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燕子(二合一)

瀾滄江的江水繼續向東流去。

水流從陸羽和杜康以及兩岸所有的站在江邊向對面望的人眼底流淌而過,靜默無聲。

然後它們就要繼續穿行過一大片平原地帶,抵達大陸之上最富有威嚴的一座大城。

京城人口百萬,瀾滄江也從古至今,從打這座大城建立初始便辛勤地哺育着城中百萬民衆。

無論貧富貴賤,都要飲一江之水。

瀾滄江不僅僅地面上看來如玉帶橫陳京城,在地下,其分散而開的細密的水脈則也連通着這座大城的每一口井泉。

誇張一些說,整個京城都在瀾滄之上。

而作爲瀾滄途徑的河段中最有名的所在,烏衣巷這一年來則已經變得蕭條。

自從開戰之初封鎖烏衣巷以來,以往常來常往的人羣便消失不見。

以往詩書繁華的江段也冷落寂寥起來。

不單單是這裡,而是整個京城都少有詩文聚會,這一個是因爲前方征戰,另一個則是因爲沒有了王謝兩家人的參與,任何聚會便都顯得不再有光輝。

從開始的時候封鎖還是十分嚴格的,裡面的人不許出,外面的人呢,自然也不許進入,當然,食物供給等生活之事倒是仍然予以保障,只是將其封鎖起來,自成一片天地。

遭逢此大難,平常府中恐怕早已哀嚎遍府,但王謝兩家卻格外不同。

Wшw ¤тt kǎn ¤¢o 從上到下,從公子、長輩到僕役雜人,都彷彿是被餵了一顆定心丸一般,面對此次大變,竟分毫不亂。

王謝大族,人丁興旺,此番提前召回,又禁止外出,反倒是難得的家族人聚在一起平靜生活。

在最初的一點小小的動盪之後,整個烏衣巷便在兩位家主的帶領下開始做學問。

沒錯,就是做學問。

兩家盡出文臣,也盡出文豪,整個大府,從上到下,皆無白丁,便是最底層的雜役,也本就與平常其他家不同,皆識文斷字,許是在那隻堂前燕的照拂影響下,更是個個伶俐。

www◆тt kan◆c o

這讓京城那些帶着各種各樣的情緒的不斷投來目光的關注者大爲驚奇。

沒有人想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竟然還耐得下性子做學問。

在一開始的時候,衆人皆認爲叛軍必敗無疑,那麼只要等西北軍敗了,到時候就是收拾王謝兩家的時候,就算是顧忌其勢力影響而不殺絕,但是從此樹倒猢猻散怎麼想也是免不了的。

畢竟王謝兩家站在張陵那邊的宣言已經相當於謀逆大罪,這種大罪在歷史上也沒有輕判的道理。

在那種家族人頭即將落地的時刻,還能安之若素地靜下心做學問,這種事怎麼看也都是非比尋常。

之後,隨着戰爭情況的慢慢逆轉,以至於如今西北軍甚至已經陳兵瀾滄,距離京城已經不遠,這種壓力之下,慢慢的讓一些本來堅定的人開始懷疑自己,今而開始懷疑最終會不會被張陵打過來?

打到京城來?

這個想法太危險,但是又總是止不住地從腦子深處浮起來,這個時候,抱着這種忐忑心理的人再看烏衣巷兩家依然沒有什麼不同的沉穩做學問的態度,不禁開始更加浮想聯翩。

難道說是王謝兩家早就篤定張陵會贏?所以纔始終如此淡定?

