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美國人民需要我

金古。

這是張譚上輩子世界中,最偉大的兩位武俠作家。

兩人同列於金古黃粱溫五大家,同時也是單獨並列金古,金庸普遍上被認爲比古龍略高一籌。但這不代表古龍的小說,就比金庸的小說弱,相反,古龍的小說讀起來,更加令人着迷和酣暢淋漓。

金庸的小說,塑造的角色通常揹負家恨國仇、江湖道義,開頭通常武功不高,只是普通人,甚至還不如普通人(郭靖),會被暗算,會被欺凌,會中毒受傷。於是讀者就要跟着主角壓抑很長時間,經歷了很多故事後,主角纔會慢慢成長。

這樣寫的魅力,當然就是讀者跟隨主角,一路成長,收穫主角的歡喜憂愁。

金庸的小說,越長越顯水平,越長越覺得哲理深刻。

而古龍的小說,通常一出場就是年紀輕輕、武功絕頂,沈浪、楚留香、葉開、陸小鳳等等,不僅武功高,還計謀過人,心胸寬廣。談笑間制服敵人,幾乎沒有太多壓抑,輕鬆闖蕩江湖,還會有美女主動送上門,然後再主動瀟灑離開。

有時候陷入險境,忽然主角一句“我沒有中毒”,繼續瀟灑微笑。

這樣的故事,讀者只需要跟着主角一起笑傲江湖就可以了,自然輕鬆且愜意。

其實真論才情,古龍未必遜色金庸,甚至要超過。然而古龍這人,就跟他筆下的人物一樣,太瀟灑了。

金庸寫書的態度很端正,幾次修改校訂,讓小說更加完美,特別是張譚這個年紀讀過的,都是好幾次校訂後的版本,自然覺得很流暢完美。古龍就不同了,寫出來字就賣了換錢,然後不聞不問。

甚至拿到錢之後,就神龍見首不見尾,頻頻被曝出拖稿、騙稿費,去逝後,很多作品還要別人代筆寫完。

如果古龍能端正一點態度,多修改幾次,作品肯定會更完美。

可就是這樣一位不負責任的作者,其筆下的小說,依然能跟金庸爭鋒,才情、才氣可想而知。很多時候,讀者可能記不得古龍的小說內容了,但依然會對書中的人物,有深刻的印象,彷彿這是一種魔力。

“金庸是最好的小說家,古龍是最好的武俠小說家,消遣讀物的最佳作者,希望我精校版的《小李飛刀》,能夠繼承併發揚光大吧。”

張譚暗暗想着。

……

書稿交給三聯書店後。

三聯書店非常重視,將小說分爲上中下三冊,校檢之後,依然按照原本的套路,一個月一冊出版。上冊直接就交付印刷廠,以一百萬冊爲起印數量,這個數字並不誇張。

幾年時間的積澱,張譚的名氣早已經今非昔比。

僅僅是大陸之外的海外地區,銷量就足足有單冊超過八十萬本實力,比另外兩位還奮戰在武俠一線的張非凡、李鐵臂,普通三十萬冊銷量,足足高出了一倍還多。已經成爲了武俠小說銷量最高的作家。

沒有之一。

在大陸市場,經過幾次加印和再版,單冊銷量已經累積到一百八十萬本,正在向兩百萬本邁進。張譚的一本小說,都是分好幾冊銷售的,版稅收入不要太多,已經成爲武俠作家最賺錢的一位。

周邊開發,更不是一般武俠作家能比擬的存在。

“譚張是華人現象級的作家。”

這是《舊金山紀事報》的一次報道,張譚的一位舊金山華人讀者,寫信給張譚,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張譚,並把當期的《舊金山紀事報》塞進了信封裡。

信上說,繁體版的《射鵰》、《神鵰》、《四大名捕》都在當地唐人街的書店裡有售,是書店裡最暢銷的書。

很多華人家長,都買了張譚的武俠小說,一個是自己消遣閱讀,一個是給自己的孩子閱讀。他們認爲張譚的武俠小說,包涵很多中國文化在內,是海外遊子對中國文化的很好溝通橋樑。

而且很多外國讀者,也通過他們傳播的這些小說,更加了解中國,喜歡上中國文化。

這個讚譽不可謂不高。

讓張譚誠惶誠恐,何德何能,自己也能代表中國文化了。誠恐之間,更加欽佩金庸這些武俠大師,讓中國的武俠文化,風靡世界。而紮根武俠小說的武俠電影,更是真正做到了對外的文化輸出。

