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

等到一刻鐘後荷軍前鋒聞訊趕到剛纔的戰場時,只見到了五具無頭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路上,兩柄長矛和三杆火繩槍以及彈藥全都被明軍繳獲帶走。

處在中軍位置的範。戴克在戰鬥結束後的小半個時辰也來到了事發地。

在陰沉着臉查看過現場後,範。戴克在和兩名少校營長以及作戰參謀範特夫簡單商議一番,決定改變行軍方式,取消尖兵班,以一個連作爲前鋒,以散兵陣型繼續向前推進。

中軍以及後隊之間的距離也相應拉的更近,這樣一旦再遇到類似情況也能迅速做出回擊。

作爲先鋒的連隊,只要再遇到密林處,就會命令火繩槍手列隊向林中射擊,以便確認林中有無明軍的存在。

在改變了行軍方式之後,荷軍走走停停,行軍速度明顯減慢了下來。

就在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明軍設在道路一旁開闊地帶的營寨已經出現在了荷軍前鋒的視野之中,距離大概也就在五里左右。

突然之間,幾聲轟隆隆的爆響伴隨着慘叫聲響徹四野,幾股硝煙和塵土在半空中瀰漫開來,爆炸激起的砂石向四周飛濺開來,十幾名走在前面的荷軍或是倒地不起,或是捂着傷處一邊慘號一邊滿地打滾,後面的士兵在恐慌中站在了原地,有的士兵則是準備向後退卻。

“是地雷!全體退後!”

隨着荷軍連長的大聲叫喊,荷軍士兵持茅端槍慢慢退出了數十步的距離。

荷軍的前隊觸發了吳羣早就命人埋設好的地雷,四顆地雷的爆炸造成了十一名荷軍的傷亡。

最初的地雷早在南宋年間便已初現,到了明初時有了大幅度的改進,在萬曆年間時威力更是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萬曆八年,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曾制鋼輪火石引爆裝置----鋼輪發火。

它是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機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帶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這種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到了崇禎年間,地雷的種類更多。

據《籌海圖編》、《練兵實紀·雜集》、《武備志》等書記載,明軍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

其佈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羣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

而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衝陣。

剛纔荷軍觸發的就是一顆鋼輪發火的子母雷,雖然受限於黑火藥的爆炸威力,但在地雷內裝填的碎鐵片的迸射下,這次的殺傷效果還是十分地驚人。

“容克,你帶幾個人回去報告上校!救護兵去搶救傷員,其他人列陣!”

“嘖嘖,紅毛鬼果是精強啊!連續受挫居然絲毫不亂。看這架勢,帽子上插雞毛那個應該是個把總了,這傢伙手中的火銃看着比其他銃要長大不少哇!”

五里之外的明軍營地中,吳羣雙手舉着單筒望遠鏡站在碉樓上,一邊觀望着遇襲後荷軍的反應,口中一邊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語着。

一旁的陳大栓眼巴巴地看着他手中的望遠鏡,恨不得一把奪在手中盡情把玩一番。

這架望遠鏡是四海商行花重金從濠境(澳門)的佛郎機人手中購得後,於上個月輾轉送到島上交到吳羣手中的。

商行的人一再叮囑吳羣:此鏡難制之極,並且價格十分昂貴,用時需小心謹慎,勿得跌落損傷,這等軍國利器切勿交於不相干人等賞玩。

吳羣在知道望遠鏡的妙用之後自然是將之視若珍寶,輕易不肯拿出來給別人觀瞧,而對於這種新鮮事物好奇無比的孫仁貴,陳大栓幾人,則是幾次吵嚷着要他拿出來讓大夥見識一番。

在耳朵都快要被這幾人吵得磨出老繭來的情況下,吳羣只得拿出來給他們每人試用了幾十息的時間。

“參將,給俺看看成不?俺還不知道紅毛鬼長啥樣子咧!帽子爲啥插雞毛啊?莫非他家是養雞的?”

陳大栓憋了半天終於忍耐不住,用討好地語氣對吳羣嬉皮笑臉地懇求道。

“屁!剛纔那幾個首級難不成不是紅毛鬼?反正紅毛鬼長得都是一般模樣,沒啥好看的!”

吳羣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陳大栓的請求。

他知道這夯貨平日裡就是毛手毛腳的,這好幾丈高的碉樓,這貨要是手拿不穩,望遠鏡一下子掉下去摔個七零八落,你就是揍他二十軍棍也沒用。

“不給俺看俺就不看!有啥了不起的!俺早聽說了,這遠鏡是紅毛鬼行軍打仗必備之物,等俺老陳親自去紅毛鬼陣中搶過一架來自用,到時候俺也是誰都不給!”

陳大栓嘀嘀咕咕的轉身順着樓梯下了碉樓。

“老吳,紅夷此次共有多少人馬前來?今日連續折了兩陣,其士氣定是大沮,而我軍現下則是士氣大振,此戰之勝券應是又多了一分。若是能大勝紅夷,此戰定能直達聖聽啊!老吳,將來前程可期呀!”

說話地是林榮,這次他並未回返臺中縣衙坐鎮,而是留在了大營內,說是要效仿古之名臣風範,親自擊鼓爲官軍助陣。

吳羣當然知道林榮是爲了沾上軍功好爲升遷積累資本,但因着兩人關係密切的緣故也並未揭破此事。

“紅夷多少人馬現在尚不得知,估摸着與我前番猜測差不多,人數不超一千。某觀其陣勢,士卒甚是精悍有序、臨危不亂,確實乃當世之精兵。至於其軍伍陣型,明日觀之後再想法子應對,不出意外的話,此次我軍有把握取勝!”

隨着夜幕的降臨,荷軍在距明軍大營五里之外的平地上以連爲單位搭起營帳歇息用食,那一千五百名原住民則是點燃火把去不遠處的密林中砍伐樹木、修建木柵以阻擋明軍可能發起的夜襲。

在足足折騰到到了亥時左右時,在建起營柵並燃起數個大火堆,並且分派好崗哨之後,荷軍的營地纔算安靜了下來。

一直觀察着荷軍動向的吳羣,眼見荷軍營前數堆大火熊熊燃起後,這才死了派人夜襲的心,在囑咐過值哨士卒打起精神後,便打着哈欠回了自己的營帳。

第二天辰時過半,荷軍陣營內裡熱鬧起來,用過飯食的原住民們被挑選出來五十人,扛着削砍過的重達幾十斤的短粗原木從營柵走出,排成一個勉強成形的小方陣,在荷軍的命令下向着不遠處的爆炸點行去,一隊手持長矛的荷軍在他們身後負責壓陣。

在走到昨日爆炸後的幾處淺坑時,荷軍一名少尉對身邊的通譯吩咐了幾句,然後隨着通譯的大聲叫嚷,前排之人發力將手中原木擲出後立刻往回跑。

被擲出的原木有的繼續向前翻滾,有的則是滾動幾下後觸發了明軍埋設的地雷,隨着爆炸聲響起,觸發地雷的木頭在氣浪的衝擊下碎裂開來,碎木屑四處飛濺開來。

在爆炸過去之後,那些扛着木頭的原住民在荷軍的命令下,戰戰兢兢地向前移動,聽到口令後扔出木頭訊歲回身就跑。

如法炮製之下,明軍埋設在路上的十餘枚觸發雷相繼被排了個乾淨。

“這紅毛鬼還挺會想招!孃的!傳令下去,叫陳大栓準備迎敵!”

吳羣透過望遠鏡看到了荷軍採取的手段後,口中罵罵咧咧地下達了軍令。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十五章 譁變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八章 皇莊4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