椅上坐好,張獻忠自是帶着自己的手下在左側的一排椅子上就座,高迎祥的手下將領則坐在了右側的一排椅子上。

等衆人坐好後,高迎祥高聲說道:“張老弟,這次你來投俺,俺本想着打下汝陽城,將裡面的金銀婦人分一半給你,沒承想官軍這麼快就趕過來了!俺覺得不會是城裡人報訊,應該是這夥官軍就在附近,碰巧趕了過來。驢球子的!這回壞了俺的好事咧!老弟,你說說,俺們接下來該咋着辦?”

張獻忠這次帶着手下兩萬多人馬前來聚夥,他手下步多騎少,雖說也打下了幾座縣城,但被曹變蛟帶着數百馬隊襲殺幾次,雖說主力未損,但被折騰的不輕。苦於沒有騎兵與曹變蛟對衝,再讓小曹給突襲幾次,除了自己的數千親信部衆,其餘的恐怕就要潰散而去。再說手裡的糧草也不多了,無奈之下,想到了投奔高迎祥,想在他的庇護下喘息修整一番。等跟着高迎祥打下幾座城池,搶得足夠銀子糧草,暗地裡發展壯大自己,有了足夠的實力後再跟高迎祥分道揚鑣。

畢竟張獻忠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人,自己雖然是官軍逃卒,但他從心裡瞧不起高迎祥這幫泥腿子,眼下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委屈俯就着。

張獻忠沉吟了一會,說道:“闖王,俺老張沒猜錯的話,這些個官軍馬隊應該是遼東過來的,那可不是俺們能扛得住啊。那些遼東蠻子打起仗帶着一股狠勁,再說還有那個盧閻王,也不是個善茬。俺聽說盧閻王雖說是個文人,但慣使大刀,打起仗來也是帶頭衝陣,不死不休,他手下那幫河北佬也都是愛拼命的主。闖王,咱們造反是爲了吃香的喝辣的,可不是爲了白白送了性命的,俺覺得咱們還是別正面硬跟他們拼了,俺們還是先避一避爲好。這些遼東蠻子不會在關內太久,等女真蠻子發現關外空虛,肯定會發兵攻打,到時候皇帝還得把這些遼東蠻子調回關外,沒了這些遼東馬隊,盧閻王雖然厲害,俺也不怵他,闖王,你覺得怎樣?”

張獻忠說完後,高迎祥沉思起來。他雖說也不願跟實力強大的遼東馬隊還有盧象升的隊伍硬拼,也怕自己的騎兵折損太大,到時候實力大減,這些現在依靠他的賊寇們可就不像現在這樣尊重他了。

但要是不戰而退,他有點不甘心。此次在汝陽附近聚集了幾十萬的流賊,他自己的幾萬步騎是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一隻,張獻忠帶來的幾萬人馬僅次於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數十股賊寇,各自帶着幾千上萬人馬。雖說大部分都是烏合之衆,但十里挑一,這幾十萬人馬裡還是能挑出幾萬能打的,但那都是各個大小流賊頭領們的家底,真要他們都拿出來去跟官軍硬拼,估計絕大多數不會答應。

衆人雖然隱隱以他爲首領,但實際是個非常鬆散的聯盟,他並無一呼百應的權利。

再說,如果這次真如張獻忠所言避開這股官軍,汝陽城拿不下來到是無所謂,但如果傳出去他高迎祥坐擁幾十萬人馬,卻畏懼萬餘官軍,那他在流賊們中的威望將會大打折扣。

這幾年眼看着自己實力逐漸壯大起來,與官軍交戰也是屢戰屢勝,高迎祥已經擺脫了最開始那種小富即安的心理,腦子裡的野望逐漸不受控制的膨脹起來,他有了更大的野心和追求,並且這種追求並不是幻想,而是可能實現的。

想到這裡,高迎祥下定了決心。

他坐正身形後,緩緩開口道:“張老弟,俺知道你外號黃虎,這麼多造反的義軍裡,老弟你也是數得着的人物,今日咋就縮了卵子了?區區一幫遼東蠻子,加上一個盧閻王就把你嚇尿了?咱們幾十萬的人馬,還能讓萬餘官軍嚇跑了?這事傳出去,俺高迎祥丟不起那人!就算是咱們撤,也不能不打一下就撤,總得試試那些官軍的斤兩才成!這麼着吧,這次俺拿出三千老營馬隊,五千步卒,跟官軍幹一仗!俺這三千馬隊裡可是有許多邊塞過來的蕃子,打起仗來也是硬氣的很!洪承疇那個老不修也在俺手裡吃過大虧,他現今聽到俺的名字,也是遠遠的避開!這回咱就跟官軍硬拼一場,大夥別怕,就算萬一敗了也木事,俺還有萬餘精騎壓陣,要是硬拼不過,官軍人馬也會折損不少,量他們也不敢再追咱。到時候官軍折了銳氣,咱們想去哪就去哪,他待如何?今次俺可是下了血本了,你等看着辦吧!”