好萊塢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大片,對外輸出文化。

中國也有武俠片,弘揚中國人的俠義志氣,只可惜,武俠片在未來,漸漸沒落了。仔細說起來,也不是武俠沒落了,而是創作武俠的人才凋零了。金庸封筆了,古龍早逝了,樑羽也作古了,黃易更偏玄幻,溫瑞安出名坑多爛尾。

新一代武俠作者,又始終沒能成氣候,如之奈何。

現在張譚讀檔重生,一個人支撐起了武俠市場,帶動武俠熱潮,未必不能給中國的武俠文化,再續命十年。

這不,連美國的《舊金山紀事報》都關注到了張譚。

報道並不在顯眼板塊,內容也不長,讓人翻譯過來,基本的報道就是說,張譚是中國最牛逼的作家,最暢銷的作者,是中國版的j.k.羅琳式人物。

“暈,j.k.羅琳是婦女好吧,怎麼能把我跟婦女放一起比較呢!”張譚對此有點不爽。

好在不是什麼大毒點,能忍。

報道後面繼續說,張譚的武俠小說,受衆非常廣泛,改編成的電視劇,成爲亞洲最好的電視劇之一,在很多國家引起了不俗反響。又說張譚登上過《福布斯》雜誌的中文版,去年靠寫書賺了280萬美元(2300萬人民幣摺合,匯率8.19)。

而做到這些成就的張譚,不過是十八歲剛成年而已。

隨後《舊金山紀事報》又舉了一些暢銷書作者,十八歲的時候正在幹什麼,得出了張譚是個少年天才、現象級作家的結論。

再然後,就着重報道了唐人街的華人,喜歡看武俠小說,認爲武俠文化是來自中國人的文化,並向身邊的美國人推廣。

最後比較了一下中美文化差別,得出結論,美國人也在靠着武俠瞭解中國。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中國,不妨多看武俠小說和武俠片。

至此,報道結束。

看完這篇報道,張譚只覺得,自己彷彿已經成爲具備國際範的腕兒了。

抖了抖寫滿英文的報紙,張譚順了一下自己的頭髮,慨嘆:“這麼說來,美國人民需要我啊!”

第128章 如來神掌第355章 和譚張約會第168章 勢不可擋第375章 如此肉麻第148章 廬州工作室第010章 高一五班第174章 電影學院報道第422章 洛麗塔式第355章 和譚張約會第299章 火爆零點場第311章大學生電影節第096章 接連喜事第374章 真是謙虛第186章 那雙眼動人第013章 我有病第245章 兩個鳥巢第355章 和譚張約會第300章 瘋狂三天第171章 人大的助理第354章 大婚第072章 明光佳釀第301章 九天破億第184章 神鵰開機第413章 留印與留星第299章 火爆零點場第307章出獄第341章 單週破億第363章 收穫頗豐的一年第262章 如露亦如電第279章 偷搶拐騙第011章 陳老師第032章 網吧第033章 初商第204章 評委風波第323章 影響力第225章 浙大演講邀請第135章 插畫小龍女上架感言第367章 登上神壇第001章 好好活着第142章 西塞山前白鷺飛第148章 廬州工作室第425章 裝逼累了第334章 維塔數碼第018章 千字兩百第168章 勢不可擋第253章 裝完逼就跑第367章 登上神壇第301章 九天破億第417章 這個歹徒有點傻第344章 少林寺十八銅人第002章 老海蝦第105章 集大成者第138章 地下道第133章 人生第379章 凡凡第277章 人在江湖第211章 絕頂高度第232章 人民幣玩家第008章 四大名捕震關東第106章 山村老屍第195章 張董第096章 接連喜事第098章 主唱第193章 思忖第173章 採風與北上第182章 漫畫與簽名第411章 及時行樂第221章 我是譚張第346章 實至名歸第239章 句號第425章 裝逼累了第030章 樣刊第095章 結書款第118章 火爆的勢頭第394章 無數次刷新記錄第143章 劇本很糙第204章 評委風波第380章 概念圖第127章 見面第134章 甄志丙和尹志平第062章 辦公時代第360章 騎士勳章第222章 風暴第285章 歡呼第254章 吸睛的新聞第287章 龍套成名第057章 藍小蝶第199章 一羣螞蟻第166章 準時收看第272章 君子六藝第302章 上新聞第336章 最受期待之作第051章 火熱第062章 辦公時代第226章 脫稿即席講第369章 不當形象大使第024章 一腳怒射第347章 日舞影展第383章 不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