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的奮鬥十八

丁一的奮鬥(十八)

因爲各地的稅收不可能委任丁氏商行去收,所以採取的都就用錢幣的方式來交稅。基於西明帝國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丁一本來就沒想過在農業稅上收取多大的稅收,基本也就是那麼點意思。故之,有了地的平民倒也願意交稅。

其實丁一本來是想,放棄農業稅算了。是于謙、楊鼎和柳依依都極力反對,認爲這樣會讓農民們養成懶性,並且會對國家沒有歸屬感。後面丁一自己又敲擊了一下,在工業化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的確農業稅還是要收的。總體農民交上來的錢幣,應該出問題的機率不大。

“舊貴族,特別是原來拜占庭的紫袍貴族;商賈,應該說,非猶太商賈。這兩類人交出假*幣來納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丁一沉吟了一陣之後,對着劉吉這般說道。劉吉這種貨色,哪有什麼節操?沒錯,他是個聰明人,有文化,學東西還快,但要說節操,那恐怕真的是很難找到的。丁一說東,他必定就是明明向西也會跟着說東的。

不過接下去調查就走入了誤區,因爲被查據的商賈和舊貴族,基本上很難拿什麼過硬的憑據。

直到在歐洲散佈下的諜報組織傳來消息,丁一才發現這一回,他吃了經驗主義的虧,下意識地認爲:階級與階級的矛盾尖銳,帝國主義列強亡我之心不死!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泰西大明,霸據了地中海的泰西大明。和雄踞遠東控制了第一島鏈的華夏大明,纔是不折不扣的帝國!

無論是紫袍舊貴族。還是商賈,都不是這一場假*幣風波的操縱者。

“佛羅倫薩?”丁一聽着這彙報。皺起了眉頭。

這個年代,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屬於歐洲的土豪國度。

如果說這是佛羅倫薩乾的,倒是有可能,經濟侵略嘛,破壞的不單是西明的稅收,而且隨着而來,西明對於治下民衆的清查,當然會搞得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亂的不單是經濟,更是整個西明帝國。

“鑄幣吧。”丁一對着財政部長楊鼎這麼下達了決定,“當然這是我的意見,宗器和於先生、思公等等,細議一下。我是以爲咱們在工業上的優勢,同樣也可以在經濟這一塊來體現,在整個歐洲,進行經濟標準的定製。”

楊鼎一開始對這個問題不太想得通,他覺得沒有必要。因爲新幣發行,不太可能用交鈔的。大明用交鈔,到此時基本都是一路貶值,並且看着還要貶值下去。那麼就必定要用到金屬。這樣就得動用貴金屬了。

設計成本這種概念,不好意思,第一任泰西大明的財政部長是沒有。

他考慮的是製作成本和火耗等等的東西。還有一個流通性的問題。

正如歷史上所評價的,楊鼎清廉。但固執呆板,要他很會變通。跟萬安、劉吉那樣是不太可能的。丁一在跟他的接觸裡,也知道這位雷霆學派的死忠,是怎麼樣的人,所以直接拿了一個望遠鏡給楊鼎:“若有坊間私作之望遠鏡,僞託我軍裝配,宗器可能分辨?”

“這個自然!”楊鼎聽着就撫須笑了起來,指着丁一給他的雙筒望遠鏡,指着上面防滑的橡膠紋路,還是金屬滾花的邊框,“便如這等細節之處,真僞一望便知,何況這鐵邊黑而不鏽,卻是民間仿製不來,多是以鍋底炭灰或是黑漆來仿,只須見過原品,便不上當。”

楊鼎所說的鐵邊,其實是望遠鏡的薄鋼邊框條;他說的黑而不鏽,是烤藍工藝。

這就對於已具初步工業化基礎的泰西大明來說,就是科技上的防僞。

丁一敢這麼說,是有底氣的。

十四到十六世紀的金屬貨幣,不論是萊茵古爾登盾金幣還是法國金埃居【包括路易十一的兒子、也就是安娜公主的弟弟,查理八世登上王位之後鑄造的金埃居】,連圓形外緣都不規矩,至於杜卡特金幣,上面的浮雕看着就感覺象兒童畫作。

因爲工業基礎的問題,很難精細化和標準化。

“錢幣也然,若是我泰西大明的錢幣,不能仿製。那麼,加上在歐洲架構起來的商業網絡,我們就很可能建立起貨幣本位!”丁一笑着這麼對楊鼎解釋起來,後者是有些固執呆板,但勝在認真,他聽不懂就問,沒把握就掏筆起來記。

大約花了近一小時,終於把問題撕擼得差不多,楊鼎雖然明白了,但仍有點不敢置信:“這樣其他國家,就必須用我西明的錢幣來做爲陛下所說的本位,不再以金銀。那若是我泰西大明胡亂發行*錢幣,彼等國中的錢幣,豈不是五銖錢都不如?”

丁一笑着攤開手:“我也不太懂,宗器還是與和於先生、思公、姚大章相討爲好了。”

楊鼎頗爲激動地行禮退下,能在十年前就加入雷霆學派的,說實話,大多都是被丁一的皇漢理論所煽動的人。聽着他國以本國貨幣爲本位,楊鼎雖然還不太明白,但已極爲澎湃,一路喃喃說着一些什麼:“陛下當真聖明……真有生而知之之能……雄主霸據,炎黃中興可期!”