這個解釋雖然聽起來有些未卜先知的奇幻色彩,但是卻實在是能夠很好地解釋他們的生活的平靜。

可是無論外面的人到底有多少種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唯獨猜不出的是,王謝兩家從來沒有什麼高瞻遠矚,更不是集體呆傻,之所以處事淡然只是因爲,他們是讀書人,僅此而已。

……

烏衣巷內,謝靈運與身旁的王家家主正並肩緩緩地向前行走。

兩位家主身邊沒有帶任何其他人,只有他們兩人緩慢地,沿着飽經百年風雨吹打的青石路面緩行。

如果讓外面的人目睹兩人的精神氣派,準會讓他們大吃一驚。

家逢大難非但沒有讓他們憔悴,反而是因爲這麼長時間不再需要勞碌,本已經被朝中繁忙的事務和勾心鬥角弄得疲憊不堪的他們大大鬆了口氣,恢復了單純的讀書做學問的生活,雖然身居百萬大城,但是竟然給人一種歸隱田園的恬淡之感。

這更是另一種境界,面對着很可能下一刻就到來的殺身之禍,沒有惶惶不可終日,而是看淡生死,反而盡享其樂。

“聽說已經打到西面瀾滄江段了。”

謝靈運忽然說道。

封鎖最開始是極爲嚴格的,但是隨着聖上沒有進一步的命令,這封鎖在持續了將近兩年後已經早不如之前嚴密。

雖然出入仍然是難題,但憑藉兩大家族的能量,獲知前線的消息已經不是難事。

王家的家主與謝靈運年歲一般,身材瘦削卻予人沉穩大氣之感,他聞言點頭笑道:“朝廷恐怕已很緊張。”

“我倒是希望他們能感到恐懼。”謝靈運說道。

頓了頓,他又說,“不過說來,這一年形勢轉變之快的確讓人目不暇接,不要說他們,任誰也要驚訝。”

“你是說,皇子正變得日益強大麼?”

“不是。”

謝靈運搖了搖頭,他嘆道:“我只是覺得,這一年來的形勢很讓我意外而已。當初支持殿下我卻是從未想到他真的能這麼快的就打到那裡,如今他距離我們距離竟然這麼近,容不得不讓人唏噓。”

“我明白你的意思。”王家家主平靜道,“你是指,朝廷本不該敗得這樣快。”

謝靈運聞言苦笑,嘆了口氣點頭:“是啊,我真的想不到朝廷會敗得這麼容易,開戰之初,無論從哪方面看,朝廷大軍都佔據優勢,只是這一年來,西北大軍上下團結一心,各方勢力平衡融洽,反觀朝廷內部卻是重重掣肘,各方矛盾愈演愈烈,以至於我有時候夜晚醒來甚至會感覺後怕,假如不是殿下起事,而是申屠沃甲謀反,到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王家家主搖了搖頭,認真說:“朝中內部的確問題重重,但這終歸不是它敗得這麼快的理由。”

“你是說……”

“我當然指的是摘星樓上那個人。”

謝靈運深深吸了口氣,神態複雜道:“這麼久了,我本以爲距離這樣近,可以看透他,但是至今,我還是弄不懂那個人到底想要做什麼。”

“他掀起這場戰爭,卻又雙手放開,任由下面矛盾叢生,也正是這種放任自流的態度纔會導致如今朝廷的敗相,有時候我甚至會想,假如他肯多露面幾次,只需要穩定大局,那麼朝廷也萬萬不至於被申屠的軍隊這麼快逼迫地丟了那麼多地域,以至於要在瀾滄提前決戰。”

“你這樣倒很像是忠臣。”王家家主忽然笑道。

謝靈運搖頭苦笑:“你我皆是謀逆叛軍同黨而已!”

王家家主收斂笑容,認真說道:“我也猜不透他的目的所在,不過最少我看得出,他從未將啓國放在心上,或許其另有圖謀也說不定,不過總之,只要最後攻下京城,無論他是什麼人,要做什麼事也都不重要了。”

“可是……攻下京城,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首先他們還是要拿下渡江之戰。”

“渡江……只是不知勝算幾何。”

王家家主搖頭安慰道:“勝算幾何,我們也幫不上,若是敗了,大不了我兩家與張陵殿下同往黃泉,若是勝了……”

