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給公司是找盟友,這個事情需要嗎?

現在的星辰看起來發展得很快,甚至是沒有感覺到任何的限制!那是因爲還沒有觸及到發展的天花板。

能夠是觸及到天花板的企業,那都是超級巨頭企業。

比如說像是國內的華夏石油,還有華夏移動這樣子的公司,在各自的行業當中佔據着絕大數的市場。

當然了,這兩家企業的發展潛力還有多少?

說實在的,這兩家企業的發展潛力基本上也就是這樣子了。

可能未來是一年比一年更加賺錢,但是潛力已經是沒有了啊。

在說星辰科技,智能手機市場上面,現在星辰科技也是可以發展到了一個極限的地步了,只能夠是想辦法大力的開拓世界市場。

當在一個行業中發展到了極致之後,那跨行業發展就是成爲了必然的選擇。

星辰控股現在是在多個行業之中都在進行佈局,教育,醫療,還有機械還有新能源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你想要是引入國有資本?”

在全國,能夠是有大筆資金是吃下百分之一以上星辰控股的股份,那都相當的少!

至於說原因嗎?

自然是星辰控股價值是太高了。

兩家上市公司的股份,那價值就超過萬億了。

現在柳易是要出手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出去,除去百分之五的股權激勵,那也是百分之十五啊。

柳易微眯着眼:“爲什麼不呢!成爲國有參股的公司,好處也是相當不少呢!”

“可是,要是星辰控股引進國有資本的話,會不會是對星辰科技的海外市場有所影響!”

“沒事,星辰控股本身就不是上市企業,不需要說對外披露股份的構成。”

星辰控股的話,肯定不會走上市的路子!

倒是星辰控股下屬的企業,很多可以進行上市的操作。

上市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是發展壯大的捷徑。

縱觀世界各地的超大型企業,都不是說按部就班,一點點發展企業的。全部都在發展壯大的過程當中,動用了資本的力量。

收購,整合,在是收購,在是整合!

很多的企業都是在不斷收購之中壯大了起來。

實際上,一家企業從無到有,在發展到千億的資產!

這個過程當中要說不使用金融力量,那真的是奇怪得很。

除非說,企業的創始人就是安心的做一個小作坊!

“那我去和國資委談!”

撐着腦袋,柳易有些不確定的說道:“這麼大的一筆錢,能拿出來嗎?”

股份的話,柳易自然不會賤賣。

只不過,不賤賣的話,那價錢卻是太過於龐大了。涉及的資金是超過數千億。這麼大的資金體量,沒有人是能夠決定下來。

陶月琴:“自然不能夠說將股份都是賣給國家了,百分之二三我看就是差不多了。其他的股份,我們可以是分散賣。相信是有很多人是想要入股的。”

現在入股星辰控股的話,價格上面看上去是挺高的。

但要是長線持有的話,肯定會是有賺的。

而且,持有星辰控股不僅僅是賺錢的事情,還有一點很是重要的點,那就是成爲星辰控股的股東,也是一種資本啊。

陶月琴去和國資委談的時候,國資委的人根本就是不敢擅自做決定,這個事情直接的給移交到了更高層去了。

然後是由幾家國有的投資公司是分別購入,總購入的股份是百分之六。

之後,星辰控股有百分四的股份是被華夏的投資機構是購買了,還有百分之五的股份是賣給了國外的機構。

當然了,國外機構選擇上自然不是有錢就是行了。

還得要是有勢力。

能夠是給出柳易想要的東西纔是可以。

比如說技術,工業設備等。

京城也是沒有在多待了,蓉城那邊已經是不斷的發郵件過來了,雖然沒有說催促的話,只不過意思還是那個意思。

在九月份開學的時候,柳易是重新的回到了蓉城。

除了主持Xphone的研製工作之外,柳易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面。

蓉城市府是對蓉城的經濟進行重新的規劃,要走汽車工業的路子。

蜀川這邊的話,要說工業基礎的話,還是很不錯的。當年很多的三線廠建在了蜀川,隨着國家局勢的緩和,很多的三線廠是結束了歷史使命,從山區搬到了城市裡面來了。

蜀川這邊,大企業這麼多年就是出了一個星辰科技!

星辰科技現在的註冊地依舊的是在蓉城,這也是柳易在蓉城這邊影響力巨大的原因。

只要是影響蓉城,那麼就是可以輻射整個蜀川。

因爲,蜀川的其他市縣啊,都是看蓉城的。

蓉城現在的經濟是佔據了整個蜀川的經濟一半以上!

之前的時候,蓉城的經濟在蜀川一直都是佔據着大頭,但是也是沒有像現在這樣子誇張。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得說星辰科技了。

星辰科技現在的市值都是已經達到了四萬億了。

並且是在這個位置上面是穩定了下來。

這樣子高的市值,也是讓很多人就有意見了。

因爲現在星辰科技還在創業板上面是待着呢。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提議說,要將星辰科技從創業板提到主板來上市了。只不過,華夏的創業板纔是出現幾年時間呢,很多東西都是還沒有弄好。

想要是像香江那樣子說,創業板公司進入到主板市場,那還有很長的路是要走。

華夏創業板上面,還有有着不少好的科技公司。

受到星辰科技在華夏股市上市的影響,有一些本來是想要到境外上市的高科技企業,也是選擇在華夏股市上面上市了。

當然了,這樣子的公司還是很難得的。

因爲華夏股市在制度上面是有很大不同的。

就像是合夥人制度,這個在國外就是很正常的,只要很少的股份,就是能夠掌控公司了。

但是在華夏,一家公司的控制者,那就是佔據股份最多的那位。

而高科技公司,創始人因爲公司發展的需要,在創業過程當中,對公司的股份就是在不斷的減少。

要是在華夏上市的話,這樣子的公司,直接就是和創始人沒有關係了。