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翻雲覆雨(四)

這倒也許李賢心裡的不快消減了許多,無他,他本來就看丁一順眼,否則的話當時也不會去天然居救丁一,只是今天這攔路叫救實在突兀,但丁一先前給李賢的印象還是屬於正人的,也是因爲覺得丁一是正人,李賢當時纔會看不下去風三公子欺負丁一。

“這事恐怕不好辦。”拜見了長輩家人之後,重新在書房坐定,李賢沉呤了片刻對丁一這麼說道,“畢竟指腹爲婚沒有見證,而王振跟令尊換了蘭譜卻是實據,他作爲世上你唯一的長輩,要插手你的婚事,倒也是情理之中。”

這就是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了,剛纔還沒換帖之前,李賢只覺得此事荒唐,因爲他是站在閹黨對立面的士林角度來考慮問題的;此時換了帖又請家長出來見過,站在結拜兄弟的立場,李賢的看法就不同了。

丁一苦笑道:“小弟真是不知道如何破去這死局,否則也不會如此當街攔轎,實在也是出於無奈……還求兄長給拿個主意,總不能聽任我那世叔安排吧?所謂爲長輩諱,小弟也不好評述我那世叔,但能跟他少點瓜葛還是儘量少點爲好,再說我那未婚妻,實在不忍相負啊!”

李賢點了點頭,卻教丁一先回家候着,他這兩日想想有什麼主意,自會教人去喚丁一。

出了李府丁一真的覺得自己行徑有些噁心,但要保得柳家平安士林這條線就不能不攀,人總不可能一輩子處世都半點委屈受不得吧?何況與李賢結拜,過程是噁心了些,但說來總是丁一高攀,絕對還是賺了。

丁一上馬轉過街角奔天然居去了,二樓的雅座裡袁彬早在那裡等着丁一,其實爲什麼會去找李賢?說來根子還是在袁彬身上,因爲丁一去尋袁彬,請教能通過什麼辦法跟丁謙於大人搭上話,袁彬畢竟在宮裡當差看得明白一點,而這等事丁一絕對不會真的去找王振或是英國公的。

袁彬正好也是輪休,聽着這話隨口說了一句:“除非展書官那些的文曲星,又或者是李賢李大人那等正人,於大人誰的帳都不賣,當時任山西河南巡撫,入京奏事從不給你世叔王振半分錢物,結果從兵部侍郎降爲大理寺左少卿,於大人這性子,誰能給他遞得上話?”

丁一看着覺得擇日不如撞日,並且自己也沒什麼時間可以耗了,又聽着袁彬說起李賢今日似乎番休,所以便有了這麼一個當街攔轎的主意。

_ttκΛ n _¢ ○

此時看着丁一上樓來,袁彬連忙低聲問道:“如何?”

“不成。”丁一搖了搖頭,苦笑道,“如兄弟你所說,李大人是位正人君子,我在他面前真的開不了口。”

“丁先生到底要找於大人說什麼話?”袁彬有些不解,因爲在這京師有什麼事解決不了,丁一去找王振絕對比去找于謙強一百倍。

丁一搖了搖頭,笑道:“只是仰慕於大人罷了。”

袁彬笑了笑,終究沒再追問下去,畢竟丁一上京以來,除了金魚衚衕那宅院之外,其他行事倒真跟于謙這些士林正人更爲接近一些,和王振的爪牙或王振侄子王山、王林那是相去甚遠,所以丁一想結識于謙於大人,倒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過他卻不知道,丁一聽得李賢和于謙交情不錯,當時就有了計算。

如果說土木堡之後誰的權勢最大,絕對就是千古正人于謙於大人了,代宗皇帝都是他擁立的,丁一想着如果能搭上于謙這條線,至少保得柳家在土木堡之後的平安,應該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于謙這人到死家裡也沒幾分銀子的,想折騰什麼把戲或是通過送禮來拉關係,是不太可能行得通的,使於丁一便去逼李賢給自己拿個主意。

只要李賢去跟于謙談論起這事,那麼丁一就有可能跟于謙說上話。

“袁賢弟,閒來若是有空,不妨到家裡坐坐。”在袁彬的面前,丁一又開始模仿首輔的氣度,他想成爲曹鼐那樣的人,只要有機會丁一總是希望多點練習那種所度和風範,可惜的是袁彬不是李賢。

所以袁彬笑了起來:“我也覺和丁先生投緣,但恐怕這話不太合適……”這讓丁一有點茫然,都投緣了還有什麼不合適?只聽袁彬接着說道,“在下今年已經三十有九了,無論如何也當不起丁先生這句賢弟啊!”

丁一上下打量了身着飛魚袍的袁彬,被嗆得半晌說不出話來,這算什麼事?大明朝的文官們年輕的英俊灑脫,年老的也是絕對的帥大叔,好吧,自唐代以來,身、言、書、判,就是做官要考覈的內容,身就是第一項,也就是必須體貌豐偉,這倒也算帥得有道理。只是這錦衣衛袁彬……要不要哪個年代都有林志穎式的人物啊?你三十九?你看上去還沒十九好不好!但此刻也只好苦笑舉起杯來:“小弟失言,自己罰三杯。”

世上不論正邪,也無論今古,通常來講都有兩種人。

一種是衣冠楚楚運籌帷幄手握權柄的決策者,把握着其他的人命運和整個事態的走向;另一種衝鋒陷陣喋血衝鋒的執行者,按決策者定下的方案一步步去執行,以達成整個計劃的最終效果。

