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虎脫柙(五)

拓跋真戈與慕容秋水這兩人,他們自從草原入關以後,於京師和丁一打了個照面,便出京而去,一直沒有參與到巫都干與雙乎日的行動之中。時間可以讓一切消逝,他們祖輩裡曾於北魏時期埋下寶庫,早已連找都找不到。

正如往往挖開地基,會掘出千百年前遺址一樣,埋藏寶庫的標記已在千年的戰火之中,消失貽盡,不知多少次的殘磚斷瓦,把藏寶圖上一切掩盡。沒有,他們什麼也沒有找到,如果不是那二十兩巫都幹給他們的銀子,也許早就去偷,去搶。

但他們遇上了歐陽豪,當其時歐陽豪正撞上仙人跳,慕容秋水剛好穿着儒衫,便被歐陽豪以爲是士林中人,連忙呼救起來,而設了仙人跳的局,卻勒索錢財不成的混混,竟也以爲慕容秋水,真是歐陽豪的同年,於是他們嚮慕容秋水動手,向拓跋真戈動手,那麼他們的下場,自然是義莊裡多了幾條無人認領的屍體。

“柴兄,學生……”歐陽豪悻悻地向拓跋真戈作揖,他並不知道這兩位不是華夏人氏,只以爲是江湖大豪,“……當日答應兩位,必要教兩位在這北直隸站穩腳跟。錢,學生是不缺的,如今也中了榜眼,只要授了官……”他家裡本是大鹽商,自然是不缺錢銀,這也是拓跋真戈和慕容秋水跟着他的原因,“兩位在江湖,學生在廟堂,兩相協力,十年之內。經營出一番局面,應無甚麼難處。”

慕容秋水輕搖着扇子,卻是笑而不語。拓跋真戈可沒有那麼多客套:“有丁一在,北直隸江湖誰會聽我們的?這樣,你去替我們跟丁容城約鬥!我等幫你殺了他,士林裡,少了丁容城,你這新科的榜眼,自然就惹人注目;江湖之中少了丁容城這人物。我等兄弟,卻也就好出頭。”

歐陽豪苦着臉道:“容學生再想想。”便籍故入房中去了。他是很後悔招惹了這兩個莽夫的,怎麼會去想弄死丁容城?這腦子裡全是腱子肉麼?這名滿天下的人物。被他壓上一頭又如何?

他卻不知道,天井裡,抱臂倚着槐樹的拓跋真戈,與袖手立於檐下的慕容秋水。正相視而笑。自從得知這歐陽豪是鹽商出身。兩人就開始行爲愈來愈粗俗,不時提出一些夷匪所思的說法,例如恩科之中,提議去把素有文名的柯潛等人殺了,這樣歐陽豪便有更多的機會中式云云。

嚇得歐陽豪魂不守舍,這京師之地,他的從人去殺士林之中應試的生員,這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還是怎麼的?再說歐陽豪自己對於文章也是極有自信的。着實不願去沾染這等事,於是便拔了五百兩銀子給兩人。

於是兩人今日食髓知味。卻就又來了這麼一出。

他們怎麼會想去刺殺丁容城?便是瘋了,這兩位也當是臆想重建舊國纔對,怎麼會去弄這等刺客死士的事?若說原先還想着幹掉丁一能搏些江湖名聲,如今在大明呆了些時日,穿街過巷聽聞着,方知丁容城的名聲,可不是如草原上流傳那般,殺人如麻的阿傍羅剎兇名,無論州府還是在鄉野裡,都是極受人崇拜的英雄。

何況如今又是進士,殺了丁一,那是引起大明朝野的公憤,同時打朝廷和大明江湖的臉——這種自取滅亡的事,又不是風三公子那腦子,便真是歐陽豪跪下來磕頭,這兩位也是斷然不會幹的。

果不其然,不一陣,歐陽豪的管家便教人捧了兩個盤子過來,打開卻是四個小金錠,每個大約十兩的左右的模樣,與他們兩人說道:“這是我家公子送與兩位的盤纏,在此祝兩位南下,鵬程萬里!”

這就是趕門客的架勢了,兩人卻也不矯情,拿了金錠便走。

江湖,要闖出名聲,除了拳頭,還得有錢。

拳頭他們有,只是先祖寶庫一場空,於是便落在這裡。此時有了錢,哪裡又願在這大明腹地呆下去?自然遠遠避開兩京,去邊陲之地嘯聚賊匪、亂民,以聚起班底人馬方纔是正理。但也許他們與丁一,有着宿命中的緣遇,因爲他們兩人選擇的方向,正是廣西。

無他,廣西侯大苟正逢勢大,那紛亂之地,便是男兒謀取功業的好地方。

景帝召丁一入宮,說的卻也正是廣西。

“如晉素有開邊之願,掏心窩子的話,朕是不太願意的。”景帝這夜似乎興致很高,不知道是犯了痰,還是想跟丁一拉近距離,在乾清宮側邊生了一堆篝火,與丁一就坐在臺階上,景帝墊了個錦墩,高一些,算是上下有別。

興安勸過景帝別這麼幹的,結果被踹了個跟頭,好半天才爬起來,其他內侍誰還敢去勸?

