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

黃濱現在已經成了長安鎮家喻戶曉的人物,幾百人的大工坊可是從未見過的,能成爲管事那肯定是相當能幹才讓東家看上的。黃濱偶爾上街時,跟他認識的都是老遠就客氣的打招呼,口中都是尊稱一聲“黃管事”,黃濱心裡也是開心不已。

而自打將工坊建起之後,程林便將整個管事權全部交給黃濱手中,他則接到了京城總號派來的新任務----在杭州府成立四海票號,開始着手於利用資金向小商戶放貸的業務。

朱由檢自後世而來,自是清楚銀行的利潤有多高。雖然他對金融業並不十分了解,但最簡單最初級的放貸還是知道的。

收儲業務暫時很難開展,但既然收儲的目的是利用收放之間的差價獲取利潤,那先直接動用本金放貸即可。

這項業務針對的是江南豪商們賴以獲取暴利的來源——高利貸。

朱由檢的目的很簡單,利用四海商行雄厚的背景,將貸款利息降到極低,打破某個集團對放貸業務的壟斷,讓更多需要資金髮展的小商戶得到實惠,促進整個製造業以及商業流通環節的大發展。

四海商行總部現在的總掌櫃已經變成了鞏凡物,原先的兩名掌櫃繼續留任,輔佐鞏凡物開展工作。

現在不管是長蘆還是壽光鹽場的發展都已經邁入正軌,能力突出、表現出色的鞏凡物在鹽場繼續待下去已無必要。在從負責監護鹽場安全的錦衣衛中挑選了可靠的繼任者之後,鞏凡物便被朱由檢召回京師出任新的職務。

作爲皇帝,朱由檢不可能隨便見一個白身,那樣於禮不合。但對於鞏凡物一年多來的出色工作,賞賜卻是不可少的。

對於給與鞏凡物什麼樣的賞賜,朱由檢曾單獨徵詢過鞏永固的意見,畢竟鞏凡物還是他的家奴,總得問問主人對方最看重什麼纔好。即凡是要賞,那就一定要賞到心裡去纔有效果。

據鞏永固所言,鞏凡物對錢財並不看重。其性格豪邁灑脫,性喜交遊。鞏永固曾多次言及替他除去奴僕身份,但鞏凡物表示,他這輩子不會從鞏家脫離,他的兒孫若有機會會獨立出去。鞏凡物的長子已至束髮之年,鞏永固也是聘了一名老秀才從小教導與他,鞏凡物對這個長子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其將來能有所成就。

只要知道其最看重什麼就好說了。隨着朱由檢的諭旨,鞏凡物被賜錦衣衛千戶一職,長子進國子監讀書。

這個錦衣衛千戶只是個榮銜虛職,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手下並無校尉力士聽差,鞏凡物的具體職責還是四海商行的總掌櫃。

皇帝的恩賞讓鞏凡物感恩戴德,尤其長子能進國子監一事讓他內心激盪不已。

他從鞏永固那裡得知,聖上欲將國子監恢復到國初時的地位,會在恰當的時機將國初時朝廷從國子監選人用人的方略重建起來,只要表現良好的監生,將來在仕途上就會有所發展,至於前途如何,那就要看個人的能力了。這就是說,只要長子自己努力,取得一個官身應該不成問題了,再不是如他這般還是奴僕的身份。

在通過鞏永固的轉述充分了解了皇帝的意圖後,鞏凡物決定先在杭州府設立票號,等積累起足夠的經驗後再向其他府縣推廣。

鞏凡物親自坐船趕到杭州府,在程林的陪同下看過長安鎮的工坊後,對程林的做法和能力給與了肯定,並表示工坊的規模還可以再擴大,爭取帶動長安鎮絲綢業有更大的發展。然後兩人就成立票號的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研究,決定先在長安鎮開展業務。

管理四百餘人的工坊一個人可是忙不過來,每日各種各樣的繁雜事物讓黃濱焦頭爛額。在徵得程林的同意後,黃濱將家人親戚都招進了工坊。

他和妻子負責工坊內的管理,兩個大舅哥負責食堂所需米麪油菜等物資的採買,爹孃、丈人丈母、兩個大舅哥的妻子則是管着飯食的製作。

在經過開始的各種混亂之後,一個多月後,工坊的各項管理慢慢得到了理順,黃濱也不像最開始時那樣忙碌了。

這日工坊工人陸續下了工,在仔細檢查了工坊內所有物事後,黃濱囑咐好僱來晚上值夜的鄰居老黃頭後,這才返回不遠處的家中。

提前回來的婦人們已經燒好了飯菜,黃濱的老爹燙了幾壺米酒,黃濱的丈人、兩個大舅哥以及黃濱父子圍坐在一起,一家人品着小酒開始閒話,婦人和孩子則是在裡屋吃飯。

黃父端起粗瓷酒碗淺酌一口後,放下酒杯樂呵呵的開口道:“範家的二小子跟劉家的小囡後日定親,俺看了看賬本,阿濱定親時他家給了二十文錢外加一隻公雞;俺尋思了,後日俺還回去七十文錢就夠的了。阿濱,你覺着如何?”

