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

事實上李瑈對於朝鮮來說,算是一代雄主,至少在軍略上儘管他沒有直接目睹明軍的攻擊,但他主張的應對手段,要比從密道逃生的李愈強得多。而且應該說,也是冷兵器部隊,對抗熱武器部隊的唯一有效手段了,貼身攻擊,利用地形進行零距離攻擊。

退朝回宮之後,李瑈也沒有就胡亂砸東西或是杖殺某個不順眼的內侍、宮女之類。

他很擅長於隱忍。

只要能給明軍造成一些挫折和傷損,李瑈認爲丁一不會把時間耗費在這裡,不是大明的軍隊能不能打得贏,也不是三十出頭,風韻猶存的尹氏王后所擔心的:“大王,這大明的朱祁一聽傳聞是戰無不勝的……”她雖不識字,但卻頗爲賢惠,很是能爲李瑈分憂。

李瑈笑了起來:“王后慎言,稱容城先生便可。”

“他這般蠻不講理,大王何必還顧着他的臉面!”王后着實是有些氣結了。

“若在宮裡能咒得死他,倒是無妨,不然的話,何必如此?”李瑈笑着開解自己的王后。

儘管他也是憤怒的,但他可以剋制這種情緒,是因爲他清楚這個對手的可怕。

不過李瑈並不認爲丁一能在朝鮮撈到什麼便宜:“容城先生終是不能如意的,他的兵再強也好,只要全羅道七個都護府,能教他麾下有百十傷亡,他就只能走了。”七個都護府,怎麼也有數萬兵馬可調用的,以數百換一。便是鐵打的人兒,也能蹭下一層鐵粉不是?

他定下的這個戰略目標一點也不高大上。但很實用。

因爲通過多方線報,李瑈已經知道丁一的兵馬。大約最多也就是八千人,甚至更少。

如果有上百人的傷亡,足以讓丁一放棄朝鮮了,如果在朝鮮再損失下去,徵倭怎麼辦?

所以李瑈真的不擔心。

朝鮮絕對不是丁一此行代天徵狩的目標,只要能打痛丁一,就足夠了。

但事情往往並不如人意,正把尹氏王后安撫下來,懿淑公主和幾名內侍就氣急敗壞地飛奔入內了:“父王!大事不好了!”、“大王。大明欽差已到弘化門,請大王抉擇!”、“那曹公公說是大王若敢不敬,漢城人畜皆粉啊!”

“大王不好,上國天使已到光化門!”又有內侍慌慌張張地奔入內來報。

“不要慌!”下了朝還沒更衣的李瑈站了起來,倒是頗有幾分霸主的威嚴,立時就教那些內侍和他的女兒沒那麼慌張了。他沒有去問欽差是誰,也沒有去問怎麼到了弘化門,而是吩咐道,“召集班直……”

這時就聽着有人在外面沉聲喊道:“不必麻煩了。”

隨着這聲音響起。就有強悍威猛的軍士,身着黑色作戰服,揹着作戰揹包,身上掛着各種裝備。分四隊跑步進入景福宮,李瑈是內行人,真的懂軍略的。看着臉色就愈來愈冷,因爲這大約兩百來名士兵。他們的動作極爲嫺熟,所謂忙而不亂。有人在宮門外警戒,有人不由分說把案几推倒構成掩體,然後在掩體後面搭上三腳架,上面放上一個大鐵管;有的士兵疊羅漢一樣,攀上了屋檐,各司其職,什麼是精兵?這就是精兵,沒有人去望他這個國王一眼。

而這些日子,讓朝鮮君臣恨得牙癢癢的死太監曹吉祥,一點也不見平日的囂張氣焰,完全就是一條老狗般的,在前面點頭哈腰地引路:“少爺,您小心,這蕞爾小國,所謂正宮,也是窘迫得要緊,這門小的得不成了,當真是委屈了少爺。”

在曹吉祥後面入得來的,是一位臉帶微笑,身着白色儒衫的年輕男子,看那模樣還沒到三十,面目說不上俊美,卻是硬朗得要緊,特別是那對眸子,亮得嚇人,似乎便是天地皆墨,也掩不去他這眼中的光亮。

李瑈不用曹吉祥介紹引見,單看這情景,便知道這位就是大明代天徵狩的太子少保、忠國公朱祁一了,也就是傳說中戰無不勝、門下弟子以萬計、被譽爲“海內大賢”的容城先生。

丁一微笑着,主動向李瑈點了點頭,然後走向了主位,撩起袍裾盤膝坐了下去。

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也沒有人覺得憤怒,在這一瞬之間,包括尹氏王后和懿淑公主,都由心內生出一種感覺,這個男人,他原本便應是端坐在這個位置的。

“臣,朝鮮李氏,叩問上國天朝皇帝聖安!”李瑈沒有猶豫,在丁一方自坐下去的時候,便整肅衣冠,舞蹈下拜。

丁一坐在主位,微微地點了點頭道:“聖躬安。”又伸手虛扶了一下

李瑈起身,再整衣冠,又一揖到地:“小王得見容城先生,真三生有幸,先生玉趾及此,頓教蓬蓽生輝!天佑朝鮮哉!”

“聽說你病了,學生聽着心焦,便過來看看。”

“小王不過犬馬之疾,安敢勞動先生牽掛。”

不倫不類的話,但卻把一個見着偶像而語無倫次的真誠憨厚人兒,描畫得精采。

他向來便是擅長做這樣的事。

只不過丁一併不打算讓李瑈繼續做他所擅長的事:“你這樣的人,不該說樣的話。”

李瑈聽着,直起腰來,臉上也再沒有方纔那真誠的笑意。

他向前兩步,跪坐在丁一對面:“先生以爲,孤當說什麼話?”