兩人頭頂有飛檐遮着風雪,烤着火,倒也愜意,卻聽景帝又說道:“開邊拓土,自然能青史留名,朕自然是懂的,但戰端一開,卻不是想停就能停得下來,所打下的地盤,不是蠻子放牧,就是刀耕火種的貧瘠之地,稅也收不上來,年景不好,還要去救濟,唉!若不是這回廣西逆賊害了宋愛卿,朕真不想理會那所在啊……”事實上,原本的歷史,宋欽被殺是到了天順年間的事,景泰年間,廣西那邊,就是侯大苟在縱橫。

丁一笑了笑,卻沒有去接嘴,他能明白景帝的意思,不外乎就是省錢省事四個字,意思就是讓丁一打上幾場勝仗,然後把侯大苟鎖在梧州一帶,別讓他們流闖到廣東、湖廣之地就好了,讓他們去折騰吧。

湖廣就是湖南湖北,所謂湖廣熟,天下足。那是很重要的產糧之地,要是任由侯大苟去掠奪,那真是就動搖國本了。至於貧脊的廣西,景帝倒不是不珍惜自己的家當,實在是被于謙勸說到怕了。

大明再富足,也耐不住前年英宗敗過一次家,再打了一回京師保衛戰,又平了黃蕭養,同時還在雲貴開打,廣西也沒消停過。這玩意又不是一腔熱血就能擺得平的,總得有糧草裝備兵源才能打啊。這時要再湊到十數萬大軍、外加數量不下於此的民夫所需糧草來支持一場大決戰,單是糧草已是力有未逮,所以總有個輕重急緩的次序。

“臣前番所提,萬人爲一師,便是以此萬人,再加些許民夫,便是足夠了。”丁一緩緩地向景帝這麼說道,“誠然,還需要另外萬人訓練齊備,等待補充。臣之所需,便是這二萬人的糧草裝備,還有一批鐵礦以便打造火器……若得左江道太平府,則於當地徵發民夫開礦,或可自足……然後火藥還需湖廣、廣東支援這二萬人所需……王恭廠處,最好能派一隊冶鑄能匠隨軍……若有匠師技藝超羣,臣則爲其表個從九品的官職……”

丁一零零碎碎地說着,景宗倒是聽得仔細,這年代的軍略,許多時候還是靠堂堂之陣、正正之師,也就是超過敵方的實力,硬碾壓過去爲主;說起數目字,往往也是千許、萬餘、若干等等,並沒有很確切的數字。

聽着丁一的述說,連同光復一地之後,如何治理:“若能光復一地,則盡誅首惡,推舉土人自治,分田到戶,若不事農耕,則從廣東、湖東請老農前去教導……那老農做得好的,到時臣也當爲其表個從九品的官職……開辦學院,使土人之子弟學習大明官話文字,學優者或獎其肉食米麪布匹……待其成長,自然於大明有親近之感……”

景帝等丁一說完,卻馬上就點頭道:“好,朕皆準之!”大明再怎麼艱難,二萬人的糧草還是籌得出來,要知道此時的大明,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這麼恐怖的程度,二萬人的用度要是湊不出來,那真是笑話,再說景帝尋思着,二萬人能用多少鐵?總不能每人一門火炮吧?總不能全都用火器吧?

所以他對丁一說道:“只是火器怕要就近運輸鐵礦,再以工匠鑄造,京師儲備已然不足。”

他卻不知道,丁一說的火器,是火銃,可不是什麼百虎齊奔之類的玩意。

“無妨,便就地打造好了。”丁一點了點頭,那些什麼把手銃、連支架也沒有的小炮、百虎齊奔這以嚇人爲主的亂射型原始火箭炮,他真的半點興趣都沒有,“最好過年之後,教工匠先簡拔出來,臣可派員加以訓練,否則一聽要離京南下,只怕路中便會逃失不少……”

景帝自然毫無異議,這一晚的篝火,景帝是烤得極爲愜意的。

他在嘗試着相信丁一,信任丁一。

在他現在需要丁一的此時。

而毫無疑問丁一也很清楚這一點,絕對不會認爲景帝真是跟自己交朋友:“臣還有一請,萬望聖上恩准。”

“如晉何必如此?當講無妨!”景帝今晚心情舒暢,卻是極好說話。

丁一起身長揖:“若臣偷天之幸,能將廣西平安,願永鎮廣西,爲國屏障,以護家邦。”

景帝聽着,一下子擡起頭,死死瞪着丁一。

丁一也凝望着他,絲毫不理尊卑有別。

這是最後的試探。

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3章 立儲(六)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2章 遠航(六)第6章 歐洲(七)第5章 奪門(十五)第8章 轉進(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1章 督廣西(一)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84章 虎脫柙(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3章 爪哇(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9章 快意(一)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丁一的奮鬥十六第8章 考較(二)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1章 督廣西(三)第5章 君臨(八)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7章 風蕭蕭(三)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歐洲(九)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3章 心如鐵(七)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8章 決鬥(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四)第1章 舊部(一)第1章 督廣西(五)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3章 立儲(十九)第5章 奪門(十七)第7章 風蕭蕭(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3章 立儲(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3章 立儲(十一)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丁一的奮鬥三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5章 君臨(十五)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3章 爪哇(四)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3章 飛地(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丁一的奮鬥二丁一的奮鬥十一第18章 江山萬里煙(八)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39章 熟人(一)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1章 舊部(六)第9章 風*流*眼(二)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7章 風蕭蕭(十)第5章 租界(九)第1章 入埃及(九)第76章 贏取自由身(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1章 入埃及(八)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23章 江山萬里煙(十三)第4章 新君(十三)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56章 受辱(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