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

聽到皇帝的誇獎,溫體仁心中也是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他從皇帝說話的語氣和神態上判斷出,皇帝的話是出自真心的。

自己孤臣、直臣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了確認。

世人都說自己諂媚,在皇帝面前毫無底線,沒有一絲直言敢諫的大臣風範,事事處處都順着皇帝的心意。

可這天下不就是皇帝的嗎?順從皇帝有錯嗎?

身爲大臣,不去迎合皇帝,非要擺出一副諍臣的模樣,處處和皇帝對着幹,其實還不是爲了自家那些利益?

聽皇帝的話、想皇帝之所想,替皇帝背黑鍋,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現在局勢已然徹底穩定下來,民生將會是皇帝接下來更加關注的主要事項,這幾年的所作所爲證明,平民百姓纔是皇帝最重視的一個羣體。

今上既然愛民,那就順着這個思路去做事就好。

至於會因此得罪多少官員,引來多少罵聲,那就讓他們盡情地罵吧。

罵半天,老子還是首輔,你們照樣撲街。

自己以及後代子孫的榮華富貴都是皇帝給的,難道你們想讓老夫做忘恩負義的賊子不成?

自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想回頭已是絕無可能,還不如一條道走到黑算了。

哼哼,這些蠢貨根本沒看明白,從這幾年的行事風格來看,皇帝性情大變,原先總會聽從羣臣意見的那個皇帝已經徹底變了,再也不是那個容易被矇蔽的主了,一旦觸了皇帝的逆鱗,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溫卿還有何策繼續講來!”

溫體仁的兩項建議終於讓朱由檢鬱悶的心情稍稍舒緩了些許。

“臣謹遵聖喻!除卻上述兩條之外,臣以爲,節流需從源頭抓起。先大明境內尚有驛站千兩百餘處,待全面恢復後將達近兩千處。而依照此前之規,每處驛站需備馬六十至八十匹之多,車輛三十架上下,期間所耗可謂極其繁重,甚至可以說,驛傳之大半耗在此處!值此天下太平,邊患漸消之時,緊急軍情已是極爲少見,蓄養馬匹過多已無必要。臣建議,驛站馬匹數量減半爲佳!再者就是,節流之外便是開源!臣建議由朝廷撥款,擴修驛站,仿客棧酒樓之經營方式,以其利養驛傳,就算其利甚微,亦比只出不進要強出些許。此乃臣父子之淺見,是否採用還需聖上裁定!”

溫體仁講完之後衝着朱由檢施了一禮,面上已是疲態盡顯。

畢竟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了,站了半天也是腰腿痠脹。

“卿之所議極是恰當!卿心憂國事,所提亦是直指有害民生之處,實是諸臣之標尺!卿且坐歇息,以上所述容朕與諸臣工議之!”

朱由檢目送着溫體仁慢慢轉身回到座位上坐下後,目視其餘諸人開口道:“適才溫卿之述切中驛傳之時弊,其建言亦是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不知諸卿對此還有無其他補充之處?”

其實他心裡對溫體仁的幾項提議是非常認可的,尤其是最後一條,徹底顛覆了他對大明官員頑固守舊、僵化保守的這種認知觀念,讓他對未來的全面改革充滿了期待。

溫體仁關於將驛站半商業化的建議簡直是神來之筆,這種超前的頭腦和意識、開放的思想和行爲,不去做生意實在是可惜了。

衆所周知的是,歷朝歷代的驛站都是建在城與城之間的道路一旁,除了轉送傳遞各地的緊急情況以外,另外的的一個主要功能便是,給來不及趕到下一座城市的過往官員提供臨時落腳點,併爲其提供相應的服務,使其免受風餐露宿之苦。

但對於佔據着黃金地段的驛站來說,這項功能卻有浪費資源的嫌疑。

在過去的年代裡,官員的出行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除了赴任、離職、致仕、調任、巡視這幾條之外,不管是一品高官還是從九品的低級官員,在任期間是不允許離開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的。

而與之相反的是,路途上最多見的就是商賈。

爲了賺取利潤,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行商奔波忙碌着。

很多時候,爲了趕時間搶佔商機,商人們以及他們僱傭的馬伕腳伕經常會錯過宿頭,路宿於荒野之外成了衆多行商的家常便飯。

每逢雨雪狂風等惡劣天氣,商賈們只能眼睜睜看着貨物被淋溼泡爛,然後血本無歸。

損失錢財還是小事,更令人可怕的是,半夜熟睡正酣時遭遇盜匪,輕則貨物丟失,重則人死財無,這種事例千百年來屢見不鮮。

商賈們不是不想住進讓人踏實放心的房子內,就算花些銀錢大多數人也不會計較,但是誰會在荒草野坡中開店呢?

在交通不便的過去,沒有人會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開設酒樓客棧的,除非是孫二孃那樣的人物。

而驛站的存在恰恰解決了這個令商賈們頭疼的問題。

因爲驛站是朝廷開設的,是官方的,沒有土賊敢襲擊驛站、劫財殺人,那樣做的結果就是等着被官軍給徹底剿滅。

官府的威嚴是不允許被侵犯的,你有刀有槍也不行,官軍手中的刀槍比你的更加鋒利。

驛站是不允許行人商賈入駐的,就算有些心思靈活的商賈找到驛丞後遞上銀錢,也只會被允許在驛站的牆外歇息過夜,這就是階級的劃分。

士農工商,老祖宗早就排好定位了,你有錢也白搭,能讓你在驛站外面睡個安穩覺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當然了,官紳士紳們的商隊可以進入。

除了冒用勘合以外,比如主人給路徑之地的官員寫上一封信問候一下,收到信件的官員就會明白什麼意思,只要派人給驛站的驛丞打個招呼,會來事的商隊掌櫃再拿出一點心意,那你可以堂而皇之的入駐官家客棧了。

但大多數小本經營,或者有些積累但卻沒有人脈的中等商賈們卻享受不到這個待遇,作爲從九品下不入流的驛丞卻往往以官府中人自居,壓根瞧不起這些商販走卒,而這些大多數卻會成爲半商業化驛站的主要客源。

驛站新政的實施將會爲商賈們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安全場所,從此這些人再也不用擔心貨物損毀失竊,甚至人財兩失等情況的發生。

相信這項舉措會受到熱烈歡迎,但這其中不包括官員以及相關利益羣體。

想到這裡的同時,朱由檢突然靈機一動:何不將類似於後世運輸公司之類的車馬行辦起來呢?

也不知道自己交代過的四輪馬車研製到什麼階段了,那可是提高運輸能力的利器,年底這段時間一直沒太關注,等抽個時間得去一趟了。

要是想辦運輸公司,那四海商行在這方面可是有着巨大的優勢。

分支商行幾乎遍佈大明各地的四海商行已經成爲了大明商業領域的巨無霸,並且發展勢頭非常地迅猛。

四海商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將中短途以及長途貨運運作起來。

四海商行的旗幟下,沒人敢打什麼主意。

現在不管是官場還是商場中,很多人都知道四海商行是誰的產業了。

“啓奏聖上,臣有話要講!”

突然之間,一道低沉有力的聲音打斷了朱由檢的沉思。

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章 皇莊1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六章 皇莊2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