“說一些讓我可以不殺你的話。”

丁一這麼說着,向文胖子略一示意,後者便把一份卷宗放在丁一與李瑈之間的案几上。

李瑈沒有矯情地去問這是什麼,丁一讓人拿過來,自然就是要他去看的。

所以他便打開去看,這是一份協約的副本。

金時習等“生六臣”和大明四海大都督府簽下的協約。

按這份協約,朝鮮將失去外交權,失去軍事權,也就是說朝鮮沒有權力跟其他國家簽訂什麼盟約之類的,也不允許存在軍隊;大明四海大都督府將在朝鮮八道駐軍,以保護這個大明屬國的安全;駐軍在朝鮮的營盤當然由朝鮮負責,而且每年要向大明四海大都督府,提供二百萬兩銀子的乞兵捐,如果沒有錢,就用礦產抵債,沒有礦產可抵就用賦稅。這只是前面的一些條約,後面還有關於大明的商品進入朝鮮,交納的稅款等等,以及在朝鮮的大明百姓犯法,必須駐軍的巡迴民政衙門審判,朝鮮無權審判大明百姓等等。

李瑈很仔細地看完,這就是一個把朝鮮變成殖民地的協約,他合上卷宗之後,並沒有動怒,而是向丁一問道:“先生是從仁川起水?”看着丁一點頭,李瑈想了想,向丁一又問了第二個問題,”先生擬用多久時間,方能霸據朝鮮?“

已經不必動怒了,也不用說什麼朝鮮萬衆一心云云。

仁川那裡就駐着一個都護府,丁一從那邊過來,仁川都護府居然連一騎信使都派不出,此時質疑明軍的戰力,那是送臉去給人家抽,李瑈這等梟雄角色,哪會去做這樣的蠢事?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丁一衝着文胖子招了招手,一個茶壺,一個宋代黑釉瓷杯就擺了上來,另有一個紅泥小炭爐,由着曹吉祥執扇,就這麼在景德宮生起了火,煎起了水。

文胖子得了丁一授意,便在案几個放下六個印信。

其中四個,是屬於全羅道七個都護府的,也就是說,全羅七都護府,已有四個被打沒了,連主帥的印信都被繳了來,還有什麼可以說?而另外兩個,一個是全羅道左水營,一個是仁川都護府。

現今的全羅左道,已經沒有李氏朝鮮成建制的軍隊了。

事情真的沒有李瑈所想的那麼複雜,如果丁一要據地稱霸,怎麼說也有些麻煩和衝突的,但如果丁一把全羅左道,直接扔給金時習那六位號稱“生六臣”的朝鮮本地大臣,去進行治理呢?那真的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李瑈沒有殺那六個人,就是因爲他們是有才能的,而且在民間的官聲也是很好。

全羅左道扔給原本是治理整個朝鮮的生六臣,不用幾天,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條。

他們有才能,有民望,有官聲,還有丁一可怕的軍事力量爲後盾。

“先生明見萬里,的確並不複雜,小王錯了。”這是李瑈看到那六枚印信之後的第一句話。

但他並沒有屈服:“只是先生代天徵狩,乃是向日本發兵,平白無故,插手朝鮮,這於上國的朝堂中樞,怕也不好說話吧?”

這時水沸了,曹吉祥爲丁一泡好茶斟了一杯,丁一淺嘗了一口,對着李瑈笑了起來:“你還是想得太複雜了。”

李瑈搖了搖頭,卻也笑了起來:“先生欺我。區區下國,尤有黨爭,何況泱泱中華?”

聽着他這話,丁一倒露出幾分欣賞,六個地方的軍兵覆滅,丁一帶兵入了漢城正宮,這位朝鮮國王,還能這麼沉得住氣,這當真是個梟雄人物,怪不得能從侄子手中搶到王位。

丁一把杯中的茶喝盡了,纔開口道:“你仍舊想得太複雜了。”

“我是丁一。”

“你如果想不出什麼話,可以讓我不殺你,抱歉,我只好殺了你。”

蘇欸懷刀於身後,眼中有狂熱的神色流溢,這,就是他跟隨丁一所尋求的東西。

這就是三十六騎滅人國的班定遠,所憑仗着的強漢之魄!

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3章 飛地(十二)第5章 奪門(十五)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8章 轉進(十六)第5章 君臨(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48章 幽懷恨無句(十八)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61章 更有強中手(六)第3章 立儲(七)第2章 定埃及(四)第2章 遠航(十二)第1章 入埃及(二)第3章 爪哇(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4章 新君(十)第8章 考較(二)第1章 溫柔鄉(十)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69章 麻煩(七)第5章 租界(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六)丁一的奮鬥三十三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4章 新君(五)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章 爪哇(八)第77章 翻雲覆雨(八)第1章 溫柔鄉(七)第3章 心如鐵(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40章 熟人(二)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7章 猙獰(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7章 風蕭蕭(十四)第5章 君臨(十五)第1章 舊部(五)第3章 爪哇(四)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5章 君臨(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7章 辭京(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5章 君臨(十五)第63章 交易(七)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八)丁一的奮鬥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第6章 歐洲(八)第20章 欺主(一)第7章 辭京(九)第9章 風*流*眼(四)丁一的奮鬥十第4章 新君(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7章 猙獰(十一)第84章 虎脫柙(七)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章 轉進(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3章 立儲(二十)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5章 租界(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6章 歐洲(十六)第3章 飛地(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