他不再說話,謝靈運也閉上嘴,因爲兩人說話間,已經來到了安置堂前燕的那座院落之外。

兩個人都不禁放輕了腳步,這個時候謝靈運纔將手中的一隻食盒換了隻手臂來拿。

作爲家族族長,親自提食盒而言,這是一種尊敬。

而王家族長也挑起了手中的那隻燈籠。

兩人看着面前古樸的門扇,擡起頭,便看得到院中高大的堂前燕的石雕的古老姿容。

這隻雕像已經屹立於此數百年,經歷風雨無數,乃是整個烏衣巷兩大家族共同的信仰之物。

此時站在門外,兩人雖已經是中年,但仍舊可以察覺到從這隻雕像中幅散而出的陣陣奇異力量。

這種力量讓他們的心更加安寧,頭腦也更加清醒。

謝靈運推開了門。

門扇開處,便看到了堂前燕的完整軀體,那高大的身軀宛如參天巨樹,華蓋遮天蔽日。

在夜色之下,它彷彿受着月華滋養,披着一層月光紗,發出淡淡的熒光,將這片小天空映出光彩,更是照亮了整個院子。

而隨着木門發出吱呀的一陣輕響,兩人也看到了盤膝坐在堂前燕之下的老人。

兩人踏步而入,反手關上小門,雙雙衝着雕像點了點頭,彷彿在打招呼,隨後才繼續前行。

前行一段路,便置身巨大雕像的底部,王家家主將紅燈籠放在一邊,此處,藉助堂前燕散發出的光彩,可以看清周圍景物。

巨大的石雕底部是一塊巨石基座,而基座之上更有孔洞存在,此時王泰之正坐在其中,閉目宛如在讀書累的時候的休憩。

此時王泰之也睜開雙眼,看到兩人後點了點頭。

謝靈運將食盒放在石臺邊,王泰之便欣然起身走了出來,來到他們身邊溫和笑道:“今天怎麼是你來給我送飯食?”

謝靈運無奈道:“聽說已有幾餐沒動分毫,我再不來,就怕你已絕食餓死在這裡。”

王泰之不由撫掌大笑,他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這小院中,受它滋養,人本就不易飢餓。”

“不易感到飢餓,而不是不需要吃飯。”

謝靈運強調道。

王泰之笑了笑,也不爭辯,只是打開食盒,坐地而食,家族中十分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因而王泰之吃飯的整個過程中,兩位族長都未曾出言。

直到等到王泰之放下碗筷,封好食盒,他才說道:“此來還有什麼事麼?”

謝靈運說道:“西北軍已經與朝廷在瀾滄兩岸對峙,交戰一觸即發,我們前來告知。”

“哦?已經這麼近了麼?”王泰之微微吃驚,卻也不算特別出乎意料之外。

這位名宿大儒聞言略作思索,便道:“既然如此,我們也該做好準備。”

“你覺得渡江殿下能得勝?”

“我可沒有說是做好勝的準備。”

兩人沉默,謝靈運道:“但最少,我希望得勝。”

“誰又不想呢?”王泰之淡然一笑,他忽然看向摘星樓方向,說道:“或許不只是我們如此盼望,那位也在盼望也說不定。”

謝靈運與王家家主互相對視一眼,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深入探討。

三人很快繼續談論其餘之事。

王泰之顯然已經在這裡住了不少時日,對外幾乎已經完全隔絕消息,以至於還要謝靈運前來告知。

“這些日子,進展如何?”

說了一陣外界消息,謝靈運終於開口問道。

王家族長也立即肅然看來。

王泰之面對兩人的目光,面色平靜,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忽然站起身來。

這個時候,兩人才有些驚訝地發現,王泰之本來年邁的身體悄然間已經似乎輕巧了許多。

他們互相對視,都明白這種改變必然是堂前燕的影響。

王泰之一身大袍,垂在地上,一頭白髮中只剩下不多的黑色,他默然站在石臺之上,頭頂便是那巨大的,散發着迷濛的光彩的石像。

在深沉的夜晚,石像顯得神秘而悠遠。

連帶着站在其下方的老人,也透出一股飄然欲隱之意。

王泰之很是感慨地將手撫摸着巨大石雕的底部,也便是那隻巨大堂前燕的兩隻腳。

他手指落處的部位,明顯亮色更濃。

王泰之的聲音變得沉凝許多:“近日我在此參悟,此物的性靈果然仍在,只不過想要喚醒仍然需要時間,或者說,也需要機緣。”