嚴格來講,兩者對於事情都很重要,就算決策者再高明,如果執行者是一羣豬的話,要實現整個計劃也是紙上談兵,所謂一隻獅子領導着一羣綿羊,永遠只是心靈雞湯,絕對不可能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參照,綿羊不嗜血,不食肉,別說獅子帶着它們,就是找只迅猛龍或是南方巨獸龍之類的恐龍帶着它們也沒有用。

要成佼佼者的話,不論是哪一種人,都必須得有天賦。而大多數情況下,執行者都希望成爲決策者,例如古惑仔裡的身手好的小混混都想當大佬,也是同樣的道理。

丁一在執行者這一塊,通過十年的特種部隊生涯和幾年的刑警的工作,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優秀的執行者,所以,他希望成爲一個決策者,例如他總是喜歡模仿首輔的氣度。衝鋒陷陣這些事,他可以做得很好並且他也清楚這一點,有些東西叫天賦,也有些東西是深刻到骨子裡去的。例如胡山他們的訓練,丁一除了體力恢復訓練之外,基本除了講解戰術和示範之外,並不需要跟他們怎麼合練,因爲一到場上,丁一有這個天賦,他就能站在應該在的位置,這些東西都是他玩熟的,在血與火的沙場玩順溜的東西。

但做爲決策者,很明顯,他並沒有作爲執行者那樣輕鬆,那麼他有着比這大明其他人多出幾百年的見識。李賢並沒有如他所計劃的一樣的,去找于謙拿主意。李賢不是一個NPC也不是一顆棋子,他是一個做到五品的大官。

柳依依很快就被請到李府去了,而當回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隻鐲子,說是新認的乾孃也就是李賢的朋友的母親姚老太太給她的禮物。然後接下去似乎就沒有柳傢什麼事了,姚家開始派管家來丁宅聯繫,問媒納吉各種事宜擺上議事日程。

而丁一這晚應邀來李府,李賢便給丁一說的:“柳家是商賈,王振自然敢於悔婚欺壓,現時弟妹是姚夔的義妹,王振若要教你悔婚,這便是打士林的臉不止,而且這事鬧到太后那邊去,也沒有他的好果子吃。”官員的妹子,被王振強行悔婚,這事在士林自然能引起公憤;太后聽着,自然也不介意管上一管,成就一樁佳話。

若按原先,一個商賈的女兒與一個容城小秀才的婚事,誰會吃飽撐着去理會?就是傳謠都沒有人願意去傳吧?更別提什麼公憤。至於太后要連一小秀才和商賈人家女兒的婚事都去過問,大約得有千里眼和順風耳,再弄一班人做數據分析吧?要不這太后哪裡管得過來?

丁一苦着臉,因爲事實上王振並沒有讓他這麼幹,反而還對他要結婚這事蠻高興,並許諾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讓丁一儘管開口。丁一之所以來找李賢,說到底是爲了搭上于謙這條線……

結果李賢卻讓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姚夔,認了柳依依爲義妹,當然,是以姚老太太收義女的名義來完全這一流程。

事到如今,丁一不得不承認,這一次的計劃似乎進行得不太順利。

本來想要搭上于謙,結果到了李賢這裡就完結,而且還不能再弄下去,一旦讓李賢發現自己的真實目的,翻了臉的話,那自己就成士林公敵了。所以丁一隻好強笑着道:“多謝兄長助我,小弟不勝感激。”

這位姚夔聽李賢說來不過三十多歲,職位也不過是吏科給事中,土木堡過後能不能保住柳家?丁一真的不太清楚,只不過這一切都要歸結於他除了土木堡戰事之外,對明史實在不熟,否則便不會有此等疑問了。

只是丁一卻下了決心,無論如何,到時也要保得李賢逃脫纔是,李賢怎麼說也是結拜大哥,再說這人感覺還是可以交託的。

此時李賢拍拍丁一的肩膀,搖了搖頭說道:“爲兄見過柳家妹妹了……兄弟,你當真是正人,爲兄先前小看了你,來,勝飲此杯!”卻是李賢見過柳依依之後,覺得這小娘子着實太醜了,看多幾眼都感覺要做噩夢,難爲丁一守着指腹爲婚的諾言,一定要娶她過門。便因此又對丁一的人品和道德高看了幾分,方纔有這麼一說。

其實如果不是姚夔也看過柳依依的長相,恐怕這事也不會如此順當辦下來。正是因爲姚夔和李賢一般,覺得願意守約娶這麼醜的女人當妻子的丁一,道德品德實在高尚,所以纔會拍板同意這事的。——————————————來點票啊!

第3章 心如鐵(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五)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5章 君臨(八)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四)第64章 麻煩(一)第45章 角力(一)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6章 故人心(二)第2章 定埃及(二)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6章 傷別離(二)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1章 入埃及(九)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十)第4章 新君(十二)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8章 決鬥(四)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5章 君臨(十九)丁一的奮鬥二十四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2章 定埃及(四)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52章 淡馬錫(二)第5章 君臨(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5章 租界(五)第2章 定埃及(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3章 立儲(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五)第55章 受辱(一)第35章 刺殺(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1章 督廣西(三)第3章 爪哇(五)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36章 刺殺(二)第3章 爪哇(二)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丁一的奮鬥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7章 猙獰(十一)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3章 爪哇(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5章 君臨(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8章 轉進(十七)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8章 決鬥(六)第41章 殺熟(一)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49章 幽懷恨無句(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75章 把吳鉤看了(八)第5章 君臨(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1章 舊部(五)第7章 猙獰(九)第6章 歐洲(十一)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章 飛地(十四)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3章 飛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