黃濱放下手中的筷子回道:“阿爹,範雲技巧能幹,平常得空還幫我修修織機乾點雜活,劉女也是心靈手巧的好工人;我還打算提攜一下小范,這回啊咱回禮得重一些個,我看吶,就給一兩銀子好了!他知情了往後會下死力幹活的!”

桌上其餘幾人聞聽一兩銀子後都是吃驚的看着黃濱,黃父囁喏道:“阿濱,你說的甚話?一兩銀子咧!可是好大的一筆財哦!平常人家要花用一兩個月的喲!”

黃濱的丈人也道:“阿濱吶,雖說是你的家事,俺不該摻言,可這回的禮也過重了!這纔是定親,要是他過些日子成親,你可咋給?”

黃濱一聽丈人說的在理,便開口對黃父道:“丈人說的甚是,那就給五百文錢好了,成親時給一兩賀喜!”

黃父還想再勸,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從前黃家的日子雖說過的不錯,每年能淨進賬幾十兩銀子,但跟這段時日比起來卻是差的太多了。

黃濱作爲管事,每月有五兩銀子,年底還有一成的分紅;他的妻子現下也成了管事,商行每月給她三兩銀子的薪酬,兩個人加起來一年就近百兩,已經遠超以前每年的純收入了。

他們老兩口加上親家一家六口,每月都是一兩銀子的薪酬,這要是擱以前想都不敢想。

辛苦勞累算不的什麼,力氣不用也攢不下,能換回銀錢那纔是本事。

只要這樣持續下去,黃家不用幾年就能成爲鎮上少有的富戶。用黃濱的話來講,過幾年也給他們老兩口置辦上綢緞衣袍,然後在僱幾個婢女僕人供家裡使喚,將來人家看見他也得恭敬的喊一聲“黃老員外”了。

這一切都是自己兒子掙來的,兒子在這個家說話就得有威信才成。不管自己舍不捨得,都得聽兒子的,尤其是在親家面前,更得給兒子留下足夠的臉面。

這件事情就這樣定好了,一家人開始說起別的事情。莊戶人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這一說法,邊吃邊聊才更有家庭的氛圍不是?

黃濱的大舅哥李年口中咀嚼着食物道:“阿濱,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你幫着拿個主意,咱們兩家你見識最多,俺們都信你!”

黃濱忙道:“大哥有話說就成!俺們都是一家人,別那樣見外!”

李年瞅了眼李父,見他微微點了點頭,便鼓起勇氣道:“俺不想再幹採買了,俺想跟着你學學修織機!工坊兩百架織機,有時一日要壞好幾架,俺看你又要顧這又要管那的忙不過來,還得範雲尋空幫襯着你,俺要學會了你不就輕省許多?眼見着鎮上織戶越來越多,可修織機的就那幾家,有時碰巧了也轉悠不開,俺要是學會這門手藝,家裡不就多了份進項?你覺着可成?”

黃濱笑道:“這是好事啊!俺正愁着沒人幫襯咧!大哥能有這份心思真是不孬!等等俺琢磨琢磨誰能替你,之後大哥你跟着俺就成,只要用心,半年之內定能上手!呵呵!”

李年端起酒碗鄭重的道:“阿濱,俺這當哥的敬你一杯!俺妹子能找到你這樣的夫婿,這輩子是享福了!俺們一家人都跟着沾光不少!俺全家都記着你的恩!”

旁邊的李父和黃濱的二舅哥也是使勁點頭。莊戶人家不善言辭,但從表情上能看得出,李年的話也是他們心裡所想的。

黃濱急忙搖手道:“大哥你說這話俺可是受用不起!阿芬嫁過來之後,上敬爹孃、下撫兒女,還要操持家務,現下又跟着俺進了工坊,這左鄰右舍誰不誇俺黃濱找了個好娘子?俺心裡也是萬分知足!俺們就是一家人,互相幫襯着把日子過好,這就是俺心裡所想!”

二舅哥李歲開口道:“阿濱說的是!一家人知心就成!俺和大哥不同,俺喜歡幹採買這一行,將來若是工坊做的更大,俺還是幹這行就成!”

黃濱笑道:“俺聽程員外的意思,工坊肯定是能做的更大,將來俺們的薪酬還會跟着漲咧!只是俺們要全心去做,不得偷奸耍滑最好!”

其他幾人都紛紛表態,遇到這樣的好東家,自家絕不會讓人家說出個不字來。

黃濱吃了一口酒,突然想到一件事請,於是放下酒碗問道:“二哥,俺們整日都是待在工坊中,與外面之事聽得甚少,你日日在外奔波聽到的事情多;俺問問你,這鎮上可是有人也想辦一個大工坊,可就是手裡無有太多銀錢的人家?”

李歲聞言舉着筷子腦子來回轉動着,他每日都要採購許多物資,接觸的人多且雜,鎮上但凡有什麼事他都能打聽的出來。

想了片刻後,李歲眼睛一亮,笑道:“俺還真想起一個人來!他時常跟俺打聽這多人是怎生管束的!阿濱你應該認識這個人,方立!家裡也是有幾臺織機,人也蠻不錯的!”

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十五章 譁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六章 皇莊2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七章 皇莊3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