錢幣很快就被製作出來,不過在設計的時候,丁一又是和于謙等一衆政府官員好一番扯皮。因爲他們參觀佛羅倫薩金幣和威尼斯金幣等等,歐洲流行的貨幣之後,強烈要求在錢幣正面,壓上丁一頭像的浮雕!

並且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可教鬚髮分明,以顯我泰西大明工藝之精湛,天朝之富足!”

“不!絕對不能這麼幹!”丁一拒絕得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無他,只因他不想將來這貨幣,被稱作“丁大頭”。

最後的結果,是銅幣上的浮雕是馬踏飛燕,銀幣上的浮雕是霍去病頭像,金幣上的浮雕是嶽*飛頭像。當然,到底和這兩位歷史人物有幾分相肖?那真的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是政府那邊一班原本就是華夏大明進士出身的官員、舉人出身的吏員,翻閱古籍、尋章摘句考證之後,讓軍中對素描畫得最好的士兵過來畫的底稿。

頭像外圍是兩道繞成環形的麥穗,最外圈是細花滾邊;背面也然。

不過背面的圖案,倒是讓丁一大爲讚賞。不論哪種錢幣,背面都一樣的,是一副地圖。什麼地圖呢?大唐全盛時期的疆域圖,包括波斯都護府在內的,加上東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圖。

而現在處於華夏大明、泰西大明控制之中的,則凸出;不然則凹陷。

三枚樣幣放在案上,與其他各國的錢幣相較,那真是欺負人,壓根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東里,那看上去,感覺就是紫禁之巔跟縣衙門的區別一樣。

柳依依看着,當場就表示:“行文丁氏商行諸處,以後皆以此結帳。”

因爲丁氏商行現時鋪得很大的網絡,可以說全世界最大的跨國集團了,經營的產品覆蓋哪些方面?這麼說層次太低了,應該說,給予各國的配額是怎麼分派的!從軍*火到火柴;從烈酒到華夏美食、中華茶道;從棉布到書畫……

丁氏商行在華夏以外,是不可能做零售生意的,不論鋪面多大,只不過是展示廳的作用。而跟當地平民接觸的機會,就是施捨食物,或是捐贈衣物。主要的業務,是和各國的軍方的武裝交易,還有帶領整個西歐的上流社會的奢侈品潮流。

所以柳依依纔有這麼個信心,敢說這個話。因爲各國的貴婦、政要,要來找丁氏商行要配額,他們就必須接受用這種泰西大明的錢幣來作爲結算貨幣。

“陛下請賜名。”楊鼎也很高興,儘管要把這錢幣推廣開,還是需要時間的,但畢竟這東西出來了,泰西大明有了自己的貨幣,而且如此精湛,他作爲財長,哪能不高興?

出乎意料的是,丁一併沒有用原先姚夔和于謙商定下來的年號“建元”,而將其稱爲建元通寶之類的,而是說出了一個誰也沒想到的名稱:“人民幣。”

至於貨幣兌換價值,柳依依手下有掌櫃提出:一枚等於一百威尼斯金幣好了,反正他們仿製不出來。

不過馬上被楊鼎都否決了:“安知百年之後,蠻夷沐了漢化,也能學得此間技藝,到時如何自處?”定價一比一百自然好,鑄多一些,隨時搞亂他國經濟,但要人家也能仿製,那就完蛋,因爲按着成色和貴金屬的價值,並沒有高到這樣的地步。

所以楊鼎還是很清醒,倒是丁一看着柳依依頗有點動心,便笑了起來:“來之不往非禮也!宗器、大章隨我來。”

鑄幣對於丁一來說,是爲了建立人民幣本位,如同後世的美元本位一樣。

但對於佛羅倫薩的行爲,丁一也不是那種吃啞巴虧的人,所以一個反擊的計劃,就開始慢慢醞釀成型了。

而等到歐洲那邊的諜報組織,通過法國共和組織傳遞了信息過來,幾乎可以確認,就是佛羅倫薩和奧斯曼帝國聯手,操縱的僞*幣風波時,丁一毫不猶豫地對楊鼎說道:“開始吧,佛羅倫薩人應該被教訓。”

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1章 督廣西(三)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4章 新君(三)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4章 新君(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2章 遠航(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7章 風蕭蕭(三)第7章 辭京(十)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九)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2章 絕戶計(六)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3章 爪哇(十七)第2章 定埃及(一)第62章 交易(六)第8章 決鬥(十六)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45章 角力(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6章 會師(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一)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67章 麻煩(四)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36章 刺殺(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30章 殺官(二)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2章 遠航(七)第1章 督廣西(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2章 遠航(十)第48章 尋人(二)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57章 交易(一)第6章 會師(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7章 猙獰(五)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35章 刺殺(一)第1章 舊部(八)第8章 決鬥(十六)第5章 奪門(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3章 飛地(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三)第1章 舊部(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七)第5章 奪門(十)第8章 轉進(十三)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1章 溫柔鄉(一)第2章 絕戶計(二)第8章 轉進(十)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14章 江山萬里煙(四)第7章 猙獰(七)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3章 爪哇(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