他有些遺憾地嘆了口氣,說道:“我們烏衣巷畢竟已有數百年沒有族人踏足修行,此時猛地要碰觸,的確很有些難處。”

眼看着兩位族長臉色黯淡下去。

王泰之忽然語氣一轉,笑道:“不過,正所謂修行在心,其餘只是旁枝末節,雖然有些難處,但終究只是難處而已,放心,再有一些時間大事可成,如今,還是要看渡江之戰,勝負如何。”

“若是勝,那我們也可助殿下一臂之力,若是敗了……”

這位老人輕輕一笑,目光堅定道:“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第四百二十章 辛晴之死第三百零三章【蘇聖用】第一百一十九章【斷壁斷臂】第三百三十二章【妖怪日常】第二百五十五章 李牧第三百五十一章【交手】第二百章【沸騰!】第五百七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零九章【援手】第三百四十章【聆聽天道】第四百零一章【不懷好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心境第四百二十五章 僞面第五百三十二章 入夏第一百三十三章【二指蓮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八章 切磋第五百五十八章 消失的那個人第二百九十二章【潛流】第二百三十四章【黑箱】第八章【文比】第一百一十三章【一疊請帖】第二百三十章【掃蕩計劃】短篇:我的大唐不許插足第四百二十四章 喜相逢第四百零九章【滾出去】第二百一十二章【殺意難除】第一百二十六章【道林禪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們,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安和橋上】第六十四章【定奪、放榜】第二百三十章【掃蕩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麥芒第二百三十二章【真正的庇護者】請假條以及口水以及晚安第三百一十四章【分身的真正用法】第五十一章【不可觸碰的修行】(二)第三百五十二章【白門】第七十八章【棄考】第四百六十五章 闌珊第三百四十九章【日夜】(長)第三百八十四章【黃鱔】第五百零一章 等着我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盡之刃第四百七十一章 吃茶第二百七十三章 惱怒與平靜第一百零七章【片片青雲如絮】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流劍仙第七十六章【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九章【日夜】(長)第三百八十六章【新年的早晨】第三百四十一章【周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唯獨你不同第二十七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六十一章【交白卷的考生】第三十九章【初窺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世間久不見五境第五百三十二章 入夏第六十三章【是他】第二十八章【夫人面冷如霜降】第一百五十四章【劍爐外的冷酷少年】第十九章【青子的故事】第三百二十章【飲食小道】(上)第一百三十五章【黑雲壓峰】第二百四十章【層出不窮】第三百七十五章【薄情】第九十七章【碰瓷的女孩兒】第四百五十章 傅玄之死(上)第六十六章【複試、道果】第二百三十一章【爲什麼】第九十九章【和你住一起】第一百二十一章【所託非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先賢祠第三百二十八章【百合?】第四百一十三章 細雨中說聲你好第十八章【月中鶴】第五十一章【不可觸碰的修行】(二)第一百五十三章【牽手災厄】第五百零二章 緣木的報答第四百七十五章 西京第一百二十六章【道林禪師】第二百二十七章【羣衆的眼睛】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場有關善念的談話第二百零八章【青藤鞭】第三百九十三章【動容!】第一百六十章【胡鬧的賭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場(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八章【撫琴】第五十七章【送你一顆心】第三百九十九章【袁宗主】第三百四十八章【追尋】(長)第三百六十章【出關】(長)第一百一十五章【挑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慨嘆第一百九十三章【破陣】第四百四十六章 構建戰場第三百一十三章【七重天道鎖】第三百三十九章【宇宙】第五百六十四章 好人(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樸素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