高迎祥的手下聽到自家闖王如此豪氣,再加上幾年來對官軍幾無敗績,這次雖說官軍實力強勁,但自家這邊人多勢衆,真要拼了命,勝負還兩說着呢。

過天星韓亮站起來大喊道:“驢球子的,不就是熊官軍嗎,俺手裡的刀砍了不知多少官軍的人頭了!俺家闖王爺發話了,誰要是不聽號令,俺老韓使刀子攮了他!”高迎祥手下的其餘將領也紛紛起身叫嚷,場面頓時熱鬧起來。

張獻忠心中大怒,臉色難看至極。他最恨的就是被人威脅強迫,他忽的站起身來就要發作,他身旁的義子一堵牆孫可望扯了扯他的手肘,張獻忠頓時清醒過來。

他眼珠一轉,哈哈大笑道:“韓兄弟說的在理,闖王的號令誰敢不聽!俺老張出兩千步卒,也都是跟着俺大小百餘仗的老卒了,這回俺也下本錢了,俺老張都聽闖王的!”

其他流寇頭目眼見如此情形,不管內心是何想法,也紛紛表態。這個八百那個一千,最後湊了五萬人馬,皆是個人的精銳部下。

這五萬人馬中,只有高迎祥的三千馬隊,其餘大小賊寇首領都是派出步卒出陣,高迎祥知道絕大多數流寇首領手下也沒幾個騎兵,就算有幾百幾十騎,那也是留着保命的本錢,當然不好逼着人家拿出來。

在暗自鄙夷他們的同時,也爲自己手下能有如此雄厚的實力深深感到自豪。

他站起身形,雙手叉腰,顧盼之間頗有俾倪羣雄的氣魄。他單手一揮,大聲下令:“這纔是成大事的樣子!老韓,你派人告訴黃龍,叫他點齊三千馬隊,五千步卒!另外,你去備好大米白麪,殺五十隻羊煮上,等會大夥的兵馬備齊,一起吃飯,飯管飽!不要讓兒郎們餓着肚子上陣,快去快去!”過天星韓亮應聲領命而去,張獻忠等外來的首領們也紛紛起身告辭,回各自營地召集人馬,準備出戰。

張獻忠帶着義子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等人回到自己的營地。

進了大帳後,張獻忠陰着臉在大椅上坐下。

孫可望上前施禮後問道:“義父,咱們真要拿老卒出去拼命嗎?咱們雖說有幾萬人馬,但老營勁卒不過就五千餘人,要是一次拿出兩千,萬一官軍扎手,咱們折損過大,那咱可虧大了,以後大事難成啊!”

張獻忠一拍桌子,破口大罵:“去他孃的!狗屁的闖王!老子是來沾光的,不是來替他賣命的!他爲了自家那點名氣,硬撐着非要跟官軍硬槓,還得叫咱們也搭上人馬!那些遼東蠻子是好相與的?還有那個盧閻王,咱在小曹將軍手下幾百馬隊手下都吃了虧,對上幾千遼東馬隊還有活路嗎?還有那個驢球子過天星!一個鼻屎般的人物也敢威脅老子!早晚老子要活剝了他的皮!你們幾個放心,老子絕不會拿老卒去爲姓高的拼命!”

孫可望擔心的說道:“義父,高闖王久經戰陣,咱們要是派出的不是老卒,他會一眼就看出,到時他要是當着衆人發難該如何是好?現今咱們還得依附於他。”

張獻忠冷笑一聲道:“現今幾十股的義軍湊在一起,每家出戰的人數不等,也沒有統一的號令。五萬人馬可不是個小數目,等聚在一起不定亂成什麼樣子。高迎祥還要管飯收買人心,沒有兩個時辰根本集結不起來,咱們沉住氣,等他們差不多了再帶着兵卒過去。俺和可望帶隊去跟官兵見仗,文秀、定國你們幾個留下看好家,你們放心,打起來咱們絕不會上前,老子們就縮在一旁,見勢不好咱就扯呼,就這麼定了!可望,你去集結隊伍,挑一千老卒,其餘的隨便,這些老卒是防備着萬一咱這邊潰敗,用來保咱們命的。定國,你去高迎祥那邊要糧食,就說闖王一下子管五萬人的飯食忙活不開,把糧食給俺們,俺們自家做飯!”孫可望、李定國施禮後領命而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章 